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乌塔》有感

时间:2022-08-01 19:10: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乌塔》有感集合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乌塔》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乌塔》有感1

  读了《乌塔》这一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乌塔,虽然她只有14岁,但她很独立,她一个人挣旅费,一个人独游欧洲,这让我很佩服。我真希望乌塔也来到中国旅游,我想和她一起游长城,爬黄山。

  还有,外国父母相信孩子有自理能力,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远门。中国父母呢?他们把孩子看成一块宝,握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我们照顾的像温室里的玫瑰一样!

  想到自己,我每次放学,爷爷奶奶就抢着背书包;每当我上学时,家长总是把我送到校门口,千叮咛万嘱咐,然后看着我走进校园,才肯放心离去。何止是我的父母,在中国所有父母,有哪一个不疼爱自已的孩子?在爬山时,当孩子累了在亭子休息时,家长们总是剥开果皮,把一块块晶莹的果肉放进孩子的嘴里;在孩子口渴的时候,家长们总是拿起吸管插进饮料瓶里,递给孩子们;当骄阳似火或倾盆大雨时,为孩子撑伞的,也是家长;当孩子们流汗时,家长还会细心地为孩子擦去汗水……如果,家长离开了我们,我们这些小王子、小公主是否能背着书包独自去上学?能否自已生活,能否在社会上找到工作?

  父母们,请放开牵着我们的手吧!你们愿意让我们当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吗?同学们,我们应该像乌塔一样,学会独立,学会自理,学会坚强,做会自已的事自已做,千万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有我们自已亲自去尝试,去经历,去锻炼才能让我们成为博击长空的雄鹰。

  读完《乌塔》这篇课文后,我了解到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但行为却大不一样的小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读《乌塔》有感2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替文中的德国小姑娘乌塔高兴。

  只有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就独自一个人环游世界,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她还想得很周到,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每到一地就查看警察局的电话,给家人打电话。14岁的小姑娘竟有这样的勇气,他们的自理能力强而且兴趣广泛。其实中国的孩子也有一颗好奇的心,也想去探讨,但是中国的父母哪怕自己的孩子会有一点点离开,他们都不放心,才造成了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不能单独出门。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前几天所发生的事情,那时我想独自去商场,但妈妈一听,马上就拒绝了我的请求。

  她说:“要去也可以,但要我和你一起去。”这时我真觉得妈妈的教育不适,总是不肯给予我一个机会。假如有一天,我要离你远去,但我还是不能照顾自己的话,怎能在社会上立足?希望所以的父母,如果你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话,那就请给他们一个磨炼的机会,不要让他们长大后一事无成!

读《乌塔》有感3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平凡的小姑娘,她叫乌塔。她是一个漂亮的德国小姑娘。我很惊讶,她一人游欧洲,自己赚钱,她是多么的独立自主啊!

  刚读完题目时,老师问我们“乌塔”是什么?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是铁塔,有的说是人,还有的人说是面包店等等。读完课文,我们才知道,原来乌塔是一个人。本文讲了小女孩乌塔一人游历欧洲并独立自主地做事。这使我想起了我们中国孩子。我们中国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历不了风雨,受点伤害就大哭大叫,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做,依赖别人而生活,而国外的孩子独立自主﹑坚强,这形成了多么大的对比啊!

  当然,我们不独立的原因不仅由于我们自己,还由于我们的家长。中国家长不让孩子出去玩,怕孩子受伤了。就等于把我们囚禁在一个牢笼里,我们一直呆在笼子里就根本无法在外面的蓝天上飞翔。再来看看外国家长,外国家长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能让14岁的乌塔一个人游欧洲,这在中国简直是不可能的!

  但,两种孩子的未来也并不是都完美的。首先,中国孩子依赖别人,等父母不能帮助自己的`时候就会碰到很多麻烦。其次,外国孩子过于开放,如果遇到打劫,车祸等等怎么办?我认为,中国孩子应该学习外国孩子的坚强独立,外国孩子也可以适当接受父母的帮助。

  我想,每个人都听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呢?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这样你不就更优秀了吗?

读《乌塔》有感4

  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德国女孩——乌塔,自己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这篇课文后,让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个勇敢而又自理能力强的女孩。她让我很敬佩。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时,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个很有礼貌,很热情的一个好孩子。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时,我不禁想到乌塔年纪这么小,就早早设计好路程。可见她有丰富的旅游经验和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这让我想到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妈妈叫我出门儿买西红柿,因为我不想一人出门,所以我一边急匆匆跑回自己的房间,一边说着“我不要,我害怕。”经过几番争吵,最终还是妈妈去买西红柿了。现在的我,连独自睡觉也是偶尔,经常和爸爸妈妈挤在一块儿睡觉。平时生活中,我也不敢出远门,生怕被别人欺负。但自从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不禁感到很惭愧,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要做一个有主见,独立自主的孩子。在此,也想告诉所有家长,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勇敢地走出家门,做一只搏击长空的飞鹰,不做笼中的金丝雀。

读《乌塔》有感5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个游历欧洲的事。乌塔特别细心,她总是在家就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电话号码。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个人力量单薄。

  她自强,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得捏在手心里,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但乌塔的父母却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炼。

  读了本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们同样是孩子,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采用排比的形式去写:我已上四年级了,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妈打理,而乌塔,却独自一人游历各国;我,总是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而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周游世界;我,自己一人走在马路都惊惶失措,而乌塔一人游历各国却镇定自若。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

  读了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样去跨国旅游,但一定要学习她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个阳光好少年!

读《乌塔》有感6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被乌塔的自信独立深深地震撼了。

  乌塔讲述了她一个人独自游欧洲的经历,她用了泡面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让作者十分震惊,也让我感受到了乌塔的自信独立和对生活的热爱。独自出国旅游就像作者说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一个人出去旅游过,甚至没有一个人坐过公交车,爸爸妈妈总是把我保护得太好了,让我不能适应独立的生活。乌塔对生活的认识都是她自己体验过的,而我大多是从电视上或书上学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印象深刻,被生活的美好深深地打动。

  回想自己的生活,每当我需要什么东西时,只需要开口说一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爸爸妈妈那里拿到钱,甚至爸爸妈妈会买好递到我的手上。“赚钱很辛苦”这句话从来都是别人告诉我的。大部分中国孩子和我一样,从没有靠自己的劳动挣过钱,但乌塔却用自己的双手挣到旅费。她在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不仅换得金钱,还获得了宝贵的经历和锻炼的机会。

  跟乌塔比起来,我们就像是温室里柔弱的花朵,经不起生活的考验,而她是可以在生活的风雨中挺立的小草。爸爸妈妈,让放手变成一种爱,让孩子们亲身去感受生活吧。

读《乌塔》有感7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一直在沉思:中国人有乌塔那样的独立吗?没有。我们有她那样的耐心、勇敢、细心吗?没有……

  我有爸爸、妈妈和姐姐。爸爸每天让我吃东西时,都告诫我:“你吃完这些,以后学习好点,考上重点大学,就不用我担心你像你姐一样分数不好,让我们为你们担心,学校没得上!”如果有同学生日,妈妈肯定会说:“不能去!你整天不看书,脑袋里都没知识了。你看看管敏吉,读书那么好,她妈妈都把她关在房间里看书,不让她出门。再说了,你一个人去,很危险的!我才不让你去呢!”如果换做我姐,那肯定也会唠叨不停。

  哎!我的爸爸妈妈姐姐,你们何时才能解开对我的“溺爱之锁”啊!能让我像乌塔一样独立,自己自力更生吗?

读《乌塔》有感8

  这这一这一周,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游玩欧洲的故事。文章最后针对中国的父母与德国的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爱的方式,提出了怎样爱孩子的问题。

  在我认为如果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在中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天天依赖着父母。在国外,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小心跌倒,父母即使在旁边也只是说两句鼓励的话。最终还是孩子自己爬起来。

  在中国如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父母那怕有再重要的事情要办,都会跑过去扶起孩子。拍拍孩子身上的灰尘。

  虽然在中国少有几个能独立的孩子,可却被父母“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整天只能从电视上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说让孩子独自出国旅游了,就是让孩子独自去趟公园家长都不同意。在大人们眼里坏人太多了,似乎所有的坏人都盯上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他们让孩子们的童年没有欢乐,让孩子永远在自己的翅膀下长大,可是我们有翅膀,请您们不要把它折断,我们会自己行走,请您们不要总是扶着我们,我们想像雄鹰一样在碧蓝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请您们不要把我们的理想破灭。

读《乌塔》有感9

  有一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读《乌塔》这篇课文时,她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从她的身上我认识了一个有着独立生活能力的乌塔,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她靠着给别人打工挣来旅费,通过阅读很多书籍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做事有条不紊、考虑周详。跟她比较起来,不要说自己一个人游欧洲了,就是让我一个人玩一天我都不敢,更别说出国了。想到独立,我知道很多中国的小朋友都在家玩电脑、看电视,连下楼玩都要家长陪同。所以,我们要经常参加一些夏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独立意识。

  从她身上我还学到了:钱要花在应该花的地方。俗话说钱要花到刀刃上。可能爸爸妈妈每年给你的钱,你一个月就花完了,用时在向爸爸妈妈要,但我们从没想过爸妈挣钱的辛苦。这让我想到了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每天都有一堆学生去里面买点什么,有些根本就不是必需的东西。我有时也爱乱花钱,但我一定要改了这个毛病。

  乌塔说,从电视上或书本上认识的世界不完美。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拿这次韩国之行来说,我曾在书本上和电脑上看过一些韩国资料,可是当我真正来到韩国的时候,才发现它是那么美丽,那么干净,人也非常有礼貌,有些事是在书本上看不到的。

  这就是我从乌塔身上看到的。

读《乌塔》有感10

  昨天,我刚学完《乌塔》这篇课文,它使我受益匪浅。

  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为准备一次欧洲旅行,自己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用了3年的时间,阅读了很多有关欧洲国家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去陪小孩玩。在一个暑假,乌塔按照自己设计的旅行路线,用自己挣得的旅费,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在旅行时,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乌塔独立自主、自理能力强、细心,真让我佩服。如果不具备这些品质,怎么独自一个人去旅行呢?虽然不是每个同学都应该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去旅行,但难道不应该学习乌塔的这些品质吗?

  记得几年前有一次,由于我练琴不认真,晚上妈妈不帮我洗澡了,要我自己洗。我在浴室里手足无措,根本没怎么洗就出来了。现在,我睡在自己的房间里,有时还会害怕,必须听着故事才能入睡。我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做菜,也只有蛋羹和盐焗萝卜。我四年级了,也只会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自己的衣服还没办法洗干净。如果让我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我肯定撑不了几天。

  在生活中,我还有很多事情无法自己做,乌塔却已经可以独自生活了。我要学习她的品质,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11

  中国和外国不但语言不同,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乌塔》就是一篇这样的的文章,从中你会感悟到许多。

  本文作者讲了自己到罗马去旅游,在青年旅馆认识了一位14岁的女孩乌塔。因为乌塔一个人游历欧洲而谈起了教育方式。为了能游历欧洲,她准备了三年:旅游的花费,她通过亲自发传单、看过孩子等劳务赚得;行程计划,她通过阅读有关书籍、画行程路线图等来解决。等到了具体目的地,她又通过电话联系当地警察和家人,来保安全报平安或随时求助。读过这篇文章后,我感到非常震惊,一个14岁的女孩竟能独自游历欧洲!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平时整理房间是妈妈帮的。买回来的东西型号不对,都是妈妈帮我换的。妈妈让我去买菜时,去近处还能,可到稍远一点的菜市场跑一趟就不答应了。甚至还羡慕那些娇生惯养的女孩,什么事都有人帮。

  我还记得《豌豆公主》的故事中讲到:一个王子要选亲了,可找来找去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公主,连国王和王后都着急了。不久后在一个大雨的晚上,有个美丽的公主敲开了国王管家的门,管家有意要考验她就留她住宿,于是在床最底层的褥子中间放了一颗小豌豆。第二天,公主抱怨说:“昨晚一宿没睡好,床下有个硬东西一直在搅扰我。”于是王子就和这位女孩结婚了。从故事中却折射出了中国式的“保护教育”。这样的女孩长大只能成为一个“公主”,被人保护,不能成事。而与有良好性格的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相比,简直......外国人就像一头野狮,能任意奔跑,而中国人的后代却被父母“圈养”起来,"野性"就不得以释放,丧失了该有的生存本领。我羡慕乌塔有自立的品质,有独立行动能力。她也是一个细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规划,勇敢而又有思想,还敢反驳书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错误”。

  我想,如果我们都改变一下思维方式:教育是为下一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受益匪浅的。

读《乌塔》有感12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一课,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假期的时间独自一人在欧洲旅游,而且旅游所需要的钱都是在周末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挣来的。读完后,我感动万分,一个几乎同龄的孩子,竟比我强这么多。

  当我读到“乌塔为这次欧洲旅行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精心准备”时,我惊呆了,没想到乌塔做事这么有恒心、有毅力。这让我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看见台上跳拉丁舞的姐姐们跳得很好看,就让爸爸给我报了名。可是,看着容易学起来很难,我便想放弃,可是老师和父母一再劝告我;“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应该有恒心、有毅力。”终于功夫不付有心人,今年暑假在郑州举行的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

  当我读到“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时,我感受到了乌塔自力更生的精神。想想自己以前每花一分钱,都是问爸爸妈妈要,一点也不感觉脸红。可是学了这篇课文,我今后打算自己挣钱,除了生活费问爸爸妈

  妈要之外,其余的都要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易拉罐就捡起来,把家里的废纸、废品和易拉罐都收集起来,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把废品卖给收废品的叔叔。

  我从“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看出乌塔是多么的注重实践,可我呢?整天在家里看书,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仿佛我的世界里只有看书,虽然看了这么多的书,可到头来却没能用学习来的东西去生活中好好实践一番,都快变成书呆子了。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不应该做“温室里花朵”,我们应该出去闯一闯。这就应了一句谚语-----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读《乌塔》有感13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文章主要写14岁的德国少女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表现了乌塔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是我不明白的是:同时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想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当上了“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11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读《乌塔》有感14

  《乌塔》写的是一位年龄14岁的小女孩就独自一个人出国。

  有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 佛罗伦萨,最后还去了希腊。亲自体验各国风情。这对于中国儿童来说是难以置信。现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关心 我们,不会让我们单独出来旅游。如果单独出来旅游家长们一定不放心。我们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大人一直来帮助我们。

读《乌塔》有感15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读了《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深深有感触。

  本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中国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可是乌塔,她难道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吗?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为什么同意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独自游欧洲呢?这是因为西方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截然不同。他们还是爱孩子,可是他们的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是让孩子成为暴风雨里的雄鹰!而中国的父母,他们爱孩子是溺爱,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使孩子养成依赖思想,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儿,成为笼中之鸟!同学们,你们是愿意当温室里的花朵还是大自然的小草,愿意当笼中之鸟还是愿意当暴风雨里的雄鹰?

  中国的父母真是太溺爱我们孩子了。让自己的孩子回家都不放心。甚至连过马路都是千叮咛万嘱咐。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英语班。前几节课都是妈妈送我去上课。我觉得离我们学校挺近的,我就对妈妈说:“妈妈,去李老师那里上课让我自己和同学一起走过去可不可以?”妈妈说:“不行,不行。走那里太危险了,这绝对不可以。”妈妈说完我就知道我再怎么说也没用了。

  父母啊,请你们放开你们那温暖的双臂,让我们在蓝天中自由的飞翔。在此,我呼吁:希望中国的教育方式来一次大改革,学西方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读《乌塔》有感】相关文章:

读《乌塔》有感04-30

读乌塔有感01-25

读《乌塔》有感06-10

读乌塔有感05-08

《乌塔》读有感04-26

【热】读《乌塔》有感06-14

读《乌塔》有感【热】04-15

读《乌塔》有感【荐】04-08

读《乌塔》有感【推荐】04-16

读《乌塔》有感【精】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