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时间:2022-08-19 15:28: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1

  一气呵成读完王老师的书,看看时间才发现忘记吃了晚饭,小区里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这灯一如这本书一样,给处在迷茫之中的我指出了前行的方向。这是一本指导教师成长的书,这是一本指导面对孤独的书,这更是一本找到群体共鸣,激励前行的书。

  一、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王老师的成长之路可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配比级别,从临时代课老师时处处受歧视,到正式入编时“生不逢时”被发配,这一段旅途不可谓不艰辛。

  人在处在精神的低谷时,很容易变成环境的奴隶,受制于外在的事件,而失去自我。可王老师始终坚持自我,用写作鼓励自我,用坚韧对抗虚无,用思想战胜疲倦,用时光证明自我,他不但自己走出了阴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一路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反思和记录,更抱着提携后来之心,毫无保留的指导交流。是呀,磨难可以成为一个人颓废的理由,也可以成为他坚强的理由,王老师成功了。

  二、教育叙事怎么写:文学还是纪实?

  书中对问题性写作的成长价值做了一番解释,即在不断的书写过程中,能够使人获得三个方面的成长:锐化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养成反思问题的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灵光一现可能就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反思,这些问题性写作的常见形式都可以着手,其中教育叙事的起步可能更容易一些,但想写好写的有深度也不得不下一番苦功夫。这种以讲故事的形式获得教育的智慧,要有一个故事,要有一份思考,要有一份主张。这种叙述不是教育实录,他可能更偏向一点文学,需要有选择有取舍,以此来达到具有教育意义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写作应该属于专业写作,因为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的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一篇叙事文章最最重要的就是他所表述的观点和主张。“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握着“教育的笔”影响当下就需要我们多一些慧眼,多一份敏感,多一份行动,多一份坚持。

  三、深度写作的.方向

  ——主题性写作

  当迈过教育写作的初级门槛,走进主题性写作的时候,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刻。这种就某一个教育话题或教育元素进行持续性的,系统的聚焦式的写作,有助于打开我们的胸襟,让我们的教育视野慢慢变的开阔。

  瑞典诗人托马斯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在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主题性写作可以让你见到一系列的改变。这个改变来源于你,来源于学生,就像是冬日的暖阳,让人看见教育的希望。这种成长是自己主动努力挣脱向上的样子,需要教师自己慢慢把自己一点点打碎,断骨再生,这个过程一定不是一番坦途,需要不断坚持。在这一个角度上,班主任工作可能会有些便利,然而想更近一步就需要有五种意识,即发展意识,专业意识,借力意识,课程意识,品牌意识。

  有着研究性写作思维的老师,一定是跨过了千山万水,历经了不少洗礼。这一阶段是用个人的教育理念影响和改变教育。在不断的教育叙事过程中不再只关注对教师的自我成长,而是有意识的关注对学生的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四、同奔跑、在路上

  一个人的奋斗是寂寞的,一群人的拼搏是激昂的,用一场挑战,带给更多人成长的可能。让更多人因写作而成长。一群热血的草根们,因着不怕失败,而斗志昂扬,他们在寒假的30天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成长旅程,也用自己的行动宣誓着只要有目标,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是呀,在路上的我们看见了开花的绚丽,可当叙事者刚起步的时候似乎也并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儿。我不禁想起了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羡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很幸运在起步阶段就接触到这朵绚丽的花,很幸运没有只看表面的浮华,接下来的旅程,自己也将踏上叙事之路,深潜在教育这片大海之下,终有一天,我会发现属于自己的深海之珠!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2

  这是我阅读王维审老师的第三本书了,每读一本,都感受颇深。且每一次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自己的一点点小领悟。

  在书的开头,自序中,我看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个大鼻子的男孩从刚开始的被嘲笑、自卑到后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巨星。正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引导他打开另一扇窗的好老师,他的精彩人生才得以展开,是呀,不要总是只看着不好的那一面,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感悟人生啊。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第一次见到他就和害羞,沉默不语,也不怎么和其他孩子玩,刚开始我只是觉得他有点内向,又是因为刚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所以导致他这样。可是,过了一两个月,其他孩子都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了,他还是老样子。我就找他妈妈聊天,他妈妈说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的耳朵上从小就长着两个小耳朵(凸出来两条),所以他十分敏感,总觉得别人看他就是觉得他长得很奇怪,别人碰他他也很抗拒,他妈妈也很着急,还叫我去提醒其他孩子不要碰他的小耳朵,我对他妈妈说,你不可以这么关注这个事,这样更会然他觉得自己的耳朵和别人不一样,你就应该不关心这件事,他妈妈有点不相信的走了。有一天,那个孩子哭着来找我说:“有人在摸我的小耳朵,妈妈说这个不可以给别人碰的”。他很伤心,我安慰他说:“那是因为他们很喜欢你的小耳朵,觉得特别可爱啊”。他高兴极了,和那个孩子完成了一片,之后,他不再那么内向了,可以说变得很活泼,开朗,他妈妈这才懂了,对呀用另一个思路思考,不要把那两个小耳朵想的很奇怪,它很可爱啊,他们很喜欢,他们没有,他们羡慕啊,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在意呢,从那以后,他妈妈也没有再对他叮嘱不要让人家碰他小耳朵之类的了,而是会赞美。所以王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感触颇深,很多时候,你需要换一个思路去想事情,去做事情,也会发现结果完全不同,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他在这本书中还提到:人终究要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样子。而要真正成为自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埋头于某件事中,在坚守中走一段遥远的路程;必须依靠自己的意志,抵制住浮华的'诱惑,在寂寞中独守一份清苦。教师在众多人眼里是一份清闲的职业,有别人所没有的双休日和寒暑假,殊不知在这人人羡慕的眼光下,我们深知教育并不单单是这么简单,且不说经济上的拮据,仅仅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就让我们头疼的不行,我们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学生,他们的一言一行有时候真是让我们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平心静气地去解决问题,我们还得坚守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因为孩子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们。有时候的我总感觉自己不像在教书,倒像调解员一样每天在处理各种乌七八糟的问题,处理一波又来一波,就这样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着,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这也是一种为人师者的幸福吧!

  王老师还说:问题是教育写作的起源。工作上肯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解决完了以后,是不是应该试着以写作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呢。其实往常,真的,我从来没有试着把它们写下来,处理完了就觉得好了,后来,学校里要求每月两篇随笔,开始我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写,就把平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写了进去,渐渐的,觉得把遇到的事情写下来,并写出解决的办法,真是一件不错的事。它提升了我的经验,慢慢的变成一种习惯和意识,写的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教育的方法也在越来越多。虽然我的文笔不及王老师,也不会像王老师那样把写作当成一种治愈,但是我会继续把它变成我的习惯,然后越来越好,我会继续努力的。写作,也让我发现了另一个我自己!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相关文章:

《另一扇窗》读后感04-30

你把我推开的说说03-18

一步步把我推开的说说03-17

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效应初显持续推动09-26

《窗》读后感03-08

寻找另一半的说说05-31

对另一半失望的说说03-30

写给另一半的情话10-24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04-13

《开对你的窗》读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