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02-27 16:43:5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理解和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会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类、总结、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约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交流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师:(拿着数学课本)问这是一本?

  生:数学课本

  师:“数学”就是关于“数”的学问,我们的身边有“数”吗?

  生:有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1:我有7本书。

  生2:我有3个好朋友。

  生3:我们班里有26名女同学。

  ……

  2.根据信息组成应用题。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数学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课件出示)

  A组 B组

  (1)35张圣诞贺卡 (8)共用去6.6元

  (2)每本练习本2.2元 (9)平均分给11个同学

  (3)有5个同学给灾区捐款 (10)共捐了15.5元

  (4)小红每天读2页课外书 (11)已经读了24页

  (5)买了4枝同样的钢笔 (12)共用布15米

  (6)小东参加三门考试 (13)共考了273分

  (7)做7套同样的校服 (14)小明带32元钱买钢笔

  师:请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选择两条相关的信息组成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学生伴随轻音乐读题思考)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看,你先择的`是哪两条,求的是什么?怎么列式?

  生1:我选(2)和(8)求的是可买多少本?列式为6.6÷2.2=3

  生2:我选的是(1)和(9)求的是平均每人得到几张贺卡,列式为35÷11=3……2

  生3:……

  共得到7道算式,分别是:6.6÷2.2=3 35÷11=3……2 15.5÷5=3.1

  24÷2=12 32÷4=8 273÷3=91 15÷7=2……1

  [学生的学习材料来源于学生自己,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上这些算式,并根据算式的特点分类,分好后小组交流。

  (学生自己分好类后小组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师:为了方便,老师给它们加上序号。(分别给7道算式加上序号)

  ①6.6÷2.2=3 ②35÷11=3……2 ③15.5÷5=3.1

  ④24÷2=12 ⑤32÷4=8 ⑥273÷3=91 ⑦15÷7=2……1

  生1:我将②和⑦分为一类,①为一类,③④⑤⑥分为一类,第一类是有余数的,第二类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第三类的除数都是整数。

  生2:我也将②和⑦分为一类,①③④⑤⑥分为一类。第一类是有余数的,第二类是没有余数的。

  生3……

  师:从同学们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那我们先选择其中的一种分类来研究。(课件出示)

  师:(先择②和⑦分为一类,①③④⑤⑥分为一类)这位同学他是按是不是除尽来分类的,那什么叫除尽?什么又叫除不尽呢?

  生:商是有限小数的就是除尽,商是无限小数的就是除不尽。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分析、比较和分类,在头脑中建立了小数除法、有余数的整数除法和没有余数的整数除法三种类型的除法的表象。学生的分类,恰当地提供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素材资源,使学生乐学、会学。]

  三、归纳特征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些除尽的算式(①6.6÷2.2=3 ③15.5÷5=3.1④24÷2=12 ⑤32÷4=8 ⑥273÷3=91) ,看看这些算式还能不能再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生:①6.6÷2.2=3和 ③15.5÷5=3.1分为一类,因为这里面有小数, ④24÷2=12、 ⑤32÷4=8和 ⑥273÷3=91这三个算式分为一类,因为这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

  师:我们可以将(学生分类后)指着整除的一组算式:象这样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除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称它为“整除”(板书“整除”)(课件出示)

  师:那我们仔细地观察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呢?

  生:除尽的范围比整除的大。

  师:如果我们用一个大圈来表示除尽,那整除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圈。(课件出示集合图)

  师:你还能再举出一些整除的算式吗?

  生1:4÷2=2。

  生2:30÷5=6

  生3:280÷70=4。

  ……

  师:整除的算式实在是太多了(在整除的小圈后加……)那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概括整除算式呢?

  生:用a÷b=c(板书)

  师:是不是要加个什么条件呢?

  生:b≠0(板书),因为b=0,除法就无意义了。

  师:如果a、b、c都是整数(板书),且b≠0,那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

  [教师先从圈中拿去除不尽的除法算式,再将这些能除尽的算式进行分类,揭示出整除的算式。这样以集合圈的形式,渗透整除和除尽的关系。在学生找出了整除算式的特征后,教师请学生再举一些这样的算式,让学生再次感悟和应用整除算式的特征,并体会象这样的算式有无数个。并通过用一个含有字母的算式来抽象概括,既让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整除的概念。]

  师:如15÷3=5,我们就说15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15。谁来说说这几道的(指着黑板上的几道整除算式)?

  生1:24÷2=12我们就说24能被2整除,或2能整除24。

  生2:32÷4=8我们就说32能被4整除,或4能整除32。

  生3:273÷3=91我们就说273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273。

  师:我们一起看看书P49的练一练1。(课件出示)

  生答……

  [教师针对内容的特殊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说明、学生模仿。不容忽视的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记忆和模仿还是必要的。在教师揭示了数的整除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说、请学生说和学生自己任选两个算式说给同桌听,到一起其说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读来区分两种说法的区别,自我感悟。]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12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10篇03-30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11篇04-01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04-06

《牛和鹅》 教学设计03-24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12-12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08-21

《比和比例复习》教学设计04-05

8和9的教学设计09-11

《元帅和小棋手》教学设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