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藏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时间:2023-02-02 10:50:58 春节 我要投稿

藏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由于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因为文化的不同,每个民族对于过年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藏族过年的风俗介绍,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藏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藏族过年的风俗【1】

  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萧、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怒江等地、州,有11.1万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多。幅员辽阔、山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厅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为今天的藏族。分元七世纪,独赞干布在拉萨建立吐蕃王转时,曾把势力扩展到滇西北地区,建立神川都督,设铁桥节度使,一些藏人就来到了迪庆。迪庆州地处滇西北,地势高峻,气候严寒,是我国原始森林的宝库之一,这里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情节也很生动。

  藏族春节习俗: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藏族过年的风俗介绍【2】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

  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藏族过年的习俗【3】

  制作“切玛”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另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制作“卡赛”

  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打扫、装饰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许多人家在大门口用石灰粉在地上绘出“八瑞相”(即八吉祥徽: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和“雍仲”(即卐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有的人家还在房梁上点很多点,表示人丁兴旺、粮食满仓。

  除夕这天,要给窗户门相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

  吃古突

  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按日期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是面糊羹的意思。一般每家都会做九个包有不同东西的“古突”,家庭主妇在煮饭前悄悄在一些面屹塔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预兆此人的命运和心地。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

  驱鬼

  全家用糌粑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把吃剩的“古突”和骨头等残渣倾入楷巴捏成的碗里。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口里念着:“魔鬼出来,魔鬼出来!”让干草与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成灰烬。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跳神会

  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抢水

  大年初一这天,家庭主妇起得最早。五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羌枯”,即放有糟巴、红糖和奶渣的青棵酒,给每人送上一碗。家人尚未起床,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枯”,继续蒙头睡觉。主妇则坐在窗前等待日出,当东方晨曦初露的时节,匆匆背上水桶去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这时的水最为圣洁、清甜,谁家最先打上吉祥水,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

  煨桑仪式

  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每逢藏历新年,大年初一,人们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素以第一个去煨桑的人为荣。

  拜年

  天亮了,全家穿上新衣服,洗漱完毕,晚辈就开始向长辈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后开始早餐,互敬青棵酒。在牧区,主妇按照家庭成员的数目煮好羊头,用食案捧到年龄最长的男子面前,由他依长幼的次序分发给每人一只羊头,一把小刀。大家到着火炉一面剥羊头肉吃,一面互祝新年家庭和睦,人增畜旺。

  串门拜年

  大年初一这天,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冷清,人们只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元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开始串门拜年。客人登门必道“洛萨扎西德勒(新年好),主人贝捧起”切玛“到门口迎接客人,客人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拈起一撮粘巴、几粒青棵抛向天空,表示敬神;再拈起一撮糌粑和青棵送进自己嘴里,感谢主人的盛情。然后入坐饮酒聊天。这天起,民间艺人也四出活动,演唱藏戏和”折嘎“。

  藏族风俗

  青海省藏族、蒙古族宴饮时,陈俗人不能坐在僧人的上位;牧民不能坐在头人的上位;妇女不能坐在男人的上位。过节请客时,也必须按各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分坐在高低不同的座位上。地位高的大活佛,如果没有和他相等人可以同席,就要为他另设一席。入席和离席,都是依照不同的等级,按秩序先后行动,不能逾越。主人送客时,要送出牲畜圈才分手告别。

  刚察藏族十分重视礼尚往来。亲朋好友来访,陈无论男女,都会给主人献上丰厚的礼物;主人受礼或,以不少于来访者的礼品回赠。遇有客人送主人一件难得的心爱礼物,主人定以成倍价值的礼物回报,以诚相见,以礼相待。在各种场合,都遵守一定的礼节。牧民见到活佛都要下马,站在路旁,伸出双手,掌心向上。脱帽、躬身。表示礼敬。过去俗人不能坐贵人的上位,牧民不能坐头人的上位。在称呼上也有严格的等级界限,晚辈对长辈称“阿巴”、“阿克”、“阿尕”;长辈对晚辈直呼其名称或称“阿佬”。请头人,活佛吃饭、喝茶用尊称“却格佳余”(请您喝茶),对一般人用“却佳同”(你喝茶)。头人,活佛对牧民说话,牧民门只能连声答应“娄海素”(是),牧民不能对头人、活佛说错话。不能在任何家帐附近唱歌或喧闹吵嘴。

  在藏家作客或聚会,男女宾客,长老尊卑的坐位有严格界限。以锅灶“塔布夸”为界,男左女右,尊上卑下,不能混淆。藏族牧民在个人交往中忌欺骗,爱诚实,言而有信,凡有诺之事绝不食言。一方欺骗对方,被认为不道德,很可能就此绝交;一方说话不算数,会失去另一方的信任。反之,一方以诚待人,说话算数,办事牢靠的人,在部落里会威望日长,有许多朋友,成为大家共同信任依靠之人。

  刚察藏族具有淳朴、朴实、豪放、耿直、善良的高尚品格,他们陈嫉恶如仇,憎恨痛快彻底,爱得炽热率真。他们重视亲情,尊老爱幼,眭邻友善,团结和亲,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部落内草原失火,有人家受灾,大家都会赶去救助,送钱物、牲畜帮助受灾者。亲友、邻居家剪羊毛、缝帐房,大家会主动相约前去帮忙。晚辈骑马见老人要下马;见老人来,要站着迎接、让座;喝茶、吃饭要先双手端给老人;喝酒、要先敬老人。每逢喜庆节日,要先向老人祝贺;向老人馈赠礼物或接受老人馈赠,须双手恭敬递接。出远门办事或处理家务大事,须征求老人的意见。老人教训时即使言词过激,晚辈也不能强辩计较。牧民对孩童抚育周密,认为孩子是幸福欢乐的使者,爱护备至悉心照料,却不娇纵,使其健康成长。部落内族人对孤寡人老人照顾周到,个别子女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受到族人的指责,劝告其改过。

  刚察藏族素有毫克恶毒传统。路过帐房前的行人,无论亲疏远近,汉族回族,主人都热情招呼,盛情款待,毫不吝啬,把客人当亲人,使客人融入家庭生活的氛围。在绝无旅店的大草原上,每个帐房都是客人理想的客居地方。牧民们流传着一名谚语:“孔雀是森林的装饰,客人是帐房的装饰。”客人进帐,端上好茶,拿出炒面、酥油,切上手抓肉,敬上青稞酒,让客人宾至如归。客人临走,送上肉、炒面、酥油,解除远行客人的后顾之忧。

【藏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相关文章:

藏族的过年风俗11-18

简介藏族过年风俗03-07

藏族过年的风俗作文03-05

藏族过年的风俗简介02-13

藏族春节的风俗02-08

藏族的春节的风俗02-11

藏族风俗神山崇拜01-23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02-21

藏族的风俗习惯及节日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