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2 15:08: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1

  学习此文,重在情感、态度、价值现这个目标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不同凡响、富有创意的立意,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论据、归纳论点的能力,体验作者剐致新颖的论证,感受叙述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特点,体味本文在文章风格、语言表述、结构特点等方面与中国议论文的异同。并适时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观点加以拓展延伸,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加强学生快速比较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训练,有效巩固已掌握的知识。

  【教法学法】

  分析本文独特的立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懒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各项训练。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置疑惑。

  也许同学们都有此感受,老师喜欢勤奋学习的学生;上司喜欢勤快的下级;家长喜欢勤劳的子女。勤劳者时时、处处得到表扬,而古往今来,懒惰成为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不爱学习、不爱工作、不爱劳动是懒惰的本义,懒汉成了人人指责的对象,而美国作家凯利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惰,,分辩,我们不妨一起来关注一下,凯利作家对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或者有什么样的解释。

  (二)感知课文,归纳论点。

  1、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文举了哪些事例吗?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议一议,这些事例分别证实了作者的哪些观点?(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本文所举事例如下:a、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b、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一次把餐具送上;c、远祖取水、渡水之事;d、波特懒洋洋发明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e、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是懒汉;f、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g、懒汉建立“2+2—4”的规则。)

  a、b、c、d、e证实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f、g证实了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能否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最简练的语句归纳出作者在本文中对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呢?(参考答案: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既然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那么呆干是绝对行不通的,更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现在我们处于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实干加巧干,不断创新、不断发明,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身之本,国家才能富强昌盛。文中有一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你能结合你经常所见的事例来证实这个观点吗?(教师首先举日本人因为懒而发明了洗浴机等事例引导学生开启思维、各抒己见)(参考答案:方便碗面、洗衣机、带轮的箱包、一次性尿布、电梯、炸药、复印机、洗衣机等等。)

  (四)比较阅读,找寻论点。

  通过快速阅读《说“勤”》文,小组讨论:

  1、在文中先找出总论点,再找出分论点,最后领会一下此文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总论点是“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分论点是“勤出成果,

  勤出智慧,”本文结构特点是“总一分一总”。)

  2、结合这两篇文章中作者的不同观点,谈谈今后在学习上应如何正确地对待“懒惰”。(参考答案:课文的观点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而《说“勤”》中的观点是“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 使自己聪明”。因而在学习上应正确对待:提倡勤奋学习,但不能死读书,要多动脑筋,寻求最佳学习方法,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五)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再由教师归纳总结)a

  (参考答案:文章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情绪,激励了发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了人类进步。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靠懒惰的智慧。)

  (六)布置预习。

  1、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

  (七)作业。

  按照《说“勤”》文章结构特点改写为《说“懒”》,论点自定,但分论点必须分别是“懒出成果”和“懒出智慧”,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第二课时

  E节课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文章,找出了作者的观点,并联系了课内外的一系列事实证实了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就如何正确对待“懒惰”进行了阐述。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或通俗、或形象、或幽默、或富的哲理的语言谈谈课文中的“懒惰”的含义?

  (参考答案:原意是指“不爱劳动!不爱工作”,反叉词是勤奋、勤快或勤劳。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1、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z?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3、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4、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5、不断进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6?是“智博”,而非“拼搏”。7、有问题意识。)

  (二)分析课文,查找论证。

  1、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事实论证(略)和对比论证。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的例子和她向来少拿多跑几趟路的例子,两个例子一反一正,形成了对比论证。饭店中勤快和懒惰服务员的不同表现,也形成了对比论证。)

  2、作者所举的事例有何特色(代表性)?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自然段列举的是家务劳动,第二自然段列举的是职业劳动,第三自然段列举的社会发展进步;作用是:这些社会普遍现象的范围由小到大,说服力不断递增。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个别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地证明了论点,更富有说服力。)

  3、本文同国内一般议论文在结构上有何不同?请谈谈。

  (参考答案:因中外文化习惯的差异,本文与我们常见的国内人士写的较为工整的“总一分一总”的论述结构不一,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

  (三)自主探究,体味语言。

  本文语言有何特点?请找出来谈谈。

  (参考答案:1、生动形象、幽默传神、不乏机敏。2、如话家常、如说俏皮话、亲切动人。)

  (四)教师小结。

  作者在本文中为懒汉们“正名”,可谓别出心裁、发人深思,他认为:最优秀的工人、服务员、领导都是懒汉,懒汉创造了新成果,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过去是这样,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靠懒惰的智慧。

  (五)作业。

  1、阅读附文《统筹方法》,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并通过小组交流:你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你发现别人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

  2、你在学习、生活上有过什么发明吗?请写在日记本上交来。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不同凡响的立意: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二)掌握本文别致的论证结构和新颖的论据叙述方式。

  (三)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五只苍蝇和五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五只苍蝇全部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五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一是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二是它们每次朝光源飞的时候都是用尽了全部力量;三是它们被撞后还是不吸取教训,爬起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四是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它们,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分工合作的方法。而苍蝇的做法与之相反。

  对这个实验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则苟且偷生;有人说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二就是“蜜蜂型”。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故事: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有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明确:逆向思维。

  对,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过来想,倒过来想。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得出来的见解和认识常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关于逆向思维,我们后面还要作具体研究。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研读美国作家凯利的议论文《懒惰与智慧》,看看他是怎样对懒惰和懒惰者作出自己的诠释的。

  导入:一位美国作家的文章或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凯利的《懒惰的智慧》。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勾画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读出作者对懒汉的见解和认识,

  明确:

  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我们知道,因为论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的语句。一般说来,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固定,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因此,我们提所找出来的这些句子,是不是就是没段的论点啊?)

  (1)了解课文内容并找出论点,即第一段中的“实际上,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2)请学生注意这句话中的分号,以及第6段的首句,特别是其中的“也同样”三个字,再读课文,试着理清课文的结构。

  明确:1~5段对应的是论点分号之后的那句话;而6~7段则论证了论点中分号前的部分。据此,可将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3)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三个人名,其中两个是“懒汉”,一个是“露茜”,一个是“汉弗莱·波特”,请问这两个名字都是真实人名吗?

  明确:“露茜”并不是具体的真实人名,她只是小孩子的代名词,我们也可以换成玛丽或者苏珊等任意一个名字,但少年波特则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可见,作者在1~3段里所举的例子都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范围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递增;而4~5段则是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将第一部分分为两个层次。

  1,思考:凯利是怎么样理解懒惰的,并用一两句话说说文中懒惰的含义,懒惰的成果是什么 凯利认为'勤劳人'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后果怎么样

  明确:'懒惰'是一种智慧,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的一种精神意识。 懒惰的成果是多快好省干工作,促进社会进步。

  '勤劳的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勤劳的后果是少慢差费做事情,影响个人前程。

  2明确中心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3, 理清文章结构(文章用了那些论据,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5 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1—3)论据:社会普遍现象 (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论证:(1)露茜洗碗 –家务 反面

  (2)职业劳动 ———饭店服务员 正反对比 懒惰的服务员—善于用心智技能 勤快的伙计————咖啡都凉了

  (3)社会进步发展中—取水 证明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面对简单的乏味的老作(挑着谁翻山越岭,沿着湖边绕过去) 正面

  论据范围由小到大 ——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论证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反面——正反——正面

  (4—5)用个别典型事例作据

  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偷懒——论证懒惰激励了发明

  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根据例外地都是懒汉,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是懒惰。

  (6—7)懒惰促进人类进步 。懒汉过去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未来寄托

  人类的希望,应重视懒汉的智慧

  (4)小结:因为中西文化习惯的差异,本文与我们常见的国内人士写的“总—分—总”的议论文的论述结构不同,希望学生能够注意这一点。

  4, 叙述论据新颖。请大家根据我们所学议论文中对叙述的要求,看看本文有什么不同

  提示:国内,议论文事实论据的要求叙述要求简明(如毛主席的纪念《纪念白求恩》的开头部分)对所引事例的评述也往往用评论性的语言。而美国作家凯利的这篇文章叙述事实论据比较详细,并且有生动的描写,而作者的观点隐含其中。如'咖啡已经凉了'作者不用评述性的语言总结。

  这是一种风格,学习中要注意体味,加强与其他议论文的比较慧。

  5,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与大家交流,谈谈为什么?

  提示:语言幽默传神贯穿全文,如同谈话,亲切动人,俏皮有趣,而且充满理智,道理易于被读者接受。

  6, 跟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再次揣摩文章的题目。思考回答

  (1),回到课堂开始的问题:'懒惰和智慧'矛盾吗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要点:题目的'懒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懒惰,而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的一种表现,并将这种表现转化为发明,创造,其发明创造是智慧的结晶。

  (2)文章中提到'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为什么

  要点:同意,人们不想爬楼梯,就发明了电梯。人们觉得旅行包太沉重,不方便,发明了带轮子,拉手的箱包。人们为了卫生与方便,发明了一次性纸杯。方便面,四川农民贪图'懒惰'用洗衣机洗榨菜,常常造成出水管堵塞。海尔研究。水管加粗。顺理成章的在四川畅销。不粘胶粘贴纸,现代农业的喷灌,一次性使用针筒,一次性尿布......

  (3)在日产生活中你有没有聪明的'懒'办法 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交流。

  提示:可举出自己平时在学习中,生活中勤于动脑筋,提高做事效率的事。

  (三)抓住题眼,深入探究

  对题目中“懒惰”一词的正确理解是把握文章内容的关键。

  提问:“懒惰”通常是指“不爱劳动和工作”,凯利是这么认为的吗?请结合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凯利对“懒惰”的理解。

  该题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基本意思领悟即可。

  如:“懒惰”是指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

  “懒惰”即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

  “懒惰”是指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

  “懒惰”指不断迸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

  “懒惰”是“智博”而非“拼搏”。

  “懒惰”是指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

  “懒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有问题意识。

  提问:由此你能根据课文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懒惰”的成果是多快好省干工作,促进社会进步;“勤劳”的后果是少慢差费做事情,影响个人前程。

  (四)了解并学习本文新颖的论据叙述方式

  (1)出示《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一”《说“勤”》,请学生阅读后回答:这篇文章中叙述事实论据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懒惰的智慧》中叙述事实论据的方式和它比有什么区别?

  明确:《说“勤”》是我们常见的议论文模式,它叙述事实论据较简略,对所引事例的评述也往往是用评论性语言。

  《懒惰的智慧》叙述事实论据较详尽,而且巧妙地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体现评述。如,第1自然段所举家务劳动方面的例子,在叙述中甚至插入了妈妈责备的话:“真是懒汉干活儿!”对这样做造成后果的评述,则巧妙地蕴含在“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的叙述和描写中。再如,第2自然段所举职业劳动方面的例子,叙述也很详尽:有“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与“勤快的伙计”的对比,有“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善用心智技能的细节描写,也有“勤快的伙计”“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的细节描写。作者的观点和评述也巧妙地体现在这段末句的记述中:让“结果咖啡都已经凉了”的事实说话,而没有作者对这段的小结,不作评述而评述尽在其中。

  (2)作者说:“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并用事例来支持这一观点,你能模仿作者叙述论据的方式,用课文以外的事例来支持作者的这一观点吗?

  提示:应尽量模仿作者的口吻,用事实说话,避免直接评述。

  (五)布置作业

  (1)阅读附文《统筹方法》,并和同学交流:你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你发现别人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

  (2)通过学习本文你对老师开始讲的故事有没有进一步的思考?准备下一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

  (1)请学生甲朗读“有关资料一”《说“勤”》中的第4段;再请学生乙朗读课文的第4段,然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上这两段同是以事实论据来说理,内容都比较具体,但语言风格有何区别?

  明确:课文的叙述语言不仅生动形象,且幽默传神,不乏机敏的俏皮。如以“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写波特发明前工作的无奈;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太累人”写他萌发发明念头的初衷;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写他发明后的潇洒;以“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总结他的成果。在此,“懒汉”波特其人,简直呼之欲出!(上述加线部分特别生动传神又不乏幽默地反映了波特“懒汉的智慧”,应提醒学生注意)而《说“勤”》一文则比较严谨规范,也值得我们学习。

  (2)《懒惰的智慧》一文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贯穿全文,如话家常,如说俏皮话,亲切动人,又充满睿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智慧含在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中。请学生再从课文中找一些例子。(略)

  (二)全体朗读全文,再次深入理解作者不同凡响的立意,并品味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三)联系课文就上一节课老师讲的故事再次深入讨论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作点评,并出示例文《激活大脑,燃烧智慧》

  激活大脑,燃烧智慧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观点已经落后了。对于成功的苍蝇与失败的蜜蜂,多半人会吃惊地张大嘴巴:“什么?苟且偷生的苍蝇找到了出口?”可见我们如同蜜蜂一样,输给了苍蝇的'生存智慧。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吗?要适应新时代的高速吗?那就应该撇开长期束缚着我们的狭隘的眼光和固有生活模式的条条框框:激活大脑,燃烧智慧!

  何为“激活大脑,燃烧智慧”呢?在这里激活的是一种思想方式,而燃烧的则是由这种思想方式获取的生存智慧。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所居住的社会,犹如一个大玻璃瓶,而我们犹如其中许许多多的苍蝇和蜜蜂。我们都在寻找出口。首先,我们要学会一种解除各种固定模式,开阔视野,分析全面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问题不能只盯着这个问题的本身看,而是要兼顾它的四周,它所联系到的方方面面。

  其次,从这种思维方式所伸展出的,是我们处于这个社会的生存智慧。包括从别人的失败的教训中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对照和比较,总结成功的条件与捷径等等。这是一个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如何在这个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不被淘汰出局?需要的就是这种智慧。比如说与人互帮互助,分工合作,这是无论到哪里都需要具备的素质。不要把它理解成阴暗复杂的人际交往手段,它是可以促进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精神。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是竞争中的一种集体主义观念的体现。

  我们可以一直这么想:我是瓶子里的飞虫,我要找到出口。我们感到身体沸腾,我们激活了大脑,燃烧着智慧,我们真的离成功不远了。

  (四)布置作业

  课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感想。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增进对外国文学的了解。

  2、了解如何使文章有创意。

  3、学习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自己逆向思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2、了解文章不同于国内人士所写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总—分—分的结构形式。

  2、理解本文论证的新颖别致。

  3、体会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4、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个善于思考的有心人。

  教学思路

  这篇议论文是对传统思维观念的抨击。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已成为人类进步不竭动力的21世纪,我们更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本文是培养创新观念,激励创新思维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有的人是勤奋的,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有的人是懒惰的,招来了别人的白眼。这样看来,懒惰是一种不良习惯,他会使人丧失斗志,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受到一切勤奋者的唾弃。可是,美国有一位叫凯利的作家,运用了逆向思维,写了一篇文章,来赞扬懒惰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想说什么(中心论点)?

  2、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总结:

  1、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总—分—分。

  三、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提示:第一部分(1—5段):提出论点,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第一层(1—3段):用普遍现象作论据论证。

  第二层(4—5段):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第二部分(6—7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四、学生细读课文第一部分,探讨问题

  1、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提示:第1段:正反对比论证;第2段:;举例论证;第3段:

  举例论证(祥写取水,略写渡水)。

  2、前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范围和角度来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的?

  提示: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

  3、请分别概括4、5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提示:第4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

  论证“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第5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

  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祥写),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略写)。

  五、学生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探讨问题

  1、请同学们分别概括6、7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提示:第6段: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数字规则说明“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7段:进一步指出:懒汉过去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

  未来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应重视懒惰的智慧。

  六、探讨懒汉的含义。

  提示:文中所赞扬的“懒汉”是指那些讨厌要吃苦受累的事,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却积极开动脑筋,善用心智技能,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人。

  七、合作、探究式学习:

  请同学们从立意、论证、语言三个方面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提示:不同凡响的立意;别致新颖的论证(论证结构别致、论据叙述新颖);幽默传神的语言。(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应以激励为主。)

  八、小结

  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的情绪,激励了发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九、作业

  1、试着用一两句话解释本文“懒惰”的含义,要求语言要通俗、幽默、形象、富于哲理。

  2、从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找出具体的事例,用创新意识去考虑它的结果是否合理。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教学智慧小故事11-17

《小故事 大智慧》教案设计09-22

《小故事大智慧》教案设计10-19

《荷花》的教学设计03-03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

赵州桥的教学设计04-23

用智慧创造智慧人生作文01-19

人生智慧之最点亮智慧人生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