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会计基础论文

时间:2022-11-22 11:29:20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会计基础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基础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1

  摘要: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所占市场份额也随之扩大。可以说中国制造在国际上都有着极大的知名度,与之相对而来的则是行业竞争的加剧,为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制造业市场上抢占份额,创新制造技术严格核实产品制造成本就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必然趋势。本文就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对制造业效益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制造业;具体影响

  企业产品的成本核算是指对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费用以及消耗进行计算总结的过程,也是企业加强生产预算环节的布控,发挥企业成本优势的最佳途径。当前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繁荣发展的状态,同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空前激烈,追求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追求,减低产品制造的成本增加产品的利润就需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把控好产品制造的各个流程环节以及费用支出的核算工作,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的投入,引入作业成本法以及多层次、多维度的理念,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

  一、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制造业应用的背景

  (一)符合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成本的需要

  新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同时推动了企业内部的管理运营模式的转变和完善。严格规范各个环节的财务支出状况以及流程,可以有效的避免制造原料以及资金的浪费,在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自身的优势。

  (二)增强企业“反倾销”能力以及市场适用性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已经与国际市场相衔接,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额逐年增加,而外国的制造产品也逐渐向国内大规模涌入,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制造企业的生存压力。为保证国内制造企业的合法权益,反倾销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当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的主要任务,严格的产品核算制度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纰漏,增强产品的行业竞争力。

  (三)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体系制度

  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是企业成长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的生存也需要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监督,建立企业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改革以及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趋势。进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可以有效的加强制造企业的内部管理,并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严格按照企业的流程进行生产经营保持产品的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

  二、明确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具体意义

  (一)有利于规范制造业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制造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一个品牌以及行业领域,侧面说明了我国制造业的繁荣以及国内与国外制造业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鉴于此,制造企业中严格采用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从产品的制造、运输、销售等环节加大对企业内部财务监管的力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费用有利于规范制造业市场竞争秩序以及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避免各个企业陷入到无序的价格战争中,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制造业秩序和经济效益。

  (二)有助于企业核心文化的塑造以及价值理念的确立

  当前社会中激烈的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的竞争,各企业为增强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技术以价格优势取胜,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员工都过于重视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反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造成了企业文化失衡以及制造业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加大企业对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投入,可以真实反映出企业的生产价值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企业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理念,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成本核算制度引入的新理念

  (一)在核算制度中引入了作业成本法

  在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中,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分摊标准对各类成本进行分类归纳,但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信息化数据时代的到来加深了计算机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同时也突出了传统成本核算方式的弊端。将作业成本法引入到制造业的核算制度中根据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核算,科学合理的计算出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汇总,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

  (二)引入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核算理念

  多层次、多维度的核算理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层次分解,可以清晰直观的进行责任明确以及成本的计算,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核算效率,增加核算成本工作的准确性,此外多维度则是加强信息技术与网络对成本管理核算的联系,根据产品的种类以及单位需求对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提高核算效率。

  四、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我国制造业的具体影响

  (一)极大简化了产品生产过程的核算程序

  在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要求下,企业根据客户订单顺序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运输销售,并明确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同时根据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总结,针对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原料消耗做出的汇总式归纳总结,极大地简化了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程序,明确了各层级的责任,改变了传统核算模式带来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

  (二)明确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项目以及层次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正处于有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以及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兴的生产技术以及机器设备开始大规模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转变。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企业中的应用,明确的将企业职能以及生产环节进行划分,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核算模式中项目不明确以及种类混杂核算效率低下的状况,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项目以及分配对象进行了格式的划分,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三)革新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保证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传统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式是以分散式的核算方式为主,即根据各个项目的支出与预算进行成本的核算以及具体计划的审核,这样的核算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核算需求。随着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制造业中的深入应用,极大地革新了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式,对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审核,明确制作流程的具体指出,最后进行汇总归纳,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表格式、作业式的详细账目整理,可以清晰明了的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便于企业决策的正确做出,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内控运行管理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开始对内部运行管理职能进行了革新以及生产模式的改革,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极大地革新了企业中旧模式企业内部管理能力较弱以及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审核以及相应的信息收集工作,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科学的信息数据。

  五、结语

  完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加强制造业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降低和节省制造工业原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企业的成本控制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运营管理效率。这需要企业认真审核每一项材料的成本以及各个环节的消耗程度,明确各个环节中的费用支出以及后续的运输销售状况,增强内部管理以及审核监督的工作强度,全面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廖全兴.浅谈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20xx(06):102-103.

  [2]陈雪飞.浅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J].纳税,20xx(14):202-204.

  [3]张金凤.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xx(13):207-208.

  [4]黄河.制造企业贯彻落实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探讨[J].当代会计,20xx(01):34-35.

  [5]刘晋.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变动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xx.

会计基础论文2

  【摘要】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主要是向社会和企业输送社会需要的有素质的一线劳动者和物流技能型的人才。财务会计的人才是发展企业所需,从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业的岗位和岗位能力必要等方向研究,文中重在探析物流专业企业人才培养角度下中职物流应用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定位,提出从会计的核算、会计的控制和会计的办理等三方面知识开设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应用需要的《会计基础》课程,在物流管理应用的根本上对会计基础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会计基础;课程体系

  1分析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会计基础课程体系的背景

  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发展联系,我国物流行业从传统的服务发展成先进的信息化综合物流服务,物流系统涉及到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是当下经济最新发展的重大产业。在现代物流业与会计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同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人才。然而,我国物流行业是个新兴行业,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又是个新建专业,培养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也是如今我国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所需,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既要掌握物流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会计方面的知识。

  2浅析中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2.1浅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面向基层和生产、服务在管理第一线、实用技能型的具备各方面知识能力的初级物流专业人才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教学过程中,由于物流专业招收的学生参差不齐,学校教材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育,学生实践不足,考评体系不完善等众多原因,导致学生在离开学校时并不能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并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近几年来,企业“招人难”和毕业“找活难”现象尤为明显。经过多方面分析,我们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较好的政治道德修养,三观正确,社会职业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好,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较好,仓储、运输及配送等物流重要环节的根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如财务类管理的技能很熟练掌握,为企业提供所需求的物流人才。

  2.2分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情况

  物流管理专业是个宽口径专业,综合性、应用性和交错性的涵盖内容较广:①根据对应岗位,分仓储岗位群、运输岗位群等。②根据就业范畴来看,分生产制造业、贸易、物流业等。本专业学生将来能够在有关物流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其工作岗位有仓储配送管理、运输采购管理、商品包装、流通加工、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作业信息管理和物流设施设备管理等。这些岗亭须要学生会操作,会管理,还要懂经营,还要具备有财务管理方面能力,看得懂财务报表,对经济成本实行分析与核算,控制物流各环节的经济信息,成本管理及控制才能做得好。

  2.3浅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岗位需要的《会计基础》课程知识与能力

  根据上面分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知道,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熟悉管账方面内容。在我国国家职业资格中具体要求仓储物流员岗亭人员的技术和素质.

  3浅析在培养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中会计基础的作用

  3.1通过会计核算,能够培养学生严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

  会计核算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为经济管理供给会计信息;物流方面是核算物流成本管理。采取统计与会计联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来核算制造企业的物流资源,通过在现阶段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增加物流成本辅助核算账户,使物流资源核算更为简单明白。学会计核算,培养核算能力,可以使学生养成严密的思维方法,给使用者供给完整信息。

  3.2通过会计管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对中职的学生现状的分析,中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是由于初中阶段的落后,很多学生都是基础较差,素质方面也差,他们会有一种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若是让学生用管理者或以创业者的身份去接触《会计基础》课程,会使学生心理感到满足轻松自信并且有成就感,还能让学生积极自觉去学习会计,进修自身的管理能力。由此,对《会计基础》课程的设计如下:如何从原始凭证上辨认以防止交易人员做假,如何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上辨别以预防会计人员工作不规范,如何预防会计人员记错账,虚报会计信息等等。

  3.3通过会计控制,养成学生成本节制的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服务于管理第一线实用技能型的专业集成化、共同信息网络化等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而物流的成本核算是物流管理的根本,需要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对物流成本控制的能力。掌握财务基本知识不仅可以养成学生成本节制的意识,还能掌握物流成本的方法,在素质上也能形成学生的自控意识。

  4基于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浅析探索会计基础课程

  由以上几点分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地培养目标和岗位分析,可知会计基础课程对其的应用能力及重要性。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不全同于会计专业,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开设会计基础课程内容,结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特点,其知识和能力所需,还有企业的物流岗位需求授课,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的物流人才。对此,以下就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开设会计基础课程,谈谈本人的观点。

  4.1按照教学的对象特点设定对应的会计课程教学目标

  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会计基础》课程目标是联系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考虑提升学生将来就职技能,从物流专业角度去学习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懂得用会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头脑方式,学习会计核算,让学生增强核算能力,养成谨严的工作立场,为物流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物流相关操作和管理岗亭的一般性财务工作奠定专业根基。综上所述,定位教学目标:①知识的基础性。②知识的应用性。

  4.2基于物流管理能力设计

  《会计基础》课程实训的教学内容①中职学生总体文化知识较低,在授课时,结合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以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作为根据,以需要的会计知识为焦点,可以重在介绍物流成本会计的相关内容,会计报表的格式,以及经济业务的分析,注重应用性,加强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会计知识。②根据中职生的水平,对于《会计基础》课程,组合其内容,可以采用分四个项目式设计教学,即原始凭证发票、入库单、出库单等:a.认识;b.填写;c.鉴别外来原始凭证的真伪及规范性→记账凭证:a.认知会计科目及账户;b.认知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c.记账凭证的填写;d.鉴别记账凭证的真伪及规范性→账簿:a.认识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b.记账;b.查账;c.错账查找及更正→会计报表:a.认识财务会计报告;b.资产负债表分析;c.利润表分析;d.现金流量表分析。

  4.3联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会计基础》课程的对象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专业化的会计知识理念,可是他们有其专业特点,也须要懂得会计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联系物流专业特点,组织相关的教学。教师可以将会计学基础知识及账务处理和企业的物流经营、管理等实践操作和案例相结合,讲授“物流市场”的知识内容。如此,物流专业《会计基础》的课程教学的方向就会越来越清晰,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4.4课程评价体系设置合理

  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会计基础课程一定要联合开设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设置课后评价体系时,要与会计专业学生相区别,多看重实践操作,这可以看出会计课程对物流岗位应用的效果;加强考评学生的职业技能,着重考查学生应用会计基础知识来解决物流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财务问题的能力;评定学科成绩主要考查学生严谨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成本控制意识,全面分析,综合应用所学的会计基础课程知识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艳丽.中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时代金融,20xx(08).

  [2]郭冬青.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中职)职业方向、岗位分析与课程设置[J].职校论坛,20xx(01).

  [3]闫春荣.“三查一解”项目式基础会计课程设计—基于高职学生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J].会计之友,20xx(06).

  作者:林观连 单位: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

会计基础论文3

  在会计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会计如何适应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体制,这样的会计体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结构,怎样对待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会计理论的研究的深入,西方关于会计理论的供求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受到关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资源还不够充足,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尤其要关注成本效益的对比问题以及供需平衡问题。本文试图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

  一、关于会计理论的一般认识

  会计理论一词虽然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多年,但尚未标准的定义。在会计文献中,对会计理论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看一下几位著名会计理论家是如何认识会计理论的。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认为:"会计理论通过为在会计中清晰地思维提供帮助来证实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会计理论的职责是对信念和惯例加以批评性分析,阐明经验与推广最佳经验,并引导对会计工作的起源和结果的直接关注。"他指出"……理论的性质就是作出解释","……理论的最主要特征通常就是解释"。

  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会计理论可以解释为一套以广泛的原理(principles)为形式的逻辑推理。这些原理用来:(1)提供评价会计实务所依据的一般框架;(2)指导新实务和程序的发展"。亨德里克森认为:"会计理论也可被用来解释现存的实务以便加深对这些实务的理解。但是,会计理论最重要的目标应当是提供构成关于评价和发展会计实务的一般框架的一系列首尾一致的逻辑原理"。

  瓦芡和齐默尔曼作为当代实证会计理论的代表人物,对会计理论提出了如下意见:"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他们认为:"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提供理由","预测则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未必就是未来现象,它们包括那些已经发生,但与其有关的系统性证据尚未从数据中收集到的现象。"显然,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在这里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他们的上述理论观点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经济学上大部分以经验为依据的研究基础。因此,在他们看来,假设和通过数据进行验证构成了发展会计理论的基本手段。

  上述会计学家对会计理论的不同界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研究本身的发展,特别是研究方法的发展。显而易见,较早关于会计理论的认识,主要是基于规范研究方法的,会计学者试图说明会计实务应该是什么这类问题。而新兴的实证会计理论学派则试图说明会计实务是什么这类命题。

  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会计理论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因人们对会计实务的认识角度、深度、全面程度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而异。会计理论的定义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会计实务的演进和会计研究的深化而发展,并且与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的进步密切相关。但是,无论如何,会计理论离不开也不可能离开会计实践。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术研究的成果(study),是人们对会计实务的理性认识。毋庸讳言,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应当是理解、预测或把握环境的某些方面。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的出发点、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态度不同,在采用相同手段的条件下,所占有的情况、材料、数据以及样本的范围和规范程度的不同,追求具有重复和普遍意义的会计研究结果几乎是徒劳的。正如利特尔顿所指出的:"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并不存在与受控室实验直接对应的事物。"因此,会计理论表现出多例证是可以理解的。

  二、关于发展会计理论的方法和实践性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证会计理论逐渐发展并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如果说数理学科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学科的渗透对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的话,严格以会计实践为依据进行研究则是实证会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实证会计理论的显著优点恰恰在于它在大多数场合广泛地运用现代数理方法抽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进行检验,从而试图揭示其中蕴含的规律。尽管实证会计研究所检验的命题相对于会计理论框架而言往往十分微小,但其务实的精神还是值得弘扬的。

  然而,严格的说,我国应用实证方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这首先是由于我国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体现制的转变致使会计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关存致使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群体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相对独立地位的确立导致财务信息陈报的企业导向,会计人员身份的转变致使会计信息编报立刻发生了微妙乃至深刻的变化。其次,由于20年来我国财务会计规范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尽管这种变动的程度和频率不尽均衡,但相对而言,较大规范的变动至少应当包括1993年会计转制和1997年以来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这样的制度变迁,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相关年度财务信息较为严重的不可比,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果考虑到1994年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不可比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会计规范的两次大的变动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因此,在当前,以对我国财务报告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依据的研究成果的可信度是值得考虑的。所以,我国当前和今后几年的会计理论研究,势必仍然无法以统计和建立模型等研究方法为主,而传统的研究方法仍将居于主流地位。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研究方法进行再认识。分析我国会计研究的传统方法,很难证明其等同于规范方法。换言之,规范研究方法与传统方法并不是相互重合的概念,二者充其量只不过是交叉的概念。在我们以往所进行的研究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部分采用了某些实证研究方法。众所周知,实证研究方法既包括当前十分流行的统计分析和"建模",也包括诸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谈、案例研究、实验室模拟研究、实地试验等方法。因而,以往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实地调查方法、解剖麻雀的方法、较为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蹲点实验等方法应当属于客观的以实践为基础的或称之为以经验为根据的(empirical)方法,也可认为是实证研究方法。

会计基础论文4

  1制订规章制度,强化基础工作管理

  会计基础工作在整个会计核算中,是数据最原始的积累,是核算的开始、结束,没有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势必影响整个核算流程,因此,涟钢财务部制订了《涟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细则》、《ERP会计业务操作细则》、《涟钢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涟钢财务部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会计报表编制及要求》、《票据管理办法》、《内部结算管理办法》、《资金收付内部控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基础工作管理,建立《财务检查考核办法》,由会计科实施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错误消灭在萌芽中。

  2做好凭证制单人与审核人衔接,搞好成本费用归口管理

  涟钢在20xx年实施ERP,会计核算由二级成功转换为一级核算,原来成本费用划分到二级单位控制。实施ERP后,统一由财务部各科室分类控制管理,驻二级单位财务人员制作凭证必须由相应主管科室审核,各主管科室将成本费用细分工落实到人。成本类由成本预算科审核控制,费用类由费用科归口控制,福利、工资、资金等由会计科汇总审核。做到成本费用专人专科控制管理。实施ERP后成果显著,20xx年1~2月涟钢生产成本较年度目标计划降低22706万元,在同行业排名21名。

  3统一采购付款,加强明细帐管理

  涟钢实施ERP前,采购付款是由驻采购部财务科、驻进出口部财务科根据所在单位计划付款。有的供应商在几个部门都有业务,既是供应商又是销售客户,信息没有沟通共享,造成付货款给供应商,供应商又欠公司销售货款,浪费资金资源。实施ERP后,在系统内将信息资源共享,同一客户应收应付款抵减,随时可查客户余额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财务部《采购物资承诺付款管理办法》,由资金科按计划统一审核支付,避免重复或应抵减销售货款款项支付,相应节约了资金资源和财务费用,财务费用1~2月较年目标计划节约2189万元。应收应付明细帐由销售结算科、采购结算科专门管理,账目清晰,差错率为0。

  4规范凭证制作、传递,保障原始单据

  完整、真实涟钢在ERP系统中,会计人员按岗位职责给予权限,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规定凭证摘要、科目设置、附件说明等,使系统按照凭证科目归集成本费用、应收应付明细帐,确保明细帐与总帐相符。涟钢财务部每月凭证约有20xx份之多,翻阅查询不便,凭证摘要描述简洁明确是查询的基础,因此根据《涟钢财务部会计凭证管理办法》,要求凭证制单人按照规范填写摘要、附件说明,使附件完整,查询快捷,减少时间浪费。由于会计凭证号是系统内自动连贯生成,凭证汇集需各个科室协助完成,涟钢财务部实际操作是:付款凭证由会计人员直接送到资金科出纳柜,以免凭证及附件遗失。银收、银付、现收现付凭证由资金科银行核算会计整理,造具清单送档案室,记账凭证由各科室专人归集造清单送档案室,最终由档案管理会计装订成册。避免了原始单据丢失、凭证缺号,保障原始单据完整、真实。

  5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规范报表

  在现代企业中,以计算机为中心,加强信息沟通,已成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工作最终总报告,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浓缩反映,是决策层决断的依据。涟钢下属11个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占有重要地位,财务部会计科利用计算机区域信息网络,规范子公司报表格式、报出时间,使数据信息共享,加快报表报出时间,提高合并报表数据准确率,为领导决策赢得时间。

  6完善档案体系,保障会计核算成果

  真实性、完整性会计基础工作贯穿整个核算过程,从原始数据、票据取得到报表报出、档案归档,涉及面非常广泛,如采购经办人员、销售人员、班组核算员、成本数据获取人员、基础数据录入员、成本费用会计、资金收付会计、报表会计等等,只有明确分工,衔接到位,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将会计基础工作有始有终完成。涟钢财务部利用ERP系统,采取“分工合作汇集”的方法,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分工”,指在规定时间内,成本预算科负责成本类有关帐本核对打印,费用科负责费用类帐册整理打印,资金科、工程结算科、物料结算科、采购结算科、销售结算科等科室负责本科室控制帐目清理打印工作。“合作”,指各科室打印的帐册,需要科室间衔接整理的,由会计科负责协调。“汇集”,指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最终由档案管理会计汇总,编制明细清册,按时间段归档。便捷查阅资料,保障了会计核算成果真实性、完整性。“诚信、敬业、高效、廉洁”,是涟钢财务人的宗旨,夯实诚信搞好会计基础工作,是现代企业发展中财务人员重要职责。

会计基础论文5

  【摘要】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学及相关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会计专业课程。目前我国会计学基础课程存在定位不准、教材结构和内容不恰当、教学组织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学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立足会计本质,重新进行课程定位;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借鉴国外教材先进经验,明确教材基本内容;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步等。

  【关键词】 会计学基础课程 问题 改进

  一、会计学基础课程定位存在的问题

  美国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1992年6月发布的《原则公告第2号——会计的初始课程》认为:“会计初始课程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们把会计作为一种产生和传递信息以支持经济决策的手段来学习,会计初始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虽然这些学生不一定会在会计或其直接相关的学科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该课程应当帮助学生进行财务分析、为个人决策或组织决策获取必要的信息以及加深对商业、政府和其他组织的了解。”根据这一定位,国外从基础课程开始就把重点放在会计和决策的关系上,力求帮助学生成为决策者,认为会计是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并参与决策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强调让学生以决策者而非会计人员的身份学会利用会计信息的技能。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查尔斯·T·亨格瑞等编写的《会计学》(第三版)序言中指出:“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并试图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决策者。”

  反观国内的会计学基础课程,除了少数借鉴吸收了国外的观点外,大部分不是让初学者从整体上和管理、决策的角度了解会计,而是定位于会计技术层面,关注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来解释会计,这样忽略了会计的本质。诚然,会计工作要靠会计人员来完成,但是会计并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会计,会计是要为企业服务的,要为决策、管理服务的。不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还是“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它都强调会计是参与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重要手段。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总体结构不符合会计人才培养需要

  现有的许多教材,虽然名为《会计学原理》、《会计学概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等,但总体结构还是围绕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即会计的初级阶段——簿记展开。这些教材无一例外地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的方法,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账户的分类,凭证、账簿、报表,会计核算形式等内容。这种教材结构在历史上对培养会计人才的作用是显著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会计已不再仅仅只包含会计核算,会计的基础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会计的初级阶段所包含的内容,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已更加清楚,会计的内涵已大大扩展。会计的讲授、会计教材的编写不能停留在会计核算层面上,必须立足于会计学发展才能符合当今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2、教材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需要

  许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材多年来除了因会计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出现的相应内容调整外,其余没有多少变动,大多是在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下形成的。教材的编著或修订很少考虑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或者一些教材虽然包含了相应内容,但这部分内容往往以一种“补丁”式的安排,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内容缺乏有机联系。

  例如,许多教材仍按照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将会计核算形式划分为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并告诉学生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节省人力、物力,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或选用合适的核算形式,然后在专门的一章介绍计算机会计时再分析计算机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这种安排一方面是以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下的会计核算形式为主,强调手工记账的核算形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将会计核算形式的整体内容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对会计核算形式的整体把握。 3、教材内容没有涵盖会计学科相关基础知识

  从目前会计学基础教材包含的内容来看,它实际上属于“财务会计基础”或“基础财务会计”,绝大部分教材没有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包含进去。国外会计基础教材一般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涵盖了会计学最重要的分支。例如由查尔斯·T·亨格瑞等编写的《会计学》(第三版)涵盖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所有基础知识。彭尼·安斯沃思编著的《会计学导论》(第三版)中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全面知识与应用方法综合在一起,真实、充分地反映了企业的运作方式与经营活动,试图帮助学生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和利用以及会计如何发挥在企业决策和战略管理方面的作用。

  而国内许多教材编著者认为如果包含管理会计的内容,势必造成与后续管理会计课程的重复。试问现在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难道就没有重复了吗?这其实不应该叫做重复。首先会计是一个整体,不应该为了不重复而将会计整体、系统的内容人为地划分开来;其次既然会计是一个整体,前后课程之间肯定是有机联系的,必定承前才能启后,相关专业课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会计学科的理论支柱。不同课程之间必要的交叉是正常的、必须的,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并且还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取舍。

  三、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会计学基础课程主要包含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服务于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会计课程,这就造成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重点精力放在会计核算的相关内容上,如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运用等。基于这种定位的学习使学生从头到尾都陷入了会计技术方法的“汪洋大海”,不仅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不能形成对使用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的全局观或整体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会计产生了恐惧感,对会计的兴趣大大降低。

  四、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改进

  1、立足会计本质,重新进行课程定位

  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而言,这门课程是一颗“启明星”,是开启他们会计兴趣的“钥匙”,因此必须重新定位会计基础课程,结合对会计本质的认识重新编写会计学基础教材。课程要立足于会计是为企业服务的观念来重新设计,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会计,要让学生知道会计并不仅仅只是编分录、记账,还有管理、决策、控制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之初便建立起对会计的基本印象,培养学生对会计的认同感和学习热情。

  2、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借鉴国外教材先进经验,明确教材基本内容

  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材编写上,要借鉴国外教材经验,重新设计总体结构,明确基本内容。会计学基础课程应是一门导论或概论性质的课程,应向学生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既要包括会计专业和职业的基本情况介绍,又要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另外还可以将一些新兴领域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知识纳入教材,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会计、认识会计。

  在教材编写中,还要清楚认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在21世纪对以处理经济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会计系统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应认识到随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产生于手工记账的一些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要有意识地弱化那些极易被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替代的内容,例如账簿组织、记账程序等,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会计循环、会计实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列报。

  3、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步,保证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会计学基础课程集理论与实务与一体,对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的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内容较抽象、难懂,因此在教学组织中要理论与实验教学并重。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知识体系的整体结构及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会计整体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 彭尼·安斯沃思等著,宋建波等译:会计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 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研究,20xx(2).

会计基础论文6

  (一)

  一、当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会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及其与之相关的制度、法规等均是会计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强调技术性,趣味性却不高,所以作为初学者,会感到非常枯燥与乏味。此外,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无法得到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也会变得较低。基于此,很多中职学校在会计基础教学中运用了项目教学理念,开展了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

  二、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具体开展情况

  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是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以下是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的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分析。

  1.根据任务量实施分项实训

  一般而言,理论教学是与单项实训相配套的。所谓“单项实训”,是指以项目作为实训单元,然后根据教学进度予以分项实训。通常情况下,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但在学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时,则应该根据实况采用学与做同时进行的方式,即实施单项模拟实训。归纳起来就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根据实际的任务量实施分项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会计操作技能。

  2.综合实训的实施

  除了实施单项实训外,还应给学生安排一套基础综合实训,实训时间大概为半个月。综合实训的实施,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典型经济业务,如让学生学会建账、制作会计凭证、编制报表等基本业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会计模拟学习等形式,教学生填制支票、办理银行转账等其他业务。经过这个阶段的综合实训,既可以让学生对各种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流程更加熟悉,又可以使学生对基本会计原则、方法的认识有所加深。学生通过熟悉手工会计模拟资料,再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的教学模拟软件,能够在电算化实训室自行完成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生成等一系列电算化操作[2]。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电算化的运用时,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给予讲解、指导和示范,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忙解决,以保证实训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顶岗实习的实施

  会计基础教学在实行了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后,紧接着应该是安排顶岗实习,这要求学校应该与相应企业单位合作,建立稳定性较高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此外,还包括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去单位的会计部门顶岗实习、邀请会计人员到学校讲解实际的会计业务等形式。经过以上的顶岗实习形式,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有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在真正的会计工作环境中,既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其对会计工作整体环境和工作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其会计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三、小结

  通过对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应用分析,可看出项目教学理念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尤其是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极具趣味性与实用性,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基础会计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使基础会计入门难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以后的基础会计教学中,为了使项目教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应用,并发挥出好的效果,还必须加大对其探索与研究的力度。

  (二)

  一、生活化案例运用于基础会计教学的优势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进入中专选择会计专业,但对会计专业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能否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列举生活化案例,让学生能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资产这一概念时,可以问问学生他们认为自己有多少资产。有的同学回答有零用钱20元,有的回答有手机价值1500元,有的说有手表价值200元……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学生开始考虑自己有多少资产。接着再展开资产的分类,学生就能讨论起来,这样的理论教学,就不再枯燥,学生也能自己思考。在讲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让学生了解一下如果家里买了一套房子,会采用什么付款方式,有自己支付部分和贷款部分,从而让学生理解会计恒等式的意义。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运用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来理解枯燥的理论,学生才能听懂,也会渐渐地了解会计,喜欢会计。

  (二)灵活掌握知识,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基础会计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有很多实际操作的部分。但是学生没有接触过企业,不明白实际中企业如何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这是造成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主要障碍。以“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内容为例,学生还没有接触账本,就算在书上读了平行登记的概念,他们还是不理解,因此产生学习困惑。通过生活化案例,我们假设家庭中爸妈各有一张工资卡,他们自己保管好自己的卡,每次收入和支出他们自己都登记好。但是现在你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了,爸妈决定把家里的总账交给你管理,由你来记录爸妈两张工资卡上的收支。这时学生很有自豪感,哪怕是假设,但是他们也觉得很自豪自己学了会计。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总账和明细账的概念,并且可以解释平行登记概念和平行登记的四大要点。通过生活化案例的指导,学生就真正明白了何为平行登记,那么在平行登记练习中他们就会注意要点,操作起来就很是清晰了。

  (三)创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生活化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而是通过对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找出解决方法,然后联系到会计知识中,让学生找到之间的联系,从而自己思考理解和解决会计问题。例如在讲解分配和支付电费这一核算时,为什么要用到“应付账款”账户。笔者就举了例子,当我们回家看到信箱里的电费单子,就知道这个月的电费要付多少,就形成了“应付账款”。到周末我们可以帮家里去付水电费时,“应付账款”就减少了。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进行的,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在生活案例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渗透必要的德育教育。例如这个电费单子的问题,通过向学生了解哪些地方可以付电费,教育学生可以为父母做些事情等等。

  二、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一)案例的选择要恰当并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生活中的案例要想能很好地运用于基础会计教学中,那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因此案例的设计很是重要。例如在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这一概念时,尽管学生认真阅读了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区别,但其实还不是很明白。这时我们可以将账户比作药房的抽屉,里面存放着一定数量的药物,而会计科目就是抽屉外面的标签,记录药物的名称。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其次,所列举的案例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在陌生的会计理论知识和熟悉的生活背景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例如,在讲解有关工业企业材料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共同性采购费用分摊以及会计核算的问题时,让同学们从简单到复杂,从生活中的简单计算来运用到会计中的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因此,笔者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作为案例:超市搞特价,新到一批大米,口感很好。张三、李四和王五三个人住在一个小区,一起去超市买米,张三买了2袋,李四买了3袋,王五买了1袋,每袋米是46元。三个人共同打车回家,一共花了30元。问:3个人各承担多少运费,如何来分配?这时同学们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开始热烈讨论。

  (二)巧妙结合案例,教师引导切入知识点

  生活化的案例学生都能理解,但是如何将案例过渡到书本知识,这个过程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来完成的。对于一些简短的专业术语,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或者简单的比喻,以达到深入浅出,一语中的效果。还是以“分配共同性采购费用”为例。同学们讨论打车费用分配问题后,笔者叫了一个平时上课不太认真的同学来回答,因为笔者发现他也在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当然问题很简单,这个同学说:“张三10元,李四15元,王五5元。”笔者马上肯定了该生的回答,他很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这时笔者继续提问:“你为什么不平均分配出租车费呢?”学生说:“这样有点不公平,谁买的多谁就多付点,这样会比较合理。”这时,教学研究同学们自然得出原来我们分打的费用时是按照重量来分的。这时,笔者就叫一个较好的同学上来把刚才的计算用算式表达出来。接着,笔者又问同学们,“那是不是3个人到超市买任何东西,都需要按重量来分配打的费用呢?”这时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回答当然不是,有同学回答说“如果他们各自买了一大堆东西的话,那就最好按购买的金额大小来分”,笔者很兴奋地表扬了同学们的回答,鼓励他们课堂上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此时笔者就很自然地告诉学生,按照什么分配就是我们所要选择的分配标准,然后引出了本堂课要给学生介绍的计算公式。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更能接受这一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更理想。

  (三)引入铺垫案例,梳理实务解题思路

  有了之前的生活案例作铺垫,再讲会计的计算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了。于是笔者就举了一个会计的业务题:1月28日,向光明工厂购进甲、乙材料如下。甲材料100件,每件50元,计买价5000元,增值税850元;乙材料150件,每件40元,计买价6000元,增值税1020元。此外,光明工厂代垫运杂费1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甲材料重200千克,体积为150立方米;乙材料重300千克,体积为250立方米)让同学们分配两种材料的共同采购费用。这时笔者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法,将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组要求他们分别按照不同的分配标准来分配。一组:按照重量;二组:按照体积;三组:按照件数;四组:按照金额。接到任务后,同学们就分头开始行动了,笔者还激励每组同学,看哪组算得又快又准确。结果正如预料的那样,每组都完成得很好。接着,笔者就转入了会计分录的编制,简单地告诉学生买价———直接计入“在途物资—×材料”账户。采购费用———能分清材料品种的采购费用直接计入“在途物资—×材料”账户,不能分清材料品种的采购费用分配计入“在途物资—×材料”账户。结合之前所学的内容,还让学生分组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全班学习气氛很火热。

  三、小结

  由此可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提倡的生活化案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对于枯燥、抽象的基础会计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案例的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活化案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章节内容。总体来说,在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并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的特点是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较好的作用。

会计基础论文7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发展特征,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却不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立足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完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笔者立足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科学内涵和自身实践经验,对如何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基础工作

  一、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1.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来讲,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会工作中的关键性一环,对企业的经营顺利和有效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所谓会计基础工作,指的是企业财务中的对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起到基础性服务作用的会计工作,如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满足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目入册、企业相关财务报告的编制等均属于企业基础会计工作的范畴。可以说,基础会计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地做好财务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就建筑企业来讲,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改增税制改革、房地产去库存等宏观经济政策的提出,企业在资本市场环境中对资金的管理运营能力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所在。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否能够扎实地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成为了当前建筑企业发展提高资金运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在市场中的灵活性的根本保障,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体现。2.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特征建筑行业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高度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作为国内建筑行业的市场主体,主要经营建筑施工、建设安装等建筑相关内容。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着施工工期长、工程量大、资金占用大、资金回笼慢的特点。因此,由于受到行业的限制,建筑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同建筑企业常常存在异地的现象,则要在每个施工项目中单独设立会计核算部门,对施工过程中每一环节的项目进行单独的核算。其次,施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在施工企业呈现分级化的特征,企业的会计需要同实际的建设生产项目环环相扣,然后再交由总公司进行财务汇总、核算和审核工作,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工程财务的全面控制。例如,一般在工程项目部门较多的情况下,项目财务部门多是采用辅助核算的方式,根据项目中会计科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账目的设置,单独针对项目中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而建筑企业财务本部的账目由于往来单位较多、项目和部门较多,对项目中财务难以做到细化管理,因此采用项目中财务账目辅助核算的方式进行核算,有利于建筑企业账目的核对和汇总,并简化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最后,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周期较长、企业资金垫付量大等行业问题,建筑企业的流动资金的波动性较大,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同其他行业相比难度较大。

  二、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由于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量大、处理复杂,且企业财务部门账目和项目内独立帐目中的会计科目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核对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建筑企业财务部门出于为了赶工程进度、及时完成竣工核算等原因往往会轻视对项目内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中常常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例如,一些施工建设项目的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中,会计原始凭证管理不到位、记账凭证缺失、会计记账方法混乱导致的账实不符等问题给企业的财务信息汇总和企业财务决策的推行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由于项目中基础会计的不规范问题,建筑企业中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不乏存在,无端给企业增加了财务和经营风险,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运作和经营活动。2.建筑企业会计制度不完善长期以来,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自身建筑实力和项目竞争力的提高,却忽视对企业基础财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这种情况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建筑建业中缺乏规范、有效的基础会计管理制度。同时,虽然一些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对企业基础会计工作的作用,但在制度的制定上更多地是借鉴其他企业或同行业企业中财会制度的模式,同自身企业的经营实际的联系不强,导致了日常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很多制度上的漏洞,给一些偷设会计科目占用建设项目资金、套账挪用资金等经济违法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不但难以保障企业财会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威胁到了企业资金资产的安全。3.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信息不准确会计核算是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特征,会计核算工作中常常存在核算不及时、核算项目复杂等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企业管理部门无法掌握财务真实情况,无法对企业顺利进行经济决策起到应尽的辅助性作用。例如,在一些施工项目中,建筑企业通常都会垫付一些原料资金,但垫付资金的金额同实际使用的原材料之间在会计核算数据上常常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就是由于项目财务部门对原料盘点和财务资金核算上的不准确导致了,不但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还给企业的生产决策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4.建筑企业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及信息系统操作熟练程度偏低目前,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为了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在建设项目实际基础会计工作中,由于异地性及流动性等特征,信息化管理的程度还比较低,一般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和系统操作的熟练程度也不高,信息化在基础会计工作中应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仍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占主流地位,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

  三、加强与完善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方法

  1.加强管理,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针对建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第一步。针对当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特征和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积极梳理会计基础工作流程,更新会计基础工作方法,从实际应用的层面,落实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例如,对于企业针对一些工程重点项目,出于保证项目中的财务账目符合项目会计核算的需求,提高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委派专职会计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重点监控,保障项目内会计基础工作内容的真实、准确;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层层落实到人的方法,督促会计基础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整改,保障项目进行过程中会计账目、数据、凭证等均符合企业管理的需求和规范。2.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制度为了切实落实建筑企业基础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加强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定,防止会计基础工作中制度上的漏洞,同时在制度中应对会计报表规范进行规定,对会计报表填制、表单、格式等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定。同时,根据会计基础工作的特征和岗位的特性,企业会计制度应加强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结合,采用内部控制的手段,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从而落实企业基础会计工作能力的加强。3.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针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积极采用现代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及时开展各层级的会计核算活动,保障企业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企业资金资产的安全性。另外,针对当前企业会计核算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的现状,建筑企业可以在基层建设项目中采用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新方法,通过同企业财务部门的联网和信息的实时传输,以企业财务系统为标准,进行分层会计核算,保障企业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防止会计核算滞后等问题给企业财务带来的不良影响。4.优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人才团队结构,加强财务人才建设人才是企业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关键。针对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中人才结果配置不合理、平均学历过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企业应加大对优秀会计人才的引入工作;针对在岗会计基础工作人员开展有效的在职会计基础等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团队的专业能力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实行有效的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进行会计基础工作团队的管理,采用责任落实、奖惩分明的绩效考核工作,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满忠慧.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提高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xx,(22):172,325.

会计基础论文8

  摘要:

  会计专业课堂是一项基本性学科,在社会发展与企业建设中都是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当今对人才的大力需要,在教育方式中其成为了人们主要关注的焦点。要提高学生在会计学习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就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本文中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概括,从而找出具体的措施来实现教育质量。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大力发展会计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主流方向。一个会计人才不仅仅在理论知识上要能够熟练的进行掌握,在技能方向和实践应用上也要能够实现更大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践中,《基础会计》课程的开展已经成为教育探索中的主要工作。

  一、“教学做”一体化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主要是将学生与教师发展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是发展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统一教学,在会计教学的实施方向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利用统一的项目组织学生实现教学的,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以及课程内容上都能更深化,从而发挥学生与教师的友好交流[1]。它也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主要学习课堂上,以实践教学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体验会计职业的发展和创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教学中,不仅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向,也提高了教师队伍在教学方式上的发展和更新。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对策

  (一)转化教师观念

  教师是整个教育的主体力量,在实际教学中就要以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主要依据和核心力量。所以要改变传统以教师教学的主要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探索知识期间能变为学习的主动实践的创造者。学习课堂主要是面对学生来建立的,只有学生发挥主动学习能力,自己构建知识脉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建立教学标准

  教学的考核制度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总结,只有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才能实现检查课程的良好效果。在《基础会计》考核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方向上的改变[2]。《基础会计》学习主要是理论和技能两个方向,根据学生在课外以及课内的分值来取得相应的证书。不仅仅如此,教师在建立评价方式中,还要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潜能,对自己的实际教学建立相关的体系和标准,在各种渠道方式中完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应对新时期的教学改革。

  (三)发展教学新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当今发展教学手段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方式上,不仅使主要的教学内容直观的体现在课堂中,也增加了整个课堂的知识量,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中的图片信息、表格信息以及各种形式将学生带到真实的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会计信息在发展期间体现的意义和实现的价值因素。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意义,例如学生账簿的种类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单纯的理解概念可能会到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账簿主要的类别、结构明确的区分开来,使学生在认识能力和感官能力上都能积极调动起来,从而提升会计教学水平。

  (四)推动教师队伍

  良好的教师队伍是整个学校发展和整个教育发展的主要资源,只有强大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发展和学习的经济建设[3]。所以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就不能脱离教学队伍的建设,对于学校来说,应加大投资力度,对教师的知识培养教育、参与实践实习教育以及实现知识的更新意识等多种方式都要经过更深的了解和改善。使教师在实际的发展教育中不仅能了解会计在企业实施中的重要性,也能在实际教学中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料,从而发挥教师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主要教育方向。而且,教师之间还可以开展互相交流活动,组织相关的会计专业优秀人才到校园中实施演讲,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进行改变和更新,从而实现教学改革的新时代发展。

  三、结论

  《基础会计》学习在“教学做”一体化建设期间,改变了系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创造重要的实际意义。“教学做”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做与学实现统一的方式。不仅发挥了学生在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上的应变能力,还实现了《基础会计》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实际教学质量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智敏,王明忠.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整合[J].商,20xx,19:182.

  [2]江培新.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20xx,09:23-24.

  [3]黄娟蜀.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0xx,27:30-32.

会计基础论文9

  1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1)创建模拟公司

  鉴于学生在掌握理论方面存在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模拟公司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提升他们运用理论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从企业当中获取一整套业务资料,经过加工之后,使之成为完整的教学案例,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到的会计知识,来解决业务当中的实际问题,如收集进账单、入库单、转账支票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按照公司的实际账务流程来开展会计工作,按照角色进行实习,并尝试所有的会计角色,使学生切实拥有公司会计工作的实践体验。通过模拟公司的创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下来,学生在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下会大大提升参与感,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基础知识。

  (2)推行双轨三段式教学

  所谓双轨教学就是将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于记账原理及其应用部分依旧运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而账簿、凭证部分的教学则要求教师进行实物展示,指导学生进行账簿登记、填写凭证,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三段式教学则需要教师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教学模式:

  ①要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感性认识,再将知识点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如讲授账簿知识时,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填制要求来进行实际练习,将知识点落到实处;

  ②教师要将教授的知识点连成线,在知识点之间建立关联。如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时,同时将多个会计知识点融入其中,拓展学生的会计工作思路,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要注重全面教学的开展,即在学完会计基础课程之后,教师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会计知识及会计循环的实践,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双轨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引领之下,能够使学生的会计知识形成体系,会计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优化考核体系

  单纯的笔试考核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难以考察出学生的实际会计能力。因而优化考核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势在必行。在理论考核方面,不仅要包含考试成绩,还要将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考核当中,把学生每一阶段的知识测验成绩记录下来,将最终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学生的理论成绩;在实践考核方面,可以将实践操作所占的比例设定为40%,统一进行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的考察。如设置会计账簿登记、会计凭证填制、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性题目,将账簿、档案、资料等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通过学生的实践结果来进行评分。在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进行查看,对学生的会计操作步骤进行纠正。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会计水平,通过对学生会计成绩的分析,来为教师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方向。

  (4)完善辅助教学体系

  会计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决定了会计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完善辅助教学体系。如收集、整理一套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原始凭证、财务报表及各种账簿,购买会计工作需要用到的会计用品,将它们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会计工作产生具体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好这些会计工具。教师还应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上将会计工作的流程通过图片、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或者将会计实际工作的场景拍成短片供学生学习,并进行模仿实践。通过这些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更加直观,在具体的会计操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使会计理论知识真正与实践相结合。

  2结束语

  会计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注意规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潜心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创建模拟公司、运用双轨三段式教学、优化考核体系、完善辅助教学体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会计应用能力,力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会计基础论文10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相关工作的总称,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行。会计基础工作的运行环境指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环境。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开展。本文简要概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环境与会计工作的关系以及这些环境带来的挑战,提出会计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必要措施,希望对相关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环境;适应性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而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则需从会计基础工作做起。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会计基础工作这一领域尚有欠缺,难以达到有效管理,因而导致会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所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水平,是企业目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基础工作之一。

  一、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其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前者受制于后者同时又间接服务于后者,而后者的改变又会促进前者的改变和完善。企业只有对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科学合理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是间接相关的,一般来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就企业来说,无论是哪一种政治体制,会计工作都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这就间接使得会计工作含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色彩。由此可见,会计工作与政治环境有着间接联系,当政治体制发生改变时,市场经济体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会造成会计基础工作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政治体制对市场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政治体制发生变化时,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会计工作内容的改变。另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很多经济条件以及监督管理政策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对会计工作也有一定影响。

  2.经济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不同于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经济环境与其关系是直接相关的。对于市场经济环境来说,市场经济体制是随着经济环境不断调整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会计基础工作也被赋予不同的工作内容。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管理控制等都会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另外,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会促进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会增加会计工作的深度,扩大会计工作内容的广度。一般来说,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提高市场经济水平,市场经济环境也就会变得更适宜企业生存,会计基础工作也就会变得科学规范。同时经济调控方式对会计基础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会计工作的工作规范和管控力度都会随着经济调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3.法律法规、制度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法律法规、制度环境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它,同时又保护着它。具体来说,法律法规、制度环境主要是指政治体制下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环境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目前来说,对会计工作影响较深的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准则等,这些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既制约规范了它,同时又保护着它。总体来说,法律法规、制度环境既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同时对其工作内容又做出了更高要求。

  4.教育和文化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教育和文化环境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和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理想信念等也在不断改变。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又影响着会计思想以及会计理论的形成,同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是会计工作的一个指导方向。另外,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以及道德素养,而教育和文化环境正好是其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会计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对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实施程度。因此,培养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对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科学技术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目前在会计领域,科学技术环境已经成为其工作开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科学技术的应用既可以使会计基础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很多信息的传递以及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都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进行高效率的管控,可以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便于调整会计工作的重心以及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会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避免由于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的失误,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实时性。另外,科学技术的应用还给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使会计工作不断发生改革变化,从而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

  6.管理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管理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是直接相关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两者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与管理阶层有着重要联系,上级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控制的力度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般来说,管理环境直接影响会计机构和会计管理控制,而会计机构的完善程度以及会计管理力度又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另外,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内部控制体制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是约束体制、管理控制体制以及监管机制等共同组成的。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依靠于内部控制体制,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约束。

  二、目前我国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1.新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竞争压力的增大,致使企业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另外,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扩大和复杂化,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问题层出不穷。这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实现会计人员的素质标准专业化,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第二,实现企业会计机构组织标准多元化,促进会计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第三,实现会计监督管理标准法制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第四,实现内部控制体制标准系统化,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控。

  2.新法律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治政策的颁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法律环境下,如何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实现会计基础工作更加高效的运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是当今法律环境下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是目前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3.新社会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我国的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公众慢慢开始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并不高,这导致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欠缺,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另外,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欠缺,会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公众对会计人员的评价。而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同时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也有一定要求。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有利于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提高公众对于企业的认识度,间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4.新科技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慢慢融入到了会计工作中去,因而会计基础工作发生了很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会计机构组织的扁平化以及服务集中化,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会计工作的自动化和实时化。

  5.内部管理的改变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目前,现代企业管理是开放型的,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础前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以系统为出发点,注重的是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另外,信息管理也是目前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总体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信息管理控制,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三、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必要措施

  1.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对会计工作的开展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是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会计财政部门来说,积极组织统筹经济收益,科学合理地进行财政支出,对于企业经济实行有效调控,使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是其现今需要重视的地方。另外,还要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管理控制,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除此之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也有待加强,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基础,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其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切实履行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权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贯彻落实对其管理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推行问责制,加大管理阶层对于会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就目前来说,问责制的施行有助于责任和义务的落实,同时还有利于权责意识的形成,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另外,问责制的推行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现代化的程度。在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时,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优秀人才。第三,注意会计监督工作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第四,提高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要求,严格进行人员的录取和筛选,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3.单位内部统一思想

  要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单位内部必须统一思想,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单位内部,领导管理人员要给予其足够重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另外,相关会计部门还要提高管理监督水平,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会计部门要和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政治、教育与文化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要提高会计基础工作对环境的适应性,转变会计工作管理观念,严格履行和落实对会计工作的管理权,统一单位内部思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翟晋.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吉林画报,20xx(7):111-112.

  [2]赵爱侬.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7):107-108.

  [3]张燕,张肖.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基础工作创新[J].财经界,20xx(35):141-142.

  [4]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xx.

  [5]孙新宪.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xx.

  [6]韩春伟.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研究[D].青岛:山东大学,20xx.

  [7]张洪玲.基于企业环境变化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xx.

  [8]吴凤娟.ERP环境下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探析[J].财经界,20xx(4):211-212.

  [9]赵爱侬.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7):100.

会计基础论文11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及企业集团化的不断发展,对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如何通过规范会计人员基础工作,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进而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不足;建议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就一个单位而言,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的。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恢复和加强了会计工作。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愈来愈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其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从现实情况看,有的单位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管理失控、假账泛滥、账目不清。不难看出,这种状况下的会计工作是不能很好发挥其作用的。

  二、我国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原材料账实不符。原材料采购中,由于尚未取得供货方发票,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未对原材料进行暂估入账,导致原材实际已经领用,而账面上未作记录,账面记录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

  2报销凭证不合规。部分企业在报销费用时,以无付款单位的发票入账;会议费报销只以发票作为报销凭证,未提供会议内容通知、参会者签到等原始凭证;以专用收款收据代替发票入账;出差补助记账凭证未标明出差人员、出差地点和事由等内容。

  3.成本归集不准确。部分企业为规避企业所得税对招待费、广告费抵扣限制,将招待费、广告费计入“管理费用一办公费”科目;将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本应计入原材料成本的运输费计人期间费用,虚减了企业存货成本。

  4冶 -同管理不科学。财务部门对销售部门提供的合同未进行详细的审核,在财务核算时,只是以合同金额的正确与否作为审核基础,对合同的条款、对方义务等重要内容审核不够。同时,未对合同进行备案,为对日后出现法律纠纷提供资料支持。以上行为最终将导致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失真,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

  5.未及时清理挂账。个别企业财务人员未及时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科目进行清理,使企业大量资金被占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长期应收款项挂账,给企业销售人员私吞公款带来隐患。

  6.实物领购手续不全。部分企业在购买办公耗材过程中,以未附明细清单的原始凭证进行报销;在入库与领用时,未进行交接记录,导致实物资产账实不符,易产生私窃行为发生。

  三、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财务人员对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认识不够。部分企业领导由于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不够,认为财务的职能只有记账,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对会计基础工作相关知识不够重视。

  2.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企业财务人员由于长期从事重复性工作,缺少对新财经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再者,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学历较低,无法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最终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缺少规范性。

  3.出于利益目的,蓄意编制虚假财务记录。部分上市公司出于达到上市门槛目的,按照领导指示,粉饰财务报表,已达到上市筹集目的;出于避税目的,按照领导要求,财务人员故意少计收入、多计费用;出于小集体私利,与其他员工串通,编制虚假财务凭证,掩盖非法目的。

  4.财政部门监管力度不够。财政部门每年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只是针对公益性大型企业,一些私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力监管,使会计工作人员无所顾及地违反财经纪律,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欺骗投资人、金融机构等报表使用人。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措施

  1.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力度。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税收政策等财经法规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对会计执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适应财务工作新要求;通过奖励机制,促使财务人员积极学习会计相关知识,更好地适应财务工作需要。

  2.政府部门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力度。财政部门除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外,对所辖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行为进行严处,起到对会计工作人员震慑作用。

  3.提高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领导应带头重视企业会计部门工作,从人才、物质等方面保障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企业各部门要对会计工作给予必要的配合,积极提供会计部门所需基础数据,并对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馈,并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水平。

  4.建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不相容岗位分离、加强审批审核、财务信息独立化等内控手段,逐步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通过内部控制的内审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查错防弊,使会计信息更准确、透明。

  5.采用激励制度促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企业可通过在内部设立各种精神、物质方面奖励机制,对年终财务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给予集团奖励;对财务工作考核不达标的部门给予企业内部通报,以此促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得到保证。

  6.鼓励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每天从事财务记账工作,对企业生产、销售流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对一些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条款存在模糊意识,无法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建议企业财务人员定期到企业仓库、销售、采购部门进行必要的学习,详细了解生产工艺,及时掌握第一手数据,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肖雯.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会计之友,20xx( 02).

  [2]李莉.浅谈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一论会计规范.会计师,20xx( 07).

  [3]骆静,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 1( 36).

会计基础论文12

  一、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1.会计的专业水平不够。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个会计人员担负着整个财务部门的任务,而这样一个“全能”的人才甚至有可能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取得相关的从业证书。他们的日常工作全是靠自己固有的经验及想法,在工作中墨守常规,不思进取,思想老化。他们根本不懂得编制公司财务管理规划与年度财务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编写和修订岗位说明书,也不会根据公司发展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以及根据公司发展及时建立和修订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2.账务内容不真实。

  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为追寻利益的最大化刻意授意会计人员对账务进行修改甚至做两部账,应对不同部门的检查;也有部分会计人员受业务水平所限,根本不能正确清晰的做出账务,这样都会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加大了企业领导者的经营风险。

  3.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

  由于会计部门的特殊性,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也极为重要,但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对其进行监督的。特别是由企业领导者完成会计工作时,他们普遍认为企业比较小,往来账务也比较简单,并且是花自己的钱,做自己的账,不需要更没必要让别人来进行监督,他们还认为企业的账目是需要保密的,为了避免被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所掌握,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就导致了监督制度不可能在此类民营企业制定。

  4.会计工作,做的不够细致,不够重视。

  有关调查显示,有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对会计工作做的不够重视,甚至部分小型民营企业没有专业的会计团队,会计工作都是有企业的领导者自己完成,但做的不够细致,只是一些简单往来账目的记录,根本涉及不到日常工作中的复核收入凭证。会计工作本身就较为繁琐,加上缺乏专业的会计审核团队,常常使得小企业负责会计工作的领导者无法抽除时间做详细的记录,也会产生对待会计工作的消极态度,认为只要聘请兼职会计定期做做账,就可应付部门的检查了,实则是为日后的会计审查工作,埋下隐患。

  二、造成民营企业跨级基础工作现状的原因

  1.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民营企业也是吸纳劳动力的最大部门,安置了大量社会闲散劳动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素质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的,相对于企业长远有序的发展而言,他们关注的重点可能是企业本期的利润如何等眼前的利益,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当前生产销售展开,以眼前利益为导向,导致其他的职能部门只能沦为陪衬,陷入可有可无的地步。

  2.家族企业,岗位竞争不够大。

  民营企业的发展相较国营企业更为不易,管理者需要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他们往往愿意选择信任度高的家人作为公司员工,这就导致了家族企业的诞生,会计职位掌管着公司的往来账目,更是他们愿意安排的家人的。这就导致了民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出现“零作为”,只要维持现状就可以,根本不想如何改进,反正企业的领导者是不会开除他们的。这也导致了会计人员的观念陈旧,业务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下,却又不思进取,对相关制度规则不熟悉,妨碍会计基础工作的正常展开。另外,家族企业内领导者会碍于情面,对会计人员不会进行严格的考核,只要无过就是有功,这就导致了岗位缺乏竞争,员工更加安于现状,不能得到外部先进思想的冲击,使他们墨守成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着简单重复的日子。

  3.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与侥幸心理。

  企业经营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的追求效益,这是我们可以认同的。但是部分民营企业存在通过假账来逃避国家税收的行为,他们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减少工商税务部门的支出,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挣到的钱就是自己的,没有必要缴纳税收费用,存在着只要没被发现就不存在的侥幸心理。这是狭隘的个人主义在支配企业领导者的思想,是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4.人员、资金方面的不足。民营企业相较国营企业而言,在人员与资金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他们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总是会碰到各种问题,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在人员方面只能加大员工的工作量,就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对制度建设的执行很不彻底,自然也就造成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三、怎样避免会计及基础工作中产生的问题

  1.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管理界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羊群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狮群,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民营企业领导者在要求员工每日进步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每天都进步一点点,这样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可以增强领导魅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民营企业想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要积极监督企业内部会计基础工作的合理合法性,用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进步。

  3.加强监督与法制宣传。

  民营企业的会计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兼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全部工作都由一人兼任,一旦工作中出现差错也不能及时发现,他们首先是想办法遮掩错误,这样就导致当错误被发现时已经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会计的基础工作必须要有内部员工之间的监督制约;另外,加强法制宣传,让会计人员认清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失误带来的重大危害,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认真,尽职尽责。这样才能使会计基础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下去,保障公司账务的真实有效。

  4.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投入寻求帮助。

  部分民营企业受限于资金、人员的不足,不能进行完整的制度建设。其实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借助国营企业或是其他优质民营企业的经验进行制度建设,学习他们成功的案例,这样可以避免在制度建设中不必要的支出,也可以节约时间快速进入制度建设。当然,在制度建设的学习模仿中必须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制度建设必须要一切以实际出发,也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比例来合理安排人员,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规范发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

  规范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促进民营企业会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极为重要,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进步。

会计基础论文13

  1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1.1会计主体没有清晰界限

  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以有限责任公司制为例,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是投资者即管理者,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可避免地会混淆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

  1.2凭证的取得与填制不规范

  在许多中小企业会计处理中,凭证的取得与填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原始凭证方面,将收条、出库单等不规范票据作为原始凭证;报销款项时不仔细检查发票的日期、金额等。在记账凭证方面,存在记录科目错误、借贷双方金额不匹配、调整账项所涉及的相关税费未调整等。作为会计核算的最原始、基础的元素,凭证的不规范导致后续会计核算必然无法准确地展开。

  1.3内部控制制度不被重视

  内部控制制度不被重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很多的中小企业由于会计主体不独立,因此单位直接领导为了其工作的“方便”,便会对内控制度缺少应有的重视,而受制于管理者的其他员工更不会主动去关注内部控制,因此,中小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极大地弱化,会导致一些偷税、漏税、虚假财务信息的情况。

  1.4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中小企业现阶段的起点低,规模小,晋升空间不大,因而应聘的财务人员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数量少、资历差,并且稳定性差。在急需会计人员时,中小企业迫不得已选择无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财务工作,这样,从建立账套开始,到最终生成会计报表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隐患。同时,财务人员对于财务工作责任感不强,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2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2.1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规范

  由于企业性质决定,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得不到良好执行,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与实践经验不足,而管理人员过度重视财务成果,忽视对于员工业务水平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会计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不强。还有很多中小企业,考虑其自身经济业务不多,经济往来业务简单,会雇用兼职会计定期做账,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准确性无法保证,容易产生财务漏洞。

  2.2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不科学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一般均为同一方,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必然会导致企业后续财务管理出现问题,无法明确划分“公”和“私”,财务问题处理模糊化。同时,许多管理者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会雇用自己的亲戚协助管理,而这些亲属很多素质能力偏低、思想陈腐,从而降低企业管理水平。

  2.3中小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较低

  管理者对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的认识不足,对于国家工商局、税务局等的检查应付了事,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科学性管理、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财务部门的核算、监督职能的发挥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无法全面发挥企业财务工作的最大化作用。

  3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对策

  3.1加强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视程度

  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企业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发展目标,注重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作为企业的负责人,要对其财会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性负责。

  3.2健全与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制度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健全和规范执行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会计基础工作出现问题,因此要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完善会计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相应会计处理工作,杜绝高度集权化对企业财务活动、财务成果相关内容的影响,保障企业会计主体的独立性,规范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3.3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中小企业会计的财务处理流程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没有差异,因此对于会计人员的选拔不能降低要求,一定要严格把关,层层筛选,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应聘门槛,录用员工要进行职业培训,积极寻找培训资源进行后续教育,提高职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

  3.4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根据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来看,如果只靠其自身的认知和自控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不现实的,需要社会与国家的力量来监督、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财政的监督作用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由政府指导并督促其完成,对于知而不改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并定期通过社会审计来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雨后春笋”般的中小企业出现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是,只有重视并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才能健康、有序地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静.中小企业标准化财务管理解决方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2]程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xx(5).

会计基础论文14

  一、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会计岗位设置不符合要求。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持有会计证,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同时规定,会计机构相关负责人以及会计主管人员必须熟知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及方针政策,全面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并具有处理会计业务所需的会计专业资格。但在一些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编制或是单位领导认识不够等方面的原因,未按制度要求进行定岗用人,导致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大打折扣。

  (2)原始票据不真实。

  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规定对外来原始凭证合法与否进行审核,且发票抬头同单位名称不对应,甚至以白条支付账单;报销、领款人签字时违规使用铅笔或圆珠笔;借款、报销、转账等凭证缺少相关业务领导人、报销人或审核人的签字;实物报销单据中未填写规范、准确的名称,且后面未附加相应的账务明细清单等。种种现象为部分职能部门私设小金库提供了有利条件,助长了不正之风。

  (3)财务报告数据失真。

  部分事业单位为了达到不法目的,对财务报告进行肆意编造,这种编表的做法不仅严重违规,而且直接导致账表不符的恶劣后果;同时,部分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尽管有报表,但缺少应有的文字说明、财务分析,以及对预算执行效果的比较,或仅有表面的数字比较,或仅有简要的几行文字,从而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解读报表内容造成较大影响。

  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重视。

  有些事业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工作只是收收支支,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导致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也缺乏足够认识。财务工作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上,监督职能薄弱,财务管理职能几乎没有,无法做到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还有的领导认为,只要把钱花在事业建设上就够了,账表、凭证怎么编无所谓,进而导致一些业务部门认为自己只要做好业务即可,会计基础工作应属财务部门管辖,因而未能很好地配合财务部门的有关工作。

  (2)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及能力偏低。

  仍有部分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再加上没有受过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教育,以及部分会计人员自身缺乏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意识,一味按照原有经验来实施账务操作,对一些新的会计知识及法规缺乏足够了解,甚至对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及基本核算要求都一知半解,直接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

  (3)管理松懈、督促检查力度较小。

  上级部门及有关财政部门疏于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认真的督查、指导。这导致外部监督缺乏,不能及时发现基层单位存在的问题,内部监督流于形式,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环节得不到改正。

  三、改进措施及建议

  (1)提高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好坏,进而影响单位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财务总监作为一把手,是《会计法》规定的第一财务负责人,其不仅要认清《会计法》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相关职责、义务,还要指导会计人员依据政策、制度做好基础财会工作,为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供必要的环境。

  (2)加强培训教育,提升会计队伍素质。

  首先,要积极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正规的财务知识、制度法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相关业务知识,全面吃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关规定,培养会计人员职业操守,激发会计人员岗位奉献精神,使之自觉维护财经法纪,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财务官里工作。其次,人员的任用必须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无证者禁止从事会计工作,严厉杜绝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会计专业岗位的现象。最后,要狠抓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并保证贯彻执行,对于会计工作中的具体情形,也要制定与之适应的行为细则,确保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3)完善内部会计制度。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全面落实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推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走向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稳步实施下去的必要手段。各单位要严格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同时联系单位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逐渐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此外,要进一步细分会计人员职责,划定会计人员权限范围,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为会计工作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

  (4)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必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

  要摒弃形式主义,重视会计信息质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关键环节,做到提供有关机构和领导考评会计主体单位会计责任和进行财务决策的有用信息。其次,要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可操作性,且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5)加强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

  首先,财政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所在,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等会计违规行为;其次,要定期对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考核;再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自身的管理、监督及指导作用,大力开展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逐步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最后,要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督促下属单位严格参照实施,上级部门则做好相应的监督、考查、评比工作,促进会计基础工作长期规范化。

  (6)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虽说是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但也离不开其他各部门的配合和协调。要想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通力合作。例如,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有赖于业务部门的及时报账,会计凭证的规范化有赖于业务部门报销凭证的规范化。总而言之,各部门必须克服控无范围、究无责任,不讲效益、只讲使用的不良作风,树立单位上下一盘棋的思想,明确各自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中的职责,做到行有规约、事有章程、奖罚分明。总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一项持久性、系统性的任务,需要各单位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各部门相互加强配合,并从以下方面: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会计队伍素质、完善内部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与服务职责。

会计基础论文15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不仅仅是整个会计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在国内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虽然大多数会计基础工作制度都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上依旧会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特点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其中的各种问题展开了剖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加强

  1引言

  国家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一直有着较高的重视程度,并且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等法律内容,其中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也使得会计基础工作变得相当完善。但是,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经济建设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会计基础工作出现了非常多的不良现象,具体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部分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不是十分严格,容易使得会计基础工作效果严重下降,许多财产的核对不准确,账目相当混乱。其次,一部分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虽然在会计基础方面有着完善的工作技能水准,但是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却较为薄弱,许多时候的会计凭证都不会进行准确地填写,经常出现一些伪造会计报表的状况。最后,在建筑施工企业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流动性较大或者施工生产分散的状况,这些状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为此,在新时期的发展当中,有必要以这些问题为基础,积极完善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开展方式。

  2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许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这样的状况使得企业相关人员无法准确认识到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一部分施工企业会定期地对会计人员展开培训,但是大多数参与过会计培训的人员都表示,这样的培训并不是实际的效果,仅仅存在于形式当中。因此,相应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尤其是在建筑施工这类流动性较强的企业,会计人员不仅需要与工作内容进行磨合,还需要与企业进行一定的磨合。在新时期的发展当中,会计工作开展有必要对国家的全新会计规范加以了解,否则会无法实现相应的职能,也有可能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进行。

  2。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人员对于相关的财务管理和会计记账凭证,往往都不会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由于基础工作不扎实,容易导致内部机制变得较为混乱,进而使得原来的会计职能难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给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内容,这些会计信息不仅仅能够帮助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管理决策,还可以为公司的成本节约提供方向。因而,如果在实际的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基础信息不能够准确地提供给管理人员,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公司决策的有效执行,一些时候甚至会使得最终的施工无法顺利进行,进而增加一定成本费用,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3会计核算缺乏时效性

  通常而言,会计基础信息的形成必然需要有其他会计信息的支持,因而会计信息之间往往会存在相关性,并会在相关性的基础上实现及时性,即要求彼此之间有明确的规范和扎实的工作基础。如果会计信息不及时,出现了滞后的状况,那么会计信息所具备的价值便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尤其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比如,一些施工企业选择将原材料放在施工现场,由于这些原材料的数量过于庞大,管理人员很难进行迅速准确地盘点,因而在这个时候便需要通过体积估计来完成计数。如果物资清点不及时,那么材料会迅速地消耗或者运输,很容易影响到盘点人员的计算,进而导致会计基础信息出现失真的状况,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决策效果。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策略

  3。1持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

  会计工作本身是复杂多样的,这一状况的出现是由于企业自身特点所导致的,并且很难提供较为全面的会计信息。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而相应的经济建设也处于迅速的发展状态,施工企业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施工会计人员也在这个时候迅速增加。但是,现阶段国内施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经常会出现一些会计工作开展失误或不规范的状况。也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认知,因而在会计操作当中容易出现违法行为,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面对这样的状况,建筑施工企业必然需要着重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并对他们展开合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完全符合岗位要求再进入现场工作。

  3。2推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科学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实时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建设效率,并且应当重点关注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整合工作。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为了尽快实现会计电算化,仅仅加强了设施方面的配置,并没有关注这些内容在会计基础操作和管理上的运用。而在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管理会计需要将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实现同步运行,并以这些内容为基础建立标准的成本系统模块,开展准确的差异分析流程。同时,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设置相关的系统和分析模块,进而充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推动建筑施工会计电算化的科学发展。

  3。3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科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并展开会计方面的有效管理、监督。对于施工企业的财务环节需要严格把关,遵循相关的制度规范,进而确保所有资金链处于安全有效的状态。在具体的实践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第一,重点监控重大的资金流动状况;第二,重点检查不同的承包合同条款;第三,注重对原材料进行整体控制和核算。总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一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在新时期的发展当中,它所面临的挑战变得非常多,有待于进行科学的调整。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问题和挑战做出全面的改善,进而形成全新的会计工作活力,推动不同信息的整合和优化,为接下来的会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琼。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xx(34)。

  [2]王军。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xx(36)。

  [3]任德生。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6)。

  [4]徐晓勇。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1)。

  [5]宣丽君。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xx(6)。70

【会计基础论文】相关文章:

基础会计论文11-02

浅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论文03-27

基础会计论文参考文献01-07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途径论文01-09

高校基础会计的课程教学设计论文03-26

基础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推荐02-21

基础会计论文参考文献参考06-16

高职翻转课堂基础会计教学设计论文03-26

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探析论文03-27

浅析如何强化医院会计基础工论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