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推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22-08-11 10:40:09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推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诗人贾岛和韩愈的一个典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推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 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

  1、A

  2、①想到

  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

  ③惊讶

  ④祥细

  3、B

  4、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5、“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韩立马良久 ( )

  ②岛初赴举京师( )

  ③遂于驴上吟哦( )

  ④遂并辔而归 ( )

  2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3、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21、(2分)①很

  ②参加科举考试

  ③在

  ④连词,表修饰(每个0.5分)

  22、(5分)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炼”“遂”“吟哦”“引”各1分,大意1分)

  23、(3分)示例:

  ①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

  ②文章不厌百回改

  ③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每点1分,意对即可)

  参考翻译:

  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 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注释

  (1)贾岛: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人。

  (2)初:第一次,首次。

  (3)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4)京师:京城,此指长安。

  (5)始:最初,开始。

  (6)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炼:琢磨。之:这里指从“推”和“敲”中选一个。

  (7)吟哦:吟颂。

  (8)时时:不时。

  (9)引手:伸手。引:举。

  (10)势:样子,态势。

  (11)引手做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12)讶:对……而感到诧异。

  (13)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4)权:临时代理。

  (15)仪仗队:仗队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共同组成或由某一军种人员单独组成。

  (16)京兆:京城地方行政长官。

  (17)车骑:车马。这里指由马车组成的车队。

  (18)至:到。

  (19)第三节:指京兆尹出行仪仗队的`第三节,节:这里指仪仗队的一部分。

  (20)具对:详细回答。具,详细,具体。

  (21)立马久之:(韩愈)让马停下来很久。

  (22)遂:于是,就。

  (23)并辔:坐骑的马头齐平,表示平等。辔:驭马的韁绳。

  (24)留连: 舍不得离开。

  (25)布衣:平民,百姓。

  (26)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情。此时贾岛还未做官。

  敲为佳理由

  敲显于有礼貌,读起来比“推”更响亮,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推为佳理由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咬文嚼字》一文中有著比较详细的交待: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页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字就显得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彷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麼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比“敲”要调合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麼妥当。

  著名学者宋传伟在北大中文论坛发表《关於“推敲”的再推敲》一文,从更多的角度对推敲进行再推敲,也支持了朱光潜先生的观点。

  相关人物

  贾岛:贾岛768年(戊申年),唐代诗人。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 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後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视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後,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於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於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馀,又迫於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於荣利,喜怒鲜形於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今属辽宁)。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但其“三岁而孤”,由其兄韩会抚养。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可能与韩会的抚育有关。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由此看来,韩愈既出生於官宦之家,叔父与兄又都以文章名世,这样的门第对於他後来的趋向有一定的影响。韩愈时,家道已中落,而且韩会早死,韩愈随寡嫂颠沛流离,《祭郑夫人文》云:“就食江南,零丁孤苦。”韩愈二十岁时,赴京师求官,又曾“穷不自存”。

  韩愈卒於长庆四年(824),终年五十七。韩愈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七六及皇甫湜所撰《神道碑》、李翱所撰《行状》。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推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推敲阅读答案06-07

课文《推敲》阅读答案02-12

《推敲》阅读附答案02-11

王翦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1-13

《先妣事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05

《咏雪》的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03-19

《庄子秋水》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3-19

《南辕北辙》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3-15

《明日歌》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