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

  《一日活动中幼儿爱心情感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价值

  ㈠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提出规范办园、质量办园要求;当今公办、民办幼儿园竞争激烈,城南幼儿园是一所新建公办园,要想办出特色、让园所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科研兴园之路。结合幼儿园现状城南幼儿园提出了“以爱为源,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园理念,因此,选定《一日活动中幼儿爱心情感养成的研究》课题,培养有爱心懂关爱的最好幼儿、打造有爱心乐关爱的最好教师、锻炼有爱心会关爱的最好家长,必定使城南幼儿园的校园更和谐,办园理念更丰富、更有内涵。

  ㈡研究背景:学会互相关爱是人的基本道德,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创和谐社会,而幼儿作为一个社会人,如果缺乏一份爱心,创和谐社会将成为无稽之谈。从心理学角度看,爱心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幼儿时期又是情感初步形成并相对稳定的时期,抓住这一有效时期,加以科学、全面、形象、生动的情感熏陶,将有利于幼儿良好爱心情感的初步形成。大家都知道,我们身边大多数孩子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家受宠过度,只有被爱的情感体验,从来不会想到去爱别人,他们想做的事情大都被大人包办代替,即使他们也有爱人的愿望,却被溺爱的父母抹杀在萌芽状态。因此,幼儿的爱心情感养成是一个值得幼儿园、家庭、社会重视的话题。

  ㈢研究价值: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使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使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世界各国也不断呼吁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特别强调要教育孩子学会关爱。由此可见,学会互相关爱是人的基本道德,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爱心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导。孩子们生活在幼儿园、家庭、社会环境中,他们不是单一的个体,总与同伴、家庭成员、社会发生着关系。幼儿时期又是情感初步形成并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阶段幼儿的认知与判断能力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萌芽,抓住这一有效时期,加以科学、全面、形象、生动的情感熏陶,将有利于幼儿良好爱心情感的初步形成。我们的研究意在培养使其终生受益的爱心情感,养成幼儿良好的关爱习惯,让幼儿懂得关爱、学会感恩,让教师更富爱心,让家长懂得爱的方法,达到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和谐、共同受益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使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使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幼儿与成人、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本次研究,我们将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以一日活动为媒介,抓住幼儿与同伴、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家长之间交往互动过程中的契机,将幼儿爱心情感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使幼儿爱心情感养成更具实效性、和谐性、系统性。

  (一)本课题研究预设达到的两个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心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2、关注一日活动中成人对幼儿爱心情感养成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使我们的孩子学会关爱、学会感恩;使我们的教师更富有爱心;使我们的家长懂得如何正确疼爱孩子。

  (二)一日活动内容的界定

  一日活动内容界定: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每日保教活动的总和,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的、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可以相对划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活动。

  (1)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在这一活动中要求幼儿按时、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好,要求教师主动、热情、礼貌地迎候幼儿和家长;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孩子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2)运动

  运动活动主要包括:操节活动、体育教学活动、饭后散步、区域体育活动等环节。在这一活动中要求幼儿积极参与、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要求教师、家长关注幼儿活动表现及情感流露进行随机指导,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主要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经验和兴趣,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选择适宜的游戏内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有教育性的游戏材料和自制玩具,开展多种类型的游戏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成人要加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指导,促进幼儿团结、协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形成。

  (4)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指以促进幼儿同伴分享交流,提升幼儿经验,强化学习体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为目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发起的、采用集体活动形式组织的师幼互动活动,或在教师引导下的同伴互动活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从情感、知识、能力三方面去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一些“关爱、互助、感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的好妈妈》、《我爱幼儿园》、《我长大了》、《爱心满天》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从网络上、书刊中下载幼儿爱心情感表现情况调查表,结合我园幼儿实际,重新进行设计以便了解和分析我园幼儿爱心情感方面的具体特征和水平。

  2、观察法:教师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中,留意观察实验前后幼儿与同伴、成人间交往时的爱心表现,作好观察纪录,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3、案例研究法:这是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做有心人,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培训教师、确定实践班级、实验对象。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观察法:向教师、家长分别发放幼儿爱心情感最初调查表,从“爱祖国、爱家乡,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喜欢上幼儿园,爱班集体、爱老师、爱同伴”;“关心身边的小伙伴,同伴有困难,能主动去帮助”;“对人有同情心,对社会上的不幸者,知道应给予同情”; “学会与同伴分享;主动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用语言及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与同伴能友好相处”;“关心父母长辈;懂得安慰他人”等十个方面进行试验班级幼儿情感水平普查,具体了解幼儿现有的情感水平,确定具体的跟踪观察指导对象。

  第三阶段:(2012年2月—2013年2月):组织实践教师开展多种实践研讨活动,进行观摩和交流学习,探讨在一日活动中如何有效激发、培养、稳定、提升幼儿的爱心情感。做好观察记录、实验分析、阶段小结等。组织课题研究优秀教学活动评比,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参与市级以上论文评比,每学期结束都开展课题组课题研究展示、汇报活动,对一学期的科研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边实践边总结,利用照片、文字记录、摄像等形式收集各种实践资料,真正做到在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中从事课题研究。

  第四阶段(2013年2月—6月):课题结题阶段。整理总结实践经验,完成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请专家评审编辑课题资料。整理实验教师日常研究有质量的活动设计、案例,编写优秀方案集。将课题组成员的获奖论文、教学设计以及案例等进行整理汇编成集,将实验过程中的优秀课例制作成光盘。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朱莉

  副组长:周晓军

  成 员:张水乔 李朝霞、胡 婷、周利霞、赵娟、张静、

  肖 丹 兰 倩 余 芳 晏玲迪

  2、制订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3、确定研究班级:小一班、小二班、中一班、中二班共有4个实验班。

  4、课题主要分工:

  (1)课题研究的指导:省级专家(伍香平),市级教研员(骆丽丽)县级教研员(陈桂枝)担任本课题的研究指导工作。

  (2)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园长(朱莉),全面策划、组织、统筹课题工作; 副园长(周晓军)负责制定方案、安排活动、落实课题开展;副园长(张水乔)负责课题后勤保障并协助课题管理与研究工作;教研组长(李朝霞)负责课题的日常实践研究、课题阶段小结;组长胡婷、兰倩负责课题的日常实践研究、课题资料收集;其她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的日常实践研究,资料的积累。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撰写课题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调查表、观察记录、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活动案例、随笔、论文、阶段小结。

  第四阶段:活动方案集、论文集、个案集、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园长总负责、副园长分管、骨干教师参与的课题组。还邀请省、市、县幼教专家指导。为调动实践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园内制定了相应的激励与评价制度:在幼儿园现有条件下,对实践教师所提的教学要求优先满足;在活动安排上,优先考虑实践教师;在评模、评优、晋职晋级上优先实践教师;对实践教师取得教研成果的,幼儿园拨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对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评价,坚持全面、动态、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把这项评价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当中。幼儿园设有专项科研经费,投入课题研究,有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活动室、休息室以及大型器械;有利于幼儿爱心培养的玩沙设施、种植饲养角;有数量充足的、能有效为课题活动开展的各类教具、学具;有计算机、照相机、打印机、摄像机、展示台等先进教学研究设备。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案例) 下一篇:《乒乓球特长的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