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语文观摩课《春酒》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7 09:52: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观摩课《春酒》教学设计

  【多媒体展示】

初中语文观摩课《春酒》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认识你们真高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语文是美的载体,语文教材中有鲜活的人物,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哲理,有生动的细节,有精彩的语言,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资源,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追寻美点、品味情感的过程,愿短短45分钟,我们能追到“美”,悟到“情”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读——读出感情,读出情趣。

  2.品——品味细节,品出美点。

  3.悟——悟出情感,悟出情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喜欢)为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可能会说:穿新衣、吃好吃的、拿压岁钱、自由的玩耍、和亲人朋友欢聚一堂的开心喜悦等等。(多媒体欣赏过年的情景)假如有一天,你长大了,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到异国他乡过年,你会怎样呢?(深深地思念,失去的东西留在心底的总是宝贵的甜美的回忆。)今天我们将随着台湾女作家琦君到浙江温州去过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去品尝一杯带有家乡风味的酒,去感悟一种对故乡、亲人割舍不断的情。

  板书:《春酒》琦君

  二、展示教学目标

  板书: 读 品 悟

  三、整体感知,个性体验

  欣赏配乐(《思乡曲》)朗读,要求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想:

  1.课文除了写“春酒”,还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2.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看谁名字起得有诗意。

  ——让思维的火花闪出来

  教师提示:可以从春酒中蕴含的情感、作者要歌咏的人物等不同角度起名。

  板书:童心酒母亲酒 乡情酒

  四、感情朗读,进入角色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自己融进课文情境,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员,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为大家有感情的读一读。品味这杯童心酒、母亲酒、乡情酒。比一比,谁读出了美感,谁读出了情趣,谁进入了角色。

  教师鼓励:

  只要你读响亮了,就是好!

  只要你读得让老师感觉到你是喜欢这个句子的,就是很好!

  只要读得让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由得喜欢上这个句子了,那就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好!

  ——让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来

  五、含英咀华,探寻美点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细细品味她的这杯“春酒”,思乡之情、怀母之心、童年之味……纷纷涌上心头。请找出文中打动你的细节,品味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美点。

  通过读细节,我品味到了一种美。

  ——让审美的眼光亮起来

  答案预设:童心美、母性美、民风美、人情美。

  ●童心美的典例: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3.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写出了“我”的可爱和情趣。“只”和“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走来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捏”是对撒了虽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点点后的失望。“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碗酒后的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也写出了“我”的那种童趣。

  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很撒娇,很嘴馋的情态。“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 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跃起来。“靠”和“点”说明“我”年龄虽小但很机灵。“舔一舔”说明她想喝但又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让她很过瘾。

  5、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眼巴巴”写出了小女孩那种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满是期待和向往。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品出个中滋味即给予肯定。

  【师过渡】:

  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她的母亲)

  ●母性美的典例

  1.“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2.“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

  突出母亲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3.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4.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农家妇人的样子。

  “其实”这一副词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贤妻良母就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师小结】:是呀,原来爱可以如此豁达!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人情美的典例

  【师过渡】:

  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

  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花匠阿标叔的老实善良、纯朴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故乡浓厚、淳朴人情的最好体现,不说话,总是乐呵呵地做事,能为很多人带来快乐,自己是非常高兴的。

  2. “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表现了乡亲们的热情大方。

  3. “席散时,会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4.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六、了解作者,领悟情感

  1.【师小结过渡】: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此时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吗?(道地家乡味)这些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关注最后两段。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2.了解作者生平。

  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让学生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结尾。

  师:那份挥之不去的美丽乡愁正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它借春酒让这份乡愁在温馨的怀念中透着一股隐隐的怆痛。

  【多媒体展示】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七、拓展研读,感悟乡愁

  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1.师: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恋。因此思乡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

  问: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

  学生吟诵有关乡愁诗句。

  【多媒体展示】:

  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0.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精品赏读

  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有一位读者仿照余光中的《乡愁》改写了《春酒》诗,诗意地再现了琦君的美丽乡愁。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春酒》

  小时侯

  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

  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

  长大后

  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

  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

  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

  清清的香香的 沾着母亲味道的

  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

  故乡的酒

  过年的酒

  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

  朋友

  别忘了

  出门在外

  也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八、深情告白,思想启迪

  师真情流露:同学们,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背上行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世界,到那时,我们会发现清清的小河曾荡漾着儿时的梦;绿绿的原野,我们潍坊的风筝是一处绝美的风景;或许我们也会发现家乡的大白菜、青萝卜是最可口的美味。不如趁着现在,我们好好地把故乡来品尝,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眼来感受故乡的味道吧。

  最后请同学们为本课的结束致一句话真情告白:

  真情献家乡:

  ——让真挚的情感流出来

  师结:记住,无论今后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我们的故乡,不要忘记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一切。常回家看看,它是我们的根!

  九、板书设计

  《春酒》

  琦君

  风俗美

  人情美

  童心酒

  思       民

  母亲酒

  乡       族

  乡情酒

  情       根

【初中语文观摩课《春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春酒教学设计12-26

观摩课教学设计09-15

《春酒》教学设计9篇03-05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教学设计07-26

拼音教学设计04-05

《早》教学设计04-04

氓教学设计04-04

牧童教学设计04-02

《乘法》教学设计04-01

必备教学设计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