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优化价格监测调研报告

  物价关乎千家万户,把价格“晒”出来,对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价格,促使商家合理定价,抑制商品价格上涨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是中国人才网小编提供的2016年优化价格监测调研报告,供参考!

  一、我市当前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形式

  近年来,市物价局着力将价格信息公开透明化,主动向社会提供价格信息服务,切实增加信息发布频次,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拓展信息发布渠道,积极响应全省号召,建立重要民生商品“价比三家”机制,并通过《宿迁晚报》专有栏目定期公式。

  (一)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形式

  当前我市价格信息发布平台主要有:市“阳光物价”价格信息平台、有线电视云媒体版块、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发布8大类、28小类商品价格信息,迄今商品价格信息发布量达到近40万条,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权威、及时、方便的价格政策和信息服务。下一步“阳光物价”系统除扩大价格数据采集的范围,也将扩展惠民价格信息发布渠道,全力以赴推动价格信息大数据建设。

  一是建设电视视频栏目发布体系。目前已开发建设6个栏目,视频节目已制作播出60余期,栏目分别是《聚焦》、《价格资讯》、《平价养生菜》、《理财一点通》、《价格看板》和《消费向导》,这些节目既宣传了价格政策又丰富了节目的娱乐性。

  二是丰富网站价格数据。目前价格数据主要通过采价点定期报价、采价员采价、在相关单位放置数据抓取前置机、工作人员调查收集和相关网站合作共享数据等形式进行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对外发布。

  三是充分运用报纸价格发布专栏。在宿迁晚报阳光物价专栏,对主副食品、商超产品和药品价格进行公开发布,每周两档轮流发布,对市区主要农贸市场、平价店、大中型超市、主流药店和二级以上医疗单位的相关价格进行同平台比价,让每个商家都把价格晒一晒。

  四是试点户外彩色电子显示屏进行价格发布。市物价局试点建设10个户外彩色电子显示屏进行价格信息发布,试点建设的显示屏安装在主要居民小区和医疗单位的显要位置,实行服务器统一控制发布的形式,发布内容以图文和视频节目形式,以扩大价格信息发布的影响力。

  (二)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内容

  就价格发布内容来看,市物价局监测中心紧紧围绕社会关心、关注的价格热点,制定商品价格信息发布品种目录,根据信息需求变化,主动增加季节性、节日性和地方特产、特色商品等项目,加强市场动态信息发布。尽管当前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受众群众窄、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市物价局将针对现有不足之处,进一步推进改善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努力营造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价格环境。

  建成履盖全市的价格监测网络。对主副食品、商超产品、医药价格、医疗收费、各类收费等五类价格信息实现全面掌握,初步达到能够发布地区价格平均水平的要求。同时新增县区特色价格信息发布,如沭阳县的花木价格、泗阳县的杨树价格、泗洪的洪泽湖水产价格、市区的骆马湖水产价格等。

  二、统筹兼顾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各环节

  开展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是价格部门进强化价格公共服务,加强价格宣传,积极正确引导市场预期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优化价格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开展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加强价格信息开发和整理,改进价格信息发布形式和渠道,使社会和群众更加方便地获取各类价格信息,有效服务生产、流通和消费。

  (一)价格监测信息发布规范化

  调研结果显示,其中群众最关注的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主副食品、公共服务项目收费、医药价格等产品类别价格项目,把与民众密切关注的商品价格作为信息公开发布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和群众消费热点,适时增减产品,使发布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为群众了解商品价格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如作为地方特色水产品的泗洪大闸蟹,根据其季节性特点,每年的9月至11月都会定期发布其价格,以便群众及时了解价格资讯。规范包括发布内容、发布频率、发布平台等各方面内容,使得发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扩大价格信息发布面,做到价格监测工作和价格发布工作的有机衔接。

  (二)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形式多元化

  建立健全覆盖报纸、电视、网络等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的全方位信息发布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发布民生价格信息,方便百姓查询获取需要的价格信息。本市现有价格发布平台有:晚报“价比三家”专栏、专业物价信息发布网站、手机APP客户端、有线电视云媒体版块、专业物价信息发布微信、微博平台、小区电子显示屏等,针对走访调研结果显示,其中专业物价信息网站查询和报纸专栏受到了最多的欢迎,手机客户端以及微信平台认知度最低,对现有发布平台的改善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工作,拓宽发展新的价格发布形式也需加紧步伐,积极推进价格发布工作。

  (三)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受众群体细致化

  多渠道发布商品价格信息就是为了方便群众了解物价,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价格信息发布工作的效率就体现在其影响上。如何能让经营者积极参与,消费者充分认可,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需发送不同价格监测信息内容,要做到扩大价格监测工作的影响力,真正地做到服务于民。

  1、重视价格政策宣传力度

  在价格工作宣传上,要不断加强对价格宣传工作的重视,把价格宣传工作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在物价整体工作布局统一考虑、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价格宣传工作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内容和方式很多,有网站、报纸、自媒体等,拓宽思路、全新推动,确定宣传重点和主题,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咨询解释工作,争取社会对物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确保物价数据的准确性

  权威来自数据的准确性,要想赢得群众的依赖和信任,价格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成为了首要条件。价格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繁琐而重要,每一个环节工作都涉及了大量的数据基础,切实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准确性,才能确保物价局价格工作的权威性。严格规范价格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定期检查核验和资料整理归档,确保价格信息准确有效,从而使广大群众对价格政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保证。

  3、严格把关价格工作质量

  全力提升价格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价格工作在稳定物价、促进发展、安定民生的重要作用。加强价格工作队伍建设为抓手带动价格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好常规价格监测、数据报送、形势分析、信息发布等工作的前提下,推进机制的创新、采报价方式的创新、信息发布途径的创新以及价格监测数据信息成果转化的创新等,进一步拓宽价格工作的领域和范围。

  只有产生良性效益,相关部门的话语权才能逐步提升,权威性数据才能发挥其影响力,这是一个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的机制。

  三、创新价格监测信息发布机制

  (一)改善现有价格监测信息发布机制

  “数字物价”工程目前已覆盖网络、电视、手机、报纸等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的全方位信息发布体系,充分展示了价格发布工作的重要性。但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还存在一些群众对价格工作的不了解情况,甚至有的群众表示,从未在相关平台进行物价查询,可见目前我市价格发布工作尚存在不足之处,针对调研显示问题,改善现有价格信息发布机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工作。

  1、增加网站价格产品类别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价格发布渠道中,市民对物价网站展示渠道较为满意,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来自消费者的建议。如:网站关于产品分类不够精细和齐全,“水果分类太少”、“采点不够”等问题,在调研过程中均被提出,值得思考和改进。下一步,网站应当适当增加产品类别,增加采集点、采集样品,争取覆盖到市民日用产品所有类别,让市民询价、问价变得方便、快捷,切实履行好稳价格、惠民生的服务职能。

  2、普及手机APP客户端

  自媒体信息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移动的网络客户端,把价格信息发布工作与手机密切连接起来,是推动价格信息发布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重要举措。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市民对于我市已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宿迁阳光物价”手机客户端软件,出现了认知度不高、发布种类单一等问题。通过定点、集中地区的方式向市民展示手机APP使用说明,增加宣传频率,扩展宣传区域,使手机客户端的使用发挥其真实、有效地作用,达到真正地便民、利民的目的。

  3、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在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中发现我市当前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在网络宣传途径显得过于单一,调研过程中较多地出现了“希望通过引擎搜索就能得到本市产品价格信息”这一建议。可以尝试与专业搜索引擎、地方热门门户网站等渠道,宣传发展价格信息发布,让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拓展到网络的每一个区域,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履行价格服务职能。

  (二)创新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形式

  继续延用“价比三家”或“晒价格”的形式发布价格信息。在发布周期上,对于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可实行每个工作日采集发布的方式;对于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的商品,可适当拉长采集公布周期,具体发布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增加定期发布的产品类别,让市民询价问价变得方便快捷。

  1、开辟栏目定期集中展示某一特定类别产品价格

  在网站、手机、报纸、电视等渠道,增加特定专栏版块,集中展示某一类别产品价格,方便群众快捷、方便了解自己所关心的产品价格,对于群众较为关注的主副食品等价格类别,增加发布频率,扩大发布内容,使得价格发布工作得到集中化、细致化展示,也使得群众更加便捷地了解自己所需产品的价格信息。

  2、开展“消费者网络问价”交流模式

  在前文中提到,调研对象集中反映的“网络宣传途径”问题,运用“消费者网络问价”等形式反馈给群众,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消费者咨询产品价格问题,又充分利用了新媒体互联网优势,有利地宣传了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实现惠民生的工作意义。

  3、举行“消费者产品价格咨询”活动

  除了线上,线下也同样重要。选择在人气较旺的闹市区域,开展“问价”的利民活动,一方面可以面对面解决客户对价格信息的疑问,另一方面可以宣传目前我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内容,同时在活动影响力扩大的前提下,直接而有效地抑制市场恶意竞争哄抬物价等问题,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价格环境。

  (三)拓展价格监测信息发布渠道

  我市已初步建立了覆盖报纸、网络、电视云媒体、手机端、小区电子显示屏等在内的价格发布体系。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价格信息发布渠道建设。

  一是开发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生价格信息综合发布平台,逐步提高信息采集、发布的自动化水平;二是加强与当地主流纸质媒体和报业集团合作,通过建立专版、专栏,权威发布价格信息;三是加大与电视媒体合作力度,在不影响观影的情况下,地方电视任一频道上实现实时滚动播出市场价格信息;四是积极探索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微信、微博新媒体平台价格发布形式,使价格发布贴近群众生活,增加网络趣味性,定期举办网络活动,做到进一步打造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切实提高民生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效率;五是扩大小区电子显示屏覆盖区域,争取达到在每一个人流量集中小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区,使得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化、人性化,让公众可以方便快速地查询所需要的价格信息。

  四、调研概况

  对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查,提出解决办法,并在实践中解决好,这才是做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本次调研活动围绕“优化价格信息发布形式”为主题,调查对象主要分为商家和消费者,其中消费者根据所处环境和地区主要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一)调研主题

  调研主题为“优化价格信息发布形式”。

  (二)调研成员

  主要由宿迁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三)调研对象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调研对象对调研需求不一致,调研对象区分为商家和居民,其中居民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方便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身份对价格发布工作的需求和建议。

  (四)调研地区

  主要集中在菜市场、超市、医院等地区展开。

  (五)调研周期

  展开为期3天的调研问卷市场调研。

  五、优化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形式的思考

  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改革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放开了绝大多数竞争性商品价格,对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还需深化,政府定价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价格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为推动价格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需做到既要坚持稳步推进价格监测工作,加强基础建设,又要做到坚持改革创新,在价格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及运用上探索创新,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一)统筹价格信息数据的收集

  市监测中心今年共拟写上报各类价格动态和分析120余篇,通过报纸发布各类价格信息90余篇,通过网站、手机APP发布各类价格信息40余万条,巩固和新增价格采集点220个,优化确定市、区220个价格采集点,28个价格监测点,随着沭阳县、泗洪县、泗阳县阳光物价工程的建成,全市将新增价格采集点近150个左右,将初步建成覆盖宿迁辖区、涉及各类收费、医药价格、商超商品、房地产价格、主副食品等八类价格信息采集和发布网络。

  (二)优化价格信息数据的处理

  价格发布工作一方面体现价格部门为民服务、提升价格公共服务能力的职责,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提高价格透明度、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改善市场价格环境的有效措施。通过此次调研结果表明,我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还需改善存在不足,如发布内容种类不齐全、发布形式不全面等问题仍需改进。在新媒体信息时代,已进入市场并运营的手机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信息发布渠道仍然没有达到理想推广效果,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群众对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更是缺乏认知,充分说明了价格工作的宣传推广还需加大力度,让这项利民、惠民的工程覆盖到全市各区域。在充分意识到信息发布工作的重要意义之后,更要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切实履行好价格发布工作的服务职能。

  (三)提高价格信息数据的运用水平

  由于信息不畅,相关单位对价格政策以及市场同类商品或服务在定价上有些迷惑,根据他们的需求,整理相关数据,对相关单位的价格制定提供市场平均价格水平,并根据价格相关法规的要求,提出指导意见供其作为定价参考。

  推行涉及民生的价格政策特别是重大价格改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特别是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可能影响,做好风险评估,完善配套措施。加强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做好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处理,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调研报告 下一篇: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2016年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