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

时间:2021-06-17 15:53: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

  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疏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欢迎参考~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

  篇一:《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

  我庆幸,我来自北方的农村,可以带孩子经历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庆幸,我嫁了一位来自南方农村的老公,可以带孩子经历不同于北方的孩童玩耍的那些事情。

  正因为如此,我的孩子佑佑不会像马修那样,对着爸爸讲:“老爸,为什么你小时候比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P1)而是像那个五年级的小女孩,感叹“在树林中,我觉得我好像在妈妈的鞋子里。”(P12)

  当然,佑佑也不是一直在经历爸爸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毕竟,在大城市生活,身不由己。每当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我们都会回农村老家,或河南,或天台。

  每年梧桐树开花的时候,不知你是否仔细观察过梧桐花?是否看到过梧桐蜜?是否尝过梧桐蜜?在佑佑上学的路上,有几棵梧桐树。今年,梧桐树开花时,我带佑佑一起观察过,我们还一起吃过梧桐蜜,甜甜的。小时候,我吃过,再让佑佑和我一起吃,感觉很美好。

  你和孩子一起踩过泥坑吗?当鞋子上沾满了泥土,怎么办?找个稍微大点儿的水坑,再一起进去踩水呗!既有踩水的乐趣,也能把鞋子上的泥土洗掉!这也是我和佑佑一起做过的事情,很好玩吧!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三口回了天台。农村里,没有游泳馆,那怎么游泳呢?有干净的水塘就行啦!那个水塘大概1米多深,那也是佑佑爸小时候经常去洗澡游泳的地方哦!每天上午,佑佑爸带着我和佑佑去那个水塘钓鱼。我们没有买鱼饵,佑佑爸用面粉做成鱼饵,竟然也能钓上来(石斑)鱼!作为北方的妹子,我从来不知道。我想,我和佑佑都开了眼界。每天下午,佑佑爸带佑佑去那个水塘游泳,因为下午水已经被晒得热了,游泳不会冷。

  清明节前后,采摘茶叶正正好。在天台老家,婆婆种的有龙井茶,有白茶,有土茶。去年和佑佑一起去摘了茶叶,体验了一把。只是去年还不知道《春茶》这本书,没来得及和孩子讲。不过,在老家,看佑佑的爷爷奶奶采茶叶,讲述茶叶的成长过程也不错。在农村,现在很少有手工炒茶的,家里人都是用机器来炒茶。据婆婆讲,采摘4斤茶叶才能炒出来一斤干茶叶。对我和佑佑来讲,又长了见识。

  每年十一,我和佑佑都会回天台老家。因为家里柿子熟了,佑佑可以爬树摘柿子了。要知道,在大城市里,很多自然玩耍的游戏是被禁止的。《林间最后的小孩》里也提到过:一些是文化或者制度性的,比如越来越多的司法纠纷、在教育过程中将自然体验边缘化的趋势(P102);读后感i1766.com害怕负责也是阻碍自然玩耍的一种强大力量(P210)。记得有一次,佑佑在广场上爬树,被保安叔叔训了,心情很低落,还有点害怕。所以,在老家能爬树对佑佑来讲也是一大乐事。不过,由于天台老家是山区,大多是梯田。地块比较窄,要上山爬树摘柿子,是有一定隐患的。因此,在爬树摘柿子这个活动是要在大人的看护下进行,并且要提前讲好规则。这就是所谓的“给孩子们机会去体验‘控制中的冒险’(P157)”吧。毕竟,隐患是难以预测的。正如书中提到的:必须承认,我们无法控制未来要发生的事情。(P164)

  今年的清明节,我带佑佑回了河南老家。那时,田里有绿油油的麦苗,菜地里有青青的蒜苗还有大葱。这些都是青色的,我像佑佑那么大时,都能辩的清。可是,对现在的佑佑来讲却是傻傻分不清。为此,我特意将几样放在一起,教他识别。这也算是在大自然中培养学习力、做中学吧。

  有些事情,还没来得及和佑佑一起分享。比如以下的事情:

  我的家乡,每年会种小麦。每当小麦快熟的时候,大概小满节气前后,我会和小伙伴一起采摘一些,然后拿回家在火上烤着吃。等小麦熟了,我们拿着干净的麦粒放嘴巴里嚼,最后嚼成口香糖的感觉。(可能是家里穷,买不起口香糖。也可能是享受这种乐趣吧。)

  小时候,我爱吃糖。可那时候身边棒棒糖不多见,那想吃了怎么办?自己做呀!家里烧火用的是煤,每次妈妈做完饭,都会把火封住,中间留一个小孔通火。周末,我邀请小伙伴来我家做棒棒糖。找个玻璃瓶的盖子,要铝制的或者铁制的盖子,用个软铁丝把盖子捆牢,并留一段用来拿着。盖子里放上白糖,然后就拿着盖子放在小火孔上。在铁刀上放个干净的小棍子,等糖溶化了就直接倒在棍子上,棒棒糖就做好了。如果家里有芝麻,还可以放点芝麻在盖子里。

  有机会,一定和孩子共同经历自己的童年!不仅是回忆自己的童年,更是让孩子与自然重归于好的途径!

  篇二:《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

  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疏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成为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动物。这种令人担忧的异化,今天正在加速。

  一直以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生活与自然的联系更密切一些,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打破了我的想象。事实上,“去自然化”的生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正如许多人的评价,这本书很具开创性,振聋发聩。作者透彻地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历程,揭示了正变得日益强大的导致儿童与自然疏离的新因素:空调、电视、动画片、电子产品、治安状况……以及网络。一个孩子坦率地说:“我更喜欢在屋里玩,因为只有屋里才有电源插座。”

  早在卢梭的《爱弥尔》、梭罗的《瓦尔登湖》中,就揭示了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质。这本被誉为可以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相媲美的书,并未止于一味地担忧和警示;沿着卢梭和梭罗向自然学习的方向,作者为救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主张。拉近生活与自然的距离,重新建立孩子们与自然的联结,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成为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包括种植园艺之类让孩子亲近自然的传统方式,更多地带孩子走进自然——散步和露营、野外垂钓和野外动物观赏等等。这一变革的主题得到教育学理论的新支持。

  恢复儿童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更具根本性的,是改变城市与自然的隔绝状况,改变将城市与自然对立、所谓“自然在远方”的空间规划。《林间最后的小孩》打开了一个新的疆域,它关于建设“野生化城市”的主张,是此书超越了对家长和教师的指导,成为规划师和建筑师的绿色指南。与一般意义的“生态城市”有所不同,它更强调对本真的自然环境、自然形态的保留和兼容。

  《林间最后的小孩》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危机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而新文明的曙光和坐标也已清晰可见。

  作为一个21世界的自然之友、自然之子,他理想的状态是生存在大自然和互联网之中,成为一个保持自然属性的地球村村民。也就是说,网络应当是我们更密切地走进社会、走进自然的桥梁和纽带,而不是封锁和屏蔽。我们需要重建与自然的联系,归真返朴,正本清源;需要不断地走进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动物和植物;需要使城市更加自然和野性盎然;需要重温这样的至理名言: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贯穿一生。”

  ——蕾切尔·卡逊

  —— 以下内容摘自《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提到的数据。该书指出现代社会中儿童的生活被“去自然化”的事实和可怕后果,并以多项研究成果和多人的亲身体验告诉人们,与自然的联系对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健康所发生的积极作用。实际上,这也在提醒中国读者,5%这个数字对于孩子们乃至整个中国的未来,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去自然化”的童年

  一个女孩讲她在树林里的秘密花园:“我有一个秘密花园,那儿有一个大瀑布,旁边还有一条小溪。我在那里挖了个大坑,有时我就带个帐篷过去,然后我就躺在坑里,看着上面的树和天,有时我就这么睡着了。那儿好像就是我的地盘,我干什么都可以,也没人会来烦我,我以前几乎每天都去那儿。”说到这儿,她的脸涨红了,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后来他们把树砍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好像也被他们砍掉了。”

  在社会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孩子在自然中度过童年的机会也像这个小女孩的树一样被“砍”掉了。最近的一则电视广告中,一辆SUV(城市越野车)沿着一条美得令人窒息的山溪疾驶,而在后座上,两个孩子正盯着车载显示器看电影,全然不觉窗外的美景。

  孩子在学校中学习雨林,但常常不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森林,甚至不了解教室门外的草地。安提亚克新英格兰研究生院“基于地方的教育中心”主任索贝尔说:“花栗鼠和野草这些身边的生命就是我们学习的素材,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对孩子来说已经够难了,有了这些理解,他们才能最终弄清楚豹猫和兰花。”

  21世纪的西方文化观点是,无处不在的科技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殊不知,在这个信息时代,生命的信息却缺失了。自然是需要去闻、去听、去品尝、去透过那层大卫·赫伯特·劳伦斯口中“把世界像棒棒糖一样密密实实包裹起来的透明纸”,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个比喻相对含糊,却异常准确地描述了人的自然感官能力觉醒时的体验。

  儿童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

  对于孩子来说,自然的面貌是多种多样的:一头初生的牛犊,一只宠物的出生与死亡,一条年代久远的林中小路,荒地边上的一块神秘湿地。虽然面貌各异,自然总是能给孩子一个更为广阔辽远的世界,这既不同于父母给予的亲情世界,也不像电视那样会“偷走”孩子的时光。相反,它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医治生活在不幸家庭里的孩子的创伤。自然也需要充分地观察和全身心地感知,从而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有时,自然也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但敬畏其实自有深意。

  在教育方面,一个全国性机构“州教育和环境圆桌会议”(SEER)也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基于环境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言艺术和数学方面的学习成绩;提高标准化测验成绩和平均分(GPA);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

  我们现在这样看:在自然中的时间实际上不是休闲时间,而是对我们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投资,顺便说一句,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健康的必要投资。

  让教育回到真实的世界之中

  作为更有效的教育改革,老师应该把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

  我想象中的教室,是外向的,土地就是教室,从屋里能看到外面,校园里有绿地。数学和科学成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了解自然奥妙,了解人类需求的潜能和世间万物的联系。

  世界上最优秀的蝴蝶专家罗伯特·迈克尔·派尔,在给孩子们讲授昆虫的知识时,会先将一只活的蝴蝶放在他们的鼻子上,让蝴蝶成为老师。

  “鼻子对它们来说,好像是十分理想的可供休息的树枝或晒太阳的地方,昆虫们往往会停上一阵才会飞走。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件有趣的事:轻微的瘙痒、近在咫尺的各种颜色,虫子们还伸出舌头来到处探寻汗珠。但除了有趣以外,这里还包含了一种启蒙。当一个孩子或许是第一次与自然有了亲密的接触以后,他或她眼里闪现出的那些小小的顿悟,对成人来说这也是一样可以发生的,让他们想起某些他们甚至从不知道自己已经遗忘了的事情。”

  在科罗拉多州的格伦伍德泉,高中生们设计并监督建造了一座袖珍城市公园,城市规划人员还让学生们帮忙,沿着科罗拉多河修了一条步行商业街和一座公园。

  在宾夕法尼亚州,亨廷顿地区中学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小溪采集数据。教师迈克·辛普森用那些数据教授分数、百分数、统计学,以及解释图表。他说:“我再也不担心想不出实际应用的问题来了,学生自己就能做到。”

  把走近自然的体验从休闲一栏中剔出,放到健康和教育一栏时,我们就更加可能带孩子去远足,也更有可能更加开心。这个投入很大,不过等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看到好处了。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相关文章:

林间歌声读后感01-27

妖精的小孩读后感03-24

《绝对小孩》读后感精选02-27

绝对小孩读后感04-06

被遗忘的小孩读后感03-20

《愤怒的小孩》读后感12-11

《坏小孩》读后感10-13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01-11

最后的晚餐读后感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