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解析和原文翻译

时间:2022-04-12 16:34:36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解析和原文翻译

  《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带有作者自传性的散文,介绍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简洁流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解析和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解析和原文翻译

  《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解析和原文翻译1

  《金石录》后序(节选)

  [宋]李清照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纟束①,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②。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 )!( )虽处忧患困穷,( )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慄。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寇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选自吕无党抄本《金石录》,参校李文辑《漱玉集》)

  【注】①纟束(shū):一种像苎布的稀疏的织物,此指布制衣服。②铅椠(qiàn):校勘。

  往:过;受:感受。看一眼便心领神会。形容人机智灵敏。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朔望谒告 望:盼望。

  B.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浸:渐渐。

  C.以中否角胜负 角:竞争,比赛。

  D.冠诸收书家 冠:超出众人。

  5.A。【解析】A望:月圆的那一天,一般是农历每月十五日。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甘心老是乡( )!( )虽处忧患困穷,( )志不屈。

  A.也然而B.矣故而

  C.与故然D.矣故乃

  6.B【解析】第一空,注意语气语感。第二、三空,注意语意关系。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A.遇书史 / 百家字不刓缺 / 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 / 作副本

  B.遇书史百家 / 字不刓缺本 / 不讹谬者 / 辄市之 / 储作副本

  C.遇书史百家字 / 不刓缺本 / 不讹谬者 / 辄市 / 之储作副本

  D.遇书史百家 / 字不刓缺 / 本不讹谬者 / 辄市之 / 储作副本

  7.D【解析】联系前文疏通句意,注意句式的整齐和虚词标志。

  8.下列对这篇序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妇俩对金石、字画、书籍等文物酷爱有加,曾因无力购买徐熙的一幅《牡丹图》,“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可见他们收集文物的不易和对文物的珍惜。

  B.他们享有一般人不曾享有的快乐:灯下校书赏画,饭后指述典故,坐归来堂饮茶猜书等,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更甘美的呢?

  C.夫妇俩本是心甘情愿,盼望着这样一直过到老,可是身处忧患穷困,更有金人来犯,便产生了动摇与不和,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D.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小事件,似琐屑异常,但却颇有情致,夫妇之间相敬如宾、恩恩爱爱的`形象在读者面至为清晰。

  8.C【解析】所谓“不和”是金人来犯之前,而且文中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主要突出丈夫对书籍文物的倍加珍惜;同时,他们心里的志愿一直不变,精神上得到高度满足。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便有饭蔬衣纟束,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4分)

  译文:

  (2)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3分)

  译文:

  (3)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3分)

  译文:

  9.

  (1)就有了(即使)吃蔬菜穿布衣(节衣缩食),也要游遍辽远的地方,搜尽天下的古文奇字的志愿。

  (2)(明诚又)接连担任了两个郡的太守,拿出他的全部薪俸,来从事书籍的校勘。

  (3)金兵攻陷青州,所提的一共十几屋东西,不久(已经)都化为灰烬了。

  【参考译文】

  我在建中辛巳年(靖国元年),才嫁给赵氏。当时先父担任礼部员外郎,丞相(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担任礼部侍郎,我的丈夫赵明诚年方二十一岁,正在太学做学生。赵、李两家本是寒族,向来清贫俭朴。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休息,出去时,典押了衣服,换取五百铜钱,走进相国寺,购买碑文和果子。回到家中,我们面对面地坐着,一边展开碑文观赏起来,一边品尝咀嚼果子,自己觉得很像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和快乐)。两年后,明诚出仕做官,就有了即使吃蔬菜穿布衣(节衣缩食),也要游遍辽远的地方,搜尽天下的古文奇字的志愿。日积月累,资料越积越多。丞相在政府(即中书省)工作,亲戚故旧中也有人在各馆阁工作,常常有《诗经》以外的佚诗、正史以外的逸史,以及从鲁国孔子旧壁中、汲郡魏安釐王墓中发掘出来的古文经传和竹简文字,于是就尽力抄写,渐渐感到很有趣味,以至欲罢不能。后来偶尔看到古今名人的书画和夏、商、周三代的珍器古玩,也还是脱下衣服买下来。曾记得崇宁年间,有一个人拿来一幅南唐徐熙所画的《牡丹图》,卖价二十万钱。当时即使贵家子弟,要筹备二十万铜钱,难道容易做到吗?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究因为想不出法子而还给了他。我们夫妇俩为此面对面惋惜怅惘了好几天。

  后来我们回青州故乡闲居了十年。仰有所取,俯有所入,衣食之外有了富裕。明诚又接连担任了(莱州和淄川)两个郡的太守,拿出他的全部薪俸,来从事书籍的校勘。每得一本,我们就一起校勘,整理成集,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和彝鼎,也摩挲把玩或摊开来欣赏,指摘上面的毛病,每晚以烧完一枝蜡烛为常准。因此所收藏的古籍,都能做到纸张精致,字画完整,超过许多收藏家。我天性偶然还能强记,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煮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争胜负,决定饮茶的先后顺序。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把茶倒在怀中,反倒饮不到一口茶而起来。甘心在这个环境中过一辈子了!所以我们虽处于忧患困厄之中,而胸中的志愿从没有屈服过。

  收集整理书籍的任务已经完成,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在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放上书册。如需讲读,就拿来钥匙开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我有时稍稍损坏或弄脏了书籍,他定要给以批评,并责令在污损处涂上雌黄,用楷书补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平易随和了。这样做(指收藏书籍)本为寻求适意,如今反而弄得紧张顾虑。我性子实在忍耐不住,就想办法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绣有文采的衣裳,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遇到史籍和诸子百家之书,只要字不残缺、版本不假的,就马上买下,储存起来作为副本。向来家传的《周易》和《左氏传》,原有两家流派的注疏最为完备。于是都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我们(对于这些书)都彼此心意相通,看一眼便心领神会,这种乐趣远远超过声色狗马之上。

  到钦宗靖康元年,明诚做了淄川太守,听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一时间四顾茫然,只见满箱满笼(都是书籍),一边恋恋不舍,一边怅惘不已,心知这些书籍必将不是自己的东西了。……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所提的一共十几屋东西,不久(已经)都化为灰烬了。

  《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解析和原文翻译2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①,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将,渐益堆积。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②。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金人陷青州,已皆为煨烬矣。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余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复赴越,又赴杭。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③,常在卧榻下。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卷部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邪!

  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节)

  注:①半千钱:五百铜钱。②铅椠(qiàn):校订古书。③簏(lù):竹箱。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凡:总共

  B.始归赵氏 归:出嫁

  C.亦复脱衣市易 易:交换

  D.遂尽委弃 委:委托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臣以供养无主

  C.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D.葬毕,余无所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既小中见大,由家庭而见国家,又因物及人,由书籍的`得失聚散而见人世的悲欢离合,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认识意义。

  B.灯下校书赏画,已是兴会淋漓,饭后指述典故,比赛胜负,以至于茶倾怀中,更见夫唱妇随融洽雅趣, 一时欢愉气氛,跃然纸上。

  C.丈夫遗物遇乱丧失殆尽,给作者沉重打击,但她最终想通,不再为外物所累。

  D.本文的语言疏秀淡雅,任凭胸中的一腔真情勃涌流淌,达到了文由情生、情由文见酌“自然而工”的境地,极易拨动读者的心弦。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4分)

  译文:

  ②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3分)

  译文:

  16.D(“委”在这里应解释为“舍弃,抛弃”)

  17.D(A项,助词,句中停顿/代词,的人;B项,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C项,动词,作为/介词,替;D项都是动词,往,到)

  18.C(“最终想通,不再为外物所累”只是表层意思,深层含义是作者无可奈何,宽慰自己之语。)

  19.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20.(7分)

  (1)每月初一、十五,(明诚)请假出去,典当衣服,得到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回来。(得分点:“朔望”“谒告”“质”及句意各1分)

  (2)在会稽时,我借住在当地居民姓钟的人家里,突然一天夜里,有人在墙上挖洞背了五箱离开。(得分点:“穴”“负”及句意各1分。)

【《金石录》后序阅读答案解析和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礼者》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03-24

《南辕北辙》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9-22

《明史》列传的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3-22

《张南垣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解析03-13

《明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04-04

刘基《窃槽》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3-19

白居易《李陵论》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2-07

《旧唐书房玄龄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04-06

《推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