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3-03-11 08:36:5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7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7篇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篇1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书,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原因有很多,最大的恐怕还是懒惰吧。这个暑假,在儿子的影响下,我终于耐心地读完了整本书,还做了两万多字的摘录。掩卷沉思,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在书中,老卡尔向我们叙述了自己是如何把一个智商平平,甚至还有些痴呆的儿子教育成一个天才的。因为他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有限。”而爱尔维修也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想这些观点足以让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满怀信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因为你的孩子同样可以成功。但是,卡尔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肯定有他独到的地方。这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母亲的地位不可替代

  卡尔说:“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从我有限的知识来看,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这让我想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不辞辛劳地把家搬迁了三次,直到搬至一所学校旁边才住下。()而我最近也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纷纷西飞的韩国“野天鹅”》,讲述了韩国的妈妈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远赴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语国家,沉溺于子女的教育之中,而那些孩子也确实学有所成。当然这些都只是大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言传身教,作为母亲,在关注孩子健康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孩子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

  卡尔还说:“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做,这种做法有失天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重担。

  二、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首先是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也曾错误的以为,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事就积极地满足他(或她),而一旦孩子失去了兴趣,我们也就不再去坚持,美其名曰:要遵循孩子的兴趣嘛。其实不然,老卡尔所说的是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也就是说这兴趣也许是孩子本身就有的,但要知道孩子毕竟年幼,他(或她)又怎能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对自己的将来有用的呢。这就需要家长在旁边进行指点和帮助,在孩子兴趣不大的情况下唤起他(或她)的'兴趣,从而最终成为自己的兴趣。

  比如在孩子的兴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不过应特别注意书的选择,一个人喜好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读的是什么书,而且幼年时期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那么,假如孩子没有读书的兴趣,我们就让他去了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唤起孩子读书的兴趣。老卡尔是这样做的:孩子们最喜欢听人讲故事,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我发现讲故事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而且能够成为引导孩子看更多书的桥梁。我在讲故事的时候,总是绘声绘色,运用夸张的表情、形象生动的语言,并辅之以变幻不定的手势,甚至有时候站起来模仿故事人物的身形以不断推动情节发展。儿子听得如痴如醉,常常也禁不住跟着我手舞足蹈。但我总是讲到最有趣的地方就打住,并告诉儿子这个故事在哪本书中,鼓励他在阅读中寻找乐趣。

  所以说,小卡尔爱读书的兴趣就是这样被激发的,而我们需要为孩子做的就是像老卡尔那样,使出浑身的解数让孩子对某事产生巨大的兴趣,特别是读书的兴趣,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三、讲故事的方法最有效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无疑是最有效的。因为孩子年龄小的特点,对故事也就情有独钟,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他们都是最安静的时候,小眼睛睁得大大的,就连平时最忙碌的小手也停下来了,有时你稍微有所停顿,他可能马上就催着你往下讲,那股认真劲儿无懈可击。因此,老卡尔建议我们在教孩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时,不要进行空洞地说教,可以编故事说给孩子听,让他们在故事的情境中明确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从而学会做人、做事,形成美好的心灵,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也就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篇2

  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位教师看一本书,并写下读书体会。对于我来说此刻难得会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变的越来越浮躁,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往往变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假期正好久别的女儿回到了身边,于是想到了看一本对儿童教学的书,能吸取一些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能完成了任务。于是在网上搜索,看到一本叫《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书的体会。

  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我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我自我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儿,虽然此刻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资料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书中的第九章《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让我感触最深,一向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留意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我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就应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边读这本书边对照自我教育学生的过程和方法,感受颇深。夏曦尊说:教育不是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觉得教育学生,教育自我的`孩子就应给像老卡尔教育孩子那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给孩子最博大的爱,用智慧和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第九章中描述的老卡尔并不是一味的严厉,让我感受更多的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教育方法,而严与爱不一样尺度的把握。在假期带女儿的这段时间里自我就有这样的感受。

  刚把女儿从丈母娘家接回来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让我感到职责很重大重,女儿跟自我已经快3年没有生活在一齐了,很多时候在想自我亏欠女儿的太多了。长辈的教育跟父母的教育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担心女儿此刻是不是已经有了很多坏习惯。因此在开始的几天自我都十分严格的按照自我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女儿的行为,几天以后我感觉到女儿都不敢正眼应对自我,跟我讲话的时候都不敢用眼睛看我。而接下来正遇上春节的几天我就妥协了,什么事情都放任着她,结果所有的问题又开始暴露起来了,变的娇气任性一不开心就嚎啕大哭,大人们都要围着她转由着她就开心了。在春节过后我开始尝试自我独立跟女儿相处,跟老婆商量要渐渐的培养她自我的独立性,她自我能完成的事都要她自我独立完成,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该表扬的时候表扬,渐渐的感觉在很多时候她自我也愿意理解这一切,也变得更加懂事了。

  当我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时,对怎样从爱出发去教育孩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是不一样的,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并付出真心地关心和爱护,用自身去影响他们,这才是教育和爱的本质所在!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篇3

  一个偶然的机会,向同事借来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读完序,翻翻目录,便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和其他教育类书籍刻板枯燥的文字不同,该书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正如作者在原书说明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琐碎,但我会尽力让大家看得生动有趣,使诸位既获教益又不嫌烦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它是19世纪的产物,但绝大多数的教育理念至今看来也是很正确甚至“时髦”的——其实它所蕴涵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谛。

  他说:“我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只是想让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仅此而已。”“我认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所以全身心深爱儿子的他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时刻夸奖孩子妙处的同时,从不随便地过多地表扬、惯坏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专心致志、敏捷灵巧、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当孩子的“恶习”出现苗头时,他会用巧妙的方法杜绝。在用科学方法培养儿子智力的同时,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个父亲,他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点点滴滴,时刻注意其言行举止,并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我想,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教师,都会有着特别的收获和启示。

  就是因为这本书,让我更好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除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之外,我更重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告诉他们相互理解的'力量;更注重他们的精神卫生,教他们面对失败,在游戏中体验人生。

  我并不要求我的学生也成为卡尔威特那样的天才,但我确实希望他们能健康幸福。所有美好愿望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而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我指明了一条捷径。这位伟大的父亲啊,想必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如同史诗般印刻在了他的脑海,所以他才能如此细致如此清晰地书写出具体的方法,让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能有效地按着他的方法去做。

  书的译者这样介绍:“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也许我无法完全按照书中的方法培养我的学生,但是其中的很多方法都适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

  一、培养养高尚的情操:

  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端庄,见闻各种高中低场合。

  二、智商速成:

  父母在家的教育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并验证,用事半功倍的办法,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不过我更鼓励跟别人一起玩,这也是交往的一部份。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三、加强体质:

  第一,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在这里,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影响健康和智力。在这里我还要加一点:要进行有氧运动。活动方式快慢结合,以锻炼强健骨骼肌肉为主,竞技性的为辅。第二就是讲卫生,自不必多说了。

  四、高雅文化熏陶:

  声乐和美术教育,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五、劳动光荣:

  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同时也要说明:付出了,不是绝对就有收获。)卡尔的做法比较简单:表现好就给一个戈比做奖励;新时代我们要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也要体验劳动的艰辛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父母,我们不是百科全书,也无需变成百科全书,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这不由又让我想到,其实一本好书就是这样,它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支持帮助你,不断更新你的认知、活跃你的思维,给你丰富的源泉、前进的动力,让你的视界更加广阔、生活充满希望。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篇4

  今天,好不容易坐在电脑前构思如何写这篇读后感时,首先感到的就是内疚:

  1、其实我并没有逐字逐句地把《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这本书读完,

  2、要不是女儿三番四次的催促,可能这篇读后感也还是仅仅停留在构想阶段,《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冯然爸爸)。这可能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通病——一个借口:忙。诚如,当今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甚至生存压力:物价涨了、失业率提高了、唐山又余震了……被什么CPI、PPI、IMF等等搅得焦头烂额,但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到底都在忙啥、又为啥而忙,说大了去是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说小了呢是为了家庭幸福,但我最近时常在想,这些未来、这些幸福都体现在哪里……

  读完这本书后,确实有许多的感悟、启发甚至是共鸣,写下这段文字,也谈不上什么读后感,只是结合书中内容谈谈这些年来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勉。

  1、营造好的环境。孩子天性好动,容易被身边事物影响或干扰,在潜移默化中,一个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会起到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生活环境、交友环境这些大的方面自不必说,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而小到她的书桌,每次学习或做作业前必须整理干净,桌面上只能摆放与准备做的事情有关的书本和文具。

  2、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一些好的辞藻必须要善于组织、一个好的想法必须要善于表达,所以冯然从三岁就开始的讲故事训练,对她在这方面的'能力提升可以说是大有裨益。

  3、培养兴趣,顺势而为。有意识地让她从小接触身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事物,如绘画、书法、乐器、舞蹈……在接触中逐步培养兴趣,并注意日后兴趣的维护(如表扬、支持、参与等),也如老卡尔·威特在书中所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些年来(特别是上学后),每个周末基本都是在各种兴趣班间奔忙,我们作为家长有时也觉得她很苦、怕她太累,特别是舞蹈训练的那个苦劲(其实这也能锻炼她吃苦耐劳的能力),跟她商量劝她不要学那么多了,还老大不乐意的,后经过观察,在这些训练班里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其实她也很快乐,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她的竞争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想到这,我们也就作罢了,读后感《《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冯然爸爸)》。也正是这些兴趣,陪伴着她一路健康、充实地走来,并在以上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一次她用开玩笑的口吻跟我说:我现在的小伙伴那么多,假如长大后没工作要去买菜的话,客户不少呢。瞧她说的)。

  4、身体力行。正如老卡尔·威特在书中所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冯然平常最大的毛病就是做事拖拉、时间观念差,针对这点,我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就拿这篇读后感来说,我刚才吃晚饭时很认真地对她讲:爸爸答应过你元旦前写完,今天晚上就算不睡觉都一定要完成,结果刚刚在楼下等她拿书去上英语课时,她下楼后跟我说:爸爸,我确实太急了,上了趟厕所耽误了点时间,对不起。你们看,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太啰嗦了,打字又慢,打着打着又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我觉得,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学科,里面确实太有学问了,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后,很有同感,平时脑子里有很多构想、很多愿望都没能一一实施,或者开了个头却不能坚持下来,另一方面很羡慕老卡尔·威特有那么的有时间、更敬佩他有那么大的毅力来陪伴、教育他的孩子,或许,这只是个借口。一有想法,DOIT!毕竟,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在我们的讶异中快速地成长。

  同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持有不同的看法:1、童趣不会因为没有同伴而失去。我认为,没有同伴的童年当然也可以很快乐,但绝对是不完整和不健全的,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没有同伴的孩子很容易会产生孤僻、自大、沟通有障碍、低情商等一系列问题;2、几乎不给卡尔买玩具。本人认为,能经常投身于大自然接触其中的花草树木、人间万物当然最好,但作为目前我们的孩子,一方面,身居混凝土深林之中,再加上父母条件的不允许;另一方面,现在中国的孩子面对的毕竟还是应试教育,他们得面对升学、就业,这些愿望不见得都能实现。玩具,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洋娃娃,里面积淀了他们不少童年的幻想和快乐,在玩耍中通过观察学会了想象、通过角色转换初尝了为人父、为人母的艰辛。只是不要让孩子沉迷,不要让玩具成为他们的唯一。开卷有益,以上是个人对《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之所得及育儿之浅见,不足为鉴。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篇5

  在从北京桂馨阅读包申请的一批图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书籍之一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其实,在我刚进师范的时候,我的教育学老师就向我们推荐过这本书。据说“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亲,都成功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而我却是在成为一位5岁孩子的母亲时候,才拜读了这么优秀的教育著作,不免有些惭愧。

  在老卡尔威特的精心培育下,众人眼中的痴呆儿变成了闻名全欧洲的神童,造就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少年大学生,也使原本注定拥有不幸人生的儿子过上了幸福而长寿的人生。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担负的就是教书育人的责任。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的几点想法:

  我们现在的孩子一提到学习,就皱眉头。在他们的心里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可是卡尔威特回忆说“无论在幼儿时期、少年时期、还是现在,我的学习几乎都像玩游戏一样。”这是因为老卡尔威特在教育上认为:即学习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工作,也不应该是孩子的一种压力,更不应该是成长中的烦恼,而应该是一个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爱好,应该是为生活增添色彩的美好事物。

  一、要注重兴趣的培养

  他认为能使孩子产生兴趣的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在卡尔威特三四岁时,便开始坚持每天早晨带他去野外散步。每当此时,老卡尔威特都要给他讲几个有趣的故事。就在这看似平常的散步中卡尔威特获得了许多历史和地理的知识。而我们的学生接受知识,大多数都局限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已经厌烦了这样的学习环境。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挖掘课外的学习素材,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

  二、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注重培养兴趣的同时,老卡尔威特也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他教育儿子,要像把握音乐的节奏那样把握学习过程中的节奏。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要安排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超过10分钟)。卡尔威特在有节奏的学习过程中,花费不太多的时间便掌握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就是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时候不认真学,有的学生成了一个读书的机器,只会一天到晚捧着书,死读书。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的'学习,应该休息的时候就尽量地放松自己。

  三、要注重品德的培养

  在目前家庭教育中,我认为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对待孩子的教育就单单只是多教会他一些知识和技能。大多数的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看成是学习的机器。每天给孩子安排大量的学习时间,从而忽视孩子品德的培养。只要是学习,就会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甚至是无理的要求。

  而老卡尔威特认为,培养孩子的感情是顶重要的事。文中讲到“我可不想儿子长成一个学识很高但却冷漠无情的人”老卡尔从小就教育儿子懂得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的艰难,并尽量教他把钱花得有意义一些。不能把钱花在买一些无意义的物品上,而买书却可以永久发挥作用。有时老卡尔还提示他,如果在圣诞节之类的节日里给朋友和穷人家的孩子买点礼品,他们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所以,附近的人们遇天灾人祸等不尽人意的事时,他都会带着卡尔前去看望。

  老卡尔威特从小就通过父母的榜样展现给儿子,让他明白心中要充满爱,既能够爱别人,也能接受别人的爱。卡尔是个善良的孩子,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懂得关心别人。不仅理解父亲的工作,也能体贴母亲为他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对于家里的佣人,他也是倍加关心,经常帮助女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卡尔两岁的时候,在餐桌上打翻了一个水杯。母亲发现餐桌被弄湿了,而卡尔的水杯都空了。母亲问他是否把水弄洒了,卡尔一个劲地摇头否认。母亲看着他机灵可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明知道是儿子弄翻了水杯却没有责备,可父亲回来后却和小卡尔进行了非常严肃的谈话,对他说:“虽然我和你的母亲都没有见到,但上帝会看见的。我和你母亲,还有上帝都不喜欢撒谎的孩子。”

  可是,再看我们现在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数培养出的是一个个“小公主”或是“小皇帝”,父母对其唯命是从,心里想到的永远是自己。他们体谅不到长辈、老师给他们的爱,不懂得爱别人,只知道爱自己。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的走进学生的心理,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我们的爱心慢慢的感化他们。

  所以,这让我想到,我们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不单单是教书,教会他们学会做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将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教师更要有耐心、恒心。作者:苏良武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篇6

  今天,好不容易坐在电脑前构思如何写这篇读后感时,首先感到的就是内疚:1、其实我并没有逐字逐句地把《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这本书读完,2、要不是女儿三番四次的催促,可能这篇读后感也还是仅仅停留在构想阶段,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这可能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通病——一个借口:忙。诚如,当今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甚至生存压力:物价涨了、失业率提高了、唐山又余震了……,被什么CPI、PPI、IMF等等搅得焦头烂额,但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到底都在忙啥、又为啥而忙,说大了去是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说小了呢是为了家庭幸福,但我最近时常在想,这些未来、这些幸福都体现在哪里……

  读完这本书后,确实有许多的感悟、启发甚至是共鸣,写下这段文字,也谈不上什么读后感,只是结合书中内容谈谈这些年来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勉。

  1、营造好的环境。孩子天性好动,容易被身边事物影响或干扰,在潜移默化中,一个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会起到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生活环境、交友环境这些大的方面自不必说,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而小到她的书桌,每次学习或做作业前必须整理干净,桌面上只能摆放与准备做的事情有关的书本和文具;

  2、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一些好的辞藻必须要善于组织、一个好的想法必须要善于表达,所以冯然从三岁就开始的讲故事训练,对她在这方面的能力提升可以说是大有裨益;

  3、培养兴趣,顺势而为。有意识地让她从小接触身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事物,如绘画、书法、乐器、舞蹈……,在接触中逐步培养兴趣,并注意日后兴趣的维护(如表扬、支持、参与等),也如老卡尔·威特在书中所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些年来(特别是上学后),每个周末基本都是在各种兴趣班间奔忙,我们作为家长有时也觉得她很苦、怕她太累,特别是舞蹈训练的那个苦劲(其实这也能锻炼她吃苦耐劳的能力),跟她商量劝她不要学那么多了,还老大不乐意的,后经过观察,在这些训练班里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其实她也很快乐,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她的竞争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想到这,我们也就作罢了,读后感《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也正是这些兴趣,陪伴着她一路健康、充实地走来,并在以上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一次她用开玩笑的口吻跟我说:我现在的小伙伴那么多,假如长大后没工作要去买菜的话,客户不少呢。瞧她说的)。

  4、身体力行。正如老卡尔·威特在书中所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冯然平常最大的毛病就是做事拖拉、时间观念差,针对这点,我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就拿这篇读后感来说,我刚才吃晚饭时很认真地对她讲:爸爸答应过你元旦前写完,今天晚上就算不睡觉都一定要完成,结果刚刚在楼下等她拿书去上英语课时,她下楼后跟我说:爸爸,我确实太急了,上了趟厕所耽误了点时间,对不起。你们看,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太啰嗦了,打字又慢,打着打着又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我觉得,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学科,里面确实太有学问了,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后,很有同感,平时脑子里有很多构想、很多愿望都没能一一实施,或者开了个头却不能坚持下来,另一方面很羡慕老卡尔·威特有那么的有时间、更敬佩他有那么大的毅力来陪伴、教育他的孩子,或许,这只是个借口。一有想法,DO IT!毕竟,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在我们的讶异中快速地成长。

  同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持有不同的看法:1、童趣不会因为没有同伴而失去。我认为,没有同伴的童年当然也可以很快乐,但绝对是不完整和不健全的,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没有同伴的孩子很容易会产生孤僻、自大、沟通有障碍、低情商等一系列问题。2、几乎不给卡尔买玩具。本人认为,能经常投身于大自然接触其中的花草树木、人间万物当然最好,但作为目前我们的孩子,一方面,身居混凝土深林之中,再加上父母条件的不允许;另一方面,现在中国的孩子面对的毕竟还是应试教育,他们得面对升学、就业,这些愿望不见得都能实现。玩具,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洋娃娃,里面积淀了他们不少童年的幻想和快乐,在玩耍中通过观察学会了想象、通过角色转换初尝了为人父、为人母的艰辛。只是不要让孩子沉迷,不要让玩具成为他们的唯一。

  开卷有益,以上是个人对《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之所得及育儿之浅见,不足为鉴。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篇7

  四年前,从我成了一个准妈妈的那天起,便对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很有幸读到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部著作,并且深深的被她吸引。

  老卡尔威特是一座小村庄里不起眼的牧师。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正是这位老牧师,用他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成功地将自己先天有点痴呆的儿子培养成了一名“天才”——小卡尔威特。这位有心的父亲,他把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记录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想,正是老卡尔威特富有智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成就了小卡尔的非凡人生。

  观点一: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老卡尔维特说:“想让孩子理解知识、愿意学习,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不会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培养小卡尔的过程中,老卡尔发现在所有的学科中,再也没有比数学更难于使孩子感兴趣的了。因为其他学科,比如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都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实地接触,在游戏玩乐中就学到许多东西,孩子的兴趣自然高涨。唯有数学,它是一门纯抽象的学科,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好动爱玩的孩子会觉得太枯燥。小卡尔自然也不例外,对数学他没有显示出特别的天分。对此,他请教了罗森布鲁姆教授,教授让他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勾起卡尔学数学的兴趣。于是老卡尔在数学的.培养上用到了很多游戏形式,比如把黄豆和硬币等倒进一个大碗里,然后跟小卡尔各抓一把,数数谁抓出来的多;吃玩西瓜后数一数谁吐的西瓜子多。他们最经常做的游戏就是掷骰子。最初是用两个骰子玩,玩法是把两个骰子一起抛出,如果出现3和4,就把3和4加起来得7分。如果出现2和4、3和3,就得6分。这时就有再玩一次的权利。把这些分分别记在纸上,玩3次或5次之后计算一下,决定胜负。每次玩游戏不超过15分钟。理由是所有数学游戏都很费脑力,一玩的时间太长就会感到疲劳。

  另一种是仿商店买卖情景的游戏,老卡尔给这种游戏赋予更多的数学知识。为了让小卡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卡尔和妻子给他开了一个“小商店”,里面的东西有按数量卖的,也有按重量卖的。价格是按着实际的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老卡尔和妻子拿着钱去买的时候,卡尔就忙着计价、收钱、找钱,认真的模样十分可爱。就这样,小卡尔学习数学的热情越来越高,不管是算术、代数还是几何都掌握的精而又精。后来,在众多的科目中,卡尔最爱的就是数学。这和童年时的数学游戏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这个例子使我很受启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其浓厚的学习的兴趣。

  观点二:教会孩子辨别真善美。爱孩子,让孩子吃到最喜欢的食物,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爱孩子也必须也要教会孩子生存,也要教会孩子去辨别真善美,毕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有不阳光的地方。“阳光之下还有阴影……”这样简单的道理,是需要去渗透给孩子。卡尔说:“尽管使孩子保持纯净的心灵很重要,但我仍然主张让孩子尽早地了解生活的实质,尽早地将孩子向‘善’的方向引导,我知道很少有人告诉孩子什么是真的‘善’,更没有人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是‘恶’……”这便是真的“爱”,没有父母可以保护孩子一辈子,正确的让孩子理解“真、善、美”,才能给孩子真正的保护。”

  在《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帮助》这篇文章中卡尔记录的一个真实生动的故事让我不得不敬佩他的人生智慧。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小卡尔和几个小伙伴一连几天都去给一个叫卡里莱恩斯的的人帮忙收麦子,而除了单纯的孩子,谁都知道卡里莱恩斯好吃懒做、奸诈狡猾。老卡尔知道了这件事问小卡尔:“你们割麦子的时候,卡里莱恩斯在做什么?”卡尔挠了挠头说:“他躺在麦草堆里睡大觉,醒了就夸我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我们好好干。”显然,欺骗了这些单纯的孩子们之后,卡里莱恩斯不仅不用花钱雇人割麦子,连自己也乐得清闲了。跟小卡尔分析完道理后,老卡尔教了他一种方法来惩罚那个可恶的农夫。第二天,小卡尔像往常一样跟小伙伴一起为卡里莱恩斯割麦子。天忽然下要下雨了,卡里莱恩斯连哄带骗想让这些孩子帮他把麦子运回家,小卡尔就让他给小伙伴们付这几天的工钱,那人没有办法只能妥协。经历了这件事小卡尔已经完全体会到“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帮助”这句话的含义,再也不会盲目的帮助别人了。

  老卡尔说:“我把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尽早告诉儿子,只是希望他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自在玩耍时,不会忽略地上的阴影,这样不但不会让他心里变得阴暗,反而能让他学会正视事情的阴暗面,并且能够从容面对”。这不正是在培养孩子的另一种人生智慧吗?

  《卡尔威特的教育》带给我的启迪与思考还有很多,书中的教育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教育孩子和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我很庆幸,我拥有一本《卡尔威特的教育》,能时常聆听一位富有智慧的伟大的父亲讲述他的教育故事。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04-29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12-29

《卡尔威特的教育》的读后感03-16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12-17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01-28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12-27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6篇12-17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6篇)04-02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精选6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