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26 07:12:11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党建,即党的建设的简称。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篇【一】

  最近,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重点解剖等方法,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比较深入地掌握了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状况。调查表明:社区党建和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是当前城市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必须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一、现状

  目前,我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党员队伍基本稳定。现共有城市基层党员7132人,其中男性党员5349人,女性党员1783人;纯居民党员1066人,企业进社区党员4832人,企业职工党员233人,“两新”组织党员351人,教育系统党员437人,医疗卫生系统党员213人。队伍比较稳定。二是组织关系隶属基本明确。共有城市基层党组织366个,其中党委2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企业1个),党总支48个(社区46个,医院1个,区属企业1个),党支部312个(城市社区224个,区属企业17个,中小学校16个,医院11个,社会团体、中介组织3个,其他企事业单位41个),基本做到了每一名党员都有相应的支部进行管理,没有出现无支部管理的党员。三是支部活动开展基本正常。我们抽样调查了2个党委,5个总支,10个基层支部近一年来“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情况,没有发现未过一次组织生活和未开展一次“三会一课”活动的情况。

  二、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们围绕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事求是地分析,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党组织覆盖不健全,管理有疏漏。一是企业改制过程中配套措施跟不上,党员管理脱节。许多市区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没有组织部门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没有纳入改制方案。有的企业党员下岗、原党组织解散后,没有按规定程序接转党员组织关系,造成部分党员“空挂”。据统计,全区接收的企业党员中有152名党员未到社区党组织报到,且无法查找,成为管理上的“盲点”。二是流动党员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城市基层党员流动快,流入流出党员多,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少流动党员流出不向党组织报告,流入不到当地党组织登记,部分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三是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员管理不到位。据调查,全区有7个“两新”组织“应建未建”,有46个暂不符合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有党员,但人“户”分离,组织覆盖有名无实。

  2、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滞后,效果不理想。一是开展活动少,活动方式单调。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开展党建活动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开展党建活动的`次数普遍较少。上级党委、组织部门部署开展活动,就布置一下,敷衍了事。组织活动时除了开会就是学习,活动缺乏生动性、趣味性,造成一些党员对参加组织活动比较反感,对过组织生活毫无兴趣,更谈不上取得多少实效。二是对困难党员的关心不够。

  不少企业回社区党员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为振兴企业作出过贡献的老党员,企业破产后,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来源,本人又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有的还贫病交加,生活难以为继,但党组织对他们关心、帮助不够,影响了他们对党的感情。三是相当一部分社区总支的下设党支部由于无阵地、无经费,无热心党建工作的负责人,开展党建活动不积极、不主动,党组织对党员凝聚力和吸引力下降。

  3、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作用未发挥。城市基层党员特别是企业回社区党员,组织观念普遍比较淡薄,有的忘记了党员的基本义务,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规定交纳党费,不做组织分配的工作,成为“三不党员”、“挂名党员”。在调查的体育东路等5个社区中,社区党员大会的参会率不到40%,党费收缴率不到30%,少数企业回社区党员多年来未参加一次党组织活动,未交过一分钱党费;有的不愿亮明党员身份,不转组织关系,不与党组织联系,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有的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当改革涉及自身利益时,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在公开场合散布消极言论,带头上访闹事,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去甚远。

  三、对策

  1、全面理顺关系,增强党建工作的规范性。一要扩大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优化党组织设置。对新建的社区,新成立的“两新”组织要及时建立健全党支部,选配好支部班子;要按照“属地管理、就近管理”原则,抓好党员的分类分片管理。二要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的调整整顿力度。对“应建未建”的“两新”组织要迅速组建支部,对“有形无神”缺乏战斗力的要坚决整改,对社区中规模过大、人数过多、管理“有体无度”的党组织,要通过建楼道党支部、党小组等办法,划小设置,增强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三要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居民区党建联席会,定期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和交流,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争取支援,形成共建、共商、共享、共管的工作格局。四要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健全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2、强化教育管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坚持分类施教,针对城市基层党员队伍的职业、职务、年龄、经济和生活状况,不断探索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如对离退休党员,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进行“退岗不褪色”教育,注意发挥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的优势,达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目的。对在职党员,要从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入手,进行“在岗不落伍”教育。通过建立社区党员监督反馈制度和社区联系点制度,对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进行及时登记和反馈。对下岗职工党员,要从关心思想生活入手,进行“下岗不失志”教育,帮助他们转换择业观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对流动党员,要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上入手,进行“变岗不变身份”教育。通过在流动党员集中区域成立党支部,开展“双融入、双闪光”活动等措施,努力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和宗旨观念。

  3、努力寻找结合点,丰富党建活动的多样性。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机关与基层党组织之间要结成共建对子,参与基层组织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与基层困难党员和特困居民之间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扶贫助困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和居民群众的生活困难。二是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让党员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融入组织。三是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以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示范店、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亮明党员身份,引导党员在宣传政策、维护稳定、活跃文化、服务居民、致富帮富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篇【二】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我们党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而确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建党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情况,是目前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增强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工作、凝聚力“三覆盖”的实际需要,针对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对接不够的情况,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的新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引发了些思考。

  一、做法及成效

  1、完善组织设置,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组织前提。近年来,我们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对符合建立条件的“两新”组织都建立了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采取“联、挂、靠”等方式建立党组织,目前已有85%以上的“两新”组织建立了党的组织;在街道社区,“一社区一支部”达到100%;同时创新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楼栋,建在市场的党组织设置模式,真正做到了城市中哪里有人群、哪里有社会经济活动,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了组织提前。

  2、突出归口管理,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关键条件。坚持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对城市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两新”企业党组织实行归口管理,将县级企业主管部门党组织、上划经济部门党组织,市属企业在旺的党组织、县属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资质等级三级以上建筑企业的党组织一律划归县委企业工委管理,其余企业党组织归口各乡镇党委管理。通过推进归口管理,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了关键条件。

  3、强化队伍建设,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力量支撑。一是突出重点培养,提供政治力量支撑。坚持把重点培养、集中培训、实践锻炼三种形式有机结合,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业务骨干、优秀一线工作者、社区服务“带头人”等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目前,在全县街道社区、“两新”组织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0名,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了政治力量支撑。二是突出学习培训,提供素质力量支撑。按照“缺什么、储什么,需什么、育什么”的原则,依托县委党校、职业技术学校,近年多次举办以经济、法律、党建知识为内容的培训班,培养非公有制企业、街道社区党员300余人,其中业主党员30人,支部书记60余人,普通党员200多人,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升,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了素质力量支撑。三是突出管理引导,提供资本力量支撑。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的调查摸底阶段,及时将400余名关、停、并、转破企业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划转到社区,促使党员在社区感受组织温暖,在社区带头建功立业;同时通过实行流动党员结对培养、年终回执外出务工收入情况等制度,引导他们回社区创业,保证民间资金有序回流,促使分散闲置资金规模聚集,实现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资本力量支撑。

  4、构建工作机制,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机制保证。一是完善领导工作机制,突出领导对工作的推动作用,建立县级领导挂联企业、社区制度,实行党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形成领导抓、抓领导,层层抓落实的领导工作格局。二是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充分发挥部门在协调管理、政策知识、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建立完善城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揽总,县直机关工委、县委企业工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共抓、目标创新、优势互补、成效共享的联动共建机制。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自我评价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融合情况考评价标准,突出对市、县级城市党建示范点的不定期抽查、季度通报、半年检查和年终考核验收。通过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切实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提供了机制保证。

  二、实践启示

  1、创新活动载体是促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的关键。实践证明,好的载体能够起到有机链接和强势助推作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要实现相融互动,关键需要好的活动载体。基于此,我们创新提出并深入推进“城市经济党建活动”。这一活动载体的提出就喊响了城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的相互链接,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搭建了平台。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按年度确定重点打造单位,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60%以上的城市党组织达到城市经济党建之星的标准;每年度按巩固提高一批、创建达标一批、规范储备一批进行“梯次打造”。通过这一项活动的深入推动,激发了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如民营企业县民爆公司在“城市经济党建之星”活动的争创过程中,党员立足岗位、想方设法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党组织喊响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重塑了企业文化,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相融互动、同频共振,既把企业建成了经济工作的亮点,又把企业建成了党建工作的亮点。

  2、突出党员作用是促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的要素。城市党员是城市基层最有活力、最为可靠、最具潜力的核心要素,要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的相融互动,必须通过党的工作方式、举措和途径,促使党员自觉地在参与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领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和体现先进性,努力实现核心要素作用的最大化实现。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促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通过政治、经济、精神等综合方式,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员的激励,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先锋意识,激发他们不断发挥潜在的和现实的先进性,真正成为推进城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的“主力军”和“火车头”,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3、注重基层民主建设是促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的保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就城市基层党组织来说,本身要具有为城市经济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特色吸引能力。因此,我们在促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经济工作相融互动的过程中,尤其注重通过推进城市层民主建设来保证城市基层党组织特色吸引力的增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针对在工作调研和先教活动中发现的基层党组织在民主建设方面的问题,及时通过出台文件、检查督促等方式,在街道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党内情况和社情民意反映制,建立和实行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等制度,从机制上保证了党组织特色吸引力的增强。


【城市基层党建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基层卫生调研报告12-10

基层医疗调研报告04-20

基层现状调研报告11-11

基层建设调研报告11-06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08-08

为基层减负调研报告11-30

基层现状调研报告12篇11-11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范文03-22

领导下基层调研报告08-25

基层法律服务调研报告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