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关调研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金组部发〔2013〕20号)安排,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部分机关单位就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及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调研组利用四天时间,深入全县26个机关单位,通过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扎实开展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普通群众占发放调查表比例的45.8%,个别访谈125人次,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机关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对当前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好做法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三创一优”活动,做到服务群众有目标、有抓手。通过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以“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为内容的“三创一优”活动,着力解决了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上不思进取、行动中固步自封、工作中态度漠然等问题,进一步搅活了广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敢想敢干,敢于担当的工作激情,着力建立和完善了一批管长远、管大局、管规范的长效机制,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业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健康、优良、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实行“效能风暴”问责机制,加快服务群众工作落实力度。坚持“开门评议”,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设立局长信箱、举报电话、网上邮箱,建立科级干部监督平台、举报信箱,健全电话、信访、网络“三位一体”的网络监督平台,扩大监督覆盖面,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树好“风向标”、划好“警戒线”,在主动接受监督中及时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三)坚持“一线工作法”,提高服务群众针对性。结合“一线建功”行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支部“心联心”,党员“手拉手”等活动,坚持重心下移,倡导干部认真践行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干部在一线成长的“一线工作法”,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开阔思维、创新观念。

  (四)实施破解难题“百千万”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群众难题。在破解难题中创新机制,在破解难题中转变作风。围绕本单位、本行业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难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分讨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确定具体有效、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分步骤加以解决,切实增强了广大机关党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和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机关党员干部服务观念,做到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障碍,进一步优化适宜广大客商建厂发展的外部环境。

  (五)开展党员干部“双向”评议活动,督促服务群众常态化。探索建立了党员工作单位和所在社区定期交流通报制度,并将党员“双岗双争”评议地点由社区转到了党员所在单位,实行党员在单位进行“双岗双争”述职,所在社区签注意见的双向配合评议机制,完善优化了评议程序,确保了评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效发挥了党员干部评议的约束力和促动效应。

  三、机关党员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在平常工作中,忧患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理想信念淡薄,个别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现象。二是一些机关党员干部产生了自满情绪,贪图各种特殊享受,滋生了不愿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倾向。三是个别党员干部受腐朽思想文化等影响,追求高档豪华的生活享受,沉湎于美食宴请之中,公意识淡化了,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淡薄了,与群众的距离拉远了。

  (二)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机关党员干部多半忙于事务,很少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查,同时,在单位内部也没有对党员干部下基层时间、任务、形式做出具体的安排部署,因而不能做到日常工作与下基层服务群众有效衔接。二是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由于在下情上达、受理督办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使群众监督虽然倍受提倡却难以有效实施;同时,群众监督与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等其它监督形式尚未形成有机结合的体系,群众与党员干部所在单位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够,无法形成综合效应,削弱了群众监督的力度。

  (三)机关单位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掌握不实。由于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工作在机关,活动在城市,对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不了解,进而对群众缺什么、盼什么不清楚。二是部分机关单位党员干部领悟政策、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帮扶群众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服务群众不对口。机关单位的一些帮扶活动,因帮扶方式和内容不能与基层实际及群众急需相契合,使得帮扶效果打了折扣,未能对群众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四)群众期待党员干部作风更务实。一是“文山会海”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机关单位上传下达、安排部署工作主要通过文件和开会两种形式,但由于开会、文件过多、过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运行效率。二是个别干部降低了对自身道德水准要求,助长了奢侈浪费风气。部分党员干部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社会人员,贪图享受、讲排场、比阔气、言行不检点,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疏远了干群关系。

  四、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一)教育实践活动预期目标不要贪多求全,尽量做到实在具体、看得见、有抓手。一是目标要求要具体。贪多求全的目标容易被虚化,要紧扣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小步子、快节奏,最终达到逐个突破,全面解决的效果。二是目标定位要准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很多,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有根本性的、也有关联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把那些主要的、根本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解决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这的目标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也就有实效了。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农村领域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下一篇:街道社区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