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教学设计_春的导入语

时间:2025-01-04 09:02: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教学设计_春的导入语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教学设计_春的导入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教学设计_春的导入语

《春》教学设计_春的导入语1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是聊天,内容是春天与夏天。教材具体内容有两部分:一段文字和两幅图片。一段文字说明了聊天的内容是说说自己喜欢春天或夏天的原因。两幅图片配有画外音提示部分内容,文文和龙龙的对话为举例,意思是可以这样聊天。

  教材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遵循“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双向”“互动”“情境”原则,强化口语的功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春天与夏天的季节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与人聊天,与人沟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春天与夏天的季节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春季与夏季的自然风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入题。

  谈话,一年级二班的红红和龙龙在一起为了春天好还是夏天好争得不可开交,龙龙说:“春天好,春天不太热可以放风筝,多有意思!”红红说:“还是夏天好,夏天可以穿背心、短裤、裙子,又凉快,又漂亮!”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还是春天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有趣的话题:《春与夏》(板书,读题)

  (2)明确要求,指导交流。

  ①将学生按不同的喜好,分为“春天”和“夏天”两个阵营,随机调整座位。(人数相对少的阵营,可以分布到讲台前就坐,制造对垒的气氛)

  ②提建议:用“我认为——好,因为——。 ”或者“我喜欢——,因为——。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用其他的表达方式)的句式,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③讲规则:既然是比赛就应该有规则,请同学们自己来想想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赏?(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板书:声音响亮;意思清楚)

  ④两个阵营的同学,自由结伴按提示交流准备,教师巡视相机激励。(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⑤教师引导两个阵营的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评析,以评代讲。

  a.教师结合现场交流情况,扼要地提示学生从气候,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来谈自己的感受。

  b.引导学生不仅可以用语言证明春(夏)天的好处,还可以采用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唱关于春天的歌曲,画夏天的瓜果,演游泳的乐趣等等让学生学会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延展性练习

  我喜欢秋天,我喜欢冬天。

《春》教学设计_春的导入语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清新优美、口语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

  把握作家的思想感情脉络,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又到了柳絮飘飞的暮春时节。不知不觉,我们又度过了一个的春天。对于我们家乡的春天,你能否用一句说说你的感受。

  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2、学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

  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杜甫伴随和风而来细杜甫无声绵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自清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偷偷”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有破土而出之感,突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闹”不仅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写野花以生动的比喻写出杂花遍地,摇曳多姿,在春天的阳光下闪烁迷离的那种惹人喜爱的情态。野花是杂样的,又“散在草丛中”,是星星点点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微微的春风中不断闪烁。正因为野花有这些特点,才和星星的闪烁、眼睛的眨动极其相似。作者说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确是极传神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有一个共同点,都写出了春雨的“细”,但又各有侧重点。“像牛毛”,言其又细又密;“像花针”,写其细小而闪亮;“像细丝”,则突出其柔细且绵长不绝。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写出春风的存在,也照应了春风是“轻悄悄的”;轻风和细雨交织着,织成一幅透明的雨幕。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薄烟”一词,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树木、小草在春雨的滋润、洗涤下都变得鲜亮、夺目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秀雅清新。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板书:——美在语言)

  3、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朱自清先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呢?这和他的身份是分不开的。朱自清除了是散文家、诗人、学者外,还是民主战士。(多媒体显示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九一八事变”后,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春》写于作者赴英留学归来之后的1933年,作者经过了一场“精神危机”,几年的留学使他改变了心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新的生活前景。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早春野景”就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所以说《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情感写照。?(板书:——美在情感)

【《春》教学设计_春的导入语】相关文章:

《春》教学设计11-29

春的教学设计08-25

《春望》教学设计02-17

《春望》教学设计06-15

《春》教学设计(精选20篇)08-03

《春》优秀教学设计推荐02-01

《春望》教学设计模板03-21

《春》教学设计(15篇)03-30

杜甫《春望》教学设计通用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