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经验、行测经验、笔试经验

  报名经验

  在单位人事处工作,所以每年都要参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相关工作,今天说一说报名的事。

  现在大学生每年毕业那么多,很多人都会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录取与否和报名有很大关系。

  首先,要仔细阅读考试公告,公告里有很多要注意的东西,比如年龄要求、专业要求、服务基层项目等,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专业的问题,报名时填的专业要与本人取得的高校毕业证上写的专业名称一字不差,打个比方:毕业证上写的会计电算化(或会计学),报名时很多人只写会计,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后续资格复审或录用手续办理时出现问题。

  第二,要仔细阅读拟报考单位的岗位要求,比如对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资格证书等,明知自己不符合的千万不要说碰碰运气,这样就算网上报名让你通过,到现场资格复审的时候也过不了,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报自己符合要求的岗位。

  第三,报名时所有选项都按要求填写,比如个人简历应该是填写学习、工作经历,有很多人是这样写的“本人吃苦耐劳、品学兼优……”,比如家庭状况应该是填写本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有关情况,有很人是这样写的“家有4口人,经济上还可以”。

  第四,上传的照片一定要是正规的证件照,见过太多孩子直接在宿舍里用摄像头自拍一张就传上来了,最夸张的一个是手里还拿着烟。

  第五,选择报考职位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硬件条件,选择限制最多的岗位,比如自己是党员、有5年工作经验、有会计证等,就报要求这些所有条件的岗位,专业只限制自己那个专业的最好,不限专业的最好不要报。

  第六,如果想考上,就报小城市的岗位,大城市的岗位竞争都比较激烈,我们下属单位有省会城市的,有小县城的,小县城的经常没人报,省会城市的单位报的人都特别多。考上小城市的之后可以继续往大城市考嘛。

  第七,如果有农村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服务西部、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士兵等机会,也请把握住,现在每年都会给这些“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特设很多岗位,这是政策性的,国家强制规定的,服务完再考,竞争会很小。

  最后祝大家考试成功!

  行测经验

  今天说说行测方面的经验。

  以国考为例,题型有:常识判断、语言能力运用、逻辑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

  先说一个所有题型的通用技巧:排除法。不管什么题一般情况下都能排除掉1-2个明显不对的选项,直接用笔划掉,马上选不出正确答案的时候从剩余选项是随便选一个,随心所欲的选一个,不要想太多,然后在题目序号那里做个记号,马上进入下一题,全部题目过完涂完答题卡之后有时间再慢慢选出正确答案。

  切忌已经在做下一题了还在想上一题怎么回事。考试时经常会有碰到一个题忽然就蒙了的感觉,这时千万不能乱了阵脚,闭上眼睛深呼吸,随便选一个答案跳过那道题,考试就和人生一样,要学会放弃,不要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

  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从人一生下来到考试那天积累在脑子里的东西,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个人不建议专门复习这一块,就做做模拟试卷就行了,除非你有过目不忘了能力,不然把时间用在别的题型上。

  语言能力运用(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主要培养语感,尤其是自己做错的题,把正确答案放进去多读几遍,认真思考出题人想考你什么,慢慢发现其中的规律。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要有耐心,注意发现题目和4个答案的共性,把需要回答的内容在题目和答案中圈出来,体会其中的联系。图形推理不好说,主要是靠悟性。平时模拟做题一定要对着正确答案找出其中的规律,规律掌握的多了以后考试时就能应对自如。

  数量关系(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大部分就是小学时的应用题,列出方程解方程就行了。有的用生活常识判断不用算就可以找出答案。

  资料分析(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我的经验是先不看材料,直接看下面的题目,然后非常快速的到材料里找关键数字,当然这有个熟练的过程,要从题目知道需要找什么数字。算的时候就在试卷上算,边算边看选项,一般只要算出前几位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了。

  昨天帖子里说考试时要带个机械表,有人问为什么要机械表,因为现在的作弊手段太先进了,电子设置有可能就是接收装置,碰上认真的监考老师为了防止作弊会要求把电子设备全都放到前面。

  笔试经验

  今天说说笔试,行测和申论。

  申论我每次只能考四十多分,唯一的经验就是后来了解到申论分数考的高的大部分人字写的比较整齐,所以考申论的时候字尽量写的工整,卷面看起来很美观,这样分数就能高一些。实在不会写,可以抄材料里的话,一段的开头、结尾不要抄,中间可以放心的抄,如果能改成自己的话更好,我写的时候就经常为了凑字数把材料里能用的话都插到中间。

  行测我相对来说强一些,上岸那次超常发挥考了85+。大家在平时做模拟试卷的时候尽量像实战考试一样对待,卡着时间做题,1小时50分钟就停止,记住做了多少题,然后接着全部做完看用了多少时间,全部做完后对答案看1小时50分钟能得多少分、全部做完能得多少分、计算每类型题的得分率(每类题型实际得分/这类题的总分)。1小时50分钟的分数基本上就是实际考试能考的分数,10分钟是用来涂答题卡的。这里推荐一个不错的微信公众账号,公务员考试吧:gwyksb,对我帮助很大,行测不会的考点,直接在上面提问,就出来了。

  这样做上10套题,根据每次计算出的各类型题的得分率的总和进行排序,这个顺序基本上就是考试时自己做题的顺序。做题的顺序在实际考试中很重要,因为大部分人在2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内(除去10分钟的涂卡时间)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把每个题都认真思考做出来,尤其是得分率最低的题型蒙一个答案理论上的得分率25%可能比自己做的正确率还要高,所以在这些题上就不要浪费时间,随便选一个先,除非其他都做完验证过后还有时间再认真做。

  做题时千万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时间,不要有非要做出来它的想法,120分钟的考试时间,平均每道题只有50-55秒时间,看完题目马上做不出来的先随便选一个,然后在题前面注明(做个记号,一会有时间再做),把全部题目过完后马上涂卡,不管对错,答题卡上所有题都涂完并核对没有涂错后,再用心做自己标记过的最擅长的题,做一个修改一个答题卡上的答案。

  考试时一定要相信自己,除非是旁边的人自己很了解并且能抄到他全部答案的情况下,否则不要想着抄别人的,往往是抄了别人一个结果把自己做对的给改错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考试时一定要带个机械表,时间观念很重要,虽然说考场会提醒,但自己把握好时间非常重要。我第一次国考就吃过这个亏,那天有点发烧状态不好,最后15道最擅长的题居然没做随便选的,等到提醒还有15分钟的时候赶紧涂卡,剩下时间也不够了。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百度产品设计师笔试题 下一篇:2015工商银行春招笔试经验回顾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