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国演义读后感

时间:2023-07-28 11:15: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选【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选【1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中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三国时期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不同的人物有一代枭雄曹操,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超群的关羽,性格耿直粗中有细的.张飞。诸葛亮他不但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还有胸怀坦荡的大智慧。他是三国的风云人物。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诸葛亮用智慧骗取了曹操10万支箭。以自己的智慧使周瑜一心一意的佩服。我最不喜欢的人是?周瑜,因为他总是嫉妒别人的才能。

  从《三国演义》中我明白了,对待朋友要忠诚,做事不能有勇谋做什么都要比别人更努力。

三国演义读后感2

  我奶奶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我找到了三国演义,读了一会,我发现很有意思,我说我想买这本书。奶奶说好啊。

  我到家开始看三国演义,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我喜欢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十天做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我只需三天。诸葛亮让鲁肃借自己二十条船和几百个稻草人,第一天和第二天诸葛亮什么都没有干。第三天晚上诸葛亮请鲁肃到船里喝酒,诸葛亮让船只划向曹军的营寨,因为有大雾所以曹操让士兵们放箭。最后稻草人上射满了箭。诸葛亮让船只掉头回营,一查足足有十万支箭。

  我非常喜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读后感3

  哇!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这可是以少胜多的一仗啊!袁绍领兵七十万攻打曹操,而曹操仅用了十万兵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官渡。袁绍的.谋事许攸向袁绍献计攻打许昌,而被误解为曹操派来的奸细,许攸投奔了曹操。许攸向曹操献计攻打袁绍的粮草储备地乌巢,曹操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袁绍乱了阵脚,谋事郭图与大将张

三国演义读后感4

  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觉得里面的内容非常精彩。

  里面的人物有智谋惊人的诸葛亮;英勇无比的张飞;智勇双全的瑜;奸诈狡猾的曹操;义气深重的关羽。精彩的故事有赤壁之战,讲述的是孙刘联合军,借东风火烧曹军连环船,那场面是非常激烈呀!还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在八路大军的.亲眼目睹下,刘关张三人合战吕布,一共战了100回合,八路大军都吓呆了!证明这场大战的确很精彩。魏蜀吴之间还展开了许多场精彩的战征我就不一一讲了。

  我觉得这种书籍很适合我们看,希望大家多看看!

三国演义读后感5

  我最喜欢的故事,莫过于《三国演义》了。暑假期间,我再一次阅读了宁波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

  诸葛亮是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他的智慧无人能及,他胸有成竹的.气质总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温酒斩华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许许多多经典的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

  三国是指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占领自我的地盘,互相征战对抗,这段历史中的勇不可挡的大将不计其数,聪慧绝顶的智者更是数不胜数。

  虽然爸爸说我此刻还不能透彻的读懂这本书,可是仍挡不住我喜欢它。我想,等我长大了读这本《三国演义》,也许就能真正领悟吧,不管怎样说,喜欢就是喜欢,跟年龄没有关系。

三国演义读后感6

  自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就一起走向了投军之路,他们一路上惊惊险险,幸好三兄弟齐心协力,打了不少胜仗。可是他们也有兵败的时候,因为他们缺少一个军师。刘备从水镜先生那儿得知:得到卧龙凤雏先生二者之一就可以安定天下。于是刘备三顾草庐。最终请来了卧龙先生,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因为他的.得力相助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后来他们都死了,但是他们很勇猛,但是他们的后代都是昏君,在这本小说中,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以大局为重,就算心中又恨,也要等待时机。

三国演义读后感7

  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的好。

  书中,有多疑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谦虚的刘备,勇敢的张飞……从桃园三结义到三气周瑜到三国归晋中,有着很多战争故事。

  张飞,他开始脾气还好,可是,一听说关羽被孙权杀了,脾气就暴躁的不得了,总是殴打士兵,结果被他的手下害死了。三国里,我比较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有勇有谋,曹操就是中过他“火烧赤壁”这个计谋,把曹操的军队烧得一塌糊涂。所以,我最佩服他。

  像这样有计谋的大将,其他国家也有很多,比如吴国有:鲁肃、周瑜……魏国有:曹洪、贾诩、司马懿……

  《三国演义》读过后,使我受益匪浅,它真不愧是我的良师益友。

三国演义读后感8

  我很爱看书,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亲密的伙伴,书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

  今天,我就介绍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第一回至第十回,讲的是三国未成立,天下四分五裂盗贼蜂起。第二阶段是从第十回至第二十二回,讲的`是三国基本形成,吴、蜀、魏、蜀国掌管者分别是:孙权(吴)、刘备(蜀)、曹操(魏)。第三阶段是从第二十三回至第三十六回,讲的是三国完全形成,最后,三国归晋,由司马炎掌管。

三国演义读后感9

  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对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一些人物印象深刻。关羽,字云长,死的时候惟独58岁,立过战功: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劈颜良,斩文丑,温酒斩华雄等战功,应为,失去了荆州,连自己的命都没了,我们以后做事千万别大意。张飞,字翼德,死的.时侯惟独55岁,立过战功:智擒严颜等,性格太暴躁,就是因为这个性格,才死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不要太暴躁。

  赵云,字子龙,死的时侯惟独60岁,性格很讲义气,当年在长板桥七进七出,杀了2名魏国大将,因为得了重病死了。虽然这只是小说,但我会记住这段永恒的经典。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三国演义让我们走进演义中的三国吧!

  三国顾名思义就是三个国家了,演义就是打仗,三个国家打仗。

  由刘邦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四百年后开始衰落。

  要我说就是:

  由刘邦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四百年后终于开始衰落。

  三英豪桃园结义就跟贾家楼结义一样都是英雄豪杰,只是数量不同,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曹操建立的魏国、刘备建立的蜀国、和孙权建立的吴国。

  总结我觉得读这本书最好的就是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还学会了好多的著名故事还知道好多的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汉室衰败,奸贼乱出,天子无能。

  李傕郭汜二人,被杨彪等人用离间计,互相残杀,最后二贼纷纷起兵造反,杨奉董承来救驾,二贼也是一路紧逼。后有曹操来助,方解一时之急。孙坚之子孙策欲承其父之遗志,发展大业。吕布取得徐州后,将刘备逐出徐州,而后刘备便投靠曹操。

  有诗叹曰:“天子懦弱奸邪起,气色凋零万贼狂。看到两京遭难处,铁人无泪也恓惶。”

  曹孟德之宏图大志将实现,汉帝颓废无能,如何治国,如何平乱,如何兴复?

  此时汉朝,气数将尽,新主何在?汉室兴复,何日可期?天下三分,是为必然。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自从我读了三国演义,我的内心就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武侠心。

  我被关公的忠义所佩服。临死都不向吴国投降;我被关公的勇敢所佩服,单刀赴会、刮骨疗伤都是他的杰作。我被刘备的`仁德所佩服。若不是因为他的仁慈蜀将怎么会怎么忠诚的跟随他。我被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佩服。知天文、识地理、知人才是他的能力,收姜维、收孟获、赤壁之战是他的传奇。

  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比诸葛亮还聪明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我感觉通过刘备一行的遭遇与经历,将汉王朝的鱼目混杂、农民的'贫苦艰辛、正义之士的报国无门初步显现。我仔细阅读有关刘备、关羽、张飞的描述,试着分析三兄弟的性格特征。

  我还有一些好的词句:乌烟瘴气、势如破竹、仪表堂堂、兴致勃勃、爱戴、富庶

  句子:起义者头上都扎起黄布,参加者四五十万人,其声势浩大,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刘备在平原县,利用当地富庶条件,整顿兵马,积存钱粮,扩大力量,开创基业。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感觉这本书挺好。我认为书里边有些著名战争的失败都是因为一个词:骄傲。

  曹操和刘备、孙权的赤壁之战,曹操应该拥有绝对的.胜利,但是曹操因为自己打的胜仗太多了,所以他高傲,结果被诸葛亮和周瑜来了一个火烧连营,百万大军顿时被烧得抱头鼠窜,片甲不留,鸡飞狗跳,狼狈不堪。关羽大意失荆州,吕蒙假装病倒,让一个既没有名望又非常懂得兵法的人攻打荆州,因为关羽高傲,结果关羽大败,既丢了荆州,又搭了性命。

  所以奉劝大家:不能骄傲,骄兵必败。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的经历…书中的'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三国归晋,读来无不使人不忍释卷,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的,同时三国的明争暗斗也从这里拉开序幕…在三国武将如林、谋士如雨,我最看重一个人——曹操…虽说诸葛亮用计出神入化,不过他没有曹操豪迈的诗情,也没有曹操严明的军纪,更没有曹操作战时的狠、勇猛…曹操兵多粮足,大名威震江东,可谓谈得上豪杰也…所以说曹操乃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曹操虽未能一统天下,但也在群雄中争得一席之地…我如果生在那时,一定和他结交,并和他豪饮美酒,笑看天下英雄,畅谈统一中原的霸业,给他出谋划策,那就太痛快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 三国演义》 读后感04-11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8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05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21

《三国演义》 读后感02-04

《 三国演义》读后感12-13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8

三国演义读后感08-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8-02

《三国演义》读后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