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3-11-16 16:48: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借读了一本叫《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大概是由于迟子建女士在我们的心中的地位不够或是其他什么原因,那几本崭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仍然保持着它的青春,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知道不知道迟子建这个人,他们一致的回答是不知道,没读过。果不其然,幸好我读了。它的内容、它的形制、它的文化、它的内涵、它的现实性,深深地打动了我。自那以后,我开始爱上了她的作品。所以,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是那些一直在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的作品才是不朽的作品,或是某些年代某些事件中的才是珍品,而这些当代人的作品也一样,只要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或是有着深刻的令人反思的、或是让你喜爱的作品并在你的传播下得到大家认可的,因此,不论是什么时代,是什么人的作品,即使是现在无名无姓的人的,都应成为“经典”。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试问一下,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你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你们都不知道,或是仅仅是一点点皮毛,那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汉人呢。在试问一下,咱们汉人又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了解、不珍重自己的文化,它就已经相当于从世界上消失了,它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甚至是人民以及他们的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自从去年从董宇辉老师的直播间买回这本书,一年了,我才徐徐翻开,这一翻,我竟沉入其中,久久不能离开,泪水不自觉溢满了双眼,它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惊叹和感动,我无法用自己匮乏的语言去形容,去描述。整部小说分成四个时段,清晨,正午,黄昏,尾声。以一个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阐述了这个游牧家族百年来的兴衰故事。故事充满了情节,文笔优美细腻到我每一句都想记下来!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看老了它们”。开篇第一句话我就感受到了沧桑,是一种醇厚的沉稳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强烈的画面感。我相信在这之后她说讲述的故事一定让人内心充满力量和感动。事实告诉我,在我读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在书中的语言感染力很强,在她的笔下山林,驯鹿,河流,石头仿佛都有了灵性,但却没有丝毫刻意的修辞。每一句话读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且舒服。能沟通过“我”明澈的双眼和纯净的心灵去和自然对话,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对大自然有些满满的敬畏。

  这个鄂温克氏族深爱着那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林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是神赐予他们的礼物。

  在“我”漫长的一生中,迎来了许多人,也送走了许多人。许多人来时欢欢喜喜,走时悄无声息,甚至于那样突然,突然到我们没有预感也来不及道别。

  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不曾见过的驯鹿和堪那翰,我知道了鄂温克人生活的希楞柱,以及不被人所知的萨满……我感叹生命的无奈,人情的温暖与薄凉,惋惜生命的脆弱,痛惜命运的不公……一个家族四代人,近百年的故事在我合上书的一刻“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01-07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31篇)06-15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解读01-2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语录10-20

岸吊司机试用期个人总结10-2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1-2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9-29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7-07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1-07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后感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