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松原市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发展农业物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现代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为满足用户需求,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从供应源至需求源的产品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使农产品实现其价值、使用价值和在物流过程中增值,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发展农业物流对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升农产品价值,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一、松原市农业物流主体

  根据农业物流的对象划分,农业物流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参与农产品物流的主体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市场系统。市场(这里指涉农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包括农产品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专业市场、产地市场和农资市场,它是农、林、畜、水等农产品的物流主体。经营主体主要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或城市职工。92年建市以来,松原市多渠道、多层次地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据统计,全市目前有已建成和正在改扩建的各类市场27个,其中,国营3个,集体10个,股份4个,个体、独资及民营10个。有占地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市场20个,市场总投资4.8亿元;总建筑面积24多万平方米。批发的农副产品主要有杂粮杂豆、蔬菜、花生、马铃薯粉条、三辣、葵花、香菇等。据统计,2010—2011年度,全市农产品市场年总交易量近320万吨,总交易额120多亿元。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对搞活农副产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为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供销社系统。我市建有市、县、乡镇供销社为主体的三级农资购销网络,主要从事以化肥、农药和农膜即小型农用器械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以及包括农副土特产品在内的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县、乡供销社系统是连接城镇与农村的纽带,在促进城乡物流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粮食系统。粮食系统由县粮局和直属粮库组成,担负着粮食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以及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任务,是粮食和食油物流的主体。

  4、农业系统。农业系统涉足农业物流的主要是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等部门或企业,主要参与农作物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活动。

  5、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及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直接与农民沟通信息,参与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对使农产品如何更合理地向有益方向流动最有发言权。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80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9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3户。年加工转化粮食420万吨;畜禽加工量达到3000万头(只);带动农户30万户;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各地通过土地规模经营、订单农业、牧业小区建设及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民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200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4.3万人,年组织销售农产品240万吨,销售额达60亿元。

  6、其它农业物流主体。其它农业物流主体包括农资生产企业的运输销售部门、外贸进出口企业、有关公路、铁路和物资运输业、仓储企业等。其物流对象既有农业生产资料,也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其物流设施和设备大多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外销和出口物流的主体。

  二、松原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地理位置:松原市位于中国东北部,吉林省中西部,地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三省结合部,东南与长春市、四平市为邻,西部与白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北隔松花江、嫩江、拉林河与黑龙江相望。

  第二、交通运输:松原市铁路四通八达,有大小火车站27个。北京—哈尔滨、长春—白城、通辽—让湖路、北京—齐齐哈尔、大连—齐齐哈尔、松原—北京六条铁路线在境内通过。松原市公路总里程11085公里。北京—哈尔滨、图们—乌兰浩特、白城—长春、沈阳—明水、开通—方正、长春——哈尔滨六条国省级公路在境内通过。市、县、乡、村级公路与国省级干线公路相通,形成巡回网路。南行185公里到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北行207公里到哈尔滨机场。随着国道203线特别是松原第一松花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和今年松原港的开工建设,松原必将成为联结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松原市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沿松花江设大小码头8个,总泊位4000多吨,沿松花江可上溯吉林市,顺流而下直达哈尔滨市,入黑龙江直通俄罗斯伯力港,沿嫩江西行可到齐齐哈尔。正在建设中的松原港是吉林省第一大内陆河港,年吞吐量可达80万吨。近几年来基本实现了公路乡镇通和村村通,大大改善了行车环境,减少了在途时间,对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保持农产品的鲜活度、减少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农业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促进松原市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域平台。

  第三、网络建设:现建有松原市农网,松原金农网、松原兴农网等农业信息网站,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物流服务网络。到目前全市建设农业动态网站25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25个,乡级3个。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开始向农产品与农资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延伸。信息网络为松原市农业提供了众多有益的适用信息,对促进农业物流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2011年,全市玉米产量513.6万吨,稻谷产量107.2万吨,豆类产量23.1万吨,薯类产量18.1万吨,油料作物产量27万吨,蔬菜类产量166万吨,瓜果类34.8万吨。各类农产品商品粮在80-85%以上,销往全国各地。

  其中:杂粮杂豆生产销售情况

  松原市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杂粮杂豆生产地区之一。全市杂粮杂豆总种植面积达186078公顷,产量达422305吨。其中:绿豆, 27646吨; 红小豆,4906吨;花生121663吨;芝麻2115吨;葵花49789吨;谷子14769吨;高粱168853吨;麦12吨。杂粮杂豆销售到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北京、河北、天津等地,部分出口俄罗斯、新加坡等国。

  3、农产品物流建设项目

  农业物流项目建设是实现农业物流良性循环的基础,对推动物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松原市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已有了良好开端,其中今年超千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在7000万元以上。

  扶余县三井子杂粮杂豆市场是一个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属个体经营,是全国东北最大杂粮市场。扶余县种植杂粮杂豆面积近1.2万公顷,加之外源辽、黑、内蒙面积近30.5万公顷,合计总产110.95万吨,本县还有花生5万公顷,产量15万吨。市场现有收购半径已达500多公里,覆盖了辽、吉、黑、内蒙古等地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产品出口到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日本、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形成了远近知名的杂粮杂豆交易集散地。新建的杂粮市场一期工程占地69000平方米,总投资2104万元。新市场建成后,全镇收购业户现在已达到1608户,年购销量92万吨左右,年销售额达到36亿元。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关于我县商贸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农村乡镇畜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