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时间:2023-04-09 09:06: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是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著写的,读完整本书不由得感到教育的重要性。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着实让人感到身为教师,身为人母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真是任重而道远啊,让我深深地感到习惯的养成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道理!虽然这本书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的,也是针对家长来写的,但是它对于我们教师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培养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国的古话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含义之一就是从儿时的习惯可以推测未来,好习惯能够造就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如果单从表面来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就失败在不良习惯上。拿破仑·希尔说: “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说明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抽象地讲: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由此看来,习惯决定着命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关系着他们一生。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练习和强化。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最平凡的点点滴滴做起。而抓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所以作为一个低年级的老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更是显得犹为重要。这本书从多方面对养成教育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书中有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内容,途径及方法,有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培训,篇末还附以养成教育内容序列化方案。其中一些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非常具有实用性。比如:“孩子写作业马虎怎么办”“孩子浪费东西怎么办”“孩子任性怎么办”“孩子学习不专心怎么办”“孩子有不良的卫生习惯怎么办”“孩子缺乏创新习惯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刚好就是我们平时在议论的学生常有的不良习惯,书中提到的实例以及解决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人受益终身!

  面对孩子,我们应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正确,首先老师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家长和老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对学生的教育。教育无小节。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教师应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育的方法种种,在这本书中可谓包罗万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训练法、言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等等。书中的理论需要与我的实践相磨合,书中的方法需要借鉴并因生而宜作改动,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2

  转眼间,自己的孩子也即将接受正式的集体教育了,且不说三月份开始孩子会在幼儿园里学到些什么,但除了知识外就自己在生活的朝夕相处中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些什么,也是我们这些80后父母、教师应该深深思考的,所以,借助假期带孩子忙里抽闲的工夫,我读完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若以一句话概述本书精髓,那就是:好习惯让人受用一生。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人从幼年期就应当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其核心就是养成教育。书中提出了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与大量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这无疑能为处于困惑之中的教师和家长指点迷津。

  作者认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项复杂而又具体的工作,因此要循序渐进,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这三者要相结合、相一致,不可顾此失彼。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综合多种教育方法经过反复地训练才能形成,作者介绍了言教法、身教法、境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正强法、负强法、制约法、评价法、活动法等十多种养成教育方法,分析了如何培养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思维习惯。最值得我思考与操作的有以下几点:

  (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作者提倡“养成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他认为养成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养成坏的习惯则是贻害无穷,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较好的基础。同时他也认为教育的结果不能仅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思想深处发生重大的'变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学生,抓住培养学生习惯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对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说教,讲太多空洞的道理不仅无效,更会让他们感到厌倦,老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学生们一起制定出适当的行为规范,最好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商量制定出规则,老师只起一个指导的作用,但规范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

  (2)各种教育途径必须相一致

  我们都学过哲学,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烂熟于心。当各部分之间互相配合协调,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作用。就好比踢足球,每个人都只关心个人的得分,而不顾整体团队的优化配合,这个球队必输无疑。其实,教育也是这样,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合力,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争取做到家校双方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要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让学生从中受益。

  (3)训练是形成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作者认为,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长期、反复的训练,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训练可以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人的这种生理机制决定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切不能“前紧后松”,有些学生的坏习惯一时很难得以矫正,即使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也要相信学生的坏习惯一定能得到矫正。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帮助学生,看了该书,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育人理念,如“破窗效应”等,而且又一次让我好好的审视自己,督促自己不断翻阅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将所学好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3

  自打上了大学后,每天都被各种有的没的活动或被观众充斥着我的大学生活,我就再没有像高中那样拾起一本书在某个角落细细品味的习惯,总感觉生活上缺少了什么,直到老师用作业的形式要求我们看书,我才又重新奔返在图书馆里,捧起那久违的书本,开始在书海里遨游的生活,弥补我空虚的心灵。

  这次我读的是一本既和教育学有关也和心理学专业课有关的书—《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一共有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条不絮地向我们讲述不一样的内容,环环相扣,让人看的过程中深思,联系,受益匪浅。

  书本的第一章就向我们强调了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素质的重要性。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要目标这四个方面拉开本书的序幕。

  第二章引古据今,概述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习惯的思想、论述的研究。

  第三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当前少年儿童的一些主要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第五章讲到了习惯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

  第六章:习惯养成要符合自身特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七章,环境对习惯的重要性。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八第九章为结论章,论述了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和习惯与发展的四队关系。

  第十章为实践建议篇,也是我最喜欢的几章。详细了向我们讲述了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与矫正的12个方法,感觉都很实用和切合实际。

  第十一章,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17条建议值得父母们好好接纳。

  第十二章,是与我们教育学最密切相关的一章,因为它列出了给教师的11条建议,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公正、不要忽略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学会互相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营造良好的环境等等。

  第十三章和十四章则是从社会环境方面进行讨论和小结。全书完。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爱去培养才能健长。习惯的重要性是巨大的,习惯是人格特质所体现出来的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它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进步的动力源泉,不良习惯会禁锢人的进步,甚至使其受害一生。所以儿童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拓展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出色人。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而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本书中对每一个观点都会列举适当的例子说明,使文章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变得更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想我的`外甥,今年5岁了,因为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他玩,所以一有空跟他玩的时候为了使他开心,父母们都会尽满足他的要求,尽管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好的,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对他的纵容和娇惯使得孩子现在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稍有点不满意就会发脾气,让人很是头疼。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中爱每一个孩子,也要从自身做好榜样作用,保持言行的一致性,奖罚分明,和孩子打成一片也要树立该有的威信。

  尽管本专业以后出来当老师的几率不大,但这本书李给老师的建议也让为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比如说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们有时候出的一些在你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错误行为或许只是出于一种童真的爱心。我还记得去年三下乡在一所小学支教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居然在一棵树木旁边小便,我很生气,走上去跟他说:“你怎么能够随便小便呢?”小男孩听后疑惑地看着我:“姐姐,我只是想给小树一点有营养的水,让它可以更健康地成长起来···”听完,我就呆住了,原来他只是出于一种爱心,而我却···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沟通,让心灵靠得更近!

  以爱为素材,用心去编写,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4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觉得这是一本给众多人的思想久远而深刻影响的一本好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著作为我们任何年纪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粮,是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的一部好书。闲暇时拜读孙老师的著作,既能增加趣味,又能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还会大大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朱永新老师说:“云晓是一个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而我们通过阅读他的作品,在走进孙云晓世界的同时,也走了儿童世界。”我相信,有这样一本好书,它会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加懂得我们教育人生的价值,认真阅读,一定会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孙老师的这一名著会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会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读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使我更加体会到了书的魅力。孙老师的这部著作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带着我在各个章节中去明白育人的哲理。当你孤寂、彷徨时,孙云晓老师的这本书绝不失为一剂良药,读上一两节足以怡情。当你面对你的学生的顽皮、淘气,对他们束手无策,感觉你独处冰山雪岭,你读上两个章节,兴许会使你感到暖暖春意。读孙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会教你领略教育人生的真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为了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我们要特别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指导帮助家长,使家长向学校的教育观念靠拢。

  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据专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为此,我们一方面告诉孩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耐心和信心很重要,鼓励孩子告别不良行为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注重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必须靠教师做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真正的教育不是单凭说教,而是靠训练。没有强化训练就养不成习惯。比如说要培养孩子认真写字的习惯,每次安排写字都要检查孩子写字的姿势是否正确,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孙老师用了七个章节精辟论述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一主题。他以一个作家的细腻和敏锐,以一个文人的独立思维,去深入地观察相关的问题,去观察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他的文章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极具文学性和人文性。他的这一著作对我们做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反复细读和品味的价值。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第四章做人的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说“‘做人’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内的概念,更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词语。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长期以来,‘做人’似乎总是停留在纯粹的`道德范畴,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概念。”文中提到:“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离不开四块基石,即真诚待人(爱心),诚实守信(诚信),认真负责(责任心),自信自强(自信)。”这里的第一块基石就是爱心。我们知道:爱,那是真正的智慧,没有对人纯洁的爱,没有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最起码的人间温情,也就没有了生活,世界也就没有阳光。读孙老师的这一名著,使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也必须是爱的使者,让悲悯与同情成为我们的生命情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使下一代拥有以生命尊严为基础的价值观,拥有美好心灵,使整个社会真正地实现和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以良好的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形成健康的人格。还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人能够获得精神的愉快,同时,生命的意义也在于人对社会的作用。”读孙云晓老师的著作正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把从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去勾画自己的教育人生。为自己所热爱的教育这一神圣事业付出血汗并甘之如饴,我认为,那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读书真好,即学即用,如获至宝,相信我会将这本书长伴左右,因为书中的理论需要与我的实践相磨合,因为书中的方法需要借鉴并因生而宜作改动,因为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因为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

  今年的寒假是我过得最充实的一个寒假,在这个寒假中,我除了辅导儿子功课、干点家务外,我还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本书——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的系统著作,科学,严谨,新颖,实用,并附有养成教育的序列细目表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而也适合我们小学教师作为教学工作参考书来阅读。整本书是由八个章节组成: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三、养成教育的途径;

  四、养成教育的方法;

  五、道德习惯的养成;

  六、学习习惯的养成;

  七、生活习惯的养成;

  八、思维习惯的养成。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书中不少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收益非浅。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着实让人感到身为教师的我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真是任重道远啊。让我深深地懂得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的道理。

  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样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真知灼见: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人、成功的重要性。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对习惯作了极好的比喻,他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至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作为重点看了好多遍,我所任教的班上也有学习磨蹭的孩子,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写作业马马虎虎的学生也不少,特别是我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磨蹭的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不算多,但总要做了三四个小时,一个作文,至少得写上两三个小时,要是没人守在身边,整整一天也不算多。而文中介绍了防止和克服磨蹭的坏习惯的方法让我如获至宝。

  1、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2、让磨蹭付出代价;

  3、把作业当考试;

  4、发挥小闹钟的作用;

  5、节约时间归自己;

  6、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7、家长要起模范作用;

  通过读此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一旦形成,当然是好习惯,那会终生受益。通过本书我们知道了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自然的。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最重要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用研究去观察,用脑子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那么他们一定能够事半功倍,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真是一本好书,这本书是关鸿羽教授积20年科研与经验写成的,价值甚高,值得称道,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一品再品!书中提到的种种妙招都使我忍不住有在我的学生身上试试的冲动。是呀,读书真好,即学即用,如获至宝。教育的方法种种,在这本书中可谓包罗万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训练法、言教法、时间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等。相信我会将这本书长伴左右,因为书中的理论需要与我的实践相摩登,因为书中的方法需要借鉴,因为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因为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真是让人终身受益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06-18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03-17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3篇07-05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精选10篇)03-28

培养孩子习惯的心得11-24

心理素质教育与行为习惯能力的培养论文04-19

如何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12-12

课堂培养学生习惯的教学心得03-27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