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雷锋式的好战士”英雄实事迹材料

时间:2022-07-21 21:08:46 评优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雷锋式的好战士”英雄实事迹材料

  沈书琴 上海松江人。1953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海舰队后勤部第二建筑器材处战士。1975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牛耳河镇执行调运木材任务时,为保护儿童和行人的安全,他奋勇拦截惊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77年3月,海军授予他“雷锋式的好战士” 荣誉称号。

“雷锋式的好战士”英雄实事迹材料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巍峨绵延的大兴安岭之麓,奔腾不息的额尔古纳河之畔,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碑石上镌刻着一位普通海军战士的名字——沈书琴。

  沈书琴,是黄海前哨某工区战士。他还不满22岁的短暂的一生.是他以雷锋为榜样,走雷锋成长道路的一生。

  “当革命事业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青年人经常谈论理想,沈书琴也是这样。他说.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就要象雷锋那样,当好革命事业的镙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1968年,沈书琴中学毕业回到了故乡上海市松江县农村。他务农爱农,一门心思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流汗。他家人手少,劳力弱,但他处处不甘落后。1970年底,沈书琴在挖河工地上接到了入伍通知。生产队领导说,过几天你就要远离家乡,快去走走亲戚玩几天吧!可是沈书琴仍然一心扑在水利工程上。乡亲们都说“阿琴这孩子年纪不大志气大,有股子实干精神!”

  1971年1月,沈书琴实现了多年的愿望,穿上新军装.光荣地参了军。在军旅生话的历程中,他和所有新战士一样,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工作分配。从少年时代起,他就向往着富有诗意的航海生活,憧憬着能穿上威武的水兵服,驾驶着战舰,驰骋在祖国的辽阔海疆。可是,没想到新兵训练结束时,他却分到了天天和石头、风钻打交道的工程兵部队。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时,沈书琴在连队领导帮助下,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思想很快就通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要象张思德、雷锋那样.当好革命的镙丝钉,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工地上车流滚滚,热气腾腾;作业场上,风钻突突,机声隆隆。沈书琴和战友们一起,担负坑道的出碴任务。他个儿矮,力气小,但不甘示弱,想方设法多装快卸碴石。每天推着沉重的矿车来回几十里。脚跑肿了,他不吭一声,手磨破了,鲜血直淌.包扎一下继续干。在施工大会战中,沈书琴经全体老战士一致提名,光荣地受到嘉奖。这时,他入伍才4个月。

  当沈书琴在施工连队干得正欢的时候,部队汽车排扩编。他和几名新战士被选中去学开汽车。从此,他们每天跟着老战士学驾驶技术,上理论辅导课,晚上还围着忾车没完没了地擦拭保养,恨不得24小时都“泡”在车上。谁知,不到3个月,由于工作需要,上级又决定将沈书琴调出汽车排,到器材科当工作员。正在学开汽车的兴头上,一下子又要调走,小沈能想得通吗?器材科魏助理员有点担心。晚上,老魏特地找沈书琴谈心,关切地问:“小沈,不让你学开车了,有没有意见?’沈书琴利索地答道:“没意见。当兵的只能接受革命工作的挑选,哪能单凭个人兴趣去挑选革命工作!”一席话,说得魏助理员心里热乎乎的。

  到了器材科以后,沈书琴又先后4次调动工作,每一次他都是愉快服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当工作员,他每天提前起床挑水、打扫卫生、冲刷厕所。代理会计工作,他刻苦学习业务知识.3年多时间里,掌管几千种器材物资的收发.没有发生一次差错。部队农副业生产需要加强力量.他又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海带养殖班去。施工木材紧缺时,他多次受领导派遣.只身出差去几千里外的深山林区担任木材调运员,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为人民服务,要见诸行动”

  在有些人眼里.沈书琴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他揽了许多“份外”的差使。机关推行广播体操缺少教员,他主动站出来带着大伙做;连队办黑板报缺人手.他自告奋勇画报头、抄写稿件;每次放电影,帮助放映员挂银幕、搬机器的活也总少不了他;炊事员工作很辛苦,他一有空就去帮厨,有一年春节部队共放假4天,他帮厨就干了三天半。

  论身份,沈书琴只是一名普通战士。他的本职工作是保管、收发施工材料,但他却被许多战友誉为“小指导员”。机关几十名战士,他挨个儿谈过心!一次,他在小卖部门口听到一位新战士议论部队生活艰苦,到了北方吃杂粮不习惯,就主动上前和这位新战士拉起了家常。第二天,他专门来到新兵连看望这个战士。不久,沈书琴到外地出差。回来后,打听到这个新战上分配到机械排,因没有当上汽车驾驶员有点情绪,他不顾旅途劳累,放下背包就去看望,并把自己从外地买来的英雄模范事迹材料送给这个战十,耐心地劝导他“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到革命战士的本份”。看着风尘仆仆的沈书琴,听着他那诚挚亲切的叮嘱,这个新战士心情非常激动,再三说“你放心.我一定干出个样子来!”

  沈书琴并不是驻地学校聘请的“校外辅导员”,领导也从未向他布置这方面的工作,但他每天下工后主动把驻地附近的孩子组织起来,教唱歌曲,排练节目,举办故事会。晚上排完节目,沈书琴又把他们一一送回家。如今,沈书琴当年辅导过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有的成了工厂、学校的文艺骨干。他们深情地说“小沈叔叔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由于工作需要,沈书琴经常单独外出执行任务。他走到哪里,就把助人为乐的好事做到哪里。在上海港候船室里,探家归队正等候上船的沈书琴,见到一个战士不慎丢失了船票,随身带的钱也花光了。沈书琴立即掏出自己的钱,为这位素不相识的战友买了船票,还章出自己带的饼干、苹果给他路上吃。1975年6月,沈书琴去大兴安岭执行调运木材任务。临上火车前,一位老大娘在车站向他打听到牛耳河镇怎么走。沈书琴一听是同路,忙说:“大娘,我也上牛耳河,咱们一起走吧!”说着,就帮大娘提着行李上了车。两天两夜的旅途.沈书琴给大娘打水、端饭、削苹果,扶着大娘上厕所.照顾得无微不至。当他得知大娘是去看望离别18年的弟弟时,下车后顾不上安排自己的食宿,先把老大娘送到弟弟家。到家后.沈书琴水没喝一口便要告辞。两位老人拉着沈书琴的手,依依不舍地说:“你真像雷锋!”

  他编制在机关科室,但只要一有空,就主动到工地帮助连队施工。一个星期天,沈书琴得知民工们正在突击抢修公路桥,便约了几个战友一起赶到工地帮助民工运石块、拌水泥,不一会,就累得全身汗水湿的。民工们下班后,不巧又有4辆卡车满载水泥开到了工地,器材助理员正在犯愁无人卸车,沈书琴又主动提出“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他和战友们顾不上喘口气,又大干两个多小时,把十几吨水泥搬进了仓库。

  在沈书琴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像这样的“份外事”不知管了多少。他为什么对这些“份外事”如此热心,人们从他的日记里可以找到答案。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要从点滴做起,要见诸行动。有人说我爱管‘闲事’,其实管这些‘闲事’,正是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执行党的原则,要钉是钉铆是铆

  沈书琴对同志、对人民无比热情.但有时,他又非常“无情”。

  他长期在器材科工作,掌管的器材物资数千种,一年经他手收发的木料就有几百立方米。时间长了,难免有些同乡、战友开口向他要件小五金工具.要几块木板,他从来是一口拒绝。为此沈书琴

  得罪了不少熟人。有些同乡战友说他“死心眼”,“不讲老乡面子”。

  有人不解地问他:“要新板料、新工具违反制度,难道要几块工地上废弃的旧木料,要一只旧包装箱都不行吗?”沈书琴说:“对公家的一块木板一颗铁钉,我只有保管的责任,没有挪用的权利。”

  沈书琴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他担任了3年多保管员,但在清理他的遗物时。人们见到他的全部“家当”只有部队发的衣被和两小纸箱书。器材科领导动情地说:“小沈经手的旧木箱成百上千,但他自己装书却用买来的小纸箱。这两个小纸箱,就是廉洁奉公的好教材呵!”

  在沈书琴生前所在部队,他以敢于直言著称。不论是干部、战士。不论是上级、同乡,谁有了缺点、毛病,他都能当面提出批评和忠告。最使大家难忘的是沈书琴入党前夕列席的一次会议。1974年底,党支部经长期培养,决定发展他入党。就在小沈填好志愿书,支部大会即将讨论他入党的前几天,党支部要进行整风,党员要作鉴定。党支部邀请沈书琴和其他几位群众代表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在这即将讨论自己入党的节骨眼儿上,沈书琴能不能像过去一样,大胆开展批评呢?正当不少同志心里嘀咕的时候,沈书琴发言了。他开门见山地向领导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态度十分诚恳,使人听了心服口服。党员们都打心眼儿里称赞他。事后,有人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在入党前夕这样提意见,会不会对自已有影响?沈书琴回答说“要争取入党,就要一心向党。决不能有私心杂念。”1975年1月25日,是沈书琴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生为人民而战斗。死为人民而献身”

  支部大会过过沈书琴入党的当天,他在日记中写下了钢铁誓言:“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我,生为人民而战斗,死为人民而献身。”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更新的要求、更高的标准。 “生为人民而战斗.死为人民而献身”,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半年后竟成丁英雄的遗言。

  1975年6月20日下午3时,在黑龙江省呼伦见尔盟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镇商业分局仓库院内,3匹高头大马突然受惊。惊马拉着1000多斤重的胶轮大车,碾过散放在地上的大圆术,将驭手颠藩摔伤,然后窜出院内,撞断了居民宅前的大圆木,直冲镇中心街区。在这狂奔的马车前方叉道口上,6名回、汉族儿童正坐在地上玩耍。眼看一场伤亡事故即将发生,6名儿童的生命危在瞬息!这时,执行调运木材任务的沈书琴正路过街道左侧。他一个箭步跃过水沟,飞身穿越街心,迎着惊马扑了上去就在烈马即将撞上惊呆了的孩子们的一刹那间,沈书琴死命抓住了外套的马笼头,往右使劲一拉,迫使马车沿右侧路沟一擦而过。

  6名儿童脱险了,但前面的情势更加危急。正前方十几米处,9岁的汉族女孩小莉莉正领着一个4岁的回族男孩走在街心。飞驰的马车转眼间就将无情地吞噬掉这两个幼小的生命!沈书琴一面竭尽全力钳制惊马,一面高声呼喊。两个孩子急忙向路边躲闪,但就在他们即将脱险的瞬问,意想不到的险情又出现了不懂事的小男孩突然挣脱了莉莉的手,折回街心拾取跑落的鞋子。在这千均一发之际,沈书琴奋不顾身地抱住外套马的脖颈往下坠。那头暴的烈马忍痛不住,长嘶一声,前蹄腾空高高跃起,把沈书琴吊在空中。这宝贵的几秒钟停顿,为孩子赢得了生的希望。马蹄掠过小男孩的衣角,狂奔而去。

  大车仍在飞驰,惊马越奔越狂。这时,沈书琴在拦马飞奔中脱落了鞋子,双脚被惊马踩得鲜血直流。两边群众着急地呼喊:“同志,危险,快撒手吧!”沈书琴比谁都明白自己所处的险境,他也知道,只要他一撒手,自己就能脱离危险,但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手中抓着的马缰绳的份量。惊马拖着大车,很快就要闯进全镇最热闹的丁字路口。那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们有的还不明白身后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在惊慌中不易躲避,情况非常危急!沈书琴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制住惊马,保护行人儿童的安全。他不但没松开缰绳,反而由外套马脖颈下一跃而过,站在里、外两马中间左拉右拽,同时向行人高声发出警告:“快闪开!快闪开!”惊马虽然没有停步,怛在沈书琴的奋力钳制下有所减速,使街上群众得以纷纷退避到路边。丁字路口十几名行人都安全脱险。可是惊马踩住了沈书琴的脚面把他撞倒在街上,沉重的车轮从他的胸口辗过去……

  英雄的鲜血,洒在街头。人们怀着痛惜的心情,一拥而上,把沈书琴迅速抬进医院。从工厂,从商店,从机关,从住宅,全镇有上千人涌向医院。人们流着热泪,挤在急诊室门口,小声地争抢着要为英雄输血。汉、满、蒙古、回、朝鲜、达尔等各族群众,怀着一个心愿——一定要把英雄抢救过来!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血,就献多少血!傍晚,当有人从窗口瞥见医生流着眼泪摘下听诊器时,医院里外的人顿时泣不成声。人们从医牛那里知道:沈书琴一醒过来就问“车拦住没有?”“撞着小孩没有?”……话音刚落,就停止了呼吸。

  沈书琴从挺身而出到负伤倒地,整整同惊马搏斗了222公尺。他时时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刻刻都有着求生的机会,可是沈书琴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生死置于脑后。沈书琴奋勇拦惊马的一举一动,都显示出革命战士忠于党的赤诚之心。这222公尺的每一公分,都凝结着革命战士对人民的血肉深情。

  这一天,在牛耳河镇上,有多少人家的晚饭凉了,没有人吃一口。当地各族人民都谈论着英雄的名字——沈书琴。

  沈书琴牺牲后,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海军政治部发出《关于向沈书琴同志学习的通知》。在英雄牺牲的地方,额尔古纳左旗各族人民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镇政府决定把沈书琴的遗体安葬在牛耳河镇的高坡上。大家说:“让我们能够天天见到英雄沈书琴,使沈书琴为人民献身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在烈士墓前高高的纪念碑上,镌刻着沈书琴的英雄事迹。碑文上写着:“沈书琴同志的光辉形象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芒。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是额尔古纳左旗人民对沈书琴最沉痛的哀悼,也是对一个为抢救人民生命安全而献身的共产党员的最高嘉奖。

  英雄遗体安葬当天,全镇男女老幼排着队,含着眼泪到墓前致哀。张文萍、林国庆等几个不久前向沈书琴学唱革命歌曲的儿童,来到烈士墓前,栽上青松,庄严宣誓:长大了,要象沈书琴叔叔那样,做雷锋式的革命战士!

  沈书琴,这位人民的好战士,像一棵青翠挺拔的劲松,永远屹立在大兴安岭之巅。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奋勇前进!

【“雷锋式的好战士”英雄实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边防战士先进事迹材料09-25

“三好”职工先进事迹材料09-26

英雄联盟英雄台词11-17

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学习事迹材料09-05

英雄联盟英雄台词3篇12-05

有关英雄的成语07-18

关于英雄的说说12-20

致敬英雄的句子03-07

英雄说说5004-17

LOL英雄语录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