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7 11:14: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8篇)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导练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导练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练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录音带

  导练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21、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1) 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 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 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a 、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出示课文内容)

  b 、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 、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a 、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完成第一题。(软件出示后,教师明确要求)

  b 、评讲(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c 、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 、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 、问:(1) 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 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 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 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两字读重一点。

  c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 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先看春天的草。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2) 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几位同学说说)

  (3) 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 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 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 、(1) 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观察。)

  (2) 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 教师画简笔画

  (4) 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5) 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 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7)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e 、师: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拼搏。)

  f 、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读后很好,那全诗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吗?请试试看)

  2、问: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

  (对啊!我也最喜欢这一句。因为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意志。)

  3、背诵全诗

  (拉火车背、小组背( 站起来) 、指名背)

  4、做练习题2. 评讲

  (诗我们都会背了,那诗中的词意我们理解了没有呢?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一起做练习2. )

  5、两、三位同学背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播录音)

  《草》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1、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2、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二、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红军过草地的第四天,二班战士因误食有毒草野菜而中毒,二班长杨光摸黑寻找部分向上级报告。

  第二部分(6—16)故事的发展:杨光找到一支红军小队伍,恳求医生前往救人,而医生也有紧急任务在身,于是杨光拦住路口不让医生走,一时陷入僵局。

  第三部分(17—36)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潮:杨光的举动惊醒了昏迷之中的周副主席,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野菜,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结尾)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聆听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从中获得巨大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四、探究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句中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第二句,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五、小结

  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草而中毒——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中三个生字:枯、荣、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古诗中一些词的含义:离离、原、岁、枯、荣、尽。

  4、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5、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古诗中一些词的含义:离离、原、岁、枯、荣、尽,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一年级学过三首古诗《锄禾》,《鹅》,《画》导入(学生背)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很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出示)

  二、整体感知

  1、诗的题目和作者:唐朝

  白居易

  《草》(领读题目和作者)

  2、学习本课3个生字

  3、读课文,了解古诗内容:这首诗写了什么,提出不懂之处(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精读深化

  4、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

  (老师板书学生回答的词语)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

  “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草原图”。)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以草的旺盛茂密解释“离离”是什么意思了。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一岁一枯荣”。让学生用“岁”说一句话,使学生明白一岁就是一年。再以一年四季草的变化描绘“一岁一枯荣”的情境。

  (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一棵长得茂盛的草、一棵老叶发黄的草、一棵枯黄的.草,并每画一幅就让学生描绘一下当季节的草)

  (4)指明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枯”和“荣”的含义以及这句诗的意思。

  (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将“枯”和荣”写在它们所对应的图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

  (5)“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尽”就是完的意思。可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边说边将“草原图”上的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联系下一句想一想,白居易说的“烧不尽”是什么没烧完?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

  (画下面的图)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请学生到前边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师画的画上画出来。

  (6)诱导学生把春风画下来,要求能使人感到在刮风。

  (7)请小朋友跟老师朗读这首诗,理会小草的精神世界。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草吗?它是什么样的?

  2.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在哪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

  4.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2.全班小朋友听录音范读,然后小朋友跟录音读。

  3.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小朋友自由识记,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生字的`办法。

  (5)小组开火车去拼音检查认读的情况。

  三、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上面长满了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小草长得怎么样?

  3.一天一天过去了,小草慢慢长大,秋天到了,有的小草变黄了,冬天不少小草都被冻死了。小朋友你们担心小草会死掉吗?

  4.看看,春天又到了(出示挂图),小朋友们又看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这一内容呢?

  6.小草又活过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7.可是不知谁一不小心使原野着火了,烧得小草噼里啪啦地响,可是春风一吹,它又活过来了。

  8.出示后两句,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9.教师指导学生读。

  10.此时,你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古诗

  五、布置作业

  朗读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lí离 yuán原 suì岁 rónɡ荣 yě野 shāo烧 jìn尽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

  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

  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五、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并会写“枯、荣”

  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4、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插图

  一、课前准备

  齐读白居易的一首古诗《江南好》,跟学生介绍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尤其是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极为有名,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到他的这些优秀诗文。

  二、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昨天的课文中学到的小草是什么样子吗?

  在你的眼里草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听听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草是什么样的?,齐读《草》

  三、诗歌加插图,学习诗歌

  1.出示诗歌;

  看来这首诗对同学们而言是耳熟能详呢?那么你能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吗?能产生问题的人才是会思考的人!

  (预测学生会提出不能理解的诗歌中的.词语或者是句子)

  看来大家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感觉到有点困难的!没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慢慢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大家别着急!

  2.请看第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预测生: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校原(可能与“园”的组词相混,相机解释:“原”是指广阔的没有遮挡的;“园”则是人工围建的)

  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刚才那么多词语中的哪个?

  ――草原!

  师:大家同意吗?是的。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插图回答。

  预测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

  生:“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师:说得完全正确!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谁能看着图,说得再具体一点?(强调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师:很好!再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预测生:我今年8岁了。

  大家今年8岁了,也就是说,你们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

  生:(齐声)8年了!

  师:8岁是8年,1岁呢?

  生:(齐声)1岁就是一年!

  师:1岁就是一年,那么,一年有几个季节呀?

  生: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师:一年四季草有哪些变化呢?(贴春季图。)

  师:这是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草怎么样?谁能看图说一说?

  生: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生: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

  师:说得太漂亮了!夏天呢?(贴夏季图。)

  生:夏天到了,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怎么样了呢?(贴秋季图。)

  生: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慢慢变黄了。

  师:冬天呢(贴冬季图。)

  生:冬天,小草都冻死了,叶子变黄了。

  师:(指着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生: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

  师:多聪明!那大家一定知道枯和荣是什么意思了。(学生纷纷举手)不过,我不想让你们说。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来,看看“枯”该贴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该贴在哪幅图的下面,贴对了,说说明他懂了。)

  (把“荣”写在夏天草的下面,把“枯”写在冬天草的下面。)

  师:请你说说“枯、荣”的意思,你能给他们组几个词吗。

  生:“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就是黄了,干了的意思。

  师:“一岁一枯荣”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4.师:再看“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齐声)就是烧不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大火一烧(贴红红的火苗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相机引导:大火有烧不到的地方。是什么没烧完?联系下一句想一想。

  师: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

  师:学到这儿,我想,小朋友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谁能到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师画的画上画出来?(指导画出草根和风吹小草芽斜的图来)

  5.师: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生:小草不怕烧,很勇敢。

  生:小草很坚强。

  师:(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

  6.面对小草的遭遇,你觉得大火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觉来读第三句话。

  而小草的顽强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也来读读第四句。

  7.正是因为小草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它。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五、板书设计:

  草―――――――― ?顽强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1、请大家把你课前准备好的小草拿出来。

  2、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草的认识。

  3、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小草?

  4、小草长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教师小结:小草很顽强,春天一到,它又快乐地来到我们生活中,人们看到小草就会被它所震撼。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诗,题目是《草》。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

  学生认真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

  三、学生自由读诗

  画出生字,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字卡认读:

  “枯”“荣”。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教师画出节奏范读:

  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学生自由模仿读诗。

  3、教师指名读诗。

  4、小组合作,了解诗歌大意。

  5、以组汇报。

  6、教师出示春草图、冬草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讲图意,理解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小草冬天都经历了冰冻、火烧,但到了春天,它们却又长出来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大胆发言说明小草顽强、勇敢、生命力强等)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

  七、试背全诗

  八、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

  2、学生书写。

  九、拓展延伸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积累白居易的古诗。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合作沿折痕撕小长条,并能用正确的方法粘贴成小草的形状。

  2.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群、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助人为乐的喜悦之情。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绿色折纸若干,固体胶人手一份,音乐,课件ppt。

  活动重点:

  学会双手合作协调地进行沿折痕撕纸。

  活动难点:

  逐步掌握撕纸要领。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图1)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在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

  师:喜洋洋和它的伙伴们在草坪上吃着点心开心的玩着。突然来了一个坏家伙(出示图2),看一看是谁?(灰太狼)这个坏家伙究竟想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原来灰太狼今天来是想搞破坏的,看看它做了什么坏事?(出示图3)幼儿回答。师:灰太狼破坏了青青草原,喜洋洋和它的朋友(出示图4)非常的伤心难过。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愿意帮助它们吗?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 示范讲解

  师:老师会用手来撕小草。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习,用手撕小草送给喜洋洋它们吗?出示撕好的小草作品,请幼儿观察小草的颜色及样子。

  示范:取出一张正方形折纸,第一步:完全对边折(两条对边重合);第二步:重复第一步步骤;

  第三步:用手抹平;第四步:打开来,沿折痕慢慢的撕;(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第五步:用固体胶在长条的底端逐一粘上。

  三、实践操作

  (一)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动手操作。(对边折、撕、粘贴)

  (二)幼儿撕、粘贴,教师要巡回指导并提出要求:固体胶不能在桌子上乱涂,撕坏的纸放在塑料筐内。

  四、幼儿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将撕贴好的小草粘贴在画图上,跟着音乐体验帮助别人的喜悦之情。带领幼儿去外面草坪上做游戏。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3-07

关于草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案例03-06

《草》的教学设计02-08

《草》教学设计06-29

草的教学设计01-24

《草》教学设计03-22

《莫高窟》课时教学设计03-16

氧气课时教学设计02-07

老王课时教学设计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