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时间:2022-11-07 17:06: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几乎看遍了我所有能看到的书,但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毅力去看完一本完完整整的小说。那一天,妹妹带来了一本厚厚的小说,说是专门为我借的。惊讶之余,我第一次细细打量了这样一本拿在手里仿佛有着浓厚岁月沧桑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精致的封面,引人入胜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静下心来,开始翻阅。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的文风那么符合我的胃口,就好像一个赤脚走在遍布荆棘的荒路上的人突然穿上了一双舒服的鞋子,那种感觉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华美的羽衣,不仅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还经得起细细的推敲。它给我一种远离人间,像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清新脱俗,华丽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这才是我一直想要阅读的作品啊!

  书里的主人公韩子奇痴迷于玉,促使了他与梁君璧的婚姻,但是那是逆境中的自然结合,没有爱情。但是在海外流浪十年之久让他与梁冰玉惺惺相惜,产生感情,最终生得一女,新月。而她,又是另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了。她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和自己相爱的人阴阳相隔,只有一首《梁祝》永永远远的陪着楚雁潮,陪着他寂寞的心……

  这是一个悲剧,却充满着力量。也许是我还小,对于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我理解得并不透彻,但是我无法否认对它的喜爱,它所表达的情感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的身上有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的身上烙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用了四天的休息时间将它看完,才发觉自己已深深陷入了霍达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那个似真似幻,欲语泪先流的世界,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神圣。直至现在,那婉转千回的故事仍似历历在目,只要脑中一想起它,各种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便会蜂拥而至,要思考好久才能回味过来,心中早已不复平静。

  指尖磨砂着精致的封面,我的嘴角却勾起了笑容,经典便是经典,只可永远在心中珍藏。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

  很深的一段情,读完之后 ,心里沉甸甸的。

  《穆斯林的葬礼》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的感觉;民国的故事,不经回想起老北京那些各行各业的老字号和文化;北大燕园的美丽景象,不仅人人憧憬大学的美好时光;避难伦敦,让人想起世界的战争,然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主人公新月的命运和她与楚老师之间的爱情。

  新月是父亲眼里的掌上明珠,是哥哥心目中的月亮,她是那么的善良,面对母亲的冷如冰霜,她除了怀疑自己的身世外就剩下包容理解和毫无保留的爱着这个母亲;她是那么的自信,追求自己的梦想,报考学校时第一志愿填报北京大学,而且不填第二志愿;她是那么的坚强执着,从骨子里爱着英语,即使病魔缠身,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翻译事业,当爱情来临时,她的生命已经一点一点的走向终点,她坚守着那纯净美好没有一丝一毫杂质的爱情。

  雁归有时,潮来有汛,唯独明月不在升起,她走了,谁也留不下,穆斯林的葬礼庄重而简单,新月与楚雁潮的心是连在一切,即使生死也无法将他们分开,好多年后,新月的墓前,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月走了,但她却永远活在每个人心中。他让我们明白一个真实的道理,爱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可以超越宗教和种族的,虽然在现实中经常会被枪杀,但正因为现实的残酷,才越发觉得这东西的美好。

  美的从来都是悲的,那种无法让人忘怀的美。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

  一部葬礼,一曲悲歌,如泣如诉!

  读《穆斯林的葬礼》,感觉这是一场人间悲剧,一场跨越三代的悲剧

  梁亦清一辈子兢兢业业,苦苦守着奇珍斋的名号。有着两个天生丽质的闺女,梁君壁、梁冰玉,人名如玉。虔心向着麦加方向朝拜,最后却未得到真主安拉的庇护,面对功亏一篑的宝船,口吐鲜血,含恨而去!

  昔日的易卜拉欣,今天的韩子奇,不辱师命,保住了摇摇欲坠的奇珍斋,并发展到梁亦清生前所想不到的盛况。一场览玉盛会,赢得玉王称号,并抱得美人归。谁知一代玉王,以后命运如此坎坷。为保住那比他生命还要重要的玉,忍受与妻儿十年分离之痛;在伦敦与梁冰玉的结合,又欠下一生无法偿还的情债;婚姻不幸之恨,老年丧女之痛,对两个女人心存内疚之苦。最终落了个玉损人亡的结果。成也玉,败也玉!

  韩新月,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虽无衣食之忧,却有着外人无法理解的痛楚:她感受不到母亲的爱,她疑惑照片上的母亲是那么温柔可亲,现实中的母亲却如此冷淡无情。虽如愿走进北大校园,徜徉于未名湖畔,还未好好享受汲取知识的快乐,却被病魔缠身。在病中与老师楚雁潮的相恋,给了她继续存活下去的勇气,却无法战胜残酷的命运。临死之际,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迷:自己的母亲、照片中的母亲竟是梁冰玉,是自己一直认为漂流海外的小姨!十七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也算是一种安慰。可遗憾的是等到生身母亲来找她时,她已在坟墓中安息了数十年。

  梁君壁、梁冰玉、韩天星,他们的人生又怎么不是一出悲剧呢?如此多的痛楚不幸集中于这一家,却让人感受不到刻意做作之假,给人的只是一声声叹息。一出穆斯林的葬礼,一出悲剧!相信这一不幸的穆斯林之家,定能在天园相会,那里再没有痛苦,毕竟前生受过太多的苦,那里再没有不幸,毕竟前生遭遇了太多不幸。天下非主,唯有安拉!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得的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一次看时,文章的内容真是深深吸引着我,说他是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作品确不为过。

  穆斯林,这三个字,在没有碰及此书时,你或许会认为它是一个人的名字吧,那你错了,穆斯林是一个民族,这本书便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明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作者在文中也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书,则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轻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爱情悲剧。

  韩子奇因战乱而带着他那些珍宝似的"玉"逃到英国,并和冰玉莫名在了一起,而因思乡,平息后带着两岁的新月回到″博雅居"韩子奇向妻子坦白了一切,梁君壁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穆斯丽女性听后,崩溃不已。梁冰玉是一个拥有新文化教育代表的女性,她一直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娜敢于真脱一切只为爱自己想爱的人,可谓是大胆,奔放。韩子奇别无选择,只得抛弃自己与冰玉与的感情,所以冰玉选择了毅然离去。终究,韩子奇带着愧疚过终身,并将自己与女儿送进了穆斯林葬礼,新月长期受君壁的穆斯林教育的影响,且最终被君壁影响得已至她与楚燕潮才会生出那么凄惨的爱情故事。穆斯林家族,随着新月的死亡便衰败了。

  我为处处透漏现代女孩特点的韩新月和有才华的楚燕潮的悲惨爱情而深深的感到惋惜。也为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这三人的身世经历感到惋惜,最可怜的还是梁冰玉,只能一个人孤独终老。

  看完整本书后,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会理智对待一切,并勇敢顽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几乎看遍了我所有能看到的书,但一向没有时间,也没有毅力去看完一本完完整整的小说。那一天,妹妹带来了一本厚厚的小说,说是专门为我借的。惊讶之余,我第一次细细打量了这样一本拿在手里仿佛有着浓厚岁月沧桑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精致的封面,引人入胜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静下心来,开始翻阅。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的文风那么贴合我的胃口,就好像一个赤脚走在遍布荆棘的荒路上的人突然穿上了一双舒服的鞋子,那种感觉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华美的羽衣,不仅仅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还经得起细细的推敲。它给我一种远离人间,像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清新脱俗,华丽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这才是我一向想要阅读的作品啊!

  书里的主人公韩子奇痴迷于玉,促使了他与梁君璧的婚姻,可是那是逆境中的自然结合,没有感情。可是在海外流浪十年之久让他与梁冰玉惺惺相惜,产生感情,最终生得一女,新月。而她,又是另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了。她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和自我相爱的人阴阳相隔,仅有一首《梁祝》永永远远的陪着楚雁潮,陪着他寂寞的心……

  这是一个杯具,却充满着力量。也许是我还小,对于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我理解得并不透彻,可是我无法否认对它的喜爱,它所表达的情感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的身上有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的身上烙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用了四天的休息时间将它看完,才发觉自我已深深陷入了霍达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那个似真似幻,欲语泪先流的世界,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神圣。直至此刻,那婉转千回的故事仍似历历在目,只要脑中一想起它,各种刻骨铭心的感情杯具便会蜂拥而至,要思考好久才能回味过来,心中早已不复平静。

  指尖磨砂着精致的封面,我的嘴角却勾起了笑容,经典便是经典,只可永远在心中珍藏。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6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一次看时因为看过了电影知道了情节所以看的比较快。只是感觉三代人的感情交杂,不是那个时代的话可能会是另一种情景。作者给全书设置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玉器梁是一个本本分分的琢玉高手,在他接受制作郑和下西洋制作时,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郑和也是回民,看出了他的爱族精神。而徒弟韩子奇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在看到别人用自己的劳动赚的很大差额的时候,能够下定决心一争高下。同时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在自己的努力下为师父为自己报了仇。

  其实我对于回民并不陌生,在我生活的市里就有很多回民,还有清真寺。他们对我的感觉就是爱干净,不吃猪肉,头上戴一个白色的帽子。还有就是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清真寺礼拜,我并没有机会去看一看,因为我的回族同学告诉我,不是回民的不得进入大殿。还有比较让我向往的是他们做的羊肉,羊汤,各种爆炒羊肉等等。他们很信仰真主安拉,感觉就像崇拜一样。他们不能让我理解的是对于回汉通婚的问题上。书里也暗示了不可以跟汉人结婚。现实中,我跟回族同学交往中得知,他们不成文的规定是回族男子可以娶汉族的女子。可是汉族的男子要是娶回族的女子会有很大的阻碍,要经过很多的繁琐礼仪才可以。

  整本书来看,这是一个悲剧,一个三代人的悲剧。这样的爱情悲剧相互独立可是又同时错综复杂环环相扣。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7

  高中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好多东西都不记得了,但是当时窝在被窝里哭的一塌糊涂,我不知道谁错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幸福,每个人都不是坏人,每个人都那么不幸。

  梁俊碧错了吗?她很不讨人喜欢,但是她没错,丈夫跟妹妹生了女儿,她无奈之下抚养成人,确给不了她母爱,这个立场,换谁能给爱呢,她有着中国妇女根深蒂固的东西,这让她不可能跟丈夫离婚,那个年代也非常非常少人离婚,他只是一个守卫自己东西的传统妇女,不可爱甚至讨人厌,但是她不是坏人。

  梁冰玉错了吗?她有着那个年代的热血和无知,孤身在国外,身边唯一熟悉的就是姐夫,是人都会想依靠吧,在绝望的时候人往往会做出很多丧失人性的事情,她就是在那样绝望的时候成了姐夫的女人,何况那个年代绝对的男权还没有崩塌,二女一夫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她无知不够坚强但是她也不是坏人。

  韩子奇这个倒插门女婿,在强势妻子的淫威下本就软弱,他既保护不了爱情也保护不了女儿,做的一切都是偷偷摸摸的,他软弱不男人,但是也不是坏人。

  韩天星隐忍 安静 朴实,也因为他的隐忍安静毁了自己的爱情,娶了别的女人,他给不了那个女人爱情,但是他懂得他的好,他总是默默的,他知道新月不是他亲妹妹,母亲不爱新月,但他默默的对妹妹好,他不勇敢 不爷们,但是他很好。

  没有一个坏人,但是悲剧就那么不可阻挡的发生了,因为没有一个坏人,不知道把气撒在谁身上,不知道该怎样做能够阻挡这一切,没有一个人做过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每件事都有理可依,所以悲剧才那样的不可逆转,让人有心无力。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

  这本书总共写了三场葬礼和一场婚礼,第一场是梁亦清的葬礼,这个一生都献给了玉的手艺人,临终也还没有完成他最后的作品,或者也可以说就是这件为期三年的作品把他最后的精力给打磨掉了。

  葬礼的描写在下一章出现,非常详细的向读者介绍了穆斯林的葬礼。从这部小说里,我了解到了许许多多关于穆斯林这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葬礼是在高中时听同桌马勋旺说过,我这个高中同学就是一个地道的穆斯林兄弟,记得当时从他哪儿也简单的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他们民族的知识。梁亦清带着毕生的遗憾和操劳走了,留下孤儿寡母和一个小徒弟-韩子奇,这本书的重要角色之一,开始了另外一段充满辛酸,幸福,甚至有些传奇味道的故事。读后感·接着到了一场婚礼,一场隆重的韩子奇的儿子天星的婚礼,这场婚礼在60-70年代办得相当的“体面”,沉寂多年的韩家再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向他们证明玉器世家的家底殷实。而就在韩家的长子新婚大喜之际,他们家的女儿新月的病情却加重了。

  自始至终,新月都是一个悲剧的角色,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承受了太多的不幸,自小亲生母亲的离去(而对此她却毫不知情,直到最后的那些日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却由于父亲的意外而发现了她更严重的心脏病,与她的老师楚雁潮没有结果的爱情等等等等...这个纯洁善良的女孩做错了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她,要给她安排这样的命运,而对于她来讲,她做出的想要改变她自己命运的努力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只有楚雁潮,这个以老师身份出现的学者在她最后的日子让她感受了爱情的甜蜜,让她在漫长的冬季看到了丝丝绿意,诚然,他们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但正是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黯然泪下。接着写了姑妈的葬礼和新月的葬礼。我觉得全书的精华所在就是新月的葬礼,对于这个承受了太多不幸的女孩,也许魂归天国是她最好的解脱,但这个世界上从此也多了一个孤单的灵魂......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9

  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手上沉甸甸的,合上这本书时淡淡悲伤和压抑久久荡在心头。霍达这位伟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笔触向人们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约六十年间的兴衰一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荣辱兴衰,玉与月向世人展现一幕幕哀伤的爱情悲剧。

  质朴无华的葬礼让我认识了穆斯林,从未了解过的宗教与信仰也在这本书中缓缓展开在我的眼前,宗教的传统,政治的交锋,爱恨的交织。

  故事的开端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老人带着年幼的韩子奇引出,墓地里楚雁潮缓缓的琴声与天上的新月相交辉映着让这命运的舞台缓缓落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场终结了,而当我静静回首书中的一幕幕,‘玉王’韩子奇艰辛的创业,对玉的执着,对感情的无奈,直至死前含泪而终。

  有着不同观念的姐妹,迂腐梁君璧为信仰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带着新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梁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征,却漂泊他乡;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妈终究守候着一家人直至病死;韩天星和陈淑彦这对被命运硬拼成的夫妻带着悲伤活着;而那个十九岁的花季聪颖美丽的'少女韩新月却因先天性心脏病早早凋谢了生命之花,那一轮新月之下,楚雁潮缓缓的拉着提亲……

  在文章的最后:‘梁冰玉轻轻地走过去,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个人一样。暮色悄悄的降临,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目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淡淡的,朦胧的,若有如无。’留于我心底的是对未来的一个憧憬,一个新的希望,期待着幸福与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个热爱生活的早逝少女。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0

  很久以前,隐约听过《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但一看到书的厚度,就望而却步了,后来,学校规定读这本书,耐着性子读完了这本书,却感觉仿佛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一本好书,真的可以让人留连忘返。看完《穆斯林的葬礼》,看到最后,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穆斯林》给人的是一种感动和遗憾。我不是一个穆斯林,可我深深的喜欢这本书,我不善于评价,但我敢说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这是一本作者用心写作的书,在阅读的时候,我仿佛真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听不到身边的任何声音,眼前是书中的人,耳中是书中的声,自己的喜怒哀乐,全被牵引着,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电影中,竟然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看多了浮躁的文字,翻一翻这些获奖巨著,感觉脑中一片清新。《穆》的文字维美流畅,文中用于描写景物的文字的比较多,不时地带给人诗一般的意境。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深深地打动了我。

  霍达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成语典故,她都能信手拈来,而且运用的惟妙惟肖。读她的小说不仅是一种享受,更能从中了解到许多知识。在《穆》中我看到了许多有关回族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细致描写,使我对这个民族、这个宗教有了重新的、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想探究的兴趣。

  月是个多么善良纯洁开朗的女孩啊。她对每个人都那么好。她对未来的向往,对事业的热爱,都在她的了心脏病后破灭了,她是个没有未来的人。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积极地面对一切,做她有权利做的事。可是命运却从不眷顾任何人,她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带着她对所爱的人的依恋离开人世,而活着的所有爱她的人,都不得不痛苦的承受这一切。

  我们有未来,有生活的权利,因此,我们就拥有一切。热爱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关爱身边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延续新月的生命。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1

  近日读完《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书中描写了人物个个都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本章主要写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还发在两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写出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文中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韩新月等一系列人物文学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韩新月和韩天星了,这对兄妹别看他们平时都开开心心,但他们心中都有说不出的苦。

  韩天星有了自己的家后,身上就多了许多负担,先是姑妈的死,再是妹妹新月的病倒,他做为这个家的未来,他更累了。当妹妹刚从死神的手里逃脱之后,他知道,妹妹虽然从死神的手里逃脱了,但还要再受人间的折磨,面对这个必然的悲剧,他做为哥哥也无能为力,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可怜人,又怎么能帮助别人呢?

  若不是为了不伤害他那无辜的妻子:若不是留恋他那苦命的妹妹:若不是想保住这个已经伤了元气的家,他早就不想再活着了,他不活怎么能行,他肩上挑着这个家的未来呢!所以他背着这个沉重的包袱,艰难向前走,他把所有的艰苦都藏在心里,脸上永远都沾着微笑。

  韩新月是一位美丽漂亮,聪明的姑娘,但总有那不幸降临到她的头上,在上大学的美好时光里,新月却患上了心脏病,虽然表面看起来活泼可爱的姑娘,但心里却比谁都苦,可谁也不知道新月的苦,好不容易考上北大,还没观赏够燕院校园的湖光塔影,就要退学在家养病,年仅20多岁的她,还没走完那人生的长路,就要半途而废,她的病情日意加重,不知还有多少天的寿命,但她在这两年来都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搏斗,执着地追求生命的价值,可有一天她在也没有力气与病魔搏斗,她累了,她真的累了,她要休息了,她要去属于自己的地方休息了,年仅20岁的她就这样走了,与她同龄的孩子都要去寻求自己的生活了,可是她却要永远的安睡了。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2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作者霍达,本身就是一位居于北京的回族女作家。冰心曾这样评价过《穆斯林的葬礼》:看了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六十年间的兴衰变化,以及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容量丰厚,内涵深刻。当我1991年第一次捧读这部小说,就被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所展现的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深深吸引,不忍释卷。

  故事写的其实就是“玉器梁”一家的悲剧。主线是韩子奇和梁冰玉的爱情悲剧与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悲剧。小说的悲剧既是人物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更是命运的悲剧。人物曲折的命运和多变的情节对年少的我而言是充满吸引的。然而,年过40,再捧起这本书,我却有了另一番感悟。

  《穆斯林的葬礼》用不小的篇幅描写了回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梁亦清的葬礼标志着小说情节的开端。薄葬、速葬,最简朴不过,一心归主的穆斯林,不需要任何身外之物来粉饰自己。而在新月的葬礼上,穆斯林们肃然跪在墓穴前,神圣的经声在墓地回荡: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不得不说,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对穆斯林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体现,对于帮助人们理解穆斯林信仰风俗有所帮助。现在看来,纵然儿女情长与民族风情相结合,但情节与人物不免显得单薄和幼稚。或许是我已在长大,而那小说中的风月与人情却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3

  玉器梁家60年里,在玉的相守与月的笼罩中,世代沉浮,悲喜交织。梁亦清,一个朴实的回回,世代雕玉撑起整个奇珍斋。为了三保太监郑和,为了回回,他毅然接受蒲绶昌的交易,用那双饱经风霜的粗糙的手琢刻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这个视玉为命的男人,最终倒在了血色的宝船上。

  易卜拉欣,梁亦清之徒,用他宽厚的肩膀挑起了玉器梁家千斤重担,顶起奇珍斋的大梁,迎娶梁家小姐君璧。梁君璧冷漠、迂腐、爱钱如命,与丈夫生下韩天星,宠爱有加。而韩君璧的妹妹冰玉胆大、执着,与韩子奇在英国逃避战乱时产下韩新月。

  回国后,韩新月留在奇珍斋,可梁冰玉却在姐姐的羞辱下离开了家。韩新月从小便遭到梁君璧的冷漠。他并没有得到属于自己母爱的关怀。直到她升大学,韩子奇夫妻俩也为升学的事纠缠争吵。梁君璧认为新月应该外出打工,为家里多一份收入,而韩子奇只能忍心让妻子卖去自己珍贵的乾隆玉璧,才说通妻子让新月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在学校里,韩新月认识了年轻的老师楚雁潮。楚雁潮给予了新月极大的信心与肯定,也让新月敬佩又爱慕。然而好景不长,韩新月在心脏病威胁下住进了医院。

  梁君璧拆散儿子与容桂花芳的爱情,又阻止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她是我的亲妈妈?”这让新月感慨道,韩子奇才透露新月的身世。韩新月顿时不省人事。

  梁亦清的坚贞,韩子奇的坚韧,韩新月的坚强,一个穆斯林家庭,三代人的兴衰沉浮,伴着玉的光泽和月的柔美,演绎着纯真的梦想,悲剧的爱情。

  巍巍西山上,后世天园里,在一轮新月下,那个母亲来回轻轻穿梭着,泪眼婆娑的她洒落点点泪珠。那个老师一动不动,久久伫立在那片土地上,沉默地回忆着。小提琴《梁祝》的曲声轻柔徐缓地飘荡着,似乎正寄托着思念,又似乎正诉说着无限忧伤。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4

  未名湖上,晚霞满天。沿岸的垂柳、国槐、银杏,一片金黄,湖心岛上的那一丛枫林,红得艳紫,略显出秋的悲凉。

  世世代代与玉相濡以沫华美而又凄凉的诗篇从此揭开帷幕。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玉的时光,哪怕将来玉殇玉别玉殒,我亦无悔。只让时光告诉你,曾几何时,它是那样的璀璨。

  伦敦——一个虚幻的,缥缈的雾都,每个到达那里的人都会有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梁冰玉自然也不会逃脱。国内战争爆发,出于对玉执着的喜爱,韩子奇携玉前往英国避难。两人共同躲避战争的硝烟,朝夕相处,互生情愫,邂逅于雾都之中,于是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新月。

  一轮新月独挂夜空,在它耀眼的光芒下,一轮新明月降临到了穆斯林的怀抱中。我们无法从一个婴孩脸上读出任何故事,她死前抹去了前世所有的记忆,出生时,又带来了极具神秘色彩的表演。韩新月的出生既给这个回族家庭增添了喜悦,也预示着一场悲欢离合。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新月已长大成人。徘徊在枫林的小道上,手捧一本外国名著《简。爱》,眼神如月光般倾泄出来。耳边回荡的是母亲的厉声斥责与父亲的抱头叹息。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得不到母亲的关爱和支持,在这个风平浪静的表面究竟隐藏着多少未知的往事。在现在看来,一切都如雾里探月。笼罩着一层看不透、摸不着的轻纱。

  她所喜爱,所盼望的琴声在耳边响起,琴身在舒展,丝弦在震颤,扣人心扉的节奏和旋律如诉、如泣、如诗、如画。新月的心被楚雁潮的琴声俘虏了,懵懂的少女浅尝了爱情的果实。一个风华正茂,一个才情横溢,本是鱼儿和水,花儿和蝶,却被父母无情地拆散,新月并不畏惧病痛的折磨,只想静静地谛听着,琴声在她耳畔回旋。

  就这样,新月在临死之际才得知真相。她在新月升起时来,又在新月升起时离开,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降落人间的使命。

  琴声在坟前回荡,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

  今天刚看完《穆斯林的葬礼》,说真的,我很少对哪一本书有书面上的评价。刚接触这本书时大概是一个月多前,看了这么久终于看完。其实我知道自己看书慢,也没有想过这个学期能够看完这本书,但它又无时无刻不在勾着我的心,让我觉得自己就生活在那个时代,远离现实的纷扰。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任何事物都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于是,那些好的、坏的,漂亮的或是不漂亮的事,都会在心里烙下痕迹而又怎么也抹不去。所以穆斯林的葬礼让我哭了好一阵子,我把自己置身于整个故事,可现实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将我无情拉回。我总是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我的书本常常被眼泪打湿,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痛哭一场。我已经舍不得和里面的人物分开,当我看着作者把他们一个个送离人间,我被生死离别折磨得彻夜难眠。或许每个人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不同,我也不想提出谁的观点扫我的兴,我不是圣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同意我的想法。本来我打算按照我计划读完这本书后继续我的阅读,可是,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让我感到那么亲切那么温暖而又……那么陌生?我想我是向往那种生活的,即便每个人的命运都是那么崎岖不平,可他们都拥有过幸福,拥有过爱,这就够了。

  或许在死神面前,我们永远只若一只蚂蚁般,永远都只是一击就垮,但也都是幸运的,因为人毕竟经历的高洁,纯净,完成了自己对心灵的冶炼过程。于是我不得不迫使自己停下阅读,独自享受现在所有的感觉。人的心决不单单是解剖图上画的那颗有着什么左心房,右心室的心脏,而人应该那样的大写的“人”,拥有感情的“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相关文章:

《穆斯林的葬礼》的读后感精选04-02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04-28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05-01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02-25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07-14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0-08

穆斯林的葬礼简介05-20

《穆斯林的葬礼》名著的读后感05-10

《穆斯林的葬礼》简单读后感06-16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