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3-09-28 09:02: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读后感的作文[精华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读后感的作文[精华10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理想国》是柏拉图在思想成熟的中年所写的,也是因为慕着《理想国》响当当的名号,我才认真了解了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的奴隶主家庭,死于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

  是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公元前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曾三次去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活动,企图实现理想的奴隶主贵族政治,但以失败告终。而后由于恢复了民主制度,导致了他的老师和朋友苏格拉底被。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这样的一个学说可以从属于伦理学、政治学和神学。柏拉图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使自然规律服从于神圣原理的权威。

  柏拉图还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他也认为宇宙开头是一片混沌,但他又认为是一个超自然的神通过一个理性方案,来实现对混沌的开辟,而使宇宙变得井然有序。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观。他认为,数学并不是研究自然界的工具,而是使灵魂从暂存过渡到永恒的捷径,是人进入“理念世界”的“跳板”。

  在数学的刺激下,人的知识可以远离“虚幻的”感性世界,走向真理的理性世界。他继承和发展了毕达哥拉斯的宇宙和谐的思想,为地心说打下了基础。 柏拉图认为,在所有动物中,人最先出现。因为头是灵魂的器官,而且非常接近球形。别的动物都是人退化而成的,是人的灵魂投入低等身体的形状。

  四足动物是对哲学一窍不通的人变的。柏拉图假定有一个恶的世界精神,这个魔鬼代表的就是他的最大敌手原子论者的见解。 柏拉图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其目的主要是培养统治者。柏拉图非常重视数学,他自己阐明了负数的概念,可以称为一个数学家。在柏拉图学园的门口上就有“不懂数学者免进”的警句。

  都说要了解一部作品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必须了解它的作者的生平及他的思想观念。同样的,在通过对柏拉图的了解和阅读《理想国》后,我再一次深深感叹这句话的正确性----《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就是要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如同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一样,最理想的国家也应由相应的三个等级组成。柏拉图把分工看作国家的构成原则,他在《理想国》中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用于欺骗城邦中的所有人,那就是神创造三种人的说法:第一个等级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这些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具有智慧的品德,通晓“善”的理念及治国的哲学,是国家当然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他们是神用银子做成的,具有勇敢的品德,是国家的保卫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人是神用铜铁做成的,具有节制的品德。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

  孩子们通常都属于他们父母的那一级别,有天赋的才能。即通常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虽然他也认为有时孩子不属于父母的级别可升降级别,但这显然是一种伪装矫饰过的唯心主义的天赋论。这三个等级具有不同的德行,在国家中执行不同的职责。至于奴隶,在柏拉图看来,根本就不算人,在《理想国》中毫无地位可言。

  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只有这样,整个国家才算是取得“和谐一致”,实现了正义的原则,否则就违反了“正义”的原则,国家就要灭亡。

  处于大规模怀旧时期之中的伯拉图,企图描述出重新连接起分裂城邦的思想纽带,他选择物体的哲学本质为切入点——寻找所有同类物体中本质的唯一性,这唯一性就是物体的本质——是概念而非形象:比如说我们所看见的苹果只是苹果这个概念中一个实体呈现。他追求的是所有物体的理性归纳,纯粹的理性,天呐,这跟康德如此相似:发现物体中唯一的本质,意味着找到了所有物体的一致性,并将这种一致性应用到政治之中,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但是我个人认为, 要实现这个应用,无疑是一件巨大得可怕的工程:要消除人们头脑中对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所有感性感受,告诉他们;所看到的联想的感受的,都是唯一概念——本质下的表象;告诉他们所有的差别都是表象,告诉他们在北京被砍一刀,和在纽约被砍一刀,都感受到同样的疼痛,无差别的。使人们完全生活于理性之中,生活于哲学的极致追求中,然后人类就统一而毫无差别了,就仁慈和善了,大同世界。而这个过程永远无法完成。

  这就是《理想国》,令人难以忍受的拒绝生活的常态,拒绝物体呈现的多样性,把人性丑恶的一面视为人类这个概念的表象,所以宽容这黑暗的一面,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理想国”的基础建立于哲学空想上,并且由此推理出了疯狂的城邦制度——哲学家统治的世界,哲学家的公民,哲学家的一切。

  另外,读《理想国》,我还产生了几个感慨,既然是写读后感,今天就把它们也说出来:

  第一, 苏格拉底真是好辩才。他的那套主导式的提问辩论法,加上他神速的反应与通俗的比喻,让所有的对手都无意间落入了他的圈套,稀里糊涂地就被他打败了。用他的一个对手阿德曼托斯的话说就是:“由于你巧用了以你为主导问与答的技巧,他们在辩论中刚接触到关键问题时就被你引进歧途,这些歧途尽管都是小的,但积少成多,直到最后辩论结束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被颠倒了。”不过话说回来,当苏格拉底不再饶弯子,真正去下定义时,那可是言简意赅、明白易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人十分信服。哪怕是他批判和鄙视艺术家时,也是有依有据,理直气壮。若不是读过尼采反驳的言语,真要偏信于他了。

  第二,柏拉图真是好尊师。始终以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对话录的形式著文,让我读到最后都有些分不清楚到底是柏拉图还是苏格拉底构建了这本理想国了。柏拉图把自己的荣耀都归功于老师,而他的高徒亚里士多德却没有学习这种把金子贴到老师脸上的优良传统,柏拉图估计也怪郁闷的。那我也只能感叹每个人的思想行事总是有所差异的!

  第三,理想国真是好超前。从最基本的国家构建开始,提出了大量“前卫”的理念,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两点:一是妇女和儿童共有化,在国家的调控下最优化生育与教育,比如说,允许勇敢的卫国者可以多找几个妻子,好多为国家留一些优秀的后代,连近代最先进的共产主义理论都做不到如此无私;二是按照男女各自的特性来分配合适的工作,给女性受教育和训练的机会,使她们有能力为国效力,甚至参军,近代以来妇女争取解放了那么多个世纪,才践行了2300多年前理想国里提出的男女教育与就业机会的相对平等。

  《理想国》的语言可以说再好懂不过了。但其思维方式却是精妙的不可言说。而且,由于它所属的古希腊哲学是所谓西方思想和文明的源头,正如《老子》、孔孟哲学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一样,都是精髓中的精髓,因此,能够好好读一读,收获不可谓不大。

  以上的这些种种,就是我个人首次阅读《理想国》以后的感想。各人关注和研究的点不同,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以为,以后再定时重读《理想国》,随着年月的过去,人生经历的丰富,必定会另有一番感想。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首先介绍一下著作者艾斯平—安德森,作者艾斯平—安德森是丹麦籍人,1947年生于丹麦。作者艾斯平—安德森的学术生涯比较简单,他毕业于丹麦的Aarhus大学,1973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了哲学和科学两个硕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任助理教授,从20xx年至今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PompeuFabra大学人全职教授。

  艾斯平—安德森是一位多产的学者,曾经受到十几种基金、奖金、研究基金的资助,用英文、法文撰写的专著或主编和参与撰写的著作近十部,用英、法、西、意、丹麦等语言发表的论文近百篇。

  艾斯平—安德森的著述和研究兴趣主要有三个领域:一是集中在社会民主党的研究上,其代表作是政治反对市场;第二个领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的比较研究,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方面有大量的著述,其代表作是两部著作,即本书和转型中的福利国家;第三个领域涉及就业、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经济。最近几年,艾斯平—安德森的'学术兴趣转向了欧盟国家低收入就业陷阱、人的生命过程动力学和社会边缘化的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他认为,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呈现出一种新的后工业社会的生命过程,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这是人们生活方式机构的一个全新的转变形态。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被称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并使他一举成名,即使在其出版十几年以后的今天,许多欧洲大学在开设的比较资本主义制度相关的一些课程中,都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并将该书中界定的三种福利资本主义制度类型作为学生讨论的基本参照系。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这个寒假,你是不是感到非常的寒冷,但是,我一对妈妈说起冷,妈妈就会对我说:“你想想罗拉,就不会冷了。”说到这,大家可能会问:“‘罗拉’是谁?”,那么下面,我就来告诉你她的故事。

  罗拉是一套书里面的女主角,这套说的名字叫做——《小木屋的故事》,在这个假期里,我一直在看这套书,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它很吸引人,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大森林的拓荒者家庭的小女孩的真实故事,这个小女孩就是罗拉,她从小跟着父母穿越美国的中心地带,不停地搬迁,寻求美好生活,可是,在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们永不屈服,不论在大森林里,大草原上,还是在小镇上,他们都是这样,只要还有一点希望,他们就不放弃,努力追求着。

  在这套书里有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难熬的冬天,连续六个月的暴风雪让火车无法运送任何物资,小镇一直与外界隔绝。但是罗拉一家并没有屈服:没有面粉,就用咖啡磨研磨小麦来制作黑面包;没有煤炭,就拧干草棒来维持炉火;不能去上学,孩子们就在家里自学……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他们一直憧憬着美好的春天。不论暴风雪过得多猛烈,多恐怖,罗拉一家都不会怕,他们一直顽强的对抗着暴风雪,等待春天来报到。读到这,我觉得我们以后应该学会节约。学会不论是在好的条件下还是在坏的条件下,都应该作最坏的打算和准备。同时还应该有顽强不屈的精神。

  在罗拉他们几次搬家之后,终于在西部申请到了一块放领地,因为暴风雪的到来,他们不得不住在人烟噪杂的小镇上,小镇原本是一望无际的美丽大草原,可是,现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大自然的美景也消失了。罗拉不喜欢在小镇上生活,她不喜欢陌生人,也不喜欢住在没有一点大自然气息的小镇,她喜欢大自然,喜欢河流奔腾的梅西河、大雪茫茫的大森林、花草茂盛的大草原,她希望尽快搬到放领地上去住,这时,我跟她的感觉是一样的,也想赶快搬到大自然中去,即使有狼,或者什么别的野兽,都要到大自然中去。

  “沿路生长的飞燕草绽放着淡粉色、青蓝色和纯白色的`花朵。小鸟在秋麒麟草的枝桠上伸展黄色的翅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松鼠在林间的树丛里上蹿下跳,雪白的短尾巴兔子在草丛中蹦蹦跳跳嬉闹着。”这就是罗拉生活的大草原。虽然事业的发达让人们在生活中更方便,比如,马车走一星期的路,后来有了火车一天就到了。但是,人们在进步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我更希望环境好一些,即使不方便。现在,我真想回到罗拉那时候的生活去,住在大草原上,看不到一丝灰尘,全是清新的空气,还有草的清香。书里描写的景色是那么的好,我真想去看看。

  书里还有描写是如何做各种各样的食物的,例如怎么做奶酪、南瓜派、蓝莓果冻、枫糖、熏肉等食物。看着仿佛就能闻到食物的香味了,看着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真想和罗拉一起动手做做看,然后让大家尝尝。

  罗拉非常能干,九岁就帮妈妈做饭、收拾床铺、缝衣服,十岁帮妈妈干很多家务活,十三岁就帮忙照顾妹妹,帮爸干杂活,运干草,把干草堆起来,十四岁就可以自己和妹妹单独干家务活了:洗窗帘、给床垫换新的干草梗,洗床单、给灶炉上油漆……暴风雪到了还帮爸拧干草棒,还去小镇上工作,为了让失明的姐姐玛丽去读盲人大学,所以就要挣钱……这点我要向罗拉学习,帮助家里分担家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人评价: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其所描写的生活虽然离现代的我们有些距离,但却非常让人向往。罗拉一家是很好的典范,在对待生活、面对困难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能给人启迪和榜样。

  这套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有了很多收获,让我知道了以前的人生活有多么艰苦,让我知道了以后一定要节约,不要浪费,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只要有希望就要努力创造……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故事书又是一本“百科全书”我很喜欢,你呢?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在本城念大学。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带回换洗衣服若干,再拎走苹果牙膏卷纸。每天思虑的不过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再吃什么,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发呆和看电子书。偶尔也会忧虑看不清前方的未来,整夜整夜地睁着眼睛。一大早跑去江边吹风,然后在课堂上昏昏睡去。也曾经一个人旅行,在陌生的城市里拿着一张地图不断地迷路。在荒凉的小镇边搭陌生人的顺风车回市区,紧张得一颗心都要跳出腔子来,并以为这是经历过的最大的传奇。周围的同学开始埋首工作和考研的事情,写大把的简历或者报大把的培训班,抱怨永远冲突着的复习和实习。而我却有点微妙地游离在这种气氛之外,如同把头使劲埋进沙堆的鸵鸟,宁肯把大把的时间洒在追新番跟读轻小说里,心却早已空虚和畏惧得丧失思考的能力。

  真治对自己说,不能逃避。世界就要毁灭了,勇敢的少年快去创造奇迹。然而终究是逃不掉的。十四岁的真治还可以塞上耳机呆在电车上不回去,而我早就已经过了二十一岁了。

  二十一岁。二十一岁的张爱玲已经写完《倾城之恋》,用文字吞没了整个上海;二十一岁的吴清源在和秀哉名人的对局里首次以三三、星、天元开局,后来被称为“中国流”新布局从此写入历史;二十一岁的贝克汉姆在世界杯预选赛中首次代表国家队出场,以0:3击败摩尔多瓦;二十一岁的比尔.盖茨正式从哈佛退学,和艾伦一起创办了日后的微软帝国。而二十一岁的安德烈也已经在思考生活的意义,如果生命的败坏本身就是一个残酷而漫长的过程,该在什么时候伸手才能抓住自己的未来。

  那么,二十一岁的我又在想些什么。

  小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局限和渺小一天比一天显得愈发清晰。直到终于在某一天接受了我很平庸这个事实。而以上那些在二十一岁就有着卓越成就的人们都是天才。即使再怎么不情愿,我们都得承认天才毕竟是少数人头上才有的光环。这样的比照都只是无稽的,除了让平庸的我们自惭形秽之外体现不出任何意义。 然而即便是不奢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人生,却仍是有那么一丁点的不甘心泯然众人。站在学校和社会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岁,是再一次认真审视自己人生的契机。如此,便免不了迷惘了,按部就班得如同流水线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一个岔口,需要用自己的脚来决定方向,而前方亦是迷雾。我该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而自己想要的又是怎样的人生。

  已经习惯了父母的荫蔽,被教育只要乖乖念好书就可以了。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永远跟试卷上的分数成正比。高中毕业了考大学,大学没考好就要考好大学的研究生。能出去就出去,不能出去最好念个博士攒着,然后好工作和好收入就呼啦呼啦都涌到你面前来了,嘿,世界多轻易。

  做梦。

  安德烈在给MM的信中写到:我的亚洲同学,在我眼里看起来是如此的稚嫩,难道他们的父母亲对他们管得更多、更“保护”有加?我无法想象,但是我看到的是结果。我可以跟你讲一千个例子,但是一两个就够了。有一天约翰和我到学生宿舍去,一推门,看见约翰的香港同学,一对男女朋友,正坐在床沿玩,怎么玩呢?她手上抓着一只小毛熊,他抓一只小毛狗,两人做出“超可爱”的喔喔呜呜声音,推来推去,叽叽咕咕笑个不停,玩了很久,像两个八岁的小孩。但是他们俩都是二十三岁。

  龙应台的回信里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列举了已经成年了的亚洲孩子们对母亲的`依赖,和自己对这种依赖嫉妒却理智的态度。除了东西方教育的文化差异之外,孩子们自身思想的成熟程度,占据了决定性的方面。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二十一岁毫无疑问都已经完全属于成年人。而“成年人”这三个字所承载的除了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之外,还有更为成熟的,能承受压力的独立自主的态度。在这个年纪能做到经济上独立自主的不在少数,可是这个年纪经济上完全依赖家庭的也绝不在少数。作为它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思想上独立显得尤为重要。

  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如何才能做到独立?斩断后路,圆滑思考?想要真正从家庭里毕业,一定还是得离开。叛逆无非是小孩子的把戏,是对想独立却因缺乏经济基础而无能为力的自己的不满。作为成年人,需要直面更多现实性强烈的问题。在大多数课业都已经完结却尚未离开校园的过渡时期,未来这两个字瞬间变得异常地赤裸和尖锐起来。即将到来的角色转换很容易让人陷入迷茫期,更多则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试图逃避。可是该来的总会来,与其到时候睁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声,不如直面到底。

  从小到大曾经无数次的被问:“你将来想做什么?”不像小时候或许荒谬但是明确的答复,越年长,离未来越近,回答起来反而闪烁其词。因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自己,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做一行怨一行,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总是不满大过愉悦的。过低的薪酬,过少的休假,激烈的竞争,繁杂的人际,总觉得付出的和得到的画不上等号。那么换一个喜欢的工作吧。可是即使质问自己“我到底想做什么?”会有明确答案的,并不会太多。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在碌碌地活着,做着自己不喜欢却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怨念得按部就班。

  有时候干脆自暴自弃:兴趣是兴趣,饭碗是饭碗。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闲暇的时间再来实现自己的爱好。可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工作八个,睡觉六个。吃饭洗漱上厕所三个,上下班的路上两个,做饭洗衣打扫清洁两个。还不算上抽烟发呆跟充电的时间,剩下来留给自己的寥寥无几。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覆盖和左右了私人情绪的空间,正因为此,才会为之痛苦。

  没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那些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设的一个圈套,乖乖往里面跳是对生活的妥协。在被逼着做这样的妥协之前,是不是应该考虑如何在工作和兴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而此刻,需为获得这种选择的权力而努力。

  所以现下不能迷惘。

  夏笳说,女人到二十一岁就老了,但是我希望永远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去从事任何事情,包括写作。我还是没能成为那样的二十一岁,便任由这一段青春年华像整个周围的空气一样,变成羽毛掉落了。即使上帝会发笑,此时再试着去思考,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用心体会,没有细细寻找。

  童年的小念因为爸爸妈妈的离婚变成了一个自闭的'女孩。陪伴和慰藉她的只有一个小熊公仔和一个叫霍雨欣的男同学。一场车祸使小念失去了陪伴她的小熊,在她住院期间,她的主治医师林医生送给她一个泰迪熊和时时对她微笑,并告诉她:拥抱泰迪就是拥抱幸福。小念出院后,虽然生活条件更加困难,但在霍雨欣的帮助鼓励和泰迪的陪伴下,她最终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幸福,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当你做事遇到挫折时爸爸妈妈对你的鼓励,这是一种幸福;当你有了小秘密和好朋友分享时,这是一种幸福;当你生日时,爸爸妈妈送你一件梦寐以求的礼物时,这是一种幸福;当你成功做好一件事,爸爸妈妈为你祝贺时,这也一种幸福;当全家人围成一桌开心吃饭说着话时,这是一种幸福……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我曾在书店中见过一本名叫《青鸟》的书,上面说“幸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是这样的么?我很好奇,便买下了这本书。

  翻开这本书,我被彻底的吸引了。

  这篇是根据著名戏剧家莫里斯梅特克林(1862-1949)的象征主义戏剧《青鸟》改编而成的,它以青鸟象征幸福,以孩子追寻青鸟的过程,展现出幸福的道理。

  事情是这样的,在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有一对龙凤胎兄妹,哥哥叫做蒂蒂,妹妹叫做咪蒂。他们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了个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让他俩为自己生了怪病的女儿去寻找青鸟。她送给蒂蒂一顶镶着钻石的小帽,顶就能看到事物的灵魂。从此,小、植物、静物,都有了人的感情。其中还有一些自然之神:脾气暴躁的先生、美丽可爱的水姑娘、温文尔雅的.光明女神和诡计多端的黑暗女神……。经过众多周折,他们才明白-幸福就在他们身边。青鸟象征着幸福,孩子们一路追逐,每当幸福似乎近在咫尺,却又如同平边的地平线,可望而不可及。幸福的青鸟看似捕捉不到,可它又恰恰在自己的家中。

  这让我想到了三天前妈妈给我发现一条很长的短信:“饭做好了,米饭在电饭煲里,排骨在高压锅里,餐桌上有点心……”好长一条短信啊!大概一百七十个字左右!我旁边的同学却嘲笑我:“你妈真啰嗦!”我却认为,我有一个关心我的妈妈。她知道我八点才会回家,就先给我做饭再出门。我是多么幸福呀!幸福就在我身边。

  我突然到《青鸟》上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幸福,而且都费尽心机,历尽艰难。其实幸福获得并不需要如此艰难,只要我们经常怀着无私、美好的心愿和之心,用心地去生活和关爱别人,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离我们那么的近,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一开始听到这个书名肯定觉得是介绍的科学中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片段,或是一些别的让人害怕的东西。但当我读完后,我才发现我是错的,科学,既可怕又不可怕,说它可怕,是因为当你不懂科学,不了解他的特点时,它会伤害你;而当你了解它并正确使用它时,他就不再可怕,甚至能帮你完成很多事。

  《可怕的科学》摆脱了平时科学方面的书籍一贯的死板与生硬,英国作者尼克·阿诺德用幽默的语言把科学道理注入了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中,他让科学“活”了起来,变成一个个精灵,钻进我们的脑子里,让我们在读书的享受中把知识一点点消化,吸收,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正是这种方式,让《可怕的科学》系列三度获得“国际科普图书最高奖”的殊荣,也让读者看完一本后想看第二本、第三本。这本书充分展现了“科学存在于生活”的理念,读完后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有科学的影子,甚至是吃东西、睡觉、走路等很简单的事,都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

  《可怕的`科学》系列并不只有有关科学方面的内容,包括数学、自然等内容,都在其中有专门的系列,可谓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全方位无死角的把理科的所有重要方面都涉及到了。包括定理、公式、定律等也都用各种方式展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记住的同时,又不感到枯燥与乏味。

  打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感受科学的魅力,让“可怕的科学”变成“有趣的科学”。让你当伙伴们惊讶你丰富的科学知识时,你可以轻松的告诉他:“科学,即是生活。”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有一篇动物小说十分感人,故事中军犬黄狐的种种行为让我由衷佩服,这篇小说就是著名动物大王沈石溪写的《退役军犬黄狐》。

  军犬黄狐曾立过一次二等功和两次三等功,可谓战功显赫,但按部队规定必须退役。说真的,他有一百个不情愿。因为他认为自己虽然已经十三岁,但依旧充满了战斗力,充满了大局意识,充满无所畏惧的精神毅力。他被送到一个离哨所不是太远的营部逸享天年,接替他岗位的是一个新的猎犬。

  一天,他为了要一看究竟,就悄悄地溜回哨所,这是他第一次违反纪律。他趁哨卫不注意绕过大门,快速来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屋”,迎面就看见一只强壮凶悍的猎狗。黄狐做了几个试探,很快就掌握了猎狗的弱点,于是就故意表现出轻视对手的样子。猎狗年轻气盛,怎受得了轻蔑和挑衅,一个箭步蹿了出来.....黄狐得意一笑,转身就跑。这是他的计策,他怕主人惊醒,他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这个抢了他饭碗的“可恶”的猎狗。它稍用计谋,不断地浪费猎狗的.体力......当他终于等来时机,正准备发出致命一击时,主人赶到了,他挨了骂受了打......

  此后黄狐认识到了错误,不再有干掉猎狗的心思,倒想把自己的绝招和经验教个猎狗。于是他常常偷偷地跑到哨所看猎狗训练。当他看到猎狗训练“直行梯扑击战壕”作业时,眼前闪过他战场上应用“直行梯扑击战壕”方法而差点丧命的一幕。他决定:一定要教会猎狗弧形扑击。

  但是由于上一次报复猎狗的原因,使他很难再接近猎狗。主人更不容许他再对猎狗制造威胁。他耐心等待......

  终于,有一天猎狗独自散步。机会来了,它不断的弧形扑击,跃过猎狗头顶,猎狗一开始以为是挑衅,做出了防御和进攻的架势。但连续几回合后,它慢慢的明白了黄狐的用意,那是黄狐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了练习目标供他扑咬。猎狗很快学会了实战本领,但黄狐身上早已伤痕累累。

  战斗打响了,主人也就是贾排长带领部队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但却被前面的地雷拦住了去路。正无计可施,只见猎狗倏地冲向前去,要扫清道路。此时一直尾随而来的黄狐突然跃起把猎狗撞向一边,径直扑向地雷......贾排长流泪了......

  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一只狗竟能忍住嫉妒之火,并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夺去主人欢心的那只狗,尚且有此义举,何况人呢?

读后感的作文 篇9

  翻开《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我用心倾听梅子用她质朴柔美的文字诉说这凡尘间最平凡、最感人的故事……

  阅读这本书,我的心中充满感动和快乐。觉得周围的世界被蜜一样甜的阳光笼罩着,流露出款款温情。

  别人家房前砖上的两双绒拖鞋都被梅子收入心中。她用散发温情的笔触告诉我:用爱的双眼看看周围的一切,自己的心也会忧伤着别人的忧伤,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我听着她的碎碎细语,心中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存着一份憧憬,好像觉得凡尘间充满着小欢喜。我的心被她的'笔尖点化了,充斥着爱与包容。

  读到“仙人掌”童梦弟的故事时,我的心似乎也像被仙人掌扎了一般疼。在梅子笔下,童梦弟的经历十分艰苦,但她脸上始终如一的,是花开般的笑容。我为她的辛苦操劳而心痛,但又为她从没有丢失的笑容感到欣慰。梅子用她虽朴质但却震摄人心的文字抒写这个故事。我也要学习仙人掌的精神,面对干旱和酷暑难耐,也要学会笑看苦难,才能最终迎来雨露甘霖。

  有时我惊叹:为何梅子的心如此之细,凡尘间细细碎碎的事,都能被她文字织成的网一把收进去。后来我发现: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绵绵不断的各种情感。

  她对一朵朵茉莉花也心怀感动。炎夏里 ,是小小的茉莉花为她退去一身的燥热;于是她对它有种不舍的情分。梅子告诉我:它香得很像它自己。原本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可后来细细品味,才发现梅子以茉莉在告诉我做人的真谛。人如茉莉花一般,无论任何时候,在芜杂的世界上要始终做最本真的自己,不能丢了自己的一颗真心。我领悟到茉莉花骨子里的真谛。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使我心怀爱与包容,让我笑看苦难,令我保持纯真……

  梅子的笔下,有坚强的仙人掌、本真纯洁的茉莉花……这些花儿各有各的风骨。这世间,有许多人也像它们,让人充满感动与快乐。

  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我想说:对爱着你,惦记着你的人最重要。

读后感的作文 篇10

  安尼柯的同学中我最敬佩的是卡隆,他力大个高,当坏孩弗兰谛欺负驼背奈利时,他冲去只一拳,就把弗兰谛挂了。当胳膊残疾的克洛西受到坏孩弗兰谛欺负时,将墨水瓶砸坏孩弗兰谛,砸到走进教室老师的身上,老师喝:“谁?”大家吓呆了时,卡隆站了出来说:“是我砸的。”卡隆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如果有这么个哥哥多好啊!胆小的我就不会怕调皮的邻桌的欺负,在家里他会处处保护我,到外面玩就不会害怕!

  安尼柯的“父母来信”中我最喜欢的是“意大利”:祖国向你致敬,你培育伟人,我将永远敬仰!为了你的强大安宁,我愿奉献自己一切!甚至生命!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的故乡是温州,我要爱中国,我要爱故乡,永远永远!

  安尼柯的“每月故事”中每篇很精彩,但使我流泪最多的是《小抄写匠》,当我看到小孩裘里亚半夜起来偷偷地为爸爸抄书时,我流泪了,当我看到裘里亚因夜里抄书影响了学习成绩,而遭到爸爸责备时,我心酸了,最后当我看到爸爸明白了真相后,用双手颤抖地抱住裘里亚时,我哭了。对比裘里亚,我爸爸是警察,夜里经常值班,我不但没有想到他的劳累,却天天向爷爷奶奶告状说:“爸爸不陪我玩!”

  读《爱的教育》,去体验师生、父母、儿女、同学之爱吧!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作文12-29

读后感的作文09-23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09-26

高中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作文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初中作文12-06

读后感的作文[合集]09-23

读后感的作文【优秀】09-23

读后感的作文[荐]09-23

读后感的作文(精华)09-24

实用的读后感的作文09-24

读后感的作文(热门)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