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村情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帮扶村党组织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根据滕州市委组织部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2013年4月,作为全市第二批“第一书记”,我被任命为邵庄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为了掌握该村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先后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当面座谈,通过走访入户拉家常、田间地头看墒情等方式开展调研,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邵庄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貌

  邵庄村位于柴胡店镇镇驻地以东1.5公里,隶属刘村办事处,西邻京福高速公路,东靠古薛河,南邻柴羊路,交通便利。2006年以来,村里先后建立了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广场,硬化了户户通道路,安装了路灯,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面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2011年度被评为“滕州市生态文明村”。

  2.人口概况

  全村共98户,336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口93人,经商务工159人,其他84人;享受低保12户,其中残疾人5户,五保老人1户。

  3.土地利用

  全村共有耕地237亩,均为水浇田,分布在相隔较远的六块区域,最大的一块60余亩,土地面积少且分散,不适合规模化种植,粮食种植一年两季,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

  4.基层组织

  全村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8人,13人常年在村,5人长期在外地。村“两委”成员共3人,平均年龄43.3岁,全部为初中学历。党员年龄结构:35岁以下1人,36-56岁6人,57岁以上11人,年龄层次不合理,以老年的居多,年轻党员偏少。现在支部正大力发展,把村里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里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组织来,今年通过公推直选新发展了两名年轻的积极分子,均在30岁以下。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三会一课”和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农村党员一线创先争优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群众反映较大的党员进行约谈,要求限期整改,跟踪问效。

  (二)经济状况

  全村集体经济无收入,大项开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筹资酬劳解决,村民人均年收入约9000元,低于全市2012年农村居民平均水平(10633元)。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务工、经商等非农业行业为主,约占家庭收入的84.7%。低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21户,中等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4000元-1万元)54户,较高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高于1万元)23户。

  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积极组织村民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筹资筹劳,硬化了户户通道路,路两旁种植绿化树苗,安装了照明路灯,美化了居住环境,方便了群众出行;家家接上了自来水,生活用水洁净卫生;对村委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升级,办公条件基本达到要求。同时,村委会新建体育健身场所一处,配置了篮球架、乒乓球台及其他健身设施,为村民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和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2011年度被评为“滕州市生态文明村”。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税的免征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同时利用靠近矿区和镇政府驻地的便利条件,邵庄村民跳出人多地少的制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外出务工经商,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每年在参加新农合之际,全村人都积极参保,参保率100%。该村五保、低保对象,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目前享受低保待遇12户37人,切实解决了一些村民的生活困难问题。每年在节日期间村委会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慰问,按季度将基本生活保障金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计划生育、治安及信访稳定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在群众中逐步形成。截止到2013年3月,全村已婚育龄妇女65人,其中一孩34人,二孩24人,多孩4人,无孩3人;落实节育措施60例,其中结扎27例,放环33例;其他在孕1人,待孕2人,产后2人。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内。在治安及信访稳定工作方面,为继续深入推进平安村居建设,进一步加强“打、防、控”体制建设,加大“六五”普法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村级调解会,治保会的职能作用,依法合理处理村民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连续多年,村内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

  三、分村情,理清工作思路

  邵庄村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该村的劣势明显,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一)劣势分

  1、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氛围较差。全村总共237亩地,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难以获得更大利润。前几年村里大规模种植过蔬菜大棚,但市场行情导致绝大部分农户赔本,大大挫伤了村民走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加上目前务工经商的渠道越来越广,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脱离了土地外出打工。

  2、生产投入少。由于土地面积少且十分分散,产出效益低,村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兴趣不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农民的负担虽然减轻,但缺乏技术、投入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3、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老化,缺乏脱粒机械,不能满足为民服务的要求。目前村里使用的4台水泵和300米输水带均处报废期,仍在使用,故障频频,延误抗旱任务,需更换;同时由于地块零散,加上之前分地时过于平均导致小麦成熟收割时,部分地块收割机难以进田,村民往年收粮都是放在公路上借助来往车辆碾压,既不卫生也存在安全隐患。

  4、基层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村委会文化建设滞后,村两委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依法行政的意识有待加强,村务公开不及时,导致干部群众意见对一些事情有意见等基本村情。

  (二)优势分

  邵庄村虽然在自然条件上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是经过走访分,发现该村在发展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1、该村的区位优势明显,北靠刘村梨园风景区,东邻纯自然的古薛河,通往黄连山风景区和葫芦套影视基地的柴羊公路从村中穿过,地理位置优越。

  2、该村耕地全部都是水浇田,水井能满足抗旱需要,如果灌溉设施运转有效,村民土地投入稍有增加即可获得较高的产出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群众种粮的积极性。

  3、该村属典型的一家村,全村三个氏,其中邵占90%以上,且在外办企业做生意的人很多,可根据村实际积极鼓励和引导部分成功人士回村创业,从而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4、该村“两委”班子比较团结。邵村虽然经济来源渠道少,集体和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村里的客观条件也很差,但是,这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具有奉献精神、团队意识,在重大问题面前能够以大局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以村里经济社会发展为重,想干事,谋进取。村里领导班子团结敬业,热心为村民服务,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今后该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关于邵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想法

  (一)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鼓励沿街村民通过发展旅游商贸和服务业增收。

  (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解决灌溉设施老化和无脱粒机械的困难,加强农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加强村组织建设,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政策等内容,通过组织学习、交流谈心,提高支部成员素质;同时,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针对全村党员年龄老化,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四)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实施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四公开。按照“村财乡理,专户专管”的财务管理规定,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同时,对村里的重大工作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和程序操作,制定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把村党支部工作和村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化解村里干群之间、村民之间、村民家庭内部等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建议依托村农家书屋,搞好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大院并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设施,村民们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聊天、健健身。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可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六)利用远程教育对党员进行培训,掌握致富方法。充分利用好村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让大家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产品市场调研报告格式 下一篇: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