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焦虑的人读后感

时间:2024-03-04 07:14:31 轻松职场 我要投稿

焦虑的人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焦虑的人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焦虑的人读后感

焦虑的人读后感1

  有心理学就有心理医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医生,或者说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听。心理咨询师要用全身心来倾听,脑子要不停的运作,用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期间酌情插少许的提问,使求助者在倾诉的过程中,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咨询师的帮助,逐渐自己发现症结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诉她问题处在哪里。心理咨询师的有效倾听,化解了求助者的症结。

  在一次谈话节目中,一位女性听众咨询自己为什么老师学不好英文,不能跟外国人是很好的交流,而她的专业又恰恰是医疗英语。在经过交流后才发现,这位女士因为当初一段美好的跨国恋情被阻断之后,出现了一种抵触的清洁,不愿再说英语,尤其是不愿听到外国异性对她说英语,实际上她碰到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全新的聆听求助者的倾诉,要聪明的问问题,要关注她自己的意识不愿意承担的那部分,而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树立自己的业界权威上。

  还有一种是,咨询人员听到求助者说自己好了一点了,就高兴了,觉得自己有能力。其实,这时候很多心理咨询师不明白,求助者正在为他们服务,这是求助者特别容易办到的一件事。心理咨询师就像家长、老师一样,求助者希望让心理咨询师高兴,这样心理咨询师才能对他好,他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求助者就希望让心理咨询师高兴一点。这说明,人人都是生活中的求助者,只是在于角色转换之间。

  还有,在与求助者探讨问题时,心理咨询师很同意把应该放在求助者身上的关注转移到求助者所说的“我想使什么什么改变……”上,这时需要让求助者明白,心理咨询师只能帮助他本人。比如,以为母亲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很焦虑,此时心理咨询师应该抓住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其实母子,父子的关系就像在跷跷板上,父母想改变孩子未来的平衡跷跷板,心理咨询师要告诉他们,孩子是无法改变的,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孩子行为的认识,然后做出对孩子的`行为的反应,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改变。其实这根本不应该是父母担心的事情,父母应该后退,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经历生活。

  其实,心理治疗不只可以给心理疾患者带来福音,心理知识的普及完全可以预防许多心理问题的发生,而适时的心理指导更是有助于一个人挖掘潜能,增加才干,最大幅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和事业成功的机率,为富有和幸福创造条件。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心灵的指引,人生的每一种历险和每一次跨越都需要心灵的能量和机智,而心理指导正可以使心灵的各个侧面协同发展,使心灵的结构呈优化趋势。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又灵动、宽厚而又坚毅时,那么任何力量便都无法阻挡了。

焦虑的人读后感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有这么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初读《焦虑心理学》,里面也有这么一句话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应该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可是,我们并没有修炼出看空一切的心境,处于这世俗间,社会的发展是越来越快,我们终日苦于追上它的步伐,内心却越来越焦虑。

  (一)谁的生活不曾“一地鸡毛”

  《焦虑心理学》这本书是从生活、职场、社交等方面细谈焦虑产生的原因,提供自我调整的建议与方法。少年时代,程度或轻或重,我们会焦虑,害怕被老师当堂提问、害怕考试。也有很多人在高考前夕一夜无眠,考前身体出现小症状。步入职场后,我们也会因为各种不适应而不得已戴上一个假面具,害怕与领导同行,害怕人前发言。一度为了博取同事的好感,永远都对别人说“好”,永远的不拒绝,天天领着“好人卡”。但是,我们时常会感觉职场是无硝烟的.战场,而我们在这里压抑着呼吸,活得不痛快。

  (二)勇敢且客观地面对焦虑,把握当下

  托马斯.卡莱尔也曾说过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人生的灰暗阶段,在夜深人静的夜晚,都曾辗转反侧,思考着这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反过来想,焦虑不一定都是坏事。每个人都曾在无法掌控的生活里横冲直撞,但是做好了准备,最后可能也会因为这份焦虑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成功。我们要学会剥离外壳,在安静的夜晚去审视,我们恐惧的源头,客观公正的来看,焦虑的始发点是已失去和过高的评价,但忧虑的事情却并没有发生,正如书中所说“恐惧未知,你所担心的80%都不会发生”。不如勇敢客观来看焦虑本身,既然已经失去,我们就不要纠结;未来还未发生,我们不要过分烦恼。焦虑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会塑造另一个成功的你。

  (三)修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世外高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若我们都有那书墨香,自信淡然,面对焦虑,或许我们可以变得更从容。《焦虑心理学》这本书中,也曾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在书中获得片刻的宁静。在那些焦虑的岁月中通过品读别人的人生,来丰实自己的阅历,等自己的心境变得豁达,我们回首再看那些生活中疼痛、抉择的艰难,会发现生活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同样,我们可以找一个愿意倾听我们内心想法的朋友,将内心忧虑说出来,在与朋友交流中获得些许温暖,就像是漫漫长夜中看到点点光亮。因为述说自己经历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自愈的过程。

  其实,读完这本书,静下心来。回首过往,会发现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措手不及,等时间沉淀,那些焦虑的事情终归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最终我们会发现焦虑没有这么可怕,而我们也不是生来就会被它打败!

焦虑的人读后感3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空与满进行博弈,大至人生的重要决策,小至每一天的进食。而在这些博弈中,半饱,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

  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蓝天。对现实保持一种满足,对未来保有一分好奇,相信生活里头总有更好玩的事情,会在下一个阶段出现。

  因为半饱,才会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期待和参与的热情。我想,魅力的标准,可以是看他能不能发自内心地微笑。对于物质的半饱,反而会增加心灵的丰盈,这种自由的心灵、灵动的眼神,以及不受外界影响的心态,会让人充满自信,变得优雅。这种魅力不是美丽,而是有一股吸引人的磁场。

  在二十四节气中,很多节气都是相对的。比如小暑对大暑、小雪对大雪、小寒对大寒,但是小满之后却是芒种。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事情太满就会走向反面,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许多时候,我们都误解了焦虑,认为焦虑一定是心理的敌人。事实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焦虑是我们大脑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可以提醒人周边潜在的危险,是我们对周围环境作出的恰当的反应。适当的焦虑能帮助你更客观地认识处境,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但是如果焦虑过度,那么作用就适得其反了。

  近代德国诗人歌德在其长诗《浮士德》中,有一段诗很形象地描述了焦虑感:每天早上醒来,我都觉得惶恐,想到这一天当中,一个愿望也不会实现,一个也不行。活跃的满腔创新的思想,都受到无数俗虑的干扰。等到黑夜降临,上床就寝,在床上也是惶惶不安,许多噩梦使我胆寒。活跃在我的心中的神,能深深激动我的内心,但这支配我的全部力量的神,却没有对付外力的本领。我觉得生存真是麻烦,我宁愿死,不愿活在世间。

  所有不愉快的情绪都源于生理和心理的`失衡,人们以各种方式去修复它。有的是克服障碍,改善自身能力和条件;有的选择降低欲望,或采取合理化解释,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就无法恢复心理的平衡和宁静,消极情绪包括焦虑等积累和强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心理失常、精神病等严重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杀等自毁行为。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状态,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一般说,在心理学中通常把有明确对象的不安、担心和忧虑称为恐惧,而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就是焦虑。也就是说,焦虑是根本找不到目标的恐惧,它表面上比恐惧的程度要浅,但正因为它没有清晰的对象,没有明确的方向,才让人无从下手,从而使人更加惶恐、无措。事实上,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困扰丝毫不亚于恐惧感。

【焦虑的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焦虑的人》读后感12-19

《焦虑的人》读后感(精华)02-18

焦虑的作文05-28

焦虑的句子02-10

心情焦虑的说说05-22

关于焦虑的作文05-29

焦虑情绪作文05-29

走出焦虑作文05-30

焦虑的心情说说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