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对自身素质的评价,对就业形势的看法,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

  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对象: 应届毕业生与在读大学生

  调查方法: 调查,座谈,访问

  调查地点: 人才交流市场,用人单位

  调查时间: 2014年12月1日--7日

  引言: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虽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与措施,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限制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此外,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期望或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家长的过高期望或者让自己的孩子从事不愿意从事的工作。而且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在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的同时,还对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了面对面访谈或电话及问卷访谈,希望发现和确定用人单位需求与大学生自身素质之间普遍存在怎样的距离,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找出大学生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正文:近年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大学增多等诸多原因,使得大学生人数激增,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过多的大学生成了剩余资源,所以就业问题便愈发明显了。所以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期间与毕业的大学生交谈过,也向一些公司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咨询。

  在调查期间,我发现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有多种方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有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都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造成不晓得影响。

  在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又有很多种类。首先就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虽然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在调查中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可以接受较低的薪酬,将月收入定位在1500~2500之间。但是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不愿意就职于一些小型企业,或者说不愿意长期就职,表示这些企业的发展潜力不大,影响自身实力的发展。而个人能力不足同样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因素。大部分大学生抱着一腔热情,但不可避免的是就业能力的欠缺,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表示自己个人能力不足或者是求职技巧的缺失。这些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求职及就业。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这是大学生求职中的一大软肋。大部分企业招聘时都会说到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优先录用,这就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在就业信息的获取方面主要通过人才招聘会,对招聘信息的缺失也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对招聘信息的匮乏限制着大学生的就职。而一些毕业生其实并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在咨询一些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时,他们透露毕业生并不能从安逸的校园生活中走出来,不能主动地去做事情,只会等着分配任务,比较懒惰,降低在领导心中的印象分。

  在学校方面,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虽然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现有的专业设置对自己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而用人单位对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更加明确,他们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此外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差异,大学生往往会通过在社会兼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但学校往往采取一种鼓励校内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校外活动的做法。因此,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如何平衡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关系,成为学校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接受访谈的用人单位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如学校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多和企业建立联系,不能坐等企业来招聘。在企业看来,他们需要一个友好的学校就业部门的诞生,这样的大学会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指导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信息和推荐。但是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没有什么作用。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避免使大学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而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名牌高校与一般院校之间的就业率的具有相当大差异。众所周知,高校的就业率明显要高于一般院校。

  而家庭和社会方面主要是单方面的影响。学生“来源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尽管这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水平没有多大影响,但在求职的具体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却非常明显。家庭出身好的会倾向于从社会关系网络方面来寻找出路,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毕业生会在一家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托好关系后直接跳槽转去找好关系的企业。也会常常挤掉别人就职的名额。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baogao.cnrencai.com)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这就使得外地人才的流失。而很多外地人才具有本地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同样会使企业的业务的有所提升。此外在招聘中还会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就造成了女大学就业难。

  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巨大影响,庞大的毕业生人群使得大学生资源过剩。而大量的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此外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部分劳动力同样会与大学生争夺有限的就业资源,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加严峻。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关于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调查的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