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有趣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19 15:42: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趣教学设计2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趣教学设计20篇

  有趣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能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能够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做成1——3件玩具。

  3、对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瓶盖的巧妙利用,如何来设计、组合。

  教学难点:

  把各种各样的瓶盖组成有趣的东西。

  教学准备:

  范作、示范用材料。

  学生准备:

  收集各种瓶盖,腊光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份礼物。

  你们看:(各种各样用瓶盖制作的的玩具。)

  二、引导学生欣赏。

  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造型玩具的艺术美。

  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三、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1)请学生列举他们所看到过的圆(柱)形的物体及物体中的圆形部分,如水井、风扇、太阳、月亮、灯、篮子、娃娃的眼睛等。

  (2)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与眼前的.瓶盖联系起来。

  (3)联想游戏:

  将两个瓶盖放在一起,想一想,他像什么,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将三个瓶盖放在一起,又像什么?比一比,看谁想的最多。

  (4)老师小结。

  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考虑:我今天准备用瓶盖做什么?还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做?四人小组商量讨论。

  四、学生动手制作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物品。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五、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有趣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也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项活动。本次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分别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主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掌提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喜欢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完整的铅笔、长条积本、曲别针、橡皮等测量工具,黑板 1 块。

  2.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活动建议】

  1.结合图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出示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提出问题:大熊想制作一个和咱们班一样长度的玩具,可不知道子有多长,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玩具有多长?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概长度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大熊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长度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测量玩具长度的过程,提醒其他幼儿注意观察。

  (3)示范并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注意首尾相连, 量一次记录一次。

  (4)请幼儿运用新经验再次测量玩具概长度并记录结果。

  3.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测量,探索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第 28 页,选择两种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用每种工具测量的次数和结果。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

  请幼儿依次用曲别针和长条积本测量幼儿用书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提问两次测量结果一样吗?书本有几个曲别针长?用曲别针测量了几次?书本有几个长条积木长?用长条积木测量了几次?

  (3)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并讨论: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测量的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测量的次数就多。

  3.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1)请幼儿交流自己想测量的物品或距离。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品的高度、远近等,探索用什么工测量合适。例如:桌、椅的高、矮,家里电视离沙发的距离。

  有趣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充分感受动物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3、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教学重难点:

  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

  教学准备:

  1、收集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

  2、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有哪些,了解人们对这些动物的态度以及动物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3、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进动物世界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都知道哪些动物呢?

  2、动物们可爱吗?说说看,你最喜欢谁?

  3、动物们这么可爱,又这么地讨人喜欢,那你们有什么愿望吗?

  活动二、交流自己与动物的故事

  1、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回去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你们带来了吗? 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动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师生交流自己和小动物的有趣故事

  活动三、小动物的贡献

  1、生活中,动物都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2、你还知道动物们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吗?介绍动物的特殊本领,简单渗透仿生学的相关知识。

  活动四、 我们和小动物和谐相处

  1、出示小动物们受到伤害的图片,教师加以解说;

  2、看了这些,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吗?

  3、了解几种珍惜动物的数量及现存状况,倡导孩子们保护珍稀动物。

  4、知识拓展:关于世界动物日的相关内容。

  有趣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 能大胆尝试拼贴不同的不倒娃娃,对美工活动有兴趣。

  2. 通过观察,了解不倒娃娃的形象特征,进行拼贴和绘画。

  3. 学习用大小不同的圆形拼贴出不倒娃娃,并尝试画出五官。

  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的不倒娃娃。

  2. 每组两盒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彩色纸,胶水,画纸和画笔。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欣赏、摆动不倒娃娃。

  教师:不倒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不同的娃娃,知道组成娃娃的圆形的大小及位置关系。 教师:不倒娃娃的脸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五官形状、位置。

  引导幼儿玩玩不倒娃娃,发现娃娃的有趣之处。

  2. 出示画纸和不同的圆片,引导幼儿猜测制作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不倒娃娃,用圆片在纸上怎么做呢?怎么才不会掉下来呢

  3. 引导幼儿学习粘贴不倒娃娃。

  教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圆形,用什么做娃娃的头,什么做娃娃的身体?

  幼儿尝试自己拼摆娃娃。

  教师情个别幼儿讲解自己的拼法。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复习粘贴方法。

  第一步:先选好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圆片拼成不倒娃娃。

  第二步:拿一张圆片在背面涂胶水,像画圈一样在圆片的周围都涂上,但注意不要涂得太多。

  涂完后,擦干净手指。

  第三步:将圆片贴在纸上想好的位置,用手指抹平,再贴别的圆片,最后把不倒娃娃圆形铁好。

  第四步:给贴好的不倒娃娃画上五官,不倒娃娃就做好了。

  4.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沿着圆片的周围涂胶水,娃娃的头和身体要靠在一起,要贴得平整。

  鼓励幼儿选用不同颜色的圆片,或变化头和身体的位置关系,贴出不同的不倒娃娃。

  提醒幼儿观察实物,画出不倒娃娃。

  5.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总结评价。

  重点讲评干净平整以及与教师范例不同的作品。

  有趣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第一课的知识,利用论坛开展一次网上讨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定的流程和规范,在适当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一次网络讨论,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各抒己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学习、关注社会,训练积极参与、礼貌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中就某个问题发表文章、回复文章。

  教学难点:

  规范有序地进行网上讨论,注意对讨论情况进行有实效的总结。

  教学资源:

  教师事先查找一个可用的网上论坛(可使用学校网站或者教师自建网站)。

  想在前面:

  1、注意教学用网上论坛的选择

  目前的.网站以及其上的论坛数量众多,质量不等。要注意结合学生年龄和学校实际,选择健康的、方便操作的网上论坛。不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地方可以利用虚拟服务器技术生成一个网络环境,这样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2、注意一次讨论活动的流程安排

  教材上提到例如一个流程“选择讨论主题——确定讨论环境——展开讨论活动——总结讨论情况”。这个流程应该体现在整个过程的完整上,只是在课堂上应该主要是后两个流程。前两个流程:讨论主题的确定可以结合班会、少先队主题活动、语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达到与其他学习活动的有机整合;选择讨论环境可以由教师提供支持。

  3、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

  涉及到电脑层面的操作,主要是在网上论坛注册、发表文章、回复文章。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比较准确地进行这些操作。如果我们能在在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主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讨论收到一定的效果。在讨论结束后,还应该结合讨论情况,有意识的为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不要单纯地只完成电脑方面的操作而忽略了这节课的其他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确定讨论主题

  结合其它学科或者是班级主题活动在学生中征集主题,筛选出适合学生讨论的几个主题。这个活动可以在课前完成。

  活动二:选择讨论环境

  此环节建议利用上节课学生已经熟悉的网站。如条件不允许,可以重新选择。

  1、教师推荐网站,学生熟悉该网站论坛界面,并进行注册操作。

  2、学生自主选择,注意选择标准。

  将选择好的网上论坛的相关信息填写到课本相关表格中。

  活动三:开展讨论活动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发表文章、浏览文章、回复文章等操作。

  2、学生按选择的讨论主题分组进入论坛,选取学生代表就主题发表文章,全体组员开展网上讨论。

  (建议确定出比较明确的讨论区,教师要作好巡查,一方面了解论坛操作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一方面注意了解学生讨论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活动四:总结讨论情况

  1、分组把讨论主题和意见进行汇总,教师组织交流:

  ⑴讨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回复是什么?

  ⑶各组讨论的最终意见集中吗?有几种意见?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从积极参与讨论,准确进行操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各组的讨论活动。

  3、教师对学生们讨论的最终意见进行一定的说明,对有失偏颇之处提出中肯的评判。与学科学习或者班级活动有关的主题可以利用讨论形成一定的共同认识。

  课后活动:

  收集讨论中出现的有特色的论坛语句,填写在书上表格中,结合语文学习,把这些语句和平常的语言进行比较,指导学生规范论坛语言。

  有趣教学设计6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审美情感的培养的自我表达与创造的满足。此次的手指活动作为艺术领域中美术活动的一种创作方式,需要幼儿大胆地想象,创造性地用指纹印画、添画来完成。大班幼儿的想象绘画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喜欢自己来创作画面,并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对美的感受。在指纹画活动中,教师针对幼儿的能力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幼儿体验创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学会指纹印画,并尝试添画出不同的背景。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画出不同的指纹的造型画。

  3、乐于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画纸,印泥(水彩颜料),记号笔,调色盘,反穿衣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发现图片中都有哪些小动物?请幼儿猜一猜这些画到底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

  二、老师引导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老师:咦,小朋友一定想不到,这些美丽的作品是用我们的手指画出来的吧?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用手指作画!

  2、认识手指印画需要的材料。(白纸、水彩颜料、记号笔、调色盘、反穿衣等)

  欣赏视频:手印画的制作过程

  三、老师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老师:这幅画是画的是什么?边欣赏范画边说明手指印画的.注意事项!

  四、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大胆进行指纹添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及时给予适宜的指导帮助。

  1、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来画一幅指纹画,你想画什么?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独立进行指纹添画活动,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及时评价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的鼓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的定位为:

  1、能学会指纹印画,并尝试添画出不同的背景。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画出不同的指纹的造型画。

  3、乐于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开展的过程跟设计时有一定的出入,活动中的操作环节,我没有请幼儿进行分组操作,而是请幼儿逐一在老师的引导下来尝试印画,通过手把手的逐一指导来巩固印画中卷衣袖、蘸颜料、抖颜料以及印画的技巧。

  虽然存在着一个幼儿在操作,其余幼儿在观看的现象,也少了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的乐趣,但是我想对于初次接触此类活动的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要比单纯的掌握手印画的技巧来得重要。从活动效果来看,今天的活动中,他们不但掌握了手印画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玩色游戏的规则,这就为以后的玩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活动中,幼儿还合作完成了手印画“大树”,树上每增加一个手印,孩子们便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最后我们一起将大树贴上主题墙,孩子们站在树下,找找“我的手、你的手”,感叹手印画的神奇的同时,也充分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当然,活动中还有较多不足,如:当孩子印画出不同形状的手印时,作为老师还可以用语言引导来提示幼儿大胆地进行想象,如:“哇,这个手掌真像一棵大树的树枝!”“这个手掌像什么?”并可尝试根据幼儿的想象进行添画,相信这样更能激发幼儿对于玩色活动的兴趣,能让孩子在艺术活动中获得更多元的发展。

  有趣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学写五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蔡伦(造纸) 、沈括(印刷术)、张衡(地动仪)、祖冲之(圆周率)......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万有引力,力学学说)、爱迪生(发明大王)、麦克斯维(电磁)、诺贝尔(炸药)、达尔文(进化论)

  (出示达尔文像)他就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小朋友对达尔文有什么了解吗?(简介达尔文)

  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是讲述达尔文关于发现的一个故事。这就是《有趣的发现》(教师边述边板书课题。)

  解题:

  (1)"有趣"是什么意思(有意思、好玩;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2)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学生边讲教师边在题目旁打小问号。)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练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

  (2)读通句子。

  (3)标上自然段序号。(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效果。

  出示生字:

  1、自读、正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长句子多读几遍。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重点指导读通第3自然段中的第二第三四句。)

  7、我们一起听听课文的范读。

  8、齐读课文

  四、初步理解课文汇报内容

  1、刚才我们提的小问号有哪个可以擦去了

  剩余的问号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2、下面请同位互相检查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回答)(课文记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体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风。)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巩固字音。

  2、分析字形。

  (1)自已先观察、自学生字。

  (2)交流记忆生字。

  3、指导书写。

  易: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最后两撇要平行,最后一撇比前面一撇长。

  达:里面的"大"最后一笔捺改为点。

  较:"车"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应是提。

  "存":半包围结构,看准在田字格的位置。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1、生字口头扩词。

  2、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

  教后反思:

  一、设计意图:

  1、丰富语言积累,拓展课外知识。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 语言的过程。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课外知识,积累有关词语。如果每节语文课前,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2、重视朗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读中思,读中。

  二、反思不足

  在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执教了《有趣的发现》第一课时。回顾执教的过程,自觉得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中虽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读书要求,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但课堂中总感觉到缺乏读书的氛围,读书不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所谓“生成”,就是利用已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生成”源于学生的独特感受,是学生通过积极的个性化阅读和思考所领悟到的。很多时候,教师的大脑转动还赶不上学生的奇思妙想,我们多么需要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亮点,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要不断地学习、更新、充实和完善自我,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有趣教学设计8

  一、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怎样建造住宅的;

  3、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以及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4、通过阅读课文,懂得蛇与庄稼的复杂关系,理解世界上事物的复杂联系;

  5、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研究动物与自然关系的兴趣;

  2、强化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技能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自主地选择主题学习;

  2、善于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新潜能。信息技术:

  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

  二、专题教学内容

  课本内容

  1、《鲸》:2课时

  2、《蟋蟀的住宅》:2课时

  3、《海豚救人》:1课时

  4、《蛇与庄稼》:2课时

  5、《珍珠鸟》:1课时

  课外内容

  综合拓展课:

  1、开展关于科普文的课外阅读,归纳写作特点

  2、我眼中的动物世界

  3、制作与动物专题有关的电子报刊

  三、主题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简要描述

  1、创设情境

  2、研读课文

  3、自主探究

  4、协作交流

  5、演示汇报

  6、积极评点

  (二)模式的特点(创新点):

  1、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做到科普文的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有机统一。

  2、重视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学习交往,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友好的交往、对话。

  有趣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2.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成头饰。

  3.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层层递进,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针对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出自己所要创作的头饰。

  教具准备:

  老师:老虎、狐狸、蝴蝶的头饰,课件。

  学生:羽毛、彩纸、胶水、剪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制作有趣的头饰。

  第一层:激趣导入

  1.教师展示老虎、狐狸、蝴蝶的头饰,请学生进行造型设计。

  2.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威武,狡猾和轻盈神态。

  3.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制作头饰的方法。

  第二层:欣赏创作,小组分工

  1.老师引导:同学们,刚刚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美丽的老虎、狐狸、蝴蝶的头饰,同学们也基本上了解了头饰的制作过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祖国人们用几千年文化所创作出来的形形色色有趣的头饰吧!

  2.课件展示各民族有趣的头饰,学生一边欣赏,老师一边讲解哪个民族的头饰。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激起学生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以及他们接下去创作头饰的热情与兴趣。

  3.欣赏之后,教师趁兴总结:(课件):智慧的象征、高雅的创造、高尚的乐趣、典雅的艺术。头饰

  4.结合语文教材中的角色需要,由学生分组选择设计、制作的头饰题材。

  5.根据实物和教材,学生更深入地落实头饰制作的要领和细节,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进行头饰制作。

  第三层:作品欣赏,促进学习

  1.课件出示示范作品,学生依据示范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头饰的多种创作思路。

  2.布置饰制作要求:实用、美观、新颖

  3.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进行头饰制作。

  4.大胆设计,大胆创新。

  第四层:教师指导,评价作品

  1.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设计,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小结,展示,讲评。

  第五层:展示成功,分享乐趣

  1.学生戴头饰,摆造型,谈创作思路。

  2.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3.培养学生探究制作方法的能力。

  4.养成事先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

  5.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选题,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6.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7.体会协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设计说明:学生能够做出各种各样的好看的头饰,有的老师也想不到,只要提供给他们丰富的制作材料和正确的引导,他们会给我们意外的收获。)

  第六层:总结升华,拓展思维

  教师小结:这真是一节有趣的制作课,在这节课中,我们感受到了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积攒下来的智慧与他们高雅的创造;同学们也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课后,把你在这节课的收获和喜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分享,也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找找更特别的材料,制作更有趣的头饰。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有趣的头饰》是赣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属“造型·表现”的一课,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我采取提问导入法,引起学生的回忆与思考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然后层层推进,结合现实与联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现在的小学生生性活泼,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课堂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情感入手,用一些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幻灯片及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给孩子们进行讲解。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谈话法—引导观察法—发现探究法—演示过程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荷花图片及讲解一幅简单的荷花图组成部分:有荷花、荷叶与荷枝及其它们的各自特点,在欣赏的基础上,我以厚实的基本功为学生创作提供了范例,也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此时我耐心讲解,引导学生精心表现作品并巡回辅导,教他们画荷花,讲构图方法,拓展构图内容搭配,要求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自然,请学生自评、互评再师点评,最后小结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改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我发现对于理解能力还是很有限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因此,如果多一些时间,并且加入多媒体课件,效果一定会更佳,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且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但是我在这个环节的时间比较有限,造成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为了今后更好的教学,我将会引进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趣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换以及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图形的变换,感受七巧板的“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一系列拼一拼、搭一搭的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独立拼各种图案和故事的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悟平面图形的各种特点,学生要在了解图形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图形变化的奥秘。

  教学准备

  七巧板一人一副,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式,小组成员编号,设有组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师:瞧,大屏幕上是什么图形?(正方形)。老师给它加了一条线,就发生变化了,现在变成了什么?

  追问:两块怎样的三角形?

  (再演示)再加一条线,又变成了什么?

  追问:其中的一块三角形变成了什么?

  最后,老师给它加上:3条线,现在它变成了更多的图形,再帮它们涂上颜色,数一数有几块?

  (2)揭示课题

  讲述: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图形在变化,最后变成了这样的七块田形,这七块图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七巧板。(板书:七巧板)

  谈话:你了解七巧板吗?

  2、提供材料,合作探索

  (1)谈话激趣

  谈话:刚才你们说用七巧板可以拼图,那你说说可以拼成什么吗?

  学生回答。

  小结:七巧板可以拼成像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这些图形,也可以拼成人、动物、房子这些图案。(板书:图形图案)

  谈话:咱们今天就先来拼图形好不好?

  (2)用两块拼

  谈话: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

  提问:你会再用这两块图形拼出一个其他图形吗?

  学生拼图。

  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我们再来请电脑博士演示一遍。

  (3)用三块拼

  谈话: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比比哪个小队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在小组里交流,集体展示。

  比较:用三块拼的'时候比二块拼感觉怎么样?

  生1:拼出来的图形种类多了。

  生2:增加—块,拼出的更多了。

  小结:用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和两块比,复杂一点,但是拼出的图形也更多、更好玩了。

  (4)用四、五、六块拼

  谈话:还可以用几块拼?

  如果有困难,小组内可以商量商量,同桌两个也可以合作,合作的时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几块。此外,还可以打开课本第23页仿照书上的图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组内说说你拼出了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组长进行统计。

  发现有创意的进行展示,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拼的。

  小组长汇报统计结果。干时区向补外

  (5)用七块拼拼图案

  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案。(展示书上的图案)

  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些图案。

  追问:除了这些图案,你还能拼出其他图案吗?

  谈话:你可以照着样子来拼一排,也可以自己想一个样子样。拼的时候,先仔细想,用哪几块,每一块的位置在哪?拼好后小组内互相看一看,说一说小组同学拼得怎样?像不像?然后,大组汇报,集体反馈。

  3、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七巧板,用七巧板拼出了图形、图案、情景,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七巧板很巧。

  生2:七巧板很有趣。

  3:七巧板可以拼故事......

  师:那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你想拼的拼给你的父母看。

  (三)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动手操作型数学实践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教学材料准备充分,一人配一副七巧板,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本节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如用2块、3块、4块、5块、6块拼时,先在组内展示再集体交流,各种图形拼好后,又放手让学生用7块自由地在小组中开展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伙伴参观学习,伙伴间互相评价、获得新知。教师将活动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并且在一旁按照自己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指导。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七巧板的块数越多,分出的种类就越多。通过学生操作小组交流、体验、发现,得出科学的规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动手操作型活动课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自主独立活动,但是动手实践型的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建立在学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教师及时地点评学生拼出的结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除了教师的点评,还应让学生互评,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恰当使用多媒体,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巧妙应用多媒体展示七巧板时,用正方形分出七块板,让学生明白图形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已探索图形的大小、形状等。在自己拼出不同的图形和图案时,及时地展示,既增强了学习效果,又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有趣教学设计11

  一、教材简析

  科学活动是幼儿探索知识的有效途径,它既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更能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接受任务。本次活动中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分析,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了解水的基本特性,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2.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尝试操作,了解水的(三个)基本特性(即透明的、流动的、能溶解物质)。

  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懂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四、设计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幼儿最熟悉的东西之一,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玩水,水的透明感、流动性、溶解性等特点使幼儿对水产生浓厚的兴趣。纲要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从幼儿的身边事物着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本次活动,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五、设计思路

  水无处不在,幼儿都喜欢玩水,对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水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关于水的性质、水的用途等知识并不真正了解,可以从家长、网上、书上等多种途径来获取有关水的知识。针对水的主题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提问,从而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六、活动过程

  以目标为指导,我把本次活动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1.出示鱼缸,对比观察。

  2.分析讨论,大胆表述

  3.幼儿操作,探索解决

  4.观看图片,引发思考

  第一环节,同时出示两个鱼缸,对比观察,引起探索欲望。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两个鱼缸,这两个鱼缸里有什么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后说出一个鱼缸里有水,水里有鱼;另一个鱼缸里有米。开始部分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两个鱼缸,简洁明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愿望,为下一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分析讨论,大胆表述,感知水的透明感。老师提问:米里会有什么呢?请一名幼儿到米里找一找,找出一个塑料球来。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你能看到鱼在水里游,却看不到米里面有塑料球呢?根据老师的提问,先让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随后老师小结提升:水是透明的。通过两个物体鲜明的对比,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到水是透明的,打破了以往教师给幼儿灌输知识的原则,而是幼儿自主观察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是作为一名引导者

  第三环节,幼儿操作,探索解决,在试试、玩玩中了解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这一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两个操作实验。

  1.流动性实验

  幼儿人手一个塑料篮子、有洞的塑料袋、有洞的小容器、半桶清水,教师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用来盛水。谁来说说看,刚才的小实验你成功了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状况)在幼儿讲述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这一环节,教师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提供的都是一些会漏水的材料,因此幼儿就更能充分的体会到水是具有流动性的。最后,老师加以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水是会流动的。加深了对水的特性的认识。

  2.溶剂性实验

  教师给幼儿每人提供一根搅拌棒,每组一些糖、盐、菊花精、刚刚做实验用的那半杯水,教师请幼儿自主选择一些材料放入水中,用搅拌棒对其进行搅拌。,

  (1)谁来说说看,刚刚你放了哪些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说说水的颜色和实物在水中的变化)(师小结:原来有的东西会被水溶解。)

  (2)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也是可以溶解的吗?把幼儿在实验中又拉回到了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可溶解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也巩固了幼儿对溶解的含义,(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水溶解呢?回去后再研究研究。老师以一个追问,拓展幼儿的思维,使活动更具延伸价值。)

  第四环节,观看图片,引发思考,在想想、议议中知道水的重要性

  (1)水真神奇,透明的,流动的,还能溶解很多东西。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没有水的危害。

  (2)如果水脏了、被污染了,会怎么样呢?请幼儿观看一组图片:干枯的稻田、渴死的青蛙、盼水的孩子、污水河里的死鱼。观看后请幼儿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3)随后老师小结:水很重要,动物、植物、人都需要他,如果没有了水,或者水被污染了,地球上的一切都不能生存。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呢?(引导幼儿说说,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初步培养环保意识。

  有趣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

  2.喜欢玩影子的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影子造型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有趣的影子》课件,各种物体图片及其影子,故事音频等

  活动过程:

  教师谜语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你停它也停,你走他也走,和你做朋友,就是不开口?这是什么呢?

  ——你见过影子吗?在哪里见过?

  教师结合PPT画面,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有谁?它们发现了什么?

  ——师:手电筒照在墙上出现了什么?(圆形的光圈)它们准备用手电筒做什么呢?

  ——师:墙面上出现了什么?(一只手的影子)是谁的手呢?

  小结:原来不是手,是两只小兔子肩靠肩在一起的影子呀。

  ——师:墙面上出现了什么?(一只小兔的影子)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呢?

  小结:原来不是一直兔子,是两只小兔子背靠背的影子呀。

  ——师:小动物们觉得真有趣呀,大家都来玩影子游戏。看,这次墙面上出现了什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的影子呢?

  小结:原来是小鸟呀!

  ——师: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影子?是谁的.影子呢?

  小结:原来小动物都站在大象的身上才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变出了一棵大树的影子。

  结合PPT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了解。

  小游戏

  1、找影子

  ——请小朋友们把积木和它们的影子朋友连在一起吧!

  ——师:有三只小猪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2、奇妙的影子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PPT中的影子图片,请幼儿猜猜这个影子造型是怎么变出来的。

  ——教师创设环境,邀请小朋友用手或者身体来做影子造型,请小伙伴来猜一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师:你和谁一起做了影子造型?你们的造型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做出这个造型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科学区:找影子(小汽车找影子、小动物找影子等)

  日常活动:

  ——影子造型: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做出有趣的影子造型(可以增加一些道具)。?

  附故事:

  夜晚的森林里,动物们发现了一个手电筒,一按按钮,一束圆圈的光照在墙壁上。咦?谁的手?大家慌忙四处查看,原来是俩只兔子肩并肩站在手电筒面前。怎么回事?“手影”又变了。哦,俩只兔子背靠背坐在那里了。哇!真好玩!这下所有的动物都高兴起来,他们轮番表演,又摆出了好多种姿势,墙壁上出现了好多有趣的影子。最后大家集体合作,做出了一颗大树的影子。

  有趣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

  教学重点: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教学方法:紧扣课文主线“有趣的发现”,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本课

  课前准备:生字卡 课文录音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有趣的发现

  2 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闯三关 (1)抽读生字卡片 (2)试读课文 (3)指名读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给著名找个近义词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词

  2、回忆已学内容,巩固“考察”词义,冠以全班考察员头衔

  二、了解现象,发现问题

  1、考察员们,你和达尔文在岛上发现了什么现象?自读课文说一说

  “要么……要么……”换成“不是……就是……”帮助理解有趣现象

  2、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面对这种有趣的现象,你会发现什么问题?

  3、为什么岛上只有翅膀大的和没有翅膀的昆虫,而没有翅膀小的`昆虫呢?同学们说说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请研究员们组成研究组研读地三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自主展示

  1、小组研读地三自然段解决问题。

  教师点拨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思考:“经常刮大风、不会飞”“翅膀大、顶住”“翅膀小、能飞、顶不住”(相机板书)

  2、自主展示结论。

  学生自由选择方式展示结论。可能会采用的方式有:讲解、表演……

  指导用句式“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最终评学生们为“科学家”,得出适者生存的终极结论。

  3、品味感受,感情朗读。

  四、朗读全文谈收获

  教师介绍达尔文,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激励学生从自然界中发现有趣的现象,研究这些有趣的现象。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

  只要把主要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指名复述

  三、写一写

  板书:

  有趣的发现(适者生存)

  翅膀大

  因为 翅膀小 大风 所以……

  没有翅膀

  有趣教学设计1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游戏中的乐趣,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3、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戏。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三、活动过程: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教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教师用手掌变出一个洞洞,引导幼儿思考: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一个小洞洞。

  ——请幼儿寻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教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教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

  2、变洞洞游戏

  ——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教师:看谁的洞洞最结实,可以让好朋友的报纸球钻过去。

  ——请小朋友想办法,变出大一些的洞洞,让你的好朋友钻过去。

  ——请大家动脑筋和好朋友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教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

  3、延伸活动

  ——大家试一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帮助我们一起变洞洞?(墙壁、桌子、板凳)

  有趣教学设计15

  活动设计意图:

  扎染,是我国民间特有的印染方法,其工艺从扎到染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扎染作品色彩艳丽、图案变化无穷,容易对幼儿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设计了本活动,意在让孩子了解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感受扎染的乐趣及图案出现所带来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了解和感受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

  2、通过创作活动,体验扎染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裁剪好未扎染的衣物、剪刀,展示板、橡皮筋、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扎染成品,引起孩子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个服饰展览会,一起来看一看吧!

  2、回座。提问:这些服饰漂亮吗?哪儿漂亮?你看了这些颜色,有什么感觉?

  这是用中国民间古老的一种染布方法――扎染制作成的。扎染就是用绳捆扎白色的布,用颜料浸染,颜料在布上留下深浅不一的颜色,从而变成各种各样的花纹。扎紧的地方上不了色,呈现出白色花纹。

  二、了解扎染,学习扎染。

  1、播放课件,欣赏扎染作品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扎染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这些扎染服饰漂亮吗?你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扎染的吗?

  2、老师示范扎染。

  扎染分为两步。首先要扎布,扎布有多种扎法。可以......提示扎的地方要扎紧,不然染出来的颜色就不漂亮。布可以有很多种扎法,如扎成竖条形、只扎四角等。

  然后是染色。手不小心粘到了颜色,应立即用纸巾擦干,以免又粘到自己的作品上或身上。

  3、打开欣赏。为什么一朵花上会出现几圈花纹?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

  4、小结:扎的方法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花纹。

  三、幼儿尝试扎染(配乐)

  你想扎染属于自己的作品吗?提要求:坏了的皮筋放绿篓子。颜料弄到手上、桌子上马上用湿布擦干净。

  四、模特秀。(配乐)

  1、展示作品。

  2、我们一起来走一走、秀一秀。

  有趣教学设计16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有趣的脸,让学生初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联想、夸张的手法及不同的材质表现人脸,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

  教学难点:把人脸表现得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收集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范作、工艺品。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你们看,我们的桌上每人有一张纸,请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有什么用呢?比一比,今天谁得的星最多,把得到的星贴在这张纸上。(在课堂中,我及时的奖励,表扬。)

  上堂课,我们画了有趣的脸,小朋友表现都不错。你还记得如何来表现有趣的吗?

  (正看是一张脸,倒看是一张脸。表情的变化,原来是高兴的,倒过来是生气的。倒过来以后,胡子变头发,头发变胡子。)

  过渡语:哇,真有趣啊!除了用画笔来画以外,你知道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有趣的脸?

  (用橡皮泥捏、用彩色纸剪贴、用其它一些废旧材料制作……)

  过渡语:

  你们都这么能干啊!真能用这些材料制作吗?我等会要看你们的表现哦!

  2、指导欣赏

  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别人是用什么材料来表现的?你认为它有趣在什么地方?

  指导语:

  用什么来制作五官?有趣在什么地方?

  3、指导创作

  今天,我们带来许多的材料,你准备如何来表现有趣的脸呢?

  小朋友带的材料很多,有带橡皮泥的、有带彩色纸的、有带妈妈的化妆品的、有带纸杯的。

  用橡皮泥的,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方法,小朋友还记得吗?(先用受搓成一个团,再压成一个人脸,然后也可以用一些小刀、剪刀等辅助工具来制作人脸的其它部位。)

  用彩色纸的,该怎么做呢?(我们在制作狮子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先把人脸剪下来,再用其它的色彩来制作人脸的其它部位。)

  带化妆品的呢?(直接在脸上画)对,直接在脸上画,那你准备怎么来表现呢?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

  带纸杯的小朋友呢?准备如何表现呢?(纸杯当人脸,用其它各种材料来制作人脸的其它部位。)

  接下来,请小朋友动手制作吧,比一比谁制作的,画的脸最有趣,最有创意。

  4、组织展示

  a)自评

  你认为今天自己制作的很有趣,给自己奖一颗星,你觉得今天自己表现不错的.,也给自己奖一颗星。

  b)小组评

  每组评选一位制作的、或画的最有趣的,小组给他奖一颗星.

  c)班评

  好,接下来请这些小组里制作的最有趣的小朋友上来,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谁的最有趣,我们给他奖一颗星。说得好的,我们也奖给他一颗星。

  谁得到的星最多啊?你今天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一个人,表现最好的。

  5、小结

  小朋友制作的都很有趣,回去以后,你还可以用其它材料来制作有趣的脸,比一比谁最会懂脑筋,谁做的脸最有趣。

  有趣教学设计17

  教材分析

  本篇习作是一次放飞想象、创编童话故事的训练。习作教学紧密结合单元教学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目标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尽管是这样的教学目标,但是四篇单元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篇篇都有意想不到的吸引人的故事内容。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也是让学生来讲讲有“趣味”的故事。学生通过复述、续编、讲述等方式已经熟悉了故事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对自主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习作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提出来了。

  《这样想象真有趣》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特殊而有魅力的王国: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让学生通过大胆想象,编写童话故事。习作教学目标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由此可见,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重在“想象”。“想象”是童话的生命。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及“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尤其符合学段目标中对应的第二学段提出的关于想象方面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对于“故事”,也只是提出了“尝试”创编。

  因此,在教学时,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自由表达。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鼓励学生关注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评改、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习作的激情,主动参与习作并学会评改他人习作。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动物,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童话故事。

  2、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尝试把故事写得奇异有趣。

  3、懂得欣赏他人习作并学会围绕评改提示评改同学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习作题目

  1、情境导入,介绍颠倒国。

  教师配图讲述:颠倒国里,小小老鼠树林里面称大王,大老鹰害怕那个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小小鱼儿飞呀飞呀在蓝天里,小鸟儿游呀游呀在大海里。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

  2、讲述完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颠倒国的特点:颠倒国里动物的特征与现实生活当中完全不一样,是相反的,这都是作者想象的结果。

  3、看着这样的图片,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超级有趣”。

  4、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完成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板块二:颠倒动物形象,大胆想象创编

  1、出示习作教材中的四幅图片,并请学生说说图意:母鸡在天空飞翔,蚂蚁的个头比树大,老鹰很胆小,蜗牛健步如飞。

  2、你发现了什么?这四种动物的表现和现实生活中完全不一样,也是作者的想象。

  3、在四人小组内,每人任选一种小动物想象,说一说:如果真是如图中所说,这四只小动物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又发生了哪些奇异的事情?(5分钟)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板书:想象奇异)

  板块三:从课文中借法,习得创编方法

  1、同学们刚刚口头创编的故事已经讲得有趣了,但我们的故事要怎样才能更吸引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本单元学过的《漏》是怎么写的。(出示课文片段)

  ①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

  ②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的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子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③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2、指名学生朗读后,说一说这些片段精彩在哪里。(想象很奇特)

  板块四:创编童话故事,展现奇异魅力

  1、让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把刚刚口头创编的故事写下来。

  2、出示本次习作提示,学生习作:选择一个小动物(可以选择以上四个,也可以自己重新选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创编一个童话故事。

  3、生习作,师巡视指导。(15分钟)

  板块五:评改交流童话,集文汇编成书

  1、出示评改提示:

  ①是否围绕动物主角变化后的特点来写。

  ②动物主角的经历是否奇异。

  2、围绕上面的评改提示,师生共同评改一篇习作,并根据评改提示为其打星。

  3、学生根据评改提示,同桌交换习作进行评改打星。(3分钟)

  4、展示你读到的想象最奇异、最有趣的习作。

  5、班级其他同学听完后,提出修改意见:哪里还可以想象得更奇异。

  6、根据同学的交流启发,再次加工自己的习作。

  7、总结:今天同学们运用想象创编的童话故事都很奇异,如果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就可以变成一本书,书名就叫《这样想象真有趣》。

  有趣教学设计18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方法。

  2、教给学生吹画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重点:

  吹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画面发挥大胆的想象。

  教具准备:

  水彩水,纸,范画,幻灯片,吸管。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位小伙伴,在哪里呀?

  在这里(放幻灯)这是小水滴蹦蹦和跳跳,它们手拉着手在玩。

  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它们吹得东倒西歪,(老师用吸管吹),最后变成了一幅画。

  小朋友,这有趣吗?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有趣的吹画(师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1)提出观察要求:

  现在要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讲的,仔细看老师做的。

  2)演示并讲解:

  老师先选出一种我喜欢的颜色水,滴一滴,盖好盖,放好,然后鼓足劲把它朝一个方向吹,这下水住四周散去,哪里的水多,我就往里哪里吹。吹的时候,还不停地转动纸片,这样,水越走越远,一直吹到水不再扩散为止。接着,我可以再滴一滴继续吹,方法和前面一样。

  3)复习巩固:

  小朋友学会吹的方法了吗?现在,老师请两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来试一试,谁来?好,这两位小朋友都吹得很认真。

  4)欣赏范画,激发兴趣:

  他们吹的画相同吗?(不同)对,我们每次吹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看,老师这些画,(出示范画)上面

  (在幻灯机上)

  这一组和下组有什么不同?

  5)演示并讲解:

  请小朋友看这幅画,像什么?(树林)。老师是怎样做的?

  看,老师在纸上滴了一滴颜色水,把它往上吹,再使劲往四周吹,这样就像一棵树了,我接着再滴一滴,也往上吹,往四周吹,这样一片美丽的树林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6)欣赏学生作画: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小朋友的吹画,它们漂亮吗?

  有的用了一种颜色,有的用了几种颜色,每幅画小朋友还取了一个好的.名字。你们想自己吹一幅更有趣更漂亮的画儿吗?好,现在开始。

  3、学生作画:

  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请动作快的同学到幻灯机上吹。

  1)课间休息:

  (大部分学生吹完以后进行)现在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

  2)发挥想象:

  吹好的小朋友,看你吹的像什么,可以取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同桌互相讨论。

  (在纸上)

  (补充:还可以用手指点树叶)

  (音乐起)

  3)训练表达能力:

  现在我请几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来,讲讲自己的这幅画(不同的方向,产生不同的效果)。

  4、小结:

  小朋友,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吹画,知道了即使不用画笔,也能得到美丽有趣的画儿,它们装扮了我们的世界。你们高兴吗?(高兴)好,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有趣教学设计19

  教材链接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

  课标要求

  本学段综合探索领域课标要求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美术与各学科相融合,探究问题,提高综合探索与迁移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有趣的字母牌》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将美术学科与英语学科相结合,融美术学科中的各学习领域为一体,既有造型部分,又有设计的地方,还有使用工具的环节,最后进行欣赏。

  学情分析

  四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接受新事物,通过前几年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装饰方法和剪贴技法,已形成了一定的设计意识,具有一定的设计思维。本着生机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制作纸牌和游戏的过程中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巩固练习了单词;在字母牌的制作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设计、造型、装饰、表现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审美水平、动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示范用品

  学生:

  铅笔、橡皮、剪刀、卡纸、彩笔、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了解字母牌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掌握基本的装饰方法,学会使用设计思维,设计制作一套设计感强又美观的字母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明确共同制作字母牌,利用手工的形式完成整套牌的制作,制作完成后通过游戏来巩固、识记单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设计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字母牌的'装饰方法、制作方法,学习设计意识的形成,制作出一套精美字母牌。

  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设计制作风格统一、设计感强、造型独特的字母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用扑克牌以魔术的方式做一个小游戏。

  2、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游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思维引入课堂。

  二、新课讲授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种类的纸牌。

  2、学生:回答纸牌的种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纸牌的历史、图案、形状,感受纸牌文化。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制作字母牌,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装饰字母的方法。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制作的多种方法,有折、剪、画、贴。

  2、学生:学习字母的装饰方法,掌握字母牌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想法思路,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字母牌的制作方法。

  四、学生制作

  1、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字母牌。

  五、展示交流,多元

  1、教师和学生:展示各组的作品,打乱字母顺序,让其他同学猜出正确单词。教师和学生点评小组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巩固了单词。进行多层面的交流评价,对学生作品的成功处作出肯定评价,同时指出待改进之处。

  六、归纳拓展,审美升华

  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运用到漂亮的字母,有广告,有室内装饰等等。课后可以用漂亮的字母装饰自己的房间。

  教学反思

  《有趣的字母牌》这一课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将英语单词学习和美术设计合为一堂课,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字母牌的同时又能学习掌握更多的英文单词,通过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设计制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这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能够制作出一套完整单词,但发现有的学生在设计制作一些细小部分时,耐心还有些不足,学生的设计能力还有待提升。手工工具使用的也不够熟练,尤其是剪刀的运用,对于剪圆形左手和右手不能很好地配合,以至于制作时间较长,直接导致为尽快完成任务而草草收尾。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在平时多注意积累,培养自己的耐心,多练习使用工具,也应该带领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但是也有制作精美的字母牌,有的同学色彩感觉很好,颜色搭配也很合理,将老师授予的知识与自己的审美感觉相结合,创造出了优秀的作品。

  有趣教学设计20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会操作电脑进行简单游戏、有过创作丑丑虫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 每人一张画有虫子外轮廓的画纸、带橡皮擦的铅笔每人一支、 五官图片各一张。

  3、 环境准备: 用幼儿自制的丑丑虫装饰虫子王国。

  活动过程:

  1. 出示丑丑虫,引导幼儿回忆在电脑中做虫子的方法。

  “你是怎样做丑丑虫的?你的`丑丑虫身上有什么?”

  2. 游戏:听数做虫子.

  (1)老师随机出示一张五官图片, 然后报数(范围1-5),请一名幼儿根据老师报出来的数字,给黑板上的虫子添上相应的五官。

  (2)老师随机出示一张五官图片, 然后报数(范围1-5),4名幼儿根据老师报出来的数字,给黑板上的虫子添上相应的五官。

  (3)老师随机出示一张五官图片, 然后报数(范围1-5),请全班幼儿根据老师报出来的数字,给自己的虫子添上相应的五官。

  3. 游戏:请幼儿在虫子王国里选择自己喜爱的丑丑虫,互相介绍自己的丑丑虫。(如:我的丑丑虫有两双眼睛,五条尾巴等等)

  延伸活动:有趣的丑丑虫

  启发幼儿分组在电脑中,选择难度更大的内容制作虫子.

  活动起源:

  孩子们对虫子的身体特征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玩电脑游戏时,对游戏中的小虫子描述得非常生动,如:我的虫子眼睛多,我的虫子是彩色的多脚虫子等等。俗话説: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及时抓住孩子们这一兴趣点,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取物设计虫子。

  2.能与同伴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

  3.乐于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有趣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趣教学设计12-08

《有趣的游戏》教学设计08-11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01-11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03-17

《有趣的拓印》教学设计06-13

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11-10

《有趣的字母牌》教学设计03-01

《有趣的数字》教学设计(精选14篇)11-18

一件有趣的事教学设计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