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苏轼的诗《卜算子》

时间:2022-10-06 09:59:48 古诗词 我要投稿

苏轼的诗《卜算子》

  《卜算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的诗《卜算子》,欢迎阅读。

苏轼的.诗《卜算子》

  《卜算子》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注释】: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涉:隐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鸿的形象,它孤傲、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寂苦的心情。黄庭坚称其“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词牌说明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格律对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说明: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加黑体字,表示韵脚。)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名家点评

  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黄蓼园《蓼园词选》谓:“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

  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中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

【苏轼的诗《卜算子》】相关文章: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05-22

苏轼诗《赠刘景文》注释及译文07-18

苏轼的诗词01-02

苏轼语录01-01

读《卜算子》有感06-09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04-08

卜算子诗词阅读答案03-25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03-05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