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计算机硕士银行求职故事(1)

时间:2017-07-17 求职故事 我要投稿

  一直想写这篇文章,无奈近期才思匮乏,怕笔墨达不到真实还原这几个月求职路途的效果,一直拖延至今。

  本人简要background:

  复旦计算机研三小硕,本科南京某985高校;

  硕士期间有出国交流经历,但无牛paper,学分绩较为靠前;

  社团、志愿者活动经历较为丰富

  银行(包括券商)求职战果:

  收获offer(包括体检通知):工行数据中心(上海)、农行上海分行、交行软件开发中心、上海农商总行部室(IT)、国泰君安、人行清算总中心

  可能offer:中国商用飞机、浦发总行信息科技部

  从技术上说,收获的第一个offer来自华为,10年8月底华为便早早拉开了11年招聘的帷幕,数次组织复旦相关院系同学前去参观,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大部分参加参观的同学都收到了offer。同学们对此offer颇为不屑,一方面因为它来得太容易,另一可能还是口碑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事实上,如果真准备走技术路线,华为的offer是蛮有含金量的,但我确实不适合走技术路线,最终还是随大流默拒了华为。悲剧的是,自从10年10月8日拿到华为offer之后,我的下一个offer要等到12月23日,其间各种煎熬。

  这里补充一些背景知识,IT毕业生就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外企,二是民企,三是国企(包括国有股份制单位,基本上指银行、券商等),公务员和抛弃专业背景求职另当别论。谋求在技术上有长足发展的xdjm直接忽略所有国企,而在长达n年与计算机打交道之后对其爱恨参半的同学比较青睐银行,中间路线者视券商为归宿。在IT公司招人的黄金时期11~12月中,同学们纷纷收到很给力的IT公司offer,按耐不住也笔试面试过几家IT公司,无奈面官对我的认识和我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惊人一致,硬是一家IT公司offer都没有拿到,在此省略一万字。

  总论:关于网申

  被众多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IT公司鄙视之后,我老老实实回到银行战场,投递简历是一个一点都不好玩但无限重要的工作。银行基本上都采取规范的网申形式接受简历,某些是通过招聘网站的系统,某些是通过银行自身的门户网站。这其中还有很多另类,要你把简历、申请表和相关材料通过纸质邮件递送至招聘单位。所有这些申请过程十分枯燥乏味,建议未来的同学们早早准备好自己的简历并把网申可能填写的信息备份下来,这样在申请过程中将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银行(例如上海银行)会在招聘公告中说明“原则上只收本地生源”,千万不要因为这样一句话就不去申请,根据可靠信息上海银行最后还是收了一些外地学生。我当时就是因为这样一句话,外加申请材料要邮寄,放弃了上海银行,最终扼腕不已。另一方面,网申时务必仔细。我在申请招商银行时,由于没有看清楚教育经历需要点击一个下拉菜单添加新的教育经历,以为只需要填写最近的教育经历,最终落得个未被通知笔试的结局(申请提交后一般不可修改)。此外,网申中的开放性问题,例如谈谈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应聘相对于其他人的优势等,都是重中之重,我身边有很多因为没有认真对待这类问题而网申失败的例子。最后,我认为在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海投是不可避免的,投简历真的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投一家公司花去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是常有的事儿,希望后来的xdjm们能够在此过程中调节好自己的体力与心情,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的走好这求职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