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

  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更没有社会的全面小康。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着九亿多中国农民,也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令各级政府非常头痛的事情,只有解决好此问题才能够切实地减轻农村居民因疾病带来的负担,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一些地方试行几年来,不仅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受到广大老百的普遍欢迎和拥护。

  根据团中央、团省委2006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校团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大力开展研究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处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制定部署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计划,积极组织广大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明心硕士医疗服务队先后到洛阳栾川县石庙乡上园村和驻马店西平县盆尧乡于营村开展支医及农村卫生状况调查活动。由于这两个村子尚未实行合作医疗保险,借此机会,笔者深入农户,调查老百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和认识,探讨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预测了推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两村的基本情况

  要分中国农村问题,首先要认清农村的现状,笔者认真考察了两个村子的整体经济情况,同时在为农民进行义诊的同时,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认真倾听和记录农民的心声,了解了农民最基本的生活状况。

  在河南,我们调查的上园村和于营村都属于经济情况较好的农村。上园村:矿藏丰富,部分人通过经营矿藏开采相关行业已经达到小康以上水平,笔者看到大多数农村道路都已硬化,县城的公路可直达村边;部分富裕的农民已经住上了小楼房。但整体来说,贫富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民仍然比较贫困;农村基础医疗设施仍然较差。于营村:毗邻京珠国道和高速公路,村里规划较有特色,划分有农业区、工业区。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该村对教育比较重视,十年前已有村办中学和小学,这在河南农村很少见。两村家庭年均收入相当,大约在7000-8000元。两村在河南省很具代表性,一方面是改革的机遇造就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更关注身体健康及疾病的防治;另一方面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善,待一种有效的机制来解决这对矛盾。

  二、两村的医疗卫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医疗卫生条件差:当地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设施简陋。当地医生大部分未受过正规教育,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了,很多人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对一些求诊村民未能做出正确诊断、治疗和积极指导。于营村有4500名村民,只有两所小诊所。诊所设施简陋,所用的手术器械消毒也不够严格,大多是水煮或者用酒精简单地清洗。医疗设施和医生素质的限制,使得当地农民很难在疾病的早期得到诊断,不利于疾病的防治。

  2、就医意识薄弱:村民普遍没有定期体检的意识,调查问卷没有一份回答做定期体格检查,只有在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才去就医。少部分家庭困难的村民自己买药治病,极个别人因看不起病甚至在家熬病。但是对于当地卫生所不能治疗的疾病,70%左右的人会选择到上级医院就诊。

  当地村民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常识较欠缺,对疾病的重视不够,我们医疗小组以发放医疗常识和医疗处方宣传单的形式,对村民们进行了健康教育。前来咨询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群众占绝大部分,其中多数人用药不合规、不规律,如症状严重时服药、症状减轻时停药,以致病情日趋加重,据我们统计,只有不到30%的农民正规服药。我们向患者讲述了不规律用药的危害,并做了有关用药的科学指导。其他如患有腰腿疼、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亦常见,但是大部分得不到有效的持续的治疗。

  3、药品价格及诊治费用过高:人们普遍认为药品价格高。于营村约58%左右的人认为药品价格高,不能承受,直接造成看病难。约30%的人认为高,但能接受。上园村约60%以上的人认为药品价格高。有八成以上的村民认为县级及县级以上级别医院的诊治费用过高,各种检查及治疗过于繁琐。造成好多村民不轻易到大医院就诊,以及中途停止在医院的住院治疗。说明农村看病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4、医疗费用来源单一、脆弱:调查发现,这两个村子医疗费用主要是通过家庭积蓄支出,通过大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接济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向亲朋好友的借钱缓解医疗费用负担。

  老年农民是依靠家庭保障度过晚年的,通常由家庭中已成家自立门户的子女为老人提供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老人的疾病治疗费用一般也由子女分摊。因此,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就医困难就更为突出。

  特别是相对贫穷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村民对于疾病的认知较为迟钝和淡漠,他们的生活目标是养家糊口,不愿承认疾病的存在,或不把疾病看得很严重。他们很少利用预防服务,认为预防服务是有钱人享用的奢侈品。他们没有能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承担责任。

  5、医疗信息的获取渠道不畅:通常在常见病的治疗上,农民是靠自己的经历和他人的经历对县、乡、村各种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进行判断,各种治疗信息的获得又是靠农民之间的人际传播。由于知识所限,使农民缺乏获得医疗保健信息的正规渠道,只能靠非正规的渠道获得零散和不确切的信息。很容易相信一些旁门左道以及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花费大量金钱却弄得人财两空。

  通过调查,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农村医疗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交通不便所造成的看病难现象已经基本不存在,村民的医疗意识也正逐渐增强。经济问题开始成为农村提高医疗卫生状况的瓶颈,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小病拖大,轻病拖重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我们在给当地农民义诊时发现,很多农民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正规情况下需长期服药,但害怕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人只是在症状很明显时才服药,稍微减轻就停药,结果经常造成并发症,脑溢血发生率特别高。

  三、推行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这两个村,医疗保险还没有开展,很多农民对医疗合作不了解或了解的不是十分清楚。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向广大农民讲明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农村家庭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可以初步解决农民的大病保险,减轻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通过我们的讲解,85%以上的农民对这项政策表示欢迎:如果开展的话,将至少有65%以上的人会选择参加。两村的医疗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待解决以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认为在河南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是很有必要的,它将受到广大农民的极大欢迎和大力支持。农民的收入和就医意识提高了,并且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多处试点成功,这些都表明在河南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是切实可行的。

  四、村民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疑虑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医疗合作是一件新生的事务,由于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其承担风险的能力是非常小的,因此接受这一新生事物仍需要时间,所以很多人对这项这政策仍充满疑虑。

  1、农民只知政策但不了解具体内容。调查显示有些农民虽然知道政策,但对其具体内容却不是很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投保和报销都有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才能获得补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报销,如打架、斗殴、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农村医保中获得补偿的。但我们调查发现农民对这些了解甚少。

  2、农民担心农村医保政策的信誉。在农民眼里,信誉就是关键。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0%以上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约15%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无论是哪种情况,农民都对医疗保险的信誉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只有确信其对医疗保险的投保确实能够得到分担风险的回报才会投保。“现在基本是一部分贫困户确实交不起钱:一部分富裕户个人付得起医疗费,但不一定投保,多数农户能付得起保费,究竟是不是投保,还要看可信不可信”  农民们反映。访谈中,农民表现了对乡、村部分干部不信任,对商业保险公司的信誉表示担心。

  3、农民担心医保定点医院少,医保药品品种少、价格高。调查还发现,对合作医疗了解较清的农民则反映药物价格高,医保范围内的药品品种少,医药费报销覆盖的医疗单位少,给病人的治疗带来不便。应该加强对定点医院的审批和检查,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只要条件具备,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作为定点医疗和药品供应机构。对于那些本身素质不高,假公肥私的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对医保医院加强动态监督。

  4、农民担心合作医疗管理有漏洞。他们担忧急需支出时不能按时领款到手,或者资金被个别人非法挪用,甚至担心有些工作人员会携款逃跑。他们提出实行合作医疗,就要长久实施管理透明等制度,要规范制度实施的各个环节。然而作为制度建设,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基金筹集、使用情况的审计和检查,定期向群众公布财务账目,接受群众监督,这样也就加大了管理成本。

  五、对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几点建议

  1、加大政策内容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害怕补偿不方便,对农村医保的各种顾虑,关键还是要加大医保政策内容宣传,积极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各种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报纸、传单、公开信,实施补偿办法以及各项规定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2、信誉是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农民的社会医疗保险是以政府保险机构信誉和农产投保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医疗保障形式,则政府和保险机构的信誉是农民医疗保险的关键问题。

  3、为了降低药品价格,可以实行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直接向厂家统一采购药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进价,鼓励使用低成本、低价格,疗效又肯定的药物。要实行药品价格公示,加大农民群众的监督,让农民明明白白看病买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宣传和鼓励医学专业大学生到乡镇医院就业。这样才能为乡镇医院的发展注入活力,农民的医疗保健也才能有智力保障。

  5、加大立法部门对医疗保险金的监管,使农民及时地领取足额保险金。

  河南是农业大省,解决好农村医疗问题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只有建设好新农村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河南才能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先起。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