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胜胜利70周年纪念日征文(5)

时间:2017-08-28 实用范文 我要投稿

  让历史评说

  在原29军将士后代的关照下,我到广东深圳打工。

  1996年元月3日,(农历十一月十三)父亲无疾而终,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岁月。

  父亲逝世时,我正在深圳。接到家里的电报后,我向公司老板请假,公司老板听完我的申请,当即决定,要我乘飞机回河南老家,所有费用公司全部报销。当我匆匆忙忙回到家中见到父亲的棺木,我禁不住嚎大哭,长跪不起。

  在父亲的葬礼上,鄢陵县政协、张桥乡政府、大王庄村委会及老人的故旧亲友前来吊,老人的葬礼十分隆重。

  回顾父亲的一生,抗战八年,他一直都在抗日的前线浴血拼杀,逝世后,就葬在家乡的祖坟地里,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

  2002年7月,受北京市档案馆邀请,我作为“七•七事变”当事人的后代,参加了庆祝抗战胜利67周年座谈会。期间,我结识了冯玉祥将军之女冯理达女士,佩剑将军张克侠将军之孙张权,旅长何基沣将军之孙何刚,营长金振中之子金天宇等人。作为原29军将士的后代,我们相见恨晚,合影留念,彼此都很珍视这份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战友之情。此刻,昔日长辈们结成的战斗情谊在后代身上得以延续,经过岁月的淘洗,更加纯真,显得弥足珍贵。

  父亲逝世后,河南的一家报纸曾发表文章,对到底是谁首先打响卢沟桥抗战第一枪表示异议,其措辞颇为偏颇。后来,我得知此情后,认真思考了许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初,“七•七事变”时,父亲守卫在铁路大桥上,是主阵地,也是主要战场,以当时的情况而言,谁也说不清究竟是谁打响的抗战第一枪。但可以肯定的是,狙击日军的命令是上级下达的,那是中国军人出于保家卫国的义愤,出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出于军人守土的职责而奋起抗争的正义枪声。

  我的父亲只是一位守卫铁桥的排长,他与原29军数万将士,在长城会战中,用闪光的大刀、用血肉之躯抵抗着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的进攻。在守卫卢沟桥的驻防中,由于日本人的屡屡挑衅,29军将士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还击,用自己手中的枪炮,终于打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枪声。

  所以,我认为,打响卢沟桥抗战第一枪的不是哪一个人,打响抗战第一枪的是中华民族,是29军的全体将士!

  历史将永远记住卢沟桥,记住29军的热血将士,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作为参加“卢沟桥事变”的29军将士的后代,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永远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继承他们的遗志,学习先烈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爱国主义的精神,让我们的先辈们在九泉之下得以瞑目。

  父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近20年了,但他那音容笑貌依然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生活的动力,成为我处世为人的基本准则,更促使我勤勤恳恳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月光清洁如洗,在我家院子中的那棵杏树下,我依稀看到父亲的身影,只见他手持大刀,刀柄上的红绸上下翻飞,刀面泛起幽幽的寒光,卢沟桥畔的晓月,永定河畔的硝烟,都被父亲挥舞的大刀劈成一片片淡淡的烟尘。父亲生逢战乱的年代,又恰逢国家多灾多难。但是,他们那一代热血男儿在民族危亡之际奋起抗争,为保家卫国,为民族的生存,抛洒热血,钻弹雨枪林,后世人应该永远铭记。

  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段民族的屈辱,我们必将获得无往不胜的原动力,必将有信心建设我们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