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30 08:50: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数学《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我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在用活教材的同时,而不为教材,大胆创设情境,注重生活数学,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的,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拿彩笔”、“看书”、“画图”等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操作、合作学习,深刻地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对分数再认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部分)也不同,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设疑激趣,复习旧知

  二、设置活动,探索新知

  三、运用新知,发展能力

  四、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五、总结新知,探讨感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数学《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9篇)05-14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7-21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03-30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02-23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4-07

《8的认识》教学设计03-03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29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3-30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04-11

小学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7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