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或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西方则称之为 “共产国家” 。下面是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6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借鉴。

  2016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

  据红河州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相关文件精神,我被选派作为2013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后,于2013年2月27日正式进驻金平县老勐乡新村村委会。入村后,根据《金平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就新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活动,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与部分村干部、村民组长、农民群众积极交流沟通。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研,我加深了对新村发展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和认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村村委会基本情况

  新村村委会隶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乡,位于老勐乡境内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交通方便,东邻营盘乡水塘村委会,南与老集寨乡百乐寨村委会隔河相望,西接老勐村委会,北与新安里村委会。辖新村一、二、三、四、五组、红九一、二、三、岔路、涵洞、龙头堡、磨石、攀枝花、铁丝桥、三家河、平坝河、火烧一、二组、灰竹坪共19个村民小组、世居着苗族和彝族,其中苗族为主要居民,占全村总人口98.5%。现有农户870户,有乡村人口3970人,其中农业人口3970人,劳动力2005人。该村较为贫困,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全村国土面积36.6平方公里,农村经济总收入980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2400元。全村耕地面积7362亩,其中水田面积1448亩,旱地面积5914亩,人均耕地仅1.82亩,林地9586亩。人均有粮320公斤,最高海拔1300米,最低海拔419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常年无霜,适宜种植香蕉、橡胶、木署、西贡焦、水稻、玉米、龙眼玉米、荔枝玉米、甘蔗玉米、芒果等热区经济作物。新村灰竹平有5户养牛31头,家家户户养有骆子,山地鸡养殖是新村的特色,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周期短,卖价高、市场前景好,在党建示范户的带动下,辐射了周边200多户养殖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强了养殖后劲,体现了规模在促养殖在户的山区畜牧业发展模式。设有一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8个,预备党员6个),积极分子14名。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我了解到新村在当前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主要的困难和问题:

  1、党员、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部分村民及少数村组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尚存偏差,通过调研发现他们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的村组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要求他们这样做,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多数村组干部对怎样建设新农村感到手足无措,寄希望于上面有可资参照的模式或方案下来。总的来说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了解的不够透彻,不能全面的理解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2、主导产业缺乏支撑,特色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村农业目前仍以传统的粮、猪型为主,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少且发展速度较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渠道较窄,仅有木薯、养鸡和养猪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不高。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民致富。由于各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未硬化及改水、改厕任务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目前群众自筹、州县级单位的帮扶资金仅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村内有相当部分的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4、缺乏建设资金。经济建设和基础项目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所有项目只靠政府政策性的补助支持,村民投工投劳的方式,建设资金难以到位,把握不好长远规划和近期建设的关系,制约了村经济发展。

  5、缺乏建设人才。村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没有种植、养殖、加工技术。低下的文化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营性管理的需要。科学种田和养殖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引进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技术比较困难。

  三、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面临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认为新村下一步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调研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是非常关心的,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积极性。但有不少村民认为建设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就是上级给钱给物给政策,许多农民都在观望,有的原来想干的事都不干了,就等着天上掉馅饼;有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又是搞形式、走过场、瞎折腾,致使许多农村组织化、规模化的集体项目搞不成。这些都需要今后认真加强引导,搞好宣传教育。同时,还要培育造就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只有农民的思想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新村村委会位于藤条江河谷流域,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200米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常年无霜,有丰富的热区资源,是典型的天然温室,非常适宜发展甘蔗和橡胶等产业。下一步要加大经济作物的发展力度,有力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扩大橡胶、甘蔗、西贡蕉、西瓜和山地鸡等基地,配合政府全力推广甘蔗的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增收。要扎实做好当前的甘蔗产业发展工作。大力发展甘蔗产业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以种植业为基础,发展养殖业。使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促进。开展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坚持农业“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支持和发动大户扩大种植和山地鸡养殖规模。要求家家户户学习多种蔬菜的种植,做到品种多样的蔬菜能自给。

  4、加强村委会自身建设和党建工作。村委会组织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重要组成部分,村委会班子和村委会成员素质如何,对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必须加强村委会班子建设。一是坚持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涉及到全体村民利益的或重大事情都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同时建立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办事透明,做到办事公开化,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严格财务管理,遵守财政纪律,财务做到按规定收支,财务收支做到公开透明;二是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三是在党支部建设方面,全村委会设有一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8名,预备党员6名)积极分子14名。今后应该计划每年发展2名新党员。计划从党中培养一批后备班干部队伍。配合公安机关工作,加强综合治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组织法律、法规培训。严格遵守《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落实各项村务政策,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利用已经建起的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室,发展群众文艺,加强娱乐活动,保障全民健身。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村文化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2016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2】

  为了解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心声与愿望,我们利用暑期时间,奔赴湖北黄冈武穴市,对部分农户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调查的范围涉及武穴的梅川、余川、花桥、龙坪四镇以及刊江街道办事处所属的十多个村,共发放问卷近400份,回收问卷375份,有效问卷346份,有效率为92.3%。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衷心拥护,并希望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上,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的条件和面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资金,期望地方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外出务工致富人员返乡投资创业。

  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分析

  武穴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鄂东边缘,四周与蕲春、黄梅、阳新、江西省的九江、瑞昌  等地为邻,版图面积1200.35平方公里,人口为73万人,是湖北长江经济走廊建设和边缘发展战略的重点倾斜地区。可以这样说,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讲,武穴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更加优越。因此,选择其作为调查地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武穴市农村居民对新农建设的期望主要是:

  (一)农民对建设新农村充满信心

  武穴市农民对中央和湖北省建设新农村政策有较多地了解和认识,如下表所示:

完全了解
部分了解
了解很少
基本不了解
没听说过
9.8%
49.1%
26.5%
11.3%
2.9%

  大部分农民已知晓国家出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举措,部分人表示完全了解。农民群众很希望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

  71.7%的农民主要通过广播和电视获知政策信息,通过干部宣传了解的占到41.3%,18.2%的农民是通过阅读公告、通知了解的。这说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宣传力度较大,宣传效果也比较明显。

  96%的农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有必要,而且大多数农民表示愿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农民看来,新农村建设直接有利于农民自身利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从资料来看,近80%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具有信心。这说明,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围绕“三农”问题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各项工作,已经使农民对政府和上级各项政策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度。当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心存疑虑,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幅不大,农民增收的期望有时不能如愿。

  (二)农民最突出的愿望是希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但是农村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还有待改善。调查显示,在回答您认为本村最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时,调查数据如下:

道路
自来水
卫生设施
电网
电话
电视
邮政
能源
农田水利
35.2%
14.8%
20.3%
3.0%
1.1%
1.1%
1.9%
6.6%
15.9%

  对发展现代农业应做的主要工作,44.9%的农民认为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和维护。

  因此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首要任务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34.2%的农民认为农业科技水平不高,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方面,部分地区的农民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反映较强烈,在武穴上乡地区,从我们调查的梅川五里村、从政村来看,二村虽处于梅川水库水利范围内,但缺乏提水的设备,所以抗旱灾的能力较差,严重限制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关键是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63.7 %的农民认为应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16.3%的农民认为可以从乡村集体收入中支付,也有10.1%的农民愿意出工出钱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与一些村委会成员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村委会为了维护和建设基础设施,确实费了不少心思,但苦于资金的短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村委会负责人向我们倾吐了他们的内心想法。他们建议在对农民的粮食、种子等补贴中,透明的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遭到了许多村民的反对,只好作罢。

  (三)农民增收愿望迫切

  调查显示,农民认为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本题为多选):

农产品收入
养殖业
家庭副业
本地企业收入
外出务工
48.4%
27.0%
38.6%
30.7%
47.5%

  通过上表看出,农民对农产品增收有很高的期望,但现实情况是武穴本地经济不够发达,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低,由此导致农产品难以卖出高价;市场流通体系不够完善,销售信息闭塞,本地的农产品难以销往外地市场;很多农民自身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投入大,却卖不起价钱。

  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应该做的主要工作的问题(多选):

技术培训
信息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先进农机
监管农资市场
提供保护政策
56.8%
35.1%
44.9%
28.1%
31.3%
35.9%

  技术培训的选择率达到了56.8%,占第一位,反映农民对掌握技术致富的迫切愿望。在与农民的交谈中不止一个村民问调查组,新农村建设有没有技术员派下来指导农业生产,他说他们种田很盲目,地里缺肥,不知道是缺氮缺磷还是缺钾,只知道把肥料一股脑往地里施,多花了很多冤枉钱,却往往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希望政府多多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四)农民对新村庄建设持有自己的看法

  调查显示,农民认为新村庄建设应该

整体规划,整体建设
统一规划,个人建设
村民自由选择
54.1%
33.9%
12.0%

  现在农村村庄都很缺少统一规划,走进村子放眼看去房子东一座西一座,不仅影响村庄的整体美观,而且占用了许多耕地资源。从上表可以看出88%的村民希望新村庄建设应该整体统一规划,他们看到了现在农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所导致的一些不好的后果,希望新村庄建设能给村容村貌带来一些改变。但是只有54.1%的村民愿意整体建设,有33.9%的村民希望个人建设,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顾虑呢?以下的数据能反映村民的心态。

  在询问村民不愿集体重建住房的主要原因(多选)

自筹资金比例过高
有人从中以权谋私
出现豆腐渣工程
不符合个人生活习惯
31.4%
53.6%
48.1%
24.6%

  上表选择有人从中以权谋私和出现豆腐渣工程的比例很高,这反映基层农村的一些现状和农民的一些真实想法。在基层农村很多干部脱离了群众,不为群众谋福利,不被群众信任,所以想集体开展什么活动也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上文中提到的部分村干部想提取部分粮食、种子补贴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遭到村民的抵制,大概就是这方面的原因。

  (五)农民要求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基层农村的民主建设一直以来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尽管村民自治已有一些成效,三项制度(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和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农村得到了实施,但是大多数村庄的村民自治水平不高,存在的问题较多。

  村民认为本村村民对村务的了解状况是:

绝大多数人知道
部分人知道
少数人知道
个别人知道
28.4%
24.9%
33.3%
13.5%

  选择部分人知道、少数人知道和个别人知道的共占到71.6%,由此知道村务公开制度实施的并不是很理想,很多人不知道村务,现状不乐观,但值得欣慰的是农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日益强烈,68.9%的村民认为村干部应该通过村民自由独立选举,21.2%的村民认为应该上级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村民选举,只有9.9%的村民认为可以由上级直接委派。42.6%的村民认为“一事一议”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很有必要,40.3%的村民认为有必要,只有17.7%的村民认为没有必要。55.5%的村民认为村里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应该由村民讨论决定,25.0%的村民认为应该在镇处政府知晓的情况下由村民决定,10.6%的村民认为应该在镇处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作出决定,只有8.9%的村民赞同村进接委会决定。

  (六)农民企盼现代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具体的表现就是乡风文明,但是农村的精神文明发展举步维艰,发展缓慢。在调查中村民觉得村里的风气很好的只有有13.4%,认为一般的占到67.6%,认为较差的有13.1%,认为很坏的有5.8%,其中认为村里最不好的风气是

红白喜事
大操大办
物质享受
互相攀比
赌博现
象严重
不尊敬老人
封建迷信活动比较普遍
邻里之间
相互扯皮
村里治安
状况混乱
15.9%
9.9%
47.9%
7.7%
9.3%
3.8%
5.5%

  赌博现象依然是影响农村乡风最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所导致的。在湖北的基层农村,就我所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农村最普遍最大众化的娱乐设施依然只有电视,而且有线电视网络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延伸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所以电视节目单调,不够吸引人。而其他的,比如电脑互联网、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基本上没有,唯一可以娱乐的就只有打麻将、“斗地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笔者觉得现在的农村就陷入了这么一个怪圈,农村的物质文明较低,导致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匮乏;而精神文明的匮乏,又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这么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着,单单凭农民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打破的,这就需要凭借国家的力量,运用政策倾斜手段,两手齐抓,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注重经济的发展,又不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帮助农村走出这个怪圈,实现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促进。

  二、问题与建议

  (一)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关键问题和最终目的。农民收入提高了,新农村建设其他方面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那么武穴应该怎样利用自身的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呢?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比如武穴的山药在鄂东是比较有名的,政府可以大力推广山药的种植,形成一个以山药为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和培育相关农业产品的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经合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在当地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服务体系,既可为农业创造收入,也能为商贸物流业创收。要努力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运用两省五地通衢的地理优势向周边市场销售。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要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加强以集中供水为重点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农民的饮水质量;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为农业生产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对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或经济上的补助。针对广大农民的渴望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推进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农村群众看病就医难等问题。加强农村文化科普体育工作,建设乡镇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各种节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四)加强村庄的规划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改善村容环境。以自然村为单位,搞好村庄建设规划,有条件的地方要规划新村建设,鼓励农民到新村建房,没有条件的要在老村庄的基础上进行环境改造。规划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充分利用山形地势和旧宅基地,突出农村特色,形成不同的风格,防止千篇一律。治理农村脏、乱、差,按村庄规划拆除乱搭乱盖建筑。建设垃圾池,实行垃圾定点堆放、定期处理,确保村庄清洁卫生。实行人畜分地。武穴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沼气,在农村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抓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建设,提高村民自我管理水平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建立农村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严厉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重新树立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继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发扬基层民主,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开展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和村级财务公开,依法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生产自主权,努力拓宽农民参政议政渠道,调动农民的民主参与热情。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形成责任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结束语

  这次深入武穴农村的实地调查,使我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清醒地认识农村面临的形势,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个问题从当前来看,农村建设面临着严峻形势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充满期望,积极支持,而且抱有较大的信心。对各级政府来说,只要政策措施得当,新农村建设大有希望。从长远来看,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农村人口仍然会占到总人口的较大比例,它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农村面貌能否彻底改变、农民能否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等等,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制定并大力实施体系完整、措施具体的公共政策。我们的调查资料及所作的分析,谨供政府部门参考。

  最后,要特别感谢武穴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及相关镇处对我们的调查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大学生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2016关于动车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