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1 13:59: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楚王与晏子间的三次较量,体会晏子说话的技巧;

  2.感受晏子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他那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热爱国家的高尚品质;

  3.学习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语,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教学准备】

  投影仪,收集晏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2、简介晏子;

  3、释题。(使,出使;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题质疑,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猜测,通过简介主要人物和释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投影出示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堂课的学习要求和任务,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三、投影出示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思考: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又怎样?

  (3)理解文中两个“水土不同”的意思?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结尾处有什么作用?

  3、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你喜欢故事中的晏子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故事中的人和事,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四.学生自学,小组内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晏子的“聪明”。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画出文中有关句子;

  (2)晏子是如何反驳楚王的,结果怎么样?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3)读读晏子的话,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

  2、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知晏子的“机智”。

  (1)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

  (2)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侮辱的?

  3、细读第5自然段,感受晏子的“勇敢”。

  (1)画出楚王侮辱晏子及晏子反驳楚王的话语。

  (2)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4、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体味楚王对晏子的“尊重”。

  (1)楚王为什么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呢?

  (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放手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体会楚王的高傲、霸道和晏子的机智、勇敢,热爱国家,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五.生生互教,教师相机点拔。

  1、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你喜欢故事中的晏子吗?为什么?

  (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让我们领略到了晏子过人的才智、善辩的口才,以及他那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的高尚品质。)

  2、文章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写法呢?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最后一句话点明了事情的结果。这种写法起到了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的效果。)

  (设计意图:生生互教,是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教师相机点拔,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章的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六、当堂训练。

  1、写一写你最想对晏子说的话。

  2、选择三个小故事之一,排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脉络,挖掘故事中人物的可贵精神和光辉形象,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七.板书设计。

  11. 晏子使楚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聪明) (只好)开城门

  以退为进,顺水推舟(机智) (只好)陪着笑

  一语双关,回击楚王(勇敢) (只好)赔不是

  从此,(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人教版晏子使楚优秀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4、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5、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教学设计:

  一、简介背景,揭题。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1)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全班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可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有关句子与背景,作深入地探讨。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3)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肯定两点: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比如阅读晏子第二次反驳,可能有的学生会领悟到,晏子反驳不仅有力,而且很艺术。楚王说齐国没有人,是指没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没听懂以及夸张和取笑的方法反驳楚王。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驳更为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赃,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

  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对晏子毫无办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5、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

  6、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示一下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进一步理解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6、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可以边讲课文,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学完三个小故事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

  作业设计:

  必做题:

  1、生字组词

  2、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选做题:

  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实践创新作业:

  收集晏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  钻狗洞  下等人  押强盗  晏子

  (失败)               (胜利)

  狗国   下等国  生盗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