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白毛女》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6 18:35: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白毛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白毛女》的教学设计

  了解新歌剧的特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的唱词和说白,体会理解人物的的思想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作对比分析;质疑析疑。

  教学性质:

  教读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扼要介绍《白毛女》全貌。

  (二)指导学生重点分析“第二场”的主要内容(从“看时机已到,向穆仁智示意”至“倒地”)。这一部分内容中,全剧的基本矛盾明显展开,杨白劳的老实怯弱、黄世仁的阴险凶残、穆仁智的助纣为虐,通过他们各自的唱词和说白,都得到了比较集中的表现。精读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把握全剧的基本矛盾,感受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习歌剧以唱为主、兼以说白的特点,以此,带动对全篇的学习。

  在分析过程中,要对人物的对白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的对白,认识他们三人鲜明的特征,了解戏剧人物的`语言要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同时,还要重点分析杨白劳的几段唱词,体会这些唱出来的“话”(诗句),表现了杨白劳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在戏剧冲突中(即剧情的推进演变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在对“观众”的感染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三)把已经分析过的重点部分,放回到“第二场”的情节当中;继而上溯到“第一场”,勾勒出这两场剧情的概貌。

  第二课时:

  (一)比较剧中人物上场时自报家门式的唱词。

  提示:喜儿的唱词点明了她与爹爹相依为命的浓厚的感情;杨白劳的唱词,道出了他躲帐的悲苦的境况,“躲”“熬”“忍”三字表现了他老实的性格;穆仁智的唱词,活画出了他那帮凶走狗的嘴脸;黄世仁的唱词,描绘出了一个地主恶霸的丑恶形象。

  (二)引导学生用比较、质疑的方式,品味剧本的语言,从细微处进一步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比如:

  1.场景说明。

  (1)对除夕夜晚风雪的描写。

  (2)对杨家和黄家的陈设的说明。

  2.喜儿和杨白劳近乎对唱的几组唱词。

  提示:可以放歌唱的录音,从曲调与歌词两方面作欣赏、品味和比较,体会父女俩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思想情感。进而理解作者渲染这种父女深情,是为剧情的发展作铺垫——以喜衬悲。

  3.人物对白。

  (1)“第一场”中,喜儿边给爹爹拍打身上的雪边说:“爹,外面的雪下得真大,你身上落了这么厚一层……”杨白劳为什么不理睬喜儿的话,而说另一回事:“喜儿,我走了这几天,少东家打发人来要帐没有?”

  (2)“第一场”中,喜儿问:“爹!你饿了吧?”杨白劳烤着火说:“爹饿了,饿了。”然后喜悦地哈哈笑出声来。这里,杨白劳“笑”的潜台词是什么,他为什么笑?提示:还可以与本场中杨白劳的第二次“哈哈”大笑作比较。

  (3)“第一场”中,王大婶问什么时候让大春和喜儿成亲,杨白劳回答说:“她大婶,你先不要着急,只要等上个好年月,咱就准给孩子们办,咳……”喜儿打断了爹的话,说:“大婶过来和面嘛!”杨白劳说这番话,为什么“怕喜儿听见,又要让喜儿听见”?喜儿为什么要打断爹的话,她知道爹接下去可能要说什么吗?提示:还可以把这里杨白劳的“咳……”,与“第一场”结尾处他的那一声“咳……”作比较,揣摩其中的潜台词。

  (4)“第二场”中,从穆仁智说完“两条道由你拣……”到杨白劳说“咳,少东家,穆先生,喜儿这孩子是我的命啊”,一共出现了八处“咳”这个叹词:

  杨白劳:咳,穆先生……少东家……

  黄世仁:咳,老杨,不要这样嘛……

  黄世仁:咳!人啊,有理走遍天下……

  黄世仁:(看时机已到,向穆仁智示意)咳……

  穆仁智:咳,我说老杨,有个办法了……

  黄世仁:(愤然起立)咳,我这是为你想啊……

  穆仁智:……咳,我看就这么办吧!

  杨白劳:咳,少东家,穆先生……

  通过联系剧情和人物性格,品味这些地方的对白,体会“咳”所包含的不同涵义和语气。

  (5)“第二场”中,黄世仁对杨白劳先称什么?后称什么?杨白劳对黄世仁始终称什么?从这些称呼中,体会剧情的变化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总结。

【《白毛女》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的范文05-09

制作个人简历教学设计范文11-17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05-09

《计算机基础》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论文05-03

命题作文教学设计《征文选登》11-15

设计的简历模板12-31

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05-05

企业薪酬的设计要点09-17

当前就业形势下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01-20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教学实例设计及其应用05-04