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才培养引进情况调研报告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围绕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坚持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用好人才作为第一责任,突出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创新理念、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做优环境,切实加大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这几年,全区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0多名,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和团队15个;17名人才入围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3人通过技术评审进入实地考察,1人获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称号和100万资金资助;5人列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我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发展为导向,深层次推进人才先行战略

  区委、区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优先战略,从思路、政策、机制层面入手,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区体制机制优势,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动力。

  一是创新理念突出“三个转变”。针对区域人才的现状和特点,顺应国际国内人才流动的规律,着力推动三个方面的重点转变:一是视野向高层次、国际化转变。运用政策、资金等扶持手段,立足于引进一大批世界先进的专业人才,鼓励他们到创业,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程度高、发展后劲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导向向区域重点产业方向转变。紧紧围绕液晶显示、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报告范文五大产业”加大引才力度,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人才引进的规模和集聚效应。三是平台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平台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深化与驻区高校合作,共建高校科技园区,更好地保障高层人才的落户创业。

  二是完善政策实现“三个配套”。一是人才规划配套。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出台了《全区“”人才规划》,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引进目标和计划。二是财政投入配套。为吸引人才来区创新创业,我区先后设立了200万元的科技三项经费、2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5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仅、两年,这三项资金政策已经直接使46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受惠。同时,成立总额2个亿的全区创业投资公司,已与公司合作建立引导基金,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和高层次人才初期创业,促成一批企业上市。出台了全区重点产业园区多元化投融资政策,建立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已累计为139家企业提供了5.27亿元的贷款担保。三是重大奖励配套。出台了《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办法》、《关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暂行办法》,加大对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每两年评选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技术创新奖”,对获得国家、省市颁发的科技进步奖项目给予奖励,、两年共奖励科技人才10人次。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了专门激励政策,对于年度工业产值、出口外贸等指标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给予8万元的重奖。

  三是调优机制推进“三个对接”。适应区域融合发展的要求,建立面向区域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工作全面对接。一是领导工作机构对接。在开发区与行政区一体化改革之后,按照市里要求,调整成立新的领导机构,吸收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的领导同志,组建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11个增加至16个,加强整个地区人才工作重大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协调、重大活动组织、重大奖励事项的沟通协商。区委组织部增设了人才工作科,配备专门人员,重点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的指导。二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依托“一园两市”(“金陵海外学子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地区高层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开放区域人才交流渠道,引导区域人才合理流动。三是加快校地人才合作对接。全面启动与高校的产业对接和人才合作,与9所高校签定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园区共建、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一揽子合作意向。

  (二)坚持以创业为目标,高起点搭建产业平台

  产业平台是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区借鉴国际一流创新平台运作理念,发展特色产业,筑巢引凤,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加快创新人才落地。

  一是加快建设高校科技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大学携手,高标准共建南大科技园,已引进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与师范大学合作建设地理信息科技园。同时,促进高校把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搬迁到,推进“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

  二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平台,推动海外人才落地创业。加快建设国家级金港科技孵化基地,生命科技创新园、紫东国际创意园等创新平台。其中,金港科技孵化基地已成为全区科技企业成长的集聚地,累计引进企业近950家,其中科技孵化企业达300多家,在基地孵化的智达电气公司、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等被省科技厅评为“省百家优秀成长型企业”。生命科技创新园已与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医药大学、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协议,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乃至长三角的“药谷”。位于紫金山东麓的紫东国际创意园将大力引进创意设计、动漫、软件等项目,打造一个长三角地区一流的创意产业园。年以来,全区创新平台已累计引进来区创新创业的各类海归人才近30名,形成了高端化、专业化特色产业园组团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平台,促进高端技术人才集聚。按照建设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液晶生产基地的目标定位,以集聚研发人员、建设研发中心为先导,加快推进液晶谷建设。夏普全球研发中心已挂牌成立,下一步将形成近5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逐步由电视研发向显示研发转变。积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推动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围绕本地产业优势和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在邮电大学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平板显示本科相关专业,与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形成互动。

  四是加快建设企业研发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建设集团建立了全国房产企业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并帮助其建立起一整套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科学机制,先后引进了10名博士到站内工作,有力促进了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海陵药业集团成功申报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国家级中药研发中心,共引进研发人员40余名,形成了包括化药合成、化药分、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药药理等领域的技术队伍,并正在积极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联系引进高端研发领军人才。目前,集团正在积极申报企业院士工作站,力求以高端人才的加速集聚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

  (三)坚持以改革为抓手,多渠道推进高层人才引进

  近年来,我区顺应区域快速发展的需要,采取“一人一策”、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加快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步伐,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依托产业平台,面向海外引进创业团队。通过市委组织部、市外专局等部门,借助召开留学生大会等机会,获取海外人才信息,主动做好宣传推介,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作出精心筛选。同时面向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调研了解人才需求计划,梳理出重点项目、高管职位,在网站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通过这些途径,年以来先后与30多个批次50多个创业团队接洽,引进1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区创业落户。其中,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史国均去年被授予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称号,获得了100万元资金补助。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王影、前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周铁、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终身教授徐长青等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正在加快发展。

  二是谋求校地合作,面向高校引进技术专家。一方面,积极与大学合作,共同引进国际研发机构,创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瑞福达微电子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建设TFD-OLED工程中心,整体推进高层人才的引进落户。另一方面,按照全区产业发展需要,聘请大学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区政府经济顾问。聘请中国药科大学、邮电大学、中医药大学相关领域专家教授来区挂职,重点参与生物医药、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推动与高校的紧密合作。同时,我们还从大学城9所高校,选择了25名知名教授,担任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授。

  三是实施公开招聘,面向社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实行全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公开招聘,7年共引进240多人。20年,区教育局一次拿出7个中小学副校长职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共有180多人参与角逐,最终脱颖而出的7名同志,平均年龄只有30岁,其中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区卫生局积极开拓渠道,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为医院引进了多名高级专家,有效改善了卫生系统人才队伍结构。虞育号、许有宝、宋永江等入选省333人才培养计划,等科技人员被评为市第七批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获得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调研报告 下一篇:食品安全法实施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