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乘法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30 15:52: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苏教版数学乘法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乘法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乘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记住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理解: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

  简单运用: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笔算和估算。

  复杂运用:灵活地选择口算、笔算或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创见:能探究并发现特殊数计算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思考能力。

  同时,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进行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笔算和估算,并体会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自不同的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自不同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谈话: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乘法单元的复习课。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算,笔算,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这些知识你们都掌握了吗?数学王国里有一些难关需要我们去闯一闯,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设计说明:复习课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并使知识系统化为主要任务的课型。在复习课上要将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的脉络,以便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认知结构。这节课开始的回忆过程,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

  二、口算练习

  第一关:快速抢答。

  依次出现第1题的算式,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口算。

  穿插提问:计算1330时你是怎么想的?1040又怎么算呢?计算2050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关:对号入座。

  课件出示: 10 15 50 65 80

  ( )( )=150 ( )( )=4000

  ( )( )=5200 ( )( )=975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汇报。

  启发:你们填写的时候有什么窍门吗?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能利用两个乘数的个位相乘来确定积的个位,从而使填数变得简单。

  【设计说明:复习课相对新授课来说,要枯燥些,计算的复习,更要避免这个问题。这里根据儿童求胜欲望强、不服输的心理特点,设计智力闯关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关的变式练习,既让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对数学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估算、笔算练习

  第三关:智慧钥匙。

  1、课件出示: 456

  4223= 2419= 2217=

  提问:这个保险箱的密码是456,下面是三把钥匙,只有一把能打开保险箱,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这把钥匙,打开保险箱呢?这么快!你有什么窍门吗?

  引导发现:直接看两个乘数的个位相乘的结果,可以将2217=先排除。另外两道估算就可以了

  提问:2419,你是怎么估算的?4223,你又是怎么估算的?

  2、课件出示:1312

  3241= 5236= 5311= 2844=

  谈话:你还能利用用刚才的方法找到这一把钥匙吗?先思考一下,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交流。

  汇报:5311这把钥匙肯定不行,这两个乘数的个位相乘不是2,我们把它排除。5236也可以排除,因为估算发现不在范围内。

  引导:3241,2844的结果在什么范围内?都符合要求,那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指名板演,并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3、课件出示:39( )2000

  提问:这时钥匙可以是哪些数?从里面选一个你喜欢的数算出结果(大多选50)。我们在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四关:灵活运用。

  课件出示:3724= 2421= 5340= 2516=

  谈话:先估算积大约是多少,再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纠错。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亮点。学生在寻找智慧钥匙的过程,自身的智慧也得以生长。同时,估算和笔算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灵活运用的过程,训练了学生的计算技能,夯实了双基的要求。】

  四、解决问题练习

  第五关:走进生活。

  1、课件出示第4题的部分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每个书架大约放多少本书?你是怎样想的?

  再出示第2个问题,提问:照这样算,30个书架大约可以放多少本书?

  2、课件出示:实验学校的820名学生要春游,第一种车:46座,第二种车:32座。校长想选择18辆同样的汽车,应该怎样选?

  引导小结:看来解决问题时应该先思考方法,而不是急于去计算,选择合理的方法能帮我们快速地解决问题。

  【设计说明:这两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分别运用了口算和估算的方法,不需要笔算。这种处理方式,打破了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凸显了口算和估算的价值。】

  五、拓展提升

  第六关:找出规律。

  完成书中的思考题:2411= 3511= 5711=

  启发:先计算,再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积有怎样的规律?

  根据上面的规律填空。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

  【设计说明:教材中的思考题虽然安排在第二课时,但完全可以在这节课中解决。因为,这节课复习的重点就是计算,在课的结尾探索特殊数计算中的规律,顺理成章。先算,再比,最后运用规律,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层层深入。】

  六、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数学乘法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设计03-24

《乘法》教学设计04-01

《乘法估算》的教学设计03-31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03-15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3-02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3-0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29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5篇04-14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2篇04-1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