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内蒙古春节风俗是什么

时间:2021-02-05 15:38:31 春节 我要投稿

内蒙古春节风俗是什么

  导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那么内蒙古春节风俗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内蒙古春节风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蒙古春节风俗是什么

  内蒙古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内蒙人在腊月里都吃些什么呢?首先,在腊月初八这天,全家一定要吃腊八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暖心暖胃,来年一定顺顺溜溜。腊月,内蒙还有些家庭会炸麻花,炸麻花是一种油炸面食食品。主要通过面粉与砂糖分揉成团做成型后,放油锅里面炸一会,出炉即可吃,香脆可口。

  一到腊月,内蒙阿姨们就开始准备烧肉了,去市场选肉、调料,做扒肉条等,每一样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来。烧出来的肉透明鲜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肥不腻口,瘦不塞牙。虽然现在到处都有卖,但老呼市人还是喜欢自己做。

  进入腊月,内蒙人还要开始自制炸丸子,炸丸子分为素丸子与肉丸子,一个又一个包紧的丸子,寓意着团得更紧、“粘”得更牢。

  除了准备以上这些过年期间的吃食,内蒙人在年前还有些习俗是一定要做的。在内蒙,从腊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称“掸灰尘”。这一阶段,人们都要剪指甲、理发、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干干净净,辞旧迎新。

  小年到来之际,人们要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也叫祭灶节。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儿粘”,所以小年要麻糖。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进入腊月,内蒙贤惠的妈妈们要开始购置起年货了,糖果、瓜子、开心果、水果以前都是过年必备的零食,现在买的东西比以前更高档,各种坚果、包装零食,应有尽有。而年前的一两个星期,内蒙各大超市都会比往常拥挤很多。

  每到过年,内蒙人都讲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买新衣服。旧时讲究直接让裁缝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送旧迎新的意思,而今基本都是直接购买了。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所以内蒙儿童过年大多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女性也满身红艳,连爷爷奶奶也系着红围巾。

  在内蒙古,除夕夜的凌晨,家家户户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全城在一片爆竹声中,送旧迎新。所以,年前就要把烟花爆竹准备好。

  春节期间,多数人家有贴春联、贴年画的习惯。不同的年画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贴在水缸上,象征年年有余(鱼);贴在米缸上,象征五谷丰登;客厅悬挂福禄寿三星图,象征子孙满堂、长命富贵。

  除夕之夜的一顿年夜饭,是内蒙人最为看重的。吃年夜饭也有许多讲究,对内蒙人来说,饺子、鱼是必不可少的。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过年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吃到就意味着来年鸿运当头;火锅会边吃边煮,热气腾腾象征家道兴旺发达;鱼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不将鱼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除夕晚上,家长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每逢过节,准备好压岁钱。以前用的铜钱,中有方孔,用红绳将钱币贯穿起来,放置在床脚,驱避邪恶。不过现在都流行直接给红包了。

【内蒙古春节风俗是什么】相关文章:

内蒙古的过年风俗03-06

内蒙古包头的过年风俗03-02

汉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03-10

回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03-10

白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03-06

苗族的过年风俗是什么03-04

藏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03-01

彝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02-27

清明节的风俗是什么07-13

新年春节风俗话题黑板报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