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3-09-01 14:24: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后感(必备9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西游记读后感(必备9篇)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看的一本书,而且百看不厌。

  一天,我搬着一个凳子坐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本书,那便是《西游记》。我看这本书看得如醉如痴,仿佛沉迷在《西游记》的剧情里,满脑子都是书里的情节。妈妈正在扫地,见我看书看得竟这样痴迷,便放下手中的扫帚,凑上来看我看的是什么书,结果,妈妈也被《西游记》这本书吸引了,于是我便给妈妈简要介绍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人物。

  《西游记》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同心协力,一起克服了无数困难,降服了无数妖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它好动,调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它一路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打败妖魔,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但唐僧却有些看不清事实,被妖怪伪装成的善良表面所蒙蔽,责怪悟空杀了他们,念紧箍咒,甚至把它赶走,但它还是对唐僧非常忠心,一路保护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终于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猪八戒的本事比孙悟空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它有着一身毛病,好吃懒惰,爱占小便宜,怕困难,总是退缩,它相对来说小脑筋比较多,我很清晰记得有一集,某条河流结了冰,但这样马就不容易前行了,当大家都在困扰之时,猪八戒立即就说可以给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但在妖魔面前,担着保护师傅的重任之下,他也会扛起他那把九齿钉钯,勇敢的与妖魔作斗争。它就是这样,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虽然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所以令读者不但不觉得很讨厌它,还觉得它有几分可爱之处。

  沙和尚的本领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朴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好动调皮,也不象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他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总是挑着行李默默跟在身后,任劳任怨,憨厚和淳朴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师傅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鉴别能力差。虽然没有高强的武艺,但是却有很大的毅力,坚持不懈的一直向西走去,不被困难所抵挡,直到达到目标才肯罢休。在此之前绝不半途而废。

  我介绍完之后,妈妈问我:“既然你已经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那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从这部小说中能明白什么道理呢?”

  “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终于取到了真经让我们感觉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学习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要勇于承担敢于挑战。同时也要改掉生活学习中的小毛病,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保证在今后的求学道路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坚持下去,直至成功!”

  妈妈听后笑着对我说:“亚伟,你这次随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取到了真经————听了妈妈的夸奖,我高兴得笑了。我很喜欢这种亲子共读的方法,既可以看书,又可以交流。我和妈妈约定,有时间,我们还要亲子共读,一起享受快乐的阅读时光。

  西游记读后感 篇2

  活在当下,敢问路在何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不断的在冲击着我们的对人生的思考,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是不是想直接背起背包,给自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埋头苦干,不断地去充实自己,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和阅历,为将来的人生作铺垫。那到底怎么才是人生呢?怎么才是活得有意义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的问题。

  说起敢问路在何方,我们会想起《西游记》的主题曲。86版《西游记》,不知道陪伴多少人长大;它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是不可以抹去的记忆。西游记里我们总会忘不孙悟空。他是一个不怕自然艰辛,征服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抱打不平的英雄本色,以及追求自由,反对神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西游记》这部片成为老少都喜欢的电视剧。有多少年去了解过这部片的背后呢?在《西游记》的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的付出,背后的艰辛和困难有多少人能真正的体会到。25集电视剧拍摄6年,剧组也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部《西游记》链接一个时代的伤痕和荣耀,这不是娱乐曝光,这是一个艺术家的铮铮风骨和励志人生。

  前些日子看了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写的书的本书《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这是《西游记》总导演杨洁首部个人回忆录,讲述了她30年漫漫的西游路。当这本书出版时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公认。在这本书中,总导演杨洁就把拍摄《西游记》过程中的一生活的点滴都通过这一部回忆录的小说里,把它淋漓表现出来。短短的25集连续剧的《西游记》拍摄整整用了六年时间,这是个怎样的概念呢?这真的是不容易,六年时间才拍摄完成。是在1982年就开始动工拍摄的。回想起来,当年的年代,那时候的生活是有多么的艰辛,技术和设备的落后,需要的特效又是那么多。这些都是需要杨洁和团队去一一克服。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西游记作部小说中一百回。这也是总导演杨洁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西游记是我国的名著由随意去把它给换改,否则的话就会对我国名著一种的不尊敬。如果是把《西游记》一个一个回合的去拍摄,这就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这样拍摄的话会很辛苦,也许就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把一部历史巨作如何浓缩在20多集的电视剧里面。这也是导演的一个大难题。

  在书本中总导演杨洁提到。每次拍摄、特效和取景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面对着有限的设备和资金,想把特效表现出来,真的是很难,毕竟那时的拍摄机器也少的可怜,很多特效都无法一下子的合成,往往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弄。每去一个地方拍摄取景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交通条件也非常的差。我还记得她在书本中提到。拍摄花果山时,那时候是秋天,真的是要等到桃花开的时候才可以去拍,这样才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这《西游记拍》为什么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原因之一。还有后期的排版、制作,剪辑也花了很长的时间,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断的修改,最终确定以25集的为最终版本。用来6年时间拍摄,到现在也播放了30多年。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我不知道你们是否看过这本书,不知道你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在我的眼里看来,这不单单是一本书的问题,它反射出来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剧组为了拍摄《西游记》这部电视连续剧,剧组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把一部经典剧作把它完成。更何况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缺乏,还是如此的执着去完成一件事情,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学习的好榜样。

  作为年轻的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老了,错误引导自己,年轻就是力量,有梦就是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一面做久了就会发现自己做的是对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轻易的放弃。有可能就是你在往往坚持不住的下一刻,那是距离成功就差一步步之遥,只要自己熬过了哪一步,那就是成功了。所以活在当下,敢问路在何方?我们要给自己树立正确的态度,不要轻易的说放弃。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如果有人问我:从小到大伴你成长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想到诸如友谊、亲情、母爱……,这些人类美好的情感的确值得我们深深铭记,毕生珍藏。可我脑海中闪现出的却是一部令我久久难以忘怀的作品——《西游记》。

  回首自己走过的十三载春夏秋冬,我拜读过《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优秀著作,但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我自始至终都是《西游记》的忠实观众、铁杆粉丝,对它情有独钟,百看不厌。当然,它也没有让我失望,为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食粮和无穷的正能量。

  成长中,是孙悟空教会了我永不言弃。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书中关于他的故事数不胜数,如:“真假美猴王”,“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前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道路崎岖坎坷,困难重重叠叠,充满无数艰难险阻和不可预知的危险,可大圣退缩了吗?不,他才不会,因为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且看“真假美猴王”中,当他被六耳弥猴所顶替时,他始终没有抛弃任何一丝尚存的'希望,不断虔诚地向师父道歉,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月”,用诚心打动了师父;被妖怪捉住时,他总是直面困难,绞尽脑汁设法救师父,没有丝毫退却之意,最终以永不放弃的精神赢得了一场场胜利,成功经受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完美诠释了超越西天取经的现实意义,他让我明白了成功就是不放弃,再大的困难,只要咬咬牙,挺一挺,总会有办法解决,相信皇天终不会负有心人。

  成长中,是猪八戒教会了我宽容大度。在大家的印象中,猪八戒常常是一个带负面色彩的角色,因他除了贪吃就是能睡,无形中就给他戴上了一顶好吃懒做的帽子。且他油嘴滑舌,贪生怕死,碰到本领差、身板弱的妖怪就上,碰到“高大上”、实力强的妖怪就闪,就以上不敢恭维的表现和肥头大耳的不雅形象,也难怪被人们贬得一无是处,常拿出来当作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笑谈,连“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样的话语中都充满了鄙夷和不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难道八戒身上真的没有一处优点,我在自己的大脑硬盘中稍一搜索,便找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宽容大度,率真自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孙悟空让他一同打头阵,虽然他口中一百个不情愿,可心里却没有真正抱怨过,依然高高兴兴地和师兄冲锋陷阵。当被别人取笑捉弄寻开心时,他也只是笑呵呵地自我解嘲,我从他憨厚朴实的身上领悟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度量。

  成长中,是唐僧教会了我坚韧执着。师傅唐僧为了到西天取得真经,从东土大唐一直徒步走到雷音寺,这一走就是十几载,一路上荆棘遍地,险象迭生,可他没有怨天尤人,知难而退,反而以微笑和百倍的信心乐观地面对每天未知的挑战。试想如果是平常人会怎么做?没准才走一年就会打退堂鼓返回老地方。更不要说一路上的无数艰难险阻,就算是一条大河也会让他们望而却步。他用自己无声的行动有力地演绎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精神,只要认准一个目标,那就义无反顾的风雨兼程。

  成长中,是沙僧教会了我任劳任怨。在跋山涉水中,沙僧总是挑着沉重的担子殿后,从始至终都没立下过什么赫赫战功,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会挑挑担子,吓吓小妖。可我却发现了他寡言少语的外表下蕴含着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他总是身不离担,风雨无阻,用阳光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朝夕,在困难面前干劲十足,为师父效忠;为取经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总是把别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他让我懂得了人世间有一种大爱叫隐忍,无私付出却不求回报,吃亏有时亦是福啊!

  《西游记》让我在生活中多了一丝战胜困难的勇气;在学习中多了一份前行的力量。我要继续让这个精神支柱点燃梦想,照亮人生之路,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活出意义,活出精彩。

  《西游记》,我忠实的好伙伴,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西游记读后感 篇4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利用假期与学生共读一本书----《西游记》的契机,我开启了经典阅读之旅。已是20xx年年2月24日了,终究还是没有读完最后一页。大功虽未告成,但是阅读一本《西游记》,来一场心灵之旅读后感却已初步成型。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西游记》故事,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知晓要取得的真经,早已不是那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经书,但每一个人都可以侃侃而谈西游所记叙的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九九归真的精彩生命历程。

  一部《西游记》,一部成长史。最喜欢最佩服的孙悟空从顽石脱胎为猴继而变成了人,又从人历练成佛。一路走来他告诉我们“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道理。初读故事感觉这貌似一个喜剧,因为凡人世界教会了悟空人情世故,教会了悟空忠孝仁义,他终于不是那么与众不同格格不入,他终于成了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人。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悲剧,因为悟空学会了人情世故,学会了忠孝仁义,他再也不是那么格格不入野性十足,他终于还是脱却个性与神性,落入凡间和我们一样成为红尘滚滚中的俗人。

  悲剧也好,喜剧也好,值得庆幸的是,终于还是没有什么可以消磨他的嫉恶如仇、抱打不平的本性。

  还记得路阻观音禅院,悟空寻袈裟未果回到寺中,三藏劈头就问“袈裟如何”,悟空却是先问众僧“可曾有好茶饭与我师父吃?可曾有好草料喂马?”。还记得有多少次悟空因唐僧遇难而痛哭不已,又有多少次为救唐僧而屈尊求人,又有多少次欲救唐僧而深受委屈有苦难言……这一切的承受起初或许还是因为紧箍咒,但久而久之早已成为了习惯。天不怕地不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齐天大圣美猴王心中有了挂碍,棒下已不再无情,这也许就是他总遇到难以战胜的妖魔鬼怪的原因之一吧。(当然,作者是聪明的,孙悟空不是万能的,因为天地万物原本就是相生相克的,此乃其一;其二,可以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都不是对手,可见取经之路是何其难哉,同时也可窥见生性高傲急躁的悟空的改变与成长,要知道猴子原本是没有耐心的;其三,亦可看到作者对所谓神仙们的辛辣讽刺。)是喜?是悲?读者心中自有方寸。

  《西游记》传诵至今经历了无数的改编,借助了各种形式,如今日益兴盛的影视业更让它长演不衰。现代影视对于悟空深度的多面性开发挖掘,于我个人而言,完全是持赞同欣赏的态度,我觉得既然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也应该允许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西游梦。原著八十八回有一偈“道不须臾离,可离非道也”,今再狗尾续貂一句“经典不可逾,可逾非经典也”,而所谓的经典只是为大多数人所习惯而已。毕竟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人的思想是越来越进步开放的,对于某些问题的表达我们可能会比古人表达得更清楚,更全面,更高阶。因此只要是在原著内在精神的基础之上加以延伸、填充、挖掘都是可行的,这也是对这些古典财富批判性接受真正的传承。

  一部《西游记》,一部真经。真经的内涵自然而然融入了师徒每人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的生命历程中。师徒每走一步就是一页经书,真经就是这一路以来的修行。若非如此,如来为何不让观音或悟空或其他什么人直接把大乘佛法送往南赡部州?真经即修行。所以真正的成功不是最终得到了什么,而是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获得了什么。

  原著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真是振聋发聩:神师不慎即成怪狮,吾之为师者,当慎之又慎。凝结取经团队的除了那份共同坚守的信念之外,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那就是爱。信念是坚守自己,爱则是维系团队,所以无论是管理一个班级还是领导一个团队,爱是永远的规则。

  《西游记》最初的创作本意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那些就留给西学研究者去探讨吧),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后来人从中看到了什么。见此书本,读可释厄也!若读《西游记》厄仍不可释,岂不辜负了一本《西游记》好经典么?

  西游记读后感 篇5

  今天,我又重温了吴承恩的《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已经读过几次,但总是百读不厌。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不远万里、历经劫难,去到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在取经的途中,他们经历了凡人和仙人给他们“制造”的九九八十一难,但是唐僧一直非常坚定,即使就要丢掉了性命,也始终秉持他心中的信念,最后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在这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现在我是一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有了难题就去回避,那永远也学习不到真正的知识,只有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才能学好基础知识;等我以后走进社会,就更应该发扬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只有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积极地想办法战胜困难,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书中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正经的故事,书中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说唐僧吧,虽然他是一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但他有远大的志向,尽管西天路途遥远、妖魔鬼怪众多,他仍然朝着奋斗目标勇敢前进,终于克服千难万苦求得真经。

  孙悟空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他的火眼晶晶能够分辩妖怪的真假,他的如意金箍棒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屡立战功,为唐僧能够取得真经立下汗马功劳。

  猪八戒和沙僧的表现虽然没有孙悟空完美,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特别是猪八戒又贪吃又贪睡,遇到困难不敢面对,但是他们对待唐僧忠心耿耿,遇到妖怪时全力出战、毫不留情。

  读《西游记》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必须讲团结,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孙悟空在西天路上降妖除怪,“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是西天取经第一功臣,但如果没有猪八戒、沙和尚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配合,孙悟空捉妖也不会那么容易。唐僧虽然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求取真经也痴心不改,师徒四人始终互帮互助、互谅互解才取得了最终胜利。联想到我们三年级五班这个集体,有的`同学学习刻苦,有的同学性格开朗,有的同学兴趣广泛,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这些同学能够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就一定能够拾漏补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通过阅读《西游记》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团结的重要作用,俗话说:“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祝愿我们三级五班全体同学像一家人一样“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小朋友们,那你们觉得里面谁最厉害呢?你会选悟空吧?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会七十二变、能翻筋斗云、有降妖伏魔的本领,真让人佩服。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学他,他调皮捣蛋: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大闹龙宫;他不守规矩:偷吃人参果、几次要回花果山,要不是紧箍咒让他头痛难忍,要不是唐僧的教育提醒,他不会知错就改,更不会由从石缝里蹦出来的妖猴归正为名符其实的齐天大圣。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但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

  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孙悟空在一个山前去偷妖怪的宝葫芦,只见它摇身一变,化成一只小蚊子偷偷地钻进洞去,此时妖怪正在说话,看那孙悟空两只眼睛直盯着宝葫芦,试图接近宝葫芦,他一眼看见了旁边倒酒的小妖怪,偷偷一棍打死妖怪,化成他的模样盗走了此宝。

  那孙悟空可真能啊,而我却不如他,先别说智斗妖精吧,就连现在的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我都会撒娇地拉着爸爸得手,让爸爸帮我解决。

  况且孙悟空不光是这一次,每次都会智斗妖怪,救出师父和师弟。而我呢?和他完全境界不同,所遇困难不同,他会用全力去解救他的师傅,实在不行才会请求别人,我却光顾着玩,心里想我有老师、爸爸帮我,而他却一往直前,不怕困难。

  我以后一定要像他这样,遇到困难仔细思考,沉着冷静,不能半途而废,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 篇6

  最近很火的一条微博这么说道,“今天我去看了《大圣归来》,我的旁边有一个小女孩问她妈妈:”这个不是动画片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人来看啊?"他的妈妈答道:“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大圣归来啊,等啊等啊,就长大了。”是啊,《西游记》这部千古佳作,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稚年,陪伴着我们成长,从儿时的漫画本,86版电视剧《西游记》,到如今通过各种现代技术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已经可以读懂的原著,可谓一书百味。如今,在假期再次捧起《西游记》,又是另一番感受,内心的思绪与感触不禁涓涓而涌。

  《西游记》的情节引人入胜,塑造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而塑造的最为生动,传神的便是这灵石里蹦出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它上天入地,精通武艺,是无数读者崇拜和效仿的对象,孙悟空是吴承恩塑造的思想与个性的载体,而吴承恩极力渲染和铸造的孙悟空身上的精神与个性,也正是作者想引起人们的思考和传递的思想情感。

  孙悟空最先在花果山占山称王,取名“美猴王”,桀骜不驯的`他,去东海龙宫得到“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后被派去看守蟠桃,在看守蟠桃的时候,偷吃了蟠桃,还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惹怒了玉皇大帝,被天兵天将缉拿,可这小兵小卒,怎可捉得齐天大圣,最后是被太上老君捉拿回宫,却逃出炼丹炉,大闹天宫,弄得天宫人仰马翻。

  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个性,想必是每位读者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而吴承恩所在的社会,是一个生灵涂炭的社会,无数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日益激烈,而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是人民勇于反抗的精神寄托;让人们学会对现在的社会,制度的思考,不怕事,敢斗争,所谓王权富贵,深宫别院,亦不过是封建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罢了,在遇到不公,正义缺席之时,勇于抡起拳头,挑战权贵,维护公平与正义,这种反叛精神正是吴承恩想告诉人们的,也是吴承恩想让每位读者产生共鸣的。

  这桀骜不驯,胆敢大闹他玉皇大帝宫殿的孙悟空,为何最后还是被压入五指山,戴上紧箍咒,怀着碧血丹心护送唐僧西行取经呢?而这也是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想告诉人们的另一种精神——自我抑制与自我修炼。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回《三打白骨精》,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便生一记,变化为村姑和婆婆,却被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打伤了白骨精,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伤人,佛法难容,念咒逐走悟空。最后唐僧果中奸计,二师兄赶忙来到花果山请求大师兄帮忙,这本不愿西天取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不计前怨,立马下山,驱走妖魔,继续了西天取经的行程。另外,这曾经好酒好肉的美猴王,一路上也是不偷不抢,靠化斋求缘来果腹充饥。可见这大闹天宫的弼马温,在一路的磨难和师傅的教化下,学会了自我的修炼,学会了克制自己曾经狂妄不羁的个性。

  自我的修炼与个性的克制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孙悟空勇于反叛,无畏无惧,但这种个性不能肆无忌惮的释放,个性的展现必须在一种符合共同利益的制度下展现,同时,也离不开宗教和文化的约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在斗争中,正确地维护我们的利益,展现自我的个性,铸造一个成功的西天之路,取得人生的真经。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西游记》里的哲理丰富,这也是它竞引无数文人墨客反复品读的魅力,而塑造勇于反叛,敢于抵抗的个性,但也要学会自我修炼与克制,在修炼中塑造和完善自我的个性的精神,是我收益最深,感受最切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和发扬光大的品质!

  西游记读后感 篇7

  我曾经读过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其中有一部讲述了师徒四人为了求取真经,历经艰辛,最终排除万难,取回真经的故事,那就是《西游记》。《西游记》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些降妖除魔的画面。

  《西游记》中的人物也是各具特色的,形象丰满的。比如:唐僧,是菩萨心肠,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他对他的徒弟们要求很严格。他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唐僧这个人给我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孙行者又名孙悟空,孙悟空是个自然灵根孕育的石胎,他是一个顽皮机智的小猴子,他的武器虽然只有从耳朵里变出来的金箍棒,重三万六千斤,但它当年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他还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孙悟空神通广大,一路上降妖除魔,为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而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他“三打白骨精”的片段,更是精彩至极,让我回味无穷,至今任然记得。

  猪无能又名猪八戒,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他现在虽然是一只猪,可他曾经是天庭上赫赫有名的天蓬元帅。因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天蓬元帅垂涎于嫦娥仙子的美丽,所以想调戏她,但被王母娘娘发现了并把天蓬元帅贬下了凡间,投错了胎,阴阳差错的成了猪。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还会三十六变。使用的兵器是九

  齿钉钯。猪八戒虽然很懒很贪吃,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但他对他的师父很忠心,也很有趣,让人觉得可亲又可爱。

  沙悟净又名沙和尚,他曾经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了王母娘娘,又因触犯天条,被贬到凡间,在人间流沙河畔兴风作浪当妖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武艺高强,不畏强敌。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菩萨葫芦,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沙和尚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实人,脸上和下巴上,都“洒”满了胡子。虽然他不是唐僧所有徒弟之中最出众的.,但他很勤劳很能吃苦还很忠诚,而且唐僧非常喜欢他这个徒弟。

  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终达到西天取回真经。唐僧的徒弟也表现了鲜明的个性。唐僧菩萨心肠、没有坏心眼,是非不分,经常冤枉孙悟空。孙悟空机智灵活,对敌人嫉恶如仇,一心保护师父。猪八戒憨态可掬、懒惰贪吃、好耍小聪明。沙和尚忠诚老实、勤勤恳恳。

  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孙悟空是那种有坚定、彻底的斗争精神的人。他敢为崇高的理想牺牲、奋斗,他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艰苦斗争以及人类克服困难、勇于向前的精神。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猪八戒代表人性懒惰,意志不坚定,容易被诱惑的人,但却容易改错,心胸开阔,天真可爱。沙和尚的形象既体现了奴隶文化的本质特征,又代表了农耕文明背景下普通民众的基本性格特征。他的善良老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忠心耿耿,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僧,他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权贵对百姓的安抚,还有他的胆小和善良,毅力和敢于舍身求法的精神。

  《西游记》中写孙悟空的较多,作者也是希望用它来让我们学习他的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可能也希望将来好人多一点,坏人少一点,乐观的人多一点,悲伤的人少一点,努力的人多一点,放弃的人少一点,勤奋的人多一点,懒惰的人少一点。从孙悟空的身上,让我知道了,对待生活要乐观,面对困难要解决。总之,通过《西游记》这本书,我知道了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人都有缺点,但要努力去改正,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 篇8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我阅读过许许多多有趣的书,比如:漫画书啦,故事书啦,名著啦……但是,最令我喜欢的书是一部经典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西游记》是一部绚丽多彩的神魔小说,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群众喜爱的一部。此书的主人公是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师徒四人。主要讲师徒四人从大唐出发,前往西天取真经。在这次艰难的路途中,他们经历了各种可怕阴险的妖魔鬼怪,那些妖魔鬼怪听说吃了唐僧嫩滑的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一心想要吃了唐僧,便策划出数不胜数的圈套让唐僧往里钻,可是那些妖魔鬼怪的诡计没能得逞,因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见到妖魔鬼怪没有惊慌失措、惶惶不安,而是从容不迫的想妙招对付妖魔鬼怪,把妖魔鬼怪打的魂飞魄散,齐心协力保护了唐僧。师徒四人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在西天取经的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他们终于能够如愿以偿,取得了宝贵的.真经。这本书的故事热闹非凡,将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西游记》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滑稽搞笑的语言,塑造了一座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如梦境般优美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这些人物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有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不屈不挠的唐僧;有天资聪敏、机智灵活、火眼金睛、疾恶如仇、聪明大胆的孙悟空;有憨态可掬、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耍小聪明的猪八戒;有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的沙僧。

  在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之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着无穷无尽的强大的本领,所谓是‘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但是也有个爱听恭维话的缺点,喜欢别人阿谀奉承、拍马屁。他机智勇敢又幽默诙谐。而他最闪烁的特点就是敢战斗,在‘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中,他大胆地与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战斗,唱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当唐僧人妖不分,被欺骗的时候,是他用火眼金睛,将妖魔鬼怪打的烟消云散、跪地求饶,绝不放过一个妖魔鬼怪。这就是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孙悟空,他是一个光彩夺目、名副其实的神话英雄。

  我还喜欢猪八戒,虽然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差了十万八千里,也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是他憨态可掬,浑身力气,也与孙悟空一样,能无谓地与妖魔鬼怪斗争。但他浑身也布满了毛病: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知难而退,还经常打退堂鼓,心中老惦记着美女;他有时也爱撒谎,可笨嘴拙腮的说不圆;有时还想挑拨离间,想让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自己却幸灾乐祸;他甚至还藏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从不让别人发现。虽然他的毛病不计其数,但他却让人们感到真实可爱、憨态可掬,让人们无比的喜欢。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也让我有了很深得感悟: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途中,那种执着、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精神,令人敬佩、羡慕。我想:而我们却恰好缺少这种难能可贵的宝贵精神。我们总是在遇到困难的时时,打退堂鼓、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想到这里,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羞愧地低下头来,又左思右想:为什么我不能和他们一样,拥有这种难得可贵的精神呢?为什么我做事情不能坚持到底呢?是啊,我们都应该拥有坚持不解、持之以恒的精神,因为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就是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任何事只要努力了,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成功了,因为,我们有努力做到极点。

  每当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心情,它总是能勉励着我:做事不要讲究成功与失败,只要努力了就好,但也不能半途而废,要做到坚持不懈。如同歌德说的“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让我们一同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吧,一同看《西游记》这部五光十色的神魔小说吧!

  西游记读后感 篇9

  如果说,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来的孙悟空是桀骜不驯,心中充满魔性的,那么,在打死了“假美猴王”——六耳猕猴之后,他开始变得恭谨温顺起来,心中的佛性逐渐压倒了魔性。再读《西游记》,我心中渐渐有了明悟。

  西行路上,孙悟空一路保护着师傅,然而在他的心中,还是有怨气的,他渴望师傅理解他,他渴望有更多的自由。可师父总是认为他“是错的”是滥杀无辜,这让孙悟空很生气很不满。在路途中遇到强盗打劫,孙悟空心中的魔性爆发了,打死了两人,被唐僧责怪并赶走。孙悟空觉得师父不可理喻,就到南海观世音处诉苦,说师傅不理解他,他这是为了保护师傅。这时,沙僧因为六耳猕猴冒充的事情来南海观音处,正巧碰上了孙悟空。当孙悟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就去找六耳猕猴大战了三百回合。然而,六耳猕猴法术高强,孙悟空现有的本领跟他不分伯仲。为了分出真假,他们去见了南海观世音,天庭玉帝,地府阎罗王,地府地藏王,可谁都分辨不出真假。最后是西天如来道出六耳猕猴真身,并用金钵盂罩住才辨别出来。

  六耳猕猴有着厉害的法术,有着自由的生活,为什么他不过自己无拘无束的妖怪生活,要冒充孙悟空去西天取经呢?因为这是如来给孙悟空的考验,如果孙悟空没能经受得了这次考验,打掉心中的魔性,那么西行的重点,是另一只猴子成为“斗战胜佛”。

  幸亏没有“如果”。性格顽劣的孙悟空在打死了六耳猕猴之后,大彻大悟了。他突然明白,原来他保护唐僧的西行之路,不仅仅是唐僧的取经之路,更是他自身战胜魔性的成佛之路。那高高举起的一棒,孙悟空打死的是六耳猕猴,更是打掉了心中的魔性。从此,他的心中有了佛,他知道要认真去取经,知道要尊师重道,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掩卷深思。西行路上,孙悟空在和各种各样的妖怪斗争同时,何尝不是在和自己心中的魔性做斗争?胜利不仅仅是打败看得到的敌人,更重要的.是打败看不到的敌人——心中的魔性。只有坚定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战胜心魔,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

  从小时候起,我就是一个特别容易放弃理想的人,如同心中有着魔性一般。妈妈让我学中国舞,我坚持了3年,放弃了;让我学画画,我坚持了2年,就搁浅了;让我学羽毛球,我断断续续坚持学了2年,又辜负了她的期待……我从来没有战胜心魔,而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记得刚开始接触钢琴,我对钢琴抱着浓厚的兴趣,每天几乎都会坐在钢琴前练上一小时,那时候,我常常想:我要一直学下去,就可以成为像朗朗一样伟大的艺术家。我学会了一首曲子,妈妈会夸我弹得很好听,很优美。那时,我总是很开心,想要学会更多曲子,得到更多夸奖。

  可是琴声再是美妙,也有审美疲劳的时候,妈妈的夸奖再好再多,也有听厌的时候。我眼中已经对钢琴丢失了兴趣,对乐曲再也提不起兴趣,读后感m魔性在我的心中慢慢萌芽。每次妈妈硬拉我练习,我坐在钢琴前就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琴键,心中只有不停地埋怨:钢琴怎么这么难呀?都不会,好烦,不想练……练琴好枯燥哦,我头都大了……每次这个时候,强大的心魔就会跳出来:反正离交作业还有好多天,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再练吧。然而“明日复明日”,心中有魔性的人一旦给自己找到了借口,永远会在偷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那时开始,我再也没有能上交一次完美的作业了。放弃了学琴,钢琴又成了摆设。

  今天读着《西游记》,读到孙悟空挥起一棒,打掉了心魔,从此专心取经,我多么想“见贤思齐”啊。我和孙悟空一样都有自己的心魔,我也要举起理想的棒子,打掉心中的魔性,向着未来进发。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05-08

西游记读后感05-07

[精选]《西游记》读后感07-07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07-06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07-12

(经典)西游记读后感07-20

[经典]《西游记》读后感07-20

(经典)西游记读后感07-26

(经典)《西游记》读后感07-27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