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

时间:2024-02-28 07:44: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优】《马兰的孩子》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兰的孩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马兰的孩子》读后感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10年前,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成为多少孩子的童年记忆。10年后的今天,立足当下,我们愈发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盛,感恩于今天生活的幸福美满;而回首过往,我们不得不感慨,这盛世荣光背后,隐藏着多少时代英雄的默默奉献与无私付出。他们的故事,有的随风而逝,遗憾地湮没于尘沙之中;也有的被采撷、被挖掘,被缀成质朴而伟大的时代史诗。

  《马兰的孩子》便是这样一部拨开历史沙尘,掬起时代精神之髓的佳作。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与那个时代的英雄们一同经历祖国建设的激昂与艰辛;通过本书,我们更能够一窥那些既平凡也不平凡的英雄们背后,那一群默默盛开的“祖国花朵”:成长在中国核工业基地——“马兰基地”里的孩子们。

  这是一部以少年儿童视角写就的纪实小说。它用宏大的叙事与丰富的细节,再现了一段建设祖国核事业的峥嵘岁月:1958年,中国核试验基地在新疆罗布泊组建,因基地戈壁滩上生长着顽强的马兰花,故又被称作马兰基地;在这里,几代马兰人前赴后继、艰苦创业,构建了中国的核事业,也铸就了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为内涵的“马兰精神”。

  阅读本书,我们会为一种昂扬的精神所感染。小说为儿童文学体裁,涉及宏大的时代背景。如何做好平衡,既兼顾文学性,又突出时代性和现实性呢?一旦把握不好,就容易陷入情节生硬演绎、情感生硬拔高的尴尬境地。为此,笔者很为作者捏一把汗。但这些预想的问题都没有发生;相反,作品生动传神、真实感人地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孩子的视角,将奋战在核试验一线的人员,他们战天斗地的豪情、严谨细致的态度、义无反顾的投入、面对困难的乐观,展现得淋漓尽致、水到渠成、感人至深。在书中,文学性与时代性、虚构性与现实性,被作者把握得恰到好处;纠结、感动、惋惜、欣慰、自豪等情感铺陈自然、渲染强烈,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为读者带来了极强的共情体验,以致在阅读本书时,笔者几次泪湿眼眶。

  阅读本书,我们会为发展核工业的意义而思考。“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是我们最初的战略出发点;只有搞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打破核讹诈,才能在国际社会稳住脚跟。我们发展核事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恰是这样充满正义和爱国热情的立足点,让马兰人义无反顾,将自身的理想和热情凝聚在一起,默默奉献、为国铸盾、守卫和平。在核试验成功后,我们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能够促进我们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能够激发起我们的爱国情、自豪感。而这,又是本书出版的意义之一。

  阅读本书,我们还会为一种取舍所感动。本书中,国与家、生与死、公与私、等靠要与自力更生等,一项项重大而艰难的取舍摆在那时的马兰人面前。也正是这些取舍,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增强了情节的可读性,也带给了读者们足够的感动。例如在书中第二章出现小儿子被风暴刮走的情节,到底该继续找孩子,还是继续前进?不但父亲严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作为母亲的任心哲也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这种痛苦又岂是文字所能表达的?但他们作为军人,除了自己的小家,还有更重要的大家和国家需要他们,这种取舍是责任和信念战胜小我的光辉时刻。也正是有了无数人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以国为重的选择,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本书图文由孟奇、杨飞二人创作。导演孟奇曾多次荣获“夏衍文学奖”创意剧本奖,善于发现好的选题。他因一次机缘,接触到了马兰基地的故事,深深为之感动,从而有了通过作品表现马兰基地发展核工业艰辛历程的冲动。为追求故事创作的真实性,孟奇团队数次前往马兰基地调研,深入绝地罗布泊采风,采访曾经战斗在马兰科研一线的学者、军人及其家属。他们的追忆和描述,令主创们感动、钦佩。

  童书作者杨飞能写能画,是位有坚持、有个性的作者与画家。他将文学和美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表现形式具有画面感,使原本单一的文字拥有了多维度的观感。同时,身为优秀的绘本创作者,杨飞将孩子们的“小心思”拿捏到位,通过巧妙有趣的情节设计让故事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策划出版《马兰的孩子》一书,充分体现了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作为一家专业少儿出版社的出版眼光、社会责任担当和文化境界。通过本书,希望能使广大的当代青少年儿童对中国的“精神谱系”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延续这些精神;并鼓舞更多的后来人,继承与发扬马兰精神的精髓;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有一片马兰花,在无垠的大漠中坚韧绽放;有一群马兰人,他们的精神将一代代传承下去,永垂不朽。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11-07

好孩子坏孩子读后感04-30

读懂孩子读后感怎样理解孩子读后感12-06

好孩子坏孩子读后感(合集)11-16

2015年度法治人物马兰先进事迹材料07-29

六一节祝福孩子给孩子06-10

[精选]《水孩子》读后感09-20

《为了孩子》读后感03-26

《念书的孩子》读后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