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分析题解法

时间:2021-01-08 18:54:05 成人高考 我要投稿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分析题解法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成人高考题类分析,仅供参考!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分析题解法


2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

问:(1)这段话可分为几层意思?它们的关系如何?

(2)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3)这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1)两层意思。一层论气是动的,变化的,另一层论节是静的,不变的;两层的意思构成对比关系。

(2)气是动的,变化的;节是静的,不变的。

(3)对比法,例证法。

22、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问:(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论点。

(2)作者以“用兵致胜”的要诀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3)文中所引的两句诗属于何种论据材料?这两句话的内容与论点构成怎样的关系?

(4)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认证方法?

答:(1)选择材料要突出主旨,切中要害。

(2)说明了选择材料所要遵循的原则。

(3)以名人名言作诊所。其内容与论点构成比喻关系。

(4)类比法、引证法和对比法(切中要害与不能切中要害的对比)。

23、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 安排文章材料, 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自能整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的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

问:(1)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这段文字的谁有什么特点?

(3)这里运用哪几个比喻?

答:(1)写文章要围绕主旨安排材料,做到轻重分明。

(2)层层深入。

(3)用了三个比喻:一是用纲与目的关系作比喻;二是用北斗星与群星的'关系作比喻;三是用照相的聚焦作比喻。

24、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从上面的话看来,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问:(1)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引用“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说明了什么问题?

(3)“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与整齐”这句话是如何说明论点的?

答:(1)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2)说明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理”可教,而“法”却靠个人的巧妙运用。

(3)在这句话中,“整齐”指的是“理”:“变化”指的是“法”。在整齐中求变化;就是说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创造出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这就时一步阐明了“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25、分析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问:(1)请分析“尝”、“吞下”、“咀嚼”、“消化”几个动词的实际含义?

(2)请说明这段话的修辞效果。

答:(1)“尝”是指选读其中的一部分:“吞下”是指全读、但不必细心地读:“咀嚼消化”则不但要全读、勤读、而且要精读、细读。

(2)这段话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读书比拟成吃东西,显得十分生动形象。

26、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必须要有很大的狡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有知。

问:(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从这段文字来看,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1)治学的方法应当把阅读与会谈、笔记相结合。

(2)这篇文章的语言洗练精当,多蒸警句格言。

27、分析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史鉴使人明知,诗歌使人巧慧,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问:(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它与治学方法有何关系?

(2)这段话采用了哪种认证方法?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答:(1)学问变化气质。他说明要把治学与弥补自己的精神缺陷相结合。

(2)归纳法。

(3)排比。

28、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既而大叔西鄙北贰於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於于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问:(1)概括共叔的性格特征和野心?

(2)郑庄公隐藏着怎样的用心?

(3)概括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4)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手法是什么?

答:(1)这段文字提示了共叔段贪得无厌、愚蠢狂妄的性格特征。其野心是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与郑庄公分庭抗礼,以至篡夺王位。

(2)从本段可看出郑庄公是个工于心计、胸有城府的人。其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其最终走上叛逆,然后一举除之,永绝后患。

(3)工于心计、胸有城府、阴险狠毒是郑庄公的性格特点。

(4)中心人物是郑庄公。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一是采用对话的方式,二是采用烘托的手法。通过郑庄公的几句话:“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昵,厚将崩”,就提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姑息养奸,狠毒阴险。共叔段的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衬托了庄公的胸有城府、险恶狠毒。而子封的急耿直、为国事忧虑则烘托出郑庄公的老奸巨猾。

29、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问:(1)本段在全篇的情节结构上属于哪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2)本段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提示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

(3)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他的性格特征。

答:(1)属于“尾声”部分。本段是对该事件的一种补充,其作用是:一是使故事更加完整;二是揭露了郑庄公的虚伪;三是宣扬了孝道,这也是作者所要宣扬的道德观念。

(2)本段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和烘托手法刻画郑庄公形象。作者通过答颍考叔“食舍肉”的细节描写,写尽了颍考叔的“纯孝”,这样就反衬郑庄公的不孝。又通过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郑庄公的虚伪。

(3)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机敏聪慧,循循善诱。作者主要通过他“食舍肉”这一细节加以表现。

30、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歌曰:“长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歌曰:“长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问:(1)冯谖弹而歌,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是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这段文字对冯谖采用哪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答:(1)表现其装愚守拙,巧于试探。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方法。

(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http://www.cnrencai.com/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分析题解法】相关文章:

2013成人高考年大学语文分析题方法09-18

成人高考:2013年大学语文分析题作法概念09-18

2017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选分析题02-16

成人高考语文分析题练习01-29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试题01-18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01-26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01-28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升本精选考题02-19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选择题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