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爱的艺术》有感

时间:2021-06-17 09:53: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爱的艺术》有感

  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这些在《爱的艺术》中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

读《爱的艺术》有感

  读《爱的艺术》有感 篇一

  爱,总是一种容易令人动容的情感。我们向往爱,追求爱,呵护爱,也曾经或将要在爱的道路上经历许多不尽为人知的苦楚与困惑,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爱,或者说没有体会到爱是一种艺术。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著作《爱的艺术》中就肯定了爱是一门艺术,向我们娓娓阐述了爱的理论,并引导我们进入爱的实践。我想,当我们透彻了解了爱,我们的思想会到达一个新境界,灵魂也会得到升华,因为爱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的、净化人心的过程。

  提到爱,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爱情。古今中外,多少人沉浸在缠绵的爱情中,或离或聚,或悲或喜。作为渺小的个体,我们大多数人无法不被这些情感所困扰,每个人对待爱情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到了一定年纪,我们会渴望爱情,憧憬爱情,爱的种子在心中的萌芽是那样的自然,不需要理由。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人类生存的规律。或许像弗洛姆认为的,人内心存在一种孤独感,它使得我们寻求与外界的联系,选择群居甚至纵欲的方式解决由孤独感引发的恐惧。真正的爱情,可以帮助人从精神上削弱孤独感,爱情的磨合是绝佳的摆脱孤独恐惧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艺术是一种平等与和谐的艺术,我们懂平等,也懂和谐,但是我们还做不到。在有的人心中,爱情是两个灵魂的邂逅,充满浪漫气息,但这远远不够。两个灵魂两颗心,相遇相知相恋,爱意令两个人融为一体却又保持着各自的个性,他们抚慰了彼此的心灵,他们用个人的生命完成对另一个人的生命的承诺,他们的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这是我心目中的爱情。

  爱并不只局限于爱情,还包括博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自爱乃至上帝之爱。我特别为书中所讲的“博爱”而感动。“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爱意的责任感”,即使无法每个人都做到这样,但只要有一个人做到了,他便会引导更多人拥有博爱之心。世间万物,会因为有这样的博爱而充满生气与希望。我想,博爱不是泛滥的爱,它也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与社会法则之上的,或许,博爱也可以说成是公正、责任、善意的结合体吧。

  爱的这门艺术,需要人们看清自己,也要看透爱。弗洛姆用了两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不同程度的爱,让我印象深刻:童稚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细细体会,给我很大感触。经历了年少无知,看多了世间冷暖,当我们成长到一定阶段,我们懂得了爱的付出而不考虑自私的拥有,收获爱反而会变得次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爱的给予缔造了爱的升华,展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活力。

  读一本好书,给自己思考感悟的时间,让自己得到心灵的成长。哪怕现实太现实,也要努力学习爱的艺术,实现生命的价值。

  读《爱的艺术》有感 篇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献给学生的愿望。”我想这种强烈的愿望,每一个身为老师的人肯定都能够有强烈的体会,但是,在我们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这种强烈的发自内心的爱的付出,是否都有很好的结果,是否都能让被爱的学生感受到并且也因此产生爱的互动呢?这真的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久前看了我们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爱的艺术——中小学德育工作案例选》,书中展示了我们加兴地区94位中小学老师与学生之间一个个爱的故事,看完之后,很为书中这些老师的处事方式折服。这里面有很多老师的名字我都不是很熟悉,但是从这一个个小小的教育故事中,我充分领略了这些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从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每一个小小的故事都闪烁着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性的光辉。掩卷沉思,为何类似的教育情境,不同的老师处理,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我想,这里蕴涵着一个很朴素也很深刻的命题,那就是教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爱的能力?教师究竟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对学生的爱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仅如此,这份深沉的师爱如何才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可以推动学生向着更美好的地方前进?这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根据我们的经验,相爱的两个人是很希望一直呆在一起的,有的甚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师生之爱虽然不比男女之爱,但每当听到明天放假学生就欢呼雀跃,听到要上课了又愁眉不展,甚至有逃学厌学少年频频出现在我们视野中,这就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了:为何学校如此没有魅力,为何我们教师热爱着学生却换来如此冰冷的现实?西方哲学家弗罗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如果不尽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去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所有爱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爱就像磁铁棒,有可能彼此吸到一起,也可能彼此排斥,这主要取决于爱的艺术。因此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发掘展示爱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首先,要明确师爱内涵。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些盛气凌人、占有欲强的教师可能会一直认为孩子无能为力,学生永远是孩子,学生无非就是一个受控在自己手心里的教育对象,因此他可以管制和决定学生一切爱好生活习惯,这时候,这份师爱只是支配控制的借口。学生在这样压制下感受到的“爱”能有多美妙呢?师爱,平等了吗?

  与此相反,不少教师对一些优秀的学生一贯“仁爱”有加,无限“信任”,潜意识中总是将他们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区别对待,这样的厚爱,到底有多少感人的力量?就像有位名人曾说的“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一样,有些老师跟很多父母一样把溺爱当成真爱,这就违反了爱的本质。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对于老师的爱,任何正常的学生都渴望得到公平的享受。师爱,公平了吗?

  如果没有对师爱的内涵深刻感悟,我们在爱的道路上必然迷失方向,如果我们连方向都迷失了,还能指望到达多美好的境界?

  我想,师爱与父母之爱是很相似的,但他又高于父母之爱,它应该更理性,更道德,更具有美感,它具有强烈的感化、激励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同样的话父母说出来学生可能会不听,但是如果是老师说的,结果就会很不一样, 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见,明确师爱真正内涵真的不是无足轻重。

  其次,教师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必须要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各项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但有先天的气质,也有后天的性格因素,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本人没有自己鲜明人格特质,没有与众不同的可爱之处,没有给人一身正气的感觉,没有平易近人的温柔品性,等等等等,看你的感觉和看大街上陌生的叔叔阿姨大叔大妈没什么区别的话,即使你对学生一腔热血,估计学生也不大会领情,这点对高年级的老师而言可能更有体会。学生很有可能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甚至对该门课产生强烈的反感。所以,教师一定要塑造好自己的人格魅力,尽量把自己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学生。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应该是善良慈爱的,对待学生是信任和宽容的,对待教育事业是无限忠诚的,同时他也应该是一个执著追求,在事业上力求卓越的人,而不只是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的人。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如此热爱自己的事业,学生必然也会被老师的精神所感化。如果没有感人之处,如何能去指望感动学生?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被你的魅力所征服这应该是教育最美好的开端!

  最后,爱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方式,也需要一定的前提,前提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人的尊重是不管大小,不分男女和贵贱的,一个公平的师长可以让一个学生在生命的最初体会到人世的美好,同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也可以催生或者激发学生身上本来就具有的向善和向美的力量,即使他一时是多么的不懂事或者所做的事情是多么令人生气或者伤心!

  读《爱的艺术》有感 篇三

  我们常常能在各种影视剧或者小说中看见如下俗套的台词——“我这么爱你,你为什么就是不爱我?”不知道说话的人是否突然大脑短路觉得爱是一件可以等价交换的物品,所以我爱你你就应该爱我,你不爱我就是你的错。但是我们冷静下来,理性思考一下就知道:爱从来就不是一种平等的东西。如果我们追求完全平等的爱,那么只能说明我们根本就不懂得爱。

  事实上,从古到近,无论中外,像自由之类抽象的名词一样,爱也是一个人类永恒追求与探索的话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怎样去爱,爱又能带给我们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

  首先关于我们为何去爱。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认为,这是摆脱孤独感的需要,结合愿望的需要。确实,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仍要孤身一人回归。天性的孤独感使我们难以忍受长期的独处,积极地走向外界去寻求同伴,与群体相结合,而性别的差异又促使了两性的特殊结合。其实摆脱孤独感有多种形式。比如狂欢、从众或者创造性活动,但是这样的结合并无法使人脱离孤单的宿命。狂欢的快乐稍纵即逝,而且仅仅在某些特殊的文化特殊的时间才被允许,否则自我就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与负疚感;从众常常使我们失去自我,活在社会规范的条条框框中,正如弗洛姆尖锐地指出:当今的平等性与其说是“整体性”,不如说是“同样性”,我们的人生几乎是被安排好了的,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成家,什么时候养育后代,即使具体细节稍有差异,但仍是大径相同的;而创造性活动,我们面对的不过是死物,根本无法产生精神上的交流。也因此,只有爱才是唯一正确,唯一真正有益于我们摆脱孤独感的结合方式。

  但是,正如开头我们提到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懂爱。我们总以为爱是一种有迹可循的东西,觉得付出就应当得到回报,甚至以爱之名伤害着别人。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姑娘像菟丝子一样,什么都依靠着自己的男朋友,没有任何主见。“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当代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里这样写道。这样的爱情才是我们真正应当追求的,不是控制与庸附的共生性结合,而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它并不如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一样,存在明确的目的性,一定要说的话,它的目的就是付出,就是给予,使你所爱的那个人活得幸福。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在感叹如今的爱越来越不纯粹,真正的爱情越来越难得的原因。当今的社会文化使我们越发功利化,就像某句调侃所说“有的人,没占到便宜就会觉得自己亏了”,于是我们很难再看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和谐而完满的感情。什么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老伴携手环游世界的新闻常常让我们感动不已,可是,爱情难道不该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么?

  对于爱,我们需要关心,需要了解,需要尊重,还需要责任感。没有关心与了解,我们无法亲近我们所爱的人,实现精神上的交流;没有尊重,我们无法保持双方的个性和爱的自由,爱便会成为枷锁,困得人无法喘息;没有责任感,我们无法维系长久的情感,爱便会沦为镜花水月的过眼云烟。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认为爱=激情+亲密+承诺,除了生理上的着迷情绪,后两者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爱,除了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爱的人,也帮助我们发现了自己。我们本是孤立的两个人,却因为爱而融为了一体,相互了解,彼此信任,通过对方得以看见自己,探知自我。这是一件多么神奇而美妙的事情。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读《爱的艺术》有感】相关文章: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09-14

读《爱》有感03-28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01-01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04-01

读《爱的生日》有感02-13

读《简﹒爱》有感01-05

读母亲的爱有感01-22

读《与爱同行》有感01-27

读《爱玛》有感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