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铁血残阳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1-06-21 08:02: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铁血残阳电影观后感3篇

  《铁血残阳》是一部抗战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影片,影片《铁血残阳》是中国电影人凝聚颗颗炽热之心的精诚之作,大多即将于八月底至九月在全国陆续上映。电影频道也希望通过推介这些优秀的国产影片,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伟大时刻。

铁血残阳电影观后感3篇

  【1】铁血残阳观后感

  《铁血残阳》由省委宣传部策划,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求是影视中心、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广新局、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摄制。由著名导演沈好放和美国著名导演李察·路易斯·安德森联合执导。

  《铁血残阳》真实再现了沈阳盟军战俘营的这段历史,展现了日军的虐俘行为以及盟军战俘的抗争。1941年,日军在沈阳北大营设立盟军战俘营 (奉天俘虏收容所),关押从千里之外转运来的盟军战俘。影片《铁血残阳》以珍贵的历史镜头、战俘幸存者的诉说和逼真的场景再现,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成就了一部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兼备的优秀作品。

  中美电影节由美国鹰龙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美国电影协会、中国驻美大使馆共同支持创办。 《铁血残阳》在中美电影节上获奖,除了影片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外,还得益于本片从中美合作形式到实景再现与现实专访穿插等手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该片在宏阔的视野和国际性视角方面的体现。

  《铁血残阳》用全新的视角回顾了沈阳盟军战俘营70年前那段历史。不仅如此,影片的镜头还延伸到战俘营背后的历史,包括日本如何发动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菲律宾作战、巴丹死亡行军、密苏里战舰受降、东条英机自杀等,以更广阔的视角展现了日军的残暴行径,也揭示了日军下层官兵的狂热和愚昧、上层人物的虚伪和欺骗。 《铁血残阳》没有止步于对史料的揭秘,而是力图发掘隐藏在残酷战争背后的启示,一方面展现战争中人性的堕落和泯灭,一方面弘扬人性的光辉,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显示了人间正道。

  历史真相让美国观众震惊

  这是一部史料价值突出的影片。除了查阅现存于吉林、辽宁档案馆的日本宪兵队及日本关东军档案之外,摄制组还奔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搜集资料。尤为难得的是,主创一一搜集在世的战俘营美军老兵信息,先后对18人进行了采访,为后人留下难得的历史资料。此外,对当年战俘营日军看守和相关日军官兵及家属的采访、对日本世界和平组织成员的采访,也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说服力。

  呈现美军战俘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这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从未涉及。发现并表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揭秘而是为历史做见证。 《铁血残阳》让历史事件本身说话。电影中真实呈现在日本的盟军战俘营里,看守美军俘虏的日军以摧垮美军俘虏精神为快慰,这些历史真相让美国观众触目惊心。电影本身不是为揭精神伤痛,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捍卫和平反对军国主义反对侵略战争。

  《铁血残阳》叙事大气磅礴,呈现冷峻而深刻,具有气势感和力量感,同时兼具历史感和现代感。让历史事件本身说话比平庸地编造故事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传递中国文化声音

  《铁血残阳》此番在中美电影节上获奖,足以证明这段真实的历史和正确的历史观得到了广泛认可。而这种中美导演合拍史实再现纪录影片的创新形式,正在以其独有的魅力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声音,成为近年来中美文化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收获。

  “这是一段曾经尘封的历史,这是一封寄给未来的信笺。 ”知名文艺评论员宣兴章这样评价《铁血残阳》。

  也有影评人这样评价:“这是一段美国教科书中都没有的历史真相。 ”

  【2】铁血残阳观后感

  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策划,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求是影视中心、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铁血残阳》9月6日晚在北京举行专家品评会,导演沈好放、李察·安德森等主创人员及海内外媒体记者观众共同出席了活动。据了解,该片将于9月17日在全国院线上映,与观众见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录电影《铁血残阳》正是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时刻而进入创作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此次创作的大主题。人民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哈佛费正清中心研究员路克利在品评会上说,《铁血残阳》通过宏大的视角,真实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过程,可以称得上是历史存在主义作品的代表作和典范。纪录片是历史最好的证据之一,《铁血残阳》对死亡、磨难的真实记录,是对当年经历苦难、遭受侵略的人民最好的缅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趋势,和平的未来需要来自不同国家的我们共同守护。

  【3】铁血残阳观后感

  《铁血残阳》是一部为中国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献礼的电影。作为一部纪录电影,片中不但展示了大量珍贵的真实历史镜头同时采用“情景再现”以及老兵采访的方式全景演绎了那一段发生在70多年前沈阳“奉天盟军战俘营”里悲壮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中国的导演沈好放和美国导演理查德·安德森共同完成的。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中美“合拍”纪录电影。七十年前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中美两国战士拿着枪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七十年后,中美两国的电影人又一次携起手来,扛着摄像机为我们还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 “盟军战俘故事”。

  作为二战题材的电影数不胜数,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为了庆祝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做了“二战”题材经典影片展播,为我们展示了各国精彩的“二战”电影佳作。从《桂河大桥》到《珍珠港》,从《兵临城下》到最近刚下线的国产战争片《战火中的芭蕾》。但是像《铁血残阳》这样一部反应盟军战俘题材的纪录电影却难得一见,这也让这部电影显得更加珍贵。

  透过电影我们可以感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视角。第一个是美国视角,美国人审视战争的态度。作为美国好莱坞久负盛名的奥斯卡音效设计获得者,也是本片的导演之一理查德·安德森不但参与导演还亲自回到美国采访了大量当年“奉天盟军战俘营”的当事人,为这部电影带来了详实珍贵的口述史料。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二战中美国军人在战争中悲壮经历和他们在战俘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战后整个美国社会对待那些归国“战俘”的态度。

  可以说美国导演的视角更加注重的刻画战争的“人性”,以及他们对英雄的定义。

  而作为这部电影的主创者,著名的中国导演沈好放则把镜头对准了宏达历史叙事,电影从“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开始,最终电影结尾又回到了这里。影片中除了描述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主导作用之外,也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展示的淋漓尽致。在反法西斯同盟中,中国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游击队都大大的牵扯了日军的兵力,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最终的反法西斯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中国导演的视角更加注重演绎“宏大历史叙事”,视野也更加开阔。

  对待战俘的问题上,东方和西方有着巨大的不同。在东方民族的意识形态里,“投降”是国民无法接受的事情,是一种“耻辱” 甚至是“变节”。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的历史上对于“战俘”一直都是很少提及的灰色地带。二战初期被俘的日本人几乎没有,投降的则更少。中国的战场上也基本上都是充满了可歌可泣的“同归于尽”,甚至张自忠将军都需要“以死尽忠”来自证清白,以免在历史上留下说不清的“污点”;而我们反过来看欧美国家则对待 “投降”则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他们同样给予了那些战俘“英雄”的待遇。

  通过这些战俘题材的电影,我们也可以感受得到,即使是作为战俘美国人对“自由“的向往以及英国绅士对“荣誉和尊严”的维护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桂河大桥》中衣衫褴褛的英军战俘迈着整齐的步伐、吹着嘹亮的口哨走进战俘营,《铁血残阳》里美国军人不甘于受辱多次越狱以及乐观的精神。

  中美两国导演这种默契的“合拍”让这部影片具备了强大的感染力。真实的才是最震撼的,再完美的表演也替代不了那些真实的历史镜头。当70年前的真实影像在大荧幕上出现,“密苏里号”上麦克阿瑟将军转身把签订投降书的第一只“派克”笔送给从战俘营里死里逃生的温莱特中将时,那种感动是任何演员都无法“情景再现”的。

  而且,对于战争,我们永远不希望“情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