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8 09:10: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1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文学知识、文言词句

  2、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文言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古人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2、背诵课文

  策略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前二分钟演讲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引入复习课提问引出教学目标复习文学知识复习生字强调壁的写法区别:璧玉、碧绿

  文言文学习是这学期的学习重点,当然也是考试的重点。针对大家在考试中存在的会说不会写,或者是自以为会写,一写就错的现象,今天这节复习课,要求大家不能光说,要用手写,解决你考试中会,还不得分的现象。

  问:复习一篇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复习?文学知识、生字、文言词句、思想感情,朗读背诵。

  二、屏幕出示复习内容: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朝______。

  3、两岸石bì( ) yuán( )鸟乱鸣 昔日欲颓( )沉lín( )竞跃 与( )其奇者 亦未寝( ) 藻xìng( )交横

  三、朗读背诵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出示《答谢中书书》图片出示《记承天寺夜游》图片两副图片同时出现齐读一遍,指出问题后,读第二遍。指名两人朗读齐诵,指名背诵。

  复习文言词句总结翻译规律:

  1、组词法

  2、替换法

  3、调序法归纳思想感情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与中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愉悦之情和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被贬的悲凉、漫步的悠闲

  板书设计提纲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愉悦之情和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被贬的悲凉、漫步的悠闲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2

  一、指导思想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常识;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整体上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比较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在自读中质疑、提问、主动探究;强调学生在比较阅读和拓展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三、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网络、图书馆、家庭藏书……)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言,两篇短文作者的有关情况。都是针对学生搜集的情况进行指导或补充。

  2、学生将整理后的资料在小组间展示、交流,并进一步补充。

  四、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

  [方式一]名言导入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道是谁说的吗?(培根)而知识又从何而来?现在我们看看,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

  [方式二」由名人读书故事导入

  [方式三〕由中学生学习现象导入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探究《谈读书》主要内容。

  (1)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益处:

  ①读书要与经验互补;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③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

  (在小组讨论之后,让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陈述讨论结果,老师作点拨补充)

  (2)质疑问难

  ①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

  ②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3)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

  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理清思路,理解观点;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语言风格;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

  【重点难点】

  一、重点:学习体会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学习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二、难点:学习体会本文十分简练的论述语言。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巧设问题,对话讨论。

  【课前准备】

  作者资料,课件,学生做好预习,圈点勾画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谈读书》

  一、导入新课

  1、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生一大要事,亦为人生一大乐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两篇谈论读书的文章。

  2、出示课题。

  二、检查字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词语。

  三、学习《谈读书》

  (一)师生交流导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二)交流作家资料

  交流后出示: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

  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实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此外,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幻想游记《新大西岛》等。

  (三)交流读书名言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五)口味句段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六)学习论证方法,体味表达效果

  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

  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4、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七)体验反思

  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八)拓展延伸

  名人读书语录和读书方法举例。

  (九)作业:品读积累。

  第二课时《不求甚解》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读书,有千般乐趣,有万种读法。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全新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

  2、简介作者。

  二、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速读,整体感知,把握要点

  1、教师介绍驳论文知识。

  2、文章的靶子是哪句?

  探究学习

  1、作者是怎样批驳别人的观点?

  第二段: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第四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六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

  第七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第八段:说明陆象山语录的意思。

  第九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2、文章举了哪些例子?引用了哪些名言?

  第五段举了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

  第六段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第八段:引用陆象山语录。“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迁移:

  1、你爱读书吗?能谈谈你读书的方法吗?

  2、自拟读书格言。

  四、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五、文本探究

  1、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2、讨论: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

  六、拓展延伸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七、课文总结

  八、结束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今天就让培根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读书方法吧。

  二、授新:

  1、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3、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4、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

  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6、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7、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时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8、作者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这里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9、文中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三、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

  在句式上多用排比,使说理论证更充分有力;用比喻论证是论证更加形象透彻;语言精辟,句句经典。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感知,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和内容的探究,把握文章的主题。

  3、提高学生朗读散文的水平。

  【教学预设】

  1、明确课题,介绍作者:

  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在三十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是我国现代具有独特风格、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杰出小说家之一。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雾》、《雨》、《电》。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1981年荣获但丁文学奖。

  这是一个“我愿意让自己化为灰烬的作家。”

  2、教师范读,学生圈点:

  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把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圈画出来。

  3、学生质疑,小组交流:

  ⑴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⑵要求学生针对文章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比较,最后推出小组内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供全班集体讨论。

  问题预测:

  ①作者写《日》,为什么还要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呢?这两个事情都有贬义,指做无意义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赞扬这两件事情呢?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月的光是死的光”?为什么在《月》中要写到姮娥去追寻冷月的传说?

  ③《日》和《月》之间似乎有对比之意,作者到底有表达什么?

  4、问题探究,把握主题:

  ⑴

  ①飞蛾是怎样扑火的?为什么它值得赞美?

  ②夸父逐日与飞蛾扑火有什么异同?

  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你能举出几个事例来吗?

  ④巴金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⑵

  ①日的特点是代表着光和热,那么月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②为什么在《月》中要写到姮娥去追寻冷月的传说?

  ③写月的时候为什么会提到“某某人”、“什么人的面影”?

  ⑶两片短文,一个寒冷,一个温暖,放在一起,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

  5、朗读升华,视频拓展。

  【板书设计】

  日月

  特征特征

  光和热冷和死

  飞蛾夸父──追求──姮娥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6

  【导入】

  1、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多义词掌握的情况。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个“书”字,试试看你能用这个书字,组哪些词语。

  书本、书写、书信、书桌、书包、书皮、判决书、楷书等

  2、请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继续通过查工具书来解释这些词中“书”的意思。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shū):⑴写字;记录;书写。⑵字体。⑶装订成册的著作。⑷书信。⑸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本──⑶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写──⑴写字;记录;书写。

  书信──⑷书信。

  楷书──⑵字体。

  判决书──⑸文件。

  【引入课文,感知内容】

  一、下面要来考一考大家,让大家“学以致用”

  1、请大家看大屏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请大家根据自身的认识,猜测一下两个书分别该怎样去理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考虑)

  2、让大家这样凭空猜测两个书的意思,似乎有些为难大家了。这样吧,老师把“答谢中书书”的出处告诉大家,可能协助大家正确理解“书”的意思。(大屏幕上展示《答谢中书书》一文)

  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以“答谢中书书”为题的文章,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你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明确:本文属于书信体裁的文章。

  3、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读了文章以后,你想怎样理解这两个“书”字?

  书⑴: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呼。

  书⑵: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二、关于文章的一些知识介绍

  1、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mò)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2、谢中书,名谢微(或作徵),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豫章王记室,因曾任中书鸿胪(lú),故称“谢中书”。

  三、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来感受一下读古人的书信的滋味吧

  【深入探究,解析课文内容】

  一、根据课文导引局部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细读语文的基础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大家再读课文,回答:

  1、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那些景色呢?

  明确:

  所描绘的景色有: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

  夕阳沉鳞

  2、说它“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么这又是怎样一首诗呢?

  请将文中描写山水美景的语句找出来,并使其出现为诗歌的形式:

  明确: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请大家来朗诵这首诗歌,领略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二、比较《答谢中书书》和现在书信的联系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请大家说说《答谢中书书》和一般现在的书信有什么不同?

  明确:描述的重点不同。一般书信重在通过文字,或说明写信者的意图,或说明写信者自身的'观点来劝说收信者,写信有明确的用意。本文则大篇描绘美丽绮丽的景色,似一篇写景散文。

  2、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明确:本文在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点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请大家带着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来品味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认真读,仔细考虑,相信大家会在我们一起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收获。

  明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自身的理解,要言之有理。

  【课外延伸】

  请大家用现代文来大胆地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以合理运用想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行道树》

  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

  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

  三、朗读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方法:

  《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⑵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⑶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⑷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⑸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

  ⑴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⑵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⑶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⑷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⑸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

  五、合作研讨

  研讨方式:同桌二人切磋。

  六、总结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一次真好》

  一、默读《第一次真好》

  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不可磨灭

  三、朗读练习

  四、内容研讨

  1、学习方法引导:

  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

  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

  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

  2、合作研讨:

  ⑴文章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⑵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⑶ “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⑷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⑸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全班交流小结。

  五、语言应用

  1、只是一种点缀。

  2、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3、冉冉升起。

  4、一硕大的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5、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6、值得低回品味。

  7、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8、玲珑剔透。

  9、第一次看到,但觉。

  10、使人回味无穷。

  11、愿你珍重。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8

  一、《马说》谋篇立意

  《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二、《马说》结构内容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1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

  第3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三段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的人造成的。“千里马常有”,而“执策”的庸人却曰:“天下天马!”这强烈的对比,是一个极大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三、《马说》写作特点

  1.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作用。

  2.清晰的条理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惟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四、《马说》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马,却只能屈辱于低等人的手中,(和其他的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为千里马。

  能够跑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完一石谷类,喂马的人却不懂得以千里马(的食量)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都无法显露出来,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是真不识好马啊。

  五、《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谋篇立意

  韩愈在这篇赠言中,既对董邵南不得志的遭遇予以深切的同情,又以诚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对董邵南提出忠告。以“董生勉乎哉”的微辞,劝他到叛变未息、割据剧烈的河北之后,要提高警惕,不要走入歧途。并让他到河北后,要以忠臣望诸君和义士高渐离等为榜样,劝其主和其他豪杰之士归顺唐朝。固然,这是劝告董邵南的赠言,但文中也明显的表现韩愈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儒家“大一统”的思想。

  六、《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结构内容

  文章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劝勉。

  第1段,写董邵南在京城不得志,往游燕赵之地,一定会有所遇合,鼓励友人努力。

  第2段,写古往今来风俗移易,社会环境变化了,燕赵之行也可能没有什么结果,友人应有思想准备。

  第3段,嘱托友人替自己凭吊望诸君墓,并向燕赵豪侠之士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为国效力吧!隐有劝友人不要离开京城之意。

  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写作特点

  1.多用典故,引经据典,如“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指荆轲、高渐离之类的风尘豪侠;其次还有“望诸君”、“屠狗者”。

  2.跌宕起伏,含蓄婉转,作者先对友人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笔峰一转,以朋友的身份规劝他去河北之后能劝说河北豪杰效力于朝廷,写作意图跃然纸上。

  3.韩愈写这篇文章,能因事立意,在较短的篇幅里,表达了充实而完整的思想内容。在赠序这种文体上,脱前人窠臼,颇有独到之处,劝告之意鲜明,语言含蓄、深微屈曲,文笔畅快简洁。

  八、《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译文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 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 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 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讨论并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讨论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讨论并归纳:

  (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讨论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句式骄散交错运用,读起来控骼悦耳,顿挫有致。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像,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ú)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

  (4)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多媒体显示,词语提纲:

  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

  二、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闲适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 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两篇文章,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①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选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形成板书,理清全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

  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五、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

  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七、比较阅读,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意境

  1.学生齐背两篇短文。

  2.提问:这两篇短文意味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并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择较好的发言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展示的自然美和作者的人情美。

  八、布置作业

  1.默写《承天寺夜游》。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

  用两段文字来表述你学习《短文两篇》的感受。

  二、关于举办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古今中外咏月的诗文有很多,请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举办一次以“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方今仲秋风起,平原彯色,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寂然渊视,忧心辞矣。

  (选自江淹《报袁淑明书》)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中的画面,并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从秋光入笔,勾勒出一幅画图:时值八月,秋风飒爽,原野舒阔,水鸟集于河中的孤洲上,河湾处的芦苇已近枯黄。这画图很冲淡,既不悲凉,也不绚烂,仿佛没有注入任何感情色彩。其实不然,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恰 恰融会其间。当作者静静地凝视这一派秋光时,觉得“忧心辞矣”,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不正是这廖廓的景色给了人以慰藉吗?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用字遣词简练精确的特点。

  2.学习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事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l.领略祖国山河的锦绣壮美。

  2.体会语言的生动简练、精彩优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应注重朗读。先自读课文,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应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泳体会,获得美的享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作者描写景物四季的不同特征。

  解决方法:反复吟诵、体味。

  2.难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生动的写实与形象的夸张相结合。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3.疑点:作者怎样在写景中渗透感情的,意图是什么?

  解决方法: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软件(《三峡风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反复吟诵,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补充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三峡》。

  七.教学步骤

  导语 我们一起背诵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结尾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们都知道,这一段通过比喻介绍了春天的新、美、强的特点,凡事凡景都有其特点。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逦道元的《三峡》,看三峡有怎样的特点。

  (一)整体感知,突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略,副词;大略,几乎。阙同缺。自,假设连词。若,羲,日光,此指太阳。襄,冲,漫。沿,顺流而下。沂(sù),同“溯”,逆流而上。或,副词,偶或。虽,假设连词,纵然,即使。奔,名词,指奔驰之马。湍,激流。潭,积聚的深水。绝,副词,极。()(yǎn)极高的山巅。漱,冲洗。其,代词,指“怪柏”。良,副词,极,实在。涧,此指峡谷。肃,寂静。属(zhǔ)引,连续不断。响,名词,回声。绝,动词,消失。沾,浸湿。

  2.学生简单叙述作者写景思路。

  作者先总写山峡山势,再写夏季三峡的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秋天山峡的景色。

  3.教师范读,学生领悟三峡总的特点及四季不同的特点。

  总特点:峰峦绵延,山势雄伟峻拨。

  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凄凉。

  4.学生自由读,反复吟咏体会以上特点。

  (二)突破难点

  教师讲解 多种艺术手法结合,突出重点。

  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体现山峦绵延,山势高峻;“夏水襄陵,沿沂(sù)阻绝”,体现夏季水大流猛。

  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不见曦月”突出山高;“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以船行之快,突出水势迅猛。

  生动写实:如实写山的连绵无缺,用了“略”字,就极有分寸。表现夏日江水的迅猛,用了“或”字,就船行与“沿溯阻绝”不相矛盾。写“湍”用“素”,写“潭”用“绿”,写“柏”用“怪”,写“泉”用“悬”。写冬春之时的山水草木,则用“清荣峻茂”四字。

  形象夸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水势疾速。

  小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生动写实与形象夸张相结合,使文章摇曳多姿,景色形象逼真,使读者如临其境。

  (三)解决疑点

  1.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巧妙的在景中寓情的?

  2.各组出一名同学发言

  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地写景。高明的作家,总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融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写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写春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末了特别点出“良多趣味”,看出作者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爱悦之情而从笔下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受感染。

  (四)总结、扩展

  总结:学生再读课文,体会用字遣词的简练及其作用。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形势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蟑,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而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却又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

  扩展:体会作者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情趣。

  作者精妙的文字、姻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都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观察。世上万物都是写作素材,如细致观察,到处都有可写之景;如仔细品味,随时都有可抒之情。

  八.布置作业

  l.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 )

  虽乘奔御风( ) ( )绝()(yǎn)( )

  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描写你最喜欢的校园的一角,要求用词准确,仔细观察,写出特色。

  九.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谈读书》紧紧扣住“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不求甚解》则是从批驳别人的观点开始,接着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和会意,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4、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5、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2、理解“不求甚解”和“会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前,最好能背下《谈读书》这篇文章。

  第二课时前,找《咬文嚼字》的文章,与《不求甚解》进行对比,再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经验、方法等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生谈自己读书的认识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识记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补充培根名言: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类别:时间

  严厉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谴责,也应当庄重而不应当侮辱嘲弄。类别:人生

  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类别:科学

  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类别:爱情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类别:智慧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类别:人生

  由智慧所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本性。类别:人生

  誓言是否有效,必须视发誓的目的而定;不是任何的目的都可以使誓言发生力量。类别:人生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类别:人生

  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类别:人生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类别:道德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类别:事业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类别:道德

  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类别:友谊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类别:修养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生讨论,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

  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五、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六、小结: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赶快读书吧!

  【布置作业】

  同步探究

  八、板书设计:

  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12-29

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01-0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02-20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03-14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03-06

《短文两篇》新课标教学设计02-11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03-06

八年级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04-09

《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学设计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