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立项号 2011XKT-ZXWY048 课题名称 初中、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负责人 王文娟 所在单位 西安交大二附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在新课改这个大环境下,对学生的各项的能力要求随之提高,但目前英语初、高中教育的衔接一直处于置后状态,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难以适应其课堂节奏以及广泛的知识要求,迅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初中的八、九十分不再有,而多数是六、七十分,或不及格。
    2.本研究以对学生存在的两大问题为研究对象:
(1)知识和能力链接不上,导致课堂效率底下。
 (2)没有合适科学的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仍在沿袭初中较为死板局限的学习方法,没有以阅读为主,反而以抄写、死板地记忆单词、对话为主的方法,不适应高中大容量阅读的教学模式,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提高缓慢,最终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3.本研究对学生在初中到高中衔接为两大目的:
(1)针对学生的知识衔接的问题。以初、高中阶段的基础词汇表和语法基础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触大量的阅读之前有良好的词汇和语法基础,为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夯实基础。
(2)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本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和总结学习方法,以大量的实践为依据,不断进行改进,以找对适合各自的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最终目的。
4.本研究将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帮助学生解决从初中到高中衔接过程中的两大问题,扫清学生学习障碍,以学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而为初高中的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上都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本研究的研究类型属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英语教学的范围比较广泛,本研究界定于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可以使得研究更加有实效性,有价值,能够提出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呈现多样化的研究成果。
    2.教学研究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因此本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解决学生的学习的问题;二是以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来指导教师的教学,不断从学生的学习的问题中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资料搜集阶段,试验和数据分析阶段,总结和成果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资料搜集阶段:(1)主要通过研究初、高中英语教材从编排的体系、词汇、语法、文章难度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测试,搜集整理出初、高中英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衔接的缺口和不足,作为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点,作为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的素材。(2)主要搜集学生现有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结合初高、中教材编排体系、难度要求、教学重点的差异,随之而改变的教法和学法的改变的搜集,资料搜集和整理由黄丽和袁丹两位教师负责。
第二阶段:试验和数据分析阶段,通过对第一阶段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将学生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然后对实验组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即学习侧重点:听说读写训练,扩大词汇量,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对比组学生沿用旧办法,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在对两组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得出有效的方法和训练成果,这个阶段,王文娟老师负责实验组的学生的学法指导,黄丽和袁丹两位老师协助王老师分析数据,归纳测试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和呈现阶段。此阶段以总结、呈现为主,将第二阶段中有效的资料整理,以论文和校本教材的方式呈现。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本研究预期结果:(1)提出有效地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初高中的衔接阶段。(2)帮助教师提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使高中英语教学更加高效。
    2.成果呈现方式:(1)论文:将从不同角度呈现整个研究过程和成果,包括整个实验背景、过程和结论。(2)校本教材,这个部分将可以成为更多学生的第一手学习资料,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完成预期目标,基本解决开题报告中所预设的问题。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高中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