焊接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自述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是060141班的李文龙,我的论文题目是《材料性能对搅拌摩擦焊搭接焊缝界面迁移的影响》,论文是在邢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邢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目的及意义。

  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简称FSW)是基于摩擦焊技术的基本原理,由英国焊接研究所(TWI)于1991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固态连接技术。与传统的熔化焊接方法相比较,搅拌摩擦焊具有接头晶粒细小、焊接后残余应力和变形小等优点。在搅拌摩擦焊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大量的搭接和T型接头,如航空飞机蒙皮和肋板、冷却箱、热交换器及船舶壳板等结构。在搅拌摩擦焊搭接中,由于其接头形式和搅拌摩擦焊焊缝金属固相迁移的特点,原始未熔合界面会随着金属的迁移而进入焊缝中,同时原始界面上存在的表面氧化膜和包铝层也随之迁移,而焊缝中这些物质和未熔合界面的存在将对其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主要内容

  试验采用轴肩直径为15mm,搅拌针的直径为5mm,搅拌针长度为3.3mm右旋螺纹的圆柱形搅拌头,在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750r/min,焊接速度为47.5mm/min,搅拌头倾角为2°,轴肩下压量为0.2mm的工艺参数下对3mm的LY12-CZ、LY12-M和LF6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搭接试验,焊后通过观察焊缝横截面宏观形貌,研究材料性能对搅拌摩擦焊搭接焊缝界面迁移的影响。

  结果分析

  认为采用右螺纹搅拌头时,界面迁移线向下迁移;LY12-CZ、LY12-M和LF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搭接时,LF6为上板的搭接接头其有效搭接宽度和前进边界面迁移高度比LY12-CZ和LY12-M分别为上板的搭接接头的有效搭接宽度和界面迁移高度小;LF6为上板的搭接接头返回边界面迁移高度大于前进边界面迁移高度;LY12-CZ和LY12-M分别为上板的搭接接头返回边界面迁移高度小于前进边界面迁移高度;前进边界面线向下迁移,当下板的硬度比上板的硬度高时,返回边界面迁移线先向上迁移后向下迁移。LY12-M为下板时,返回边界面畸变较为严重。

  结论

  1.LF6和LY12-M搭接时,改变搭接顺序,上板硬度越小,有效搭接宽度越大,前进边界面迁移高度越大,返回边的界面迁移高度越小。焊核底部界面的成形与上板的热导率有关,上板热导率越大,焊核底部界面成形越好。焊缝返回边的界面迁移与下板材料的硬度有关,下板材料的硬度较大时,返回边的界面迁移线先向上迁移后向下迁移。上板材料的屈服强度越小,有效搭接宽度越小;上板材料的热导率越小,有效搭接宽度越小。

  2.在本试验工艺条件下,焊缝前进边的界面向下迁移时,界面迁移高度越大,前进边有效板厚越小;返回边向下迁移时,界面迁移高度越大,有效板厚越大;返回边向上迁移时,界面迁移高度越小,有效板厚越小。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论文答辩开场白及结束语 下一篇: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