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是大众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而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也在这个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苏丹红”“多宝鱼”“三鹿奶粉”等恶性事件的频频 发生,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践 科学发展观,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

  一、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一)、我区食品产业现状。我区现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1068 个,其中已取得食品生产 许可证的 99 个,纳入质监部门日常监管的 106 个,其余的都是证照不齐的家庭作坊。现有 食品经营企业 1339 个(已取得许可证) 。纳入监管的饭店、食堂 553 个。通过国家认证的无 公害农产品 33 个,畜产品 10 个,水产品 6 个,林牧产品 1 个,绿色产品 6 个,通过省以上 认定的粮油、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 42.95 万亩。现有生猪顶点屠宰厂点 30 个。

  (二)、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目前,我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体制上与全国一样,即以环 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区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环节和农贸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 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区林牧渔业局负责养殖业监管,从动物疫病防治、饲料、兽药投 入品环节保证食品安全; 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监管, 监督企业执行国家食品 安全标准;区工商局负责市场流通环节监管,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区卫 生局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监管,主要从食品卫生角度保证饭店、食堂食品安全;区服务业发展 局负责生猪屠宰监管, 严禁私屠乱宰和销售病死肉。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区食品安全委员 会办公室职责,对全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各监管环节、各部门的食品 安全工作,依法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自 2006 年起,我区就全面落实了食品安全 责任制,每年区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都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 书》 ,逐级传递压力,落实工作责任。我区还强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定了详细 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分标准,2008 年开始,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乡镇“三个文明”建设 目标中一同考核,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的基层基础工作,2006 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食安委要求,在全区 范围内深入农村食品安全三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建设,着 力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区、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建设。明确 各乡镇和行政村的食品安全责任人,形成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区、乡(镇) 、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食 品安全工作。聘请了 22 名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247 名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并定期对“两 员” 进行培训, 年底考核奖励。

  大力推进标准化农家店建设,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依托 , 截至 08 年底,全区已建成乡镇标准化农家店 22 个,村级标准化农家店 367 个,乡镇、行政 村覆盖率均达 100%,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有效提升。

  二、近两年来,区各监管部门在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 重要节日和重点时段开展了乳制品、校园食品、夏季食品等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 得了阶段性成效。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 :

  1.认识有差距,工作难到位。在抓发展、抓招商、抓项目、抓稳定的大环境下,区、乡两级 党委政府部分领导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不强,认为食品安全工作是职能部门的事,有 一种与己无关的思想,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乡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对食品安 全工作重视不够,对食品安全形势认识不足,协作配合开展工作意识不强,缺乏强烈的紧迫 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为不出事就行,部门利益至上,扯皮推诿,致使监管资源分散,监 管力度不够,影响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

  2.监管体制不健全,形不成合力。以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虽然在一定 程度上界定了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权限和职责, 但由于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备, 给监管部门的工 作衔接带来许多困惑, 实际工作中, 经常出现受部门利益驱动, 监管部门见利益就上、 就争, 见困难就让、甚至躲的现象。如遍布城乡的食品小作坊监管,按环节,属于质监部门,但质 监部门认为,他们只监管取得工商部门核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这个问题,不仅我区 的工商、质监在推,全国都在推。

  还有小熟食店的监管,工商认为是餐饮环节, 应该卫生管; 而卫生又认为是流通环节,应由工商管。农贸市场,工商认为应由农业管,而农业部门则认 为应该谁主办谁监管。

  3.市场准入低,法制意识差。区内相当部分食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条件 差,设施设备落后、陈旧,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法制意识淡薄,生产销售假劣 食品的违法行为禁而不绝。

  有的受利益驱动,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2008 年 10 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我区丁集镇农贸市场销售的部分食品进行快速检 测,5 批卤猪、牛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每公斤 93.33 毫克,最低 34.23 毫克,全部超过 国家限量的 30 毫克。7 批豆腐、百叶、豆干、面筋都含有国家禁止食用的吊白块。今年 3 月份,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中, 我们从营北农贸市场现场抽取部分食品委托市疾 控中心检测,豆制品、面条等 9 个批次产品 100%含吊白块,75%卤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

  农产品安全生产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食品源头难以控制。目前,供应我区各个市场的农产 品相当大部分来自小规模生产的农户, 真正来源于规模化种植或养殖基地, 特别是无公害基 地的不多。

  这些小规模种植和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 过量使用农药或违法使 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情况长期存在。由于源头 一般在农村,且非常分散,在监控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4.经济发展水平低,安全隐患多。我区经济相对落后,低消费群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 市民卫生意识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只能购买价格较低的食品,多在卫生条件差的食品生产 经营单位进行消费,饮食安全难以保障,成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危人群。环境污染造成 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排放废水、废渣、废气对 城乡水质污染严重, 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和城乡生活垃圾与 污水的聚集,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壤破坏、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隐患。

  5.监管不到位,保障能力差。一是监管手段单一,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全区没有一个综合 性的、权威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集贸市场快检设备简单。执法人员往往凭感观、靠经验判 断食品的真伪优劣,有时明知某食品有问题或可能有问题,但苦于无法定量检测,而找不到 执法依据。二是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如区卫生监督所承担餐饮业监管,全所在职在编不 足 20 人, “五小行业”整治、公共卫生执法、医疗市场监管,都以他们为主力,真正从事食 品安全监管的已是屈指可数。而仅仅在城区,就有超过 500 家大小饭店食堂,监管难度可想 而知。乡镇以下没有专职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全区 60 万农民的食品安全基本没有保障。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 执法装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区乡两级财政都没有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 纳入预算,有的监管部门连职工工资都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如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区、乡兽 医站) 。有的没有执法车辆,如农业执法大队。区农业部门 2007 年查扣了 6 吨多的假农药, 由于无法交付 5 万元的无害化处理经费, 至今仍存放在无人看管的仓库里, 次生安全隐患很 大。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面临形势复杂,执法取缔工作难度大,许多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 往往不具备生产条件要求,卫生状况差,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的“三小” (小饮食店、食品 加工小作坊、食品小摊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业主普遍是下岗工人或 者城市里面的弱势群体,全部强制取缔将会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再者,按规定,非法从业 的取缔职能涉及卫生、工商、城管,而这几个部门均无彻底强制取缔的手段。

  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

  1.切实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我区是农业大区,苏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 地、蔬菜产业化基地、生猪、水产品规模养殖基地,我们的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 全,不仅事关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也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 局,事关淮阴区的形象,如果产自我区的农产品发生影响全省全国的安全事件,将很大程度 上葬送我们农业产业化成果。所以,区委区政府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仅要 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更要把它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把它作为党和政府为民办 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听取汇报,督促检查。各乡镇、区 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负总责, 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或部门的工 作目标,一起安排、实施、检查、考核,经常过问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和 方法,狠抓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要加大政府投入, 将食品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要的监管经费、执法装备。要建立 健全并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会议制度、安全事故处理程序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 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工作有序、协调、高效运作。

  2.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明确监管责任。针对现行监管体制存在的职责不清问题, 依据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5 条第 2 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 本法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的规定, 合理、 准确地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范围, 消除监管盲区。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推进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在餐饮业、食堂逐步推广蔬菜农残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大食品安全信用 信息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信息收集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 保食品安全信息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传递。及时发布食品检测结果、安全预警 等食品安全信息,引导市民正确消费,接受市民和舆论的监督。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乡 镇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定编定岗,在不增加财政整体供养人口的前提下,人员可从原有的 职能逐渐萎缩的事业单位中调剂。

  4.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将各个部门的检测机构分离出来,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为基础, 组建区食品检测中心。

  政府财政保障必需的检测设备和检验经费。

  推动大中型食品生产加工 企业、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生鲜食品超市和大型餐饮食堂建立健全内部检测制 度,督促企业开展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等环节的检测工作,保证所生产经营食品的 安全。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律意识。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食品业主、食品从业人员和 社会群众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一方面通过开办食品安 全知识培训班、媒体、现场指导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 训,让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各项食品安全规定,强化法律意识,使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 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 提高其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 群众的宣传,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的宣传, 提高市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 我保护意识,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6.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疏堵并举。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的指导教育。另一方面 对非法、 违法行为也必须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毕竟惩戒仍然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重 要手段。要加大对“三小”的整治力度,通过关门取缔一批、停业整顿一批、舆论曝光一批 的举措,切实提高“三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的食品安全状况,同时,对经营困难的经营 者也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采取措施让他们既有机会就业,又能达到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7.严格控制工业“三废” 、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建议对农业 用地的土壤和水质进行一次全面普查, 对不符合农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地要调整用途, 采取 优化土壤措施。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工作,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 品的禁用、限用、淘汰进程,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

  8.加强农业和食品生产经营产业化工作。全面提升食品产业水平,要通过实施产业化逐步使 市场供应的农产品、副食品等主要来源于生产基地,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垄断市场,现代流 通组织占领食品市场供应和流通的主渠道, 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食品产业散而小的状况。加快 推进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 提高农产品质量, 逐步实现初级农产品上市标准化、包装化、有标识、可追溯。
       
        现如今,食品安全依然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只有部门充分了解当今食品安全现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把有害的食品杜绝在摇篮里,才能让民食得放心。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2015年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下一篇:用电安全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