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24 15:28: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欢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 或p

  如:读二声,注意和方言区别。

  突:读一声,不要读t 。

  然:读r n,不要读成y 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3、小马吃惊地问,不是一般地问,吃惊,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往往只适合别人。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三、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四、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五、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匹:共4画,笔顺是:

  事:共8画,笔顺是:

  然:共12画,笔顺是: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2、练习写字。

  (1)每个字写三遍。

  (2)自己对照范字,评一评,自己哪个字写得好,还有什么不足。

  (3)组内相互评议,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

  (4)在评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

  六、重新组合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完成下列一项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3、编课本剧表演《小马过河》。其他同学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

  4、想象,小马过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去果园摘过水果吗?都摘果哪些水果?有什么收获呢?

  2.美国作家盖尔.布兰克也去果园摘过桃子,想知道他特别的经历和感受吗?咱们一起来学习《信任》这篇课文吧。

  3.板书课题,齐读。

  4.揭题:“信任”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那么双方是怎样信任的?信任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相信通过学习,你会找到答案的。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婆家 树荫 跳跃 欢吠 沁人心脾 根深叶茂 馋涎欲滴

  小心翼翼 蹦蹦跳跳 掏钱包 沉甸甸

  6.指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仔细读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画出有关的语句,写简单的批注。

  先自己找,再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告示牌

  a.课件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b.告示牌上只写了七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把人们引向什么地方?

  c.三里之外真的有桃林吗?作者夫妇找到果园,采摘到了桃子吗?

  (2)木桌上的留言

  课件出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a.纸条上哪些词最能表现主人对客人的信任?“尽管”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b.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c.从这张纸条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主人?(热情,有礼貌,信任客人,友好……)

  d.让我们以主人的语气,把这张纸条读一读。

  e.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这段留言的时候,心情怎样?为什么?

  (3)自采桃子。

  a.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钻进桃林,亲自体验一下自采桃子的乐趣?

  (放有关桃林的图片)看到这些桃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干什么呢?

  b.现在默读第五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沁,渗入。本课指桃子芳香的气味让人感到非常舒适。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馋涎欲滴”是什么意思?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你感受到了吗?)

  c.课文为什么要写果实的长势呢?我们从中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d.师:正因为彼此的信任,我们才能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从哪里还能感受到桃园主人对我们的信任呢?

  (4)无人看管的钱箱

  “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瞧,主人不担心人们摘了桃子不付钱,不担心大家多摘了桃子少给钱,也不担心有人会把无人看管的钱箱抱走,充分的尊重信任客人,让客人感受到受人尊重的喜悦。

  3.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猫,找到有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

  A、从狗对客人的行为,我们联想到什么?

  (主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把大黄狗训练的如此盛情,为我们领路。大花猫也旁若无人的躺在钱箱旁。)

  师:果园的主人虽然没有出现,但处处与人为善,相信每一位客人。课文通过对狗和猫动作、神态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的美好品质。

  四、整体回顾,感情升华。

   1.

  师:这次桃园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悦,所以,当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时,我不禁回头……学生接读

  2.

  作者为什么不禁回头,为什么久久注视着?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这份留恋与不舍呢?

  4.课件出示:

  公路边的告示把人们引向了……,让人们采摘到……;还把人们引向……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到……。

  五、拓展延伸

  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像绵绵的细雨洒落我们的心底,滋润我们的心田。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会怎样告诉家人由信任带来的有趣的摘桃经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信任

  桃子 —— 自 采 —— 三里路

  迎客领路 亲手摘桃 如数付款 愉悦返程

  《信任》一课自评

   《信任》一课上完后,我感觉有收获也有遗憾。首先,对于本节课的思路自己还比较满意。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问学生: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中心句“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人信任的喜悦。”再从中心句切入,让学生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画出有关的语句,写简单的批注。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文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意义,品味感悟桃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最后让学生感受作者被信任的喜悦。其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应该是一个重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除了引导学生从纸条、猫、狗、红色的箭头等这些侧面描写中去感受主人的信任之外;从“沉甸甸”“小心翼翼”等词中去体会“我们”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主人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在珍视亲手采摘的果实的同时,更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还在自己付款一环节让学生猜测桃林主人是怎么想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走进人物内心,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的信任之情。通过三次整体阅读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情感已有了基本感知,我还要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总的来看整节课上,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且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体会,悟出了文中的含义,最终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预习第七课了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学习这篇课文——《爷爷的芦笛》(板书)。课文的题目既然是“爷爷的芦笛”,那有谁知道,爷爷的芦笛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生自由答)(两次,三次)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一找到底有几次,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2、名3、回答,4、(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5、说——读——概括)(师相机指6、出第一次是强强的想象中的。)

  第一次:在强强的想象里出现

  第二次:初到海边

  第三次:海潮涨起,恐惧时

  7、师:三次芦笛声在不同8、的时间,9、不同10、的情况下出现,11、它带给强强的感受也是不同12、的,13、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强强,14、和他一起去欣赏去感受爷爷那——神奇的芦笛声。

  精读课文:

  第一次:强强的想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体会,在强强的想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笛声又是什么样的?读一读,说一说(大海充满诗情画意,笛声婉转悠扬)

  (出示课件,提问:强强不止听出了笛声的婉转悠扬,还听到了——一股浓浓的海水味,笛声里怎么会有海水味呢?)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诗情画意或风平浪静

  ——婉转悠扬——

  难怪强强心中充满了渴望和向往(板书)

  第二次:初到海边

  带着美丽的向往,转眼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如愿了——

  展现在强强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海水——海面——海风——(解释“温润”“温馨”)(课件出示内容)一起来读一读吧,(看屏幕齐读)

  师:大海与强强想象的一样美丽,那笛声也正如想象的那样——(生说:婉转悠扬),师引读:清脆的笛音——(生读),强强的心里多么高兴啊!

  (板书)平静、温馨——清脆——高兴

  第三次:夜里充满恐惧时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夜晚很快就到了。

  1、(引读)爷爷说——强强说——

  你能想象一下强强说这话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吗?

  真聪明!此时的强强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十分(勇敢,英勇,胆大……)

  因为在他的眼中,大海是——(结合板书说)在他的想象中,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这样美丽的大海怎么会让人害怕呢?

  2、我们可不能光听他说的,要眼见为实,瞧瞧晚上发生什么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1)指名朗读。

  此时的大海与白天时的大海一样吗?大海变得(太凶猛了、太可怕了……)

  (2)还有哪些话也写出了大海的凶猛与可怕呢?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读课文。(师巡视)

  交流:交流:“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出示)“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

  “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3)再来看看那位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很勇敢的强强怎样了?(害怕了,紧张了,焦急了……)

  (出示)强强裹紧被子,……听不到任何回答。

  强强吓得钻进……

  强强焦急起来……又钻进了被窝。

  (4)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8——10)节,把大海的凶猛可怕和强强紧张害怕的心情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

  四、学习第四段

  (过渡)强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漫漫长夜,紧张、害怕、孤独陪伴着他。不知过了多久,在朦胧中,他仿佛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那是什么声音?

  1、

  对,是爷爷的芦笛!(出示:啊,爷爷的芦笛!)齐读。

  2、这时候,强强觉得自己变的怎样了?是什么使他勇敢起来了?

  为什么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包含着爷爷对强强的鼓励和安慰。)

  3同学们,如果芦笛是爷爷的传话,那么你想爷爷要通过芦笛告诉强强什么才使强强不再恐惧呢?

  (出示:爷爷会说:“

  ”)

  4、强强明白爷爷的意思吗?(出示: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你明白吗?把你的理解讲给大家听。听了大家的理解,我不由得想到了这样几句话送给大家:

  出示: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话记在心中。

  回归整体:结合板书

  这是一支多么神奇的芦笛呀!

  布置作业:

  15、摘抄句子

  16、背诵第一段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

  1. 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2. CAI: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综合楼、篮球场。

  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几幅图)

  岳阳步行街部分景图。(新世纪商场、肯德基、广场、大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蜡笔小新将到我们学校来参观,还想到我们岳阳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1. 师:大队部将招聘部分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蜡笔小新参观,你们想报名参加吗?

  2. 问: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

  师:看来认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

  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辨认方向的好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吗?(出示年轮、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三、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1.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利用太阳来辨认方向。看着大屏幕(课件演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板书:东]

  2. 师问: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呢?还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3. 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他们迷了路,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请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

  4. 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到了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我们的前(西)、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还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5. 师:我们已经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闭上眼睛,我说出方向请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

  6. 游戏:找礼物。请几位学生从座位出发,按照师所说的路线找到各自的礼物。

  四、模拟招聘:

  1. 师:课前我说了关于招聘小导游的事,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现在我们就来一次模拟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就请为他们鼓鼓掌。

  问:谁愿意第一个来试一试?(课件:小明上学路线图)

  问:还有谁想试一试?(多人练习)

  2. (课件)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可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啦!这是教学楼,这是我们的综合教学楼、小操场、大操场、植物园和乒乓球台等。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3. 问:综合楼在教学楼的哪一面?小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一面?校长办公室在小操场的哪一面?……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问:你们这节课有了什么收获?

  六、作业:

  蜡笔小新想去我们岳阳的步行街玩一玩,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小客人设计从6路车站(一人民医院站)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线图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

  第二课时

  情境模拟: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

  活动过程:

  一、 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都设计好了没有?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分小组检查作业,并改正不对之处。)

  二、 小组派代表上电脑显示台来展示自己的设计,并且介绍游玩路线图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

  三、 1. 欢迎蜡笔小新的到来。

  2. 活动: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边走边说出所在地的方向,用上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四、小结:小客人蜡笔小新在岳阳玩得很开心,谢谢你们小朋友。蜡笔小新欢迎你们去日本旅游,他也会当好你们的小向导。

  教学目标:

  1. 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2.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作业本4、5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七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 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 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 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 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 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 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主题

  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教师可点拔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29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列出的25个词语,做到能正确地读写,懂得这些词语的意思。能按指定的要求积累词语。

  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体会用词要准确”的方法。

  4、学习在一定的情景中能即兴说几句“请求”的话。

  5、练习写一篇《发生在星期天的事》,要求写得真实、具体,语句连贯、通顺,能反映出星期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正确理解词语在句子环境中的意思,体会词的准确性。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3—5节,能用己的话介绍家乡的一种桥。

  4.根据要求进行合理想象。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这样用的好处。

  2、初步学习本课第三、四、五节的“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介绍的四种字体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像带、图片、书籍、书法作品(含楷体、篆体、草体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了解家乡桥的特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突破手段:通过了解千姿百态的桥型,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写家乡桥的意图

  一、引题

  1、桥是什么?用最简单的一句话介绍一下你认为的桥。

  学生交流

  2、你知道世界上哪些桥?能给大家介绍吗?学生资料介绍

  3、桥有些什么作用呢?家乡的桥并不出名,它能给作者留下什么呢?

  4.板书课题:家乡的桥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缀、撷取、刚劲、雄健、飘逸潇洒的意思。

  (3)思考: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

  2.自学后反馈。

  自学反馈自学要求

  1、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2、归纳家乡桥的特点

  3、交流各类特点的分别的小节

  4.分小组、分特点朗读课文小节

  5.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再读课文

  3、名逐节朗读课文。

  (1)说说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家乡的桥有以下特点:

  小桥多、造型美、桥名美。

  (2)哪几小节是写“小桥多、造型美、桥名美”的?

  (3)再读课文,着重读写小桥特点的小节。

  (4)用简洁的话说说家乡的桥。

  三、小结

  家乡的桥并不出名,但是很有特色。家乡的桥很多,造型很美,每座桥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这些桥美在哪里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每词抄2遍。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学习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突破手段:学习方法,模仿练习

  一、积累并复习

  1、默写词语:血脉屹立撷取飘逸潇洒

  2.说说家乡桥的特点,可用上血脉、屹立、撷取、飘逸潇洒、雄赳赳、长相忆等词语。

  3、家乡的桥很多,课文是怎么写的?找出有关句子。

  4、学生默写词语。

  5、生交流,个别回答

  例句:“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朗读相关的句子

  4、学生个别—全体朗读这句话

  二、学习课文

  1、学习句子中用词的准确性的方法:

  1)首先要理解“网布”的意思。

  ①:,网布:布,分布;网布,像网一样纵横交织的分布。

  ②:联系上下文。想想带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地分布在大地上。

  ③:体会带点词语的运用好在哪里。

  “网布”把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的样子写得十分形象,给读者留下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学生听讲解

  小结: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可以先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具体的句子,体会它的准确性。小声读读体会方法,再找找有关句子。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回忆洋葱头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索并认识洋葱的种子。

  2、学习挖,拔洋葱的基本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3、会正确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

  【活动准备】

  1、洋葱头种子图片。

  2、铲子若干,篮子。

  3、认识洋葱头的已有经验。

  【活动重难点】

  初步学会拔,挖洋葱头,萌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回忆洋葱头的基本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蔬菜宝宝,想知道它是谁吗?

  幼:想。(教师出示洋葱)

  师:看看它是谁呀?

  幼:洋葱

  师:那我们一起来跟洋葱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洋葱宝宝,你好!

  师:前几天呀,我们已经认识过洋葱宝宝了,现在请你想想洋葱头是什么样子的呀?

  幼:圆圆的,紫色的,灯笼一样……

  师:那他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白色的,紫色的,一层一层的……

  师:小朋友们真棒,那洋葱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呢?闻起来又有什么样的味道呢?

  幼:摸起来滑滑的,硬硬的,凉凉的,闻起来臭臭的,刺鼻的……

  师:虽然洋葱头有着特殊的味道,但是他的营养可丰富了,他不仅可以帮我们把身体里的细菌都杀死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预防感冒呢!

  师:上课的时候老师还将洋葱头切了开来,那横切是什么样的?竖切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横切圆圆的,竖切像花朵一样……

  二、找洋葱的方种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洋葱的什么呀?

  幼:花。

  师:这个花是样什么颜色的?像什么呀?

  幼:白色,球……

  师:那花里面会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找的时候你可以跟你的好朋友一起找,但千万记得要小心,不能去伤害花宝宝。

  师:你刚才在花里发现了什么呀?

  幼:种子。

  师:是不是所有的洋葱都会开花呢?

  幼:不是的,有的开花,有的不开花。

  教师小结:其实呀,在花里面还藏着许多的洋葱种子,只不过这些种子还没有长老,那长老的种子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什么样子的呀?

  幼:黑色的,一粒一粒的,小小的……

  师:那今天食堂里的爷爷奶奶想让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帮忙挖洋葱,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三、挖洋葱。

  师:那我们挖洋葱需要什么工具呢?

  幼:铲子、

  师:那我们怎么挖呢?

  幼:我们呀,用两只手抓紧洋葱的叶子,抓的时候不能太上,往下抓一些,用力拔,如果拔不动,就用铲子把土挖松,挖掉,这样就可以把洋葱挖出来了。一会呀,小朋友们就把开花的和不开花的洋葱都拔出来。

  幼儿挖洋葱,教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挖看这么多洋葱,真能干,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洋葱送到食堂的爷爷奶奶那里去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生会制作“自转旋翼”。

  2、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自转旋翼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3、学生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会制作“自转旋翼”。

  2、 学生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自转旋翼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10cm×6cm的纸,回形针。教师准备弹簧秤、秒表、尺子、钢卷尺。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示自转旋翼,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学生观察自转旋翼,说一说自转旋翼的结构特点。

  师生交流评议。教师讲解自转旋翼的特点。

  三、探究活动。

  1、学生自学教材中关于制作自转旋翼方法的内容,了解自转旋翼的制作方法。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及要注意的地方。

  (1)不能改变纸的大小。

  (2)要能旋转。

  3、学生制作自转旋翼。

  可独立制作,也可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4、制作好的学生可以试着玩一玩自己的自转旋翼。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

  (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

  (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⑴ 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⑵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⑶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① 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② 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⑴ 温暖舒适的巢。

  ⑵ 可爱的小红嘴。

  ⑶ 淘气的小家伙。

  ⑷ 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板书】

  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11-1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8-15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7-14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十篇06-24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十篇08-16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六篇03-0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合集9篇06-21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十篇03-0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十篇01-14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十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